从四个角度解读《厕所英雄》在印度火爆国内遇冷的原因和现实意义

《厕所英雄》在印度上映,两周不到就收获百亿卢比票房,最终总票房高达20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20.59亿元。而在票房屡破纪录的同时,它还引起了印度社会的空前反响,连印度总理都为片中的“女性平权”精神打call,比尔·盖茨推荐的“年度十大激励人心电影”片单上也占有一席之地。我在看之前也一直好奇:到底是怎样神奇的故事呢?

《厕所英雄》讲的是一对两情相悦的夫妻,因为无法解决妻子如厕的问题,以至于闹到要离婚的地步,而丈夫为了挽回爱妻,决定为新婚妻子在家中建一个厕所,并由此领导了一场和当地文化及宗教做斗争的故事。

这部电影真人真事改编的,人物原型是一位名叫安妮塔·纳利的印度新娘,早在2012年,因无法忍受户外如厕,婚后第四天就从丈夫家出走了,并坚持“没有厕所就离婚”。一家慈善机构得知此事后,专门为安妮塔·纳利建了一间厕所,启用之日,她才回到了丈夫身边。

不过,这部电影在国内上映却遭遇滑铁卢,总票房不到一个亿,和拿到13亿票房的《摔跤吧!爸爸》相比,《厕所英雄》的表现差强人意,不但票房平平,口碑也远远不及。它们本来都是在印度本土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取得了类似的票房成功。可为什么引进国内后的市场反响却天差地别呢?今天我就从四个角度解读该片,在第五部分我会谈谈它对引进技术的现实意义。

从四个角度解读《厕所英雄》在印度火爆国内遇冷的原因和现实意义

01,演员自身要具备一定的票房号召力

《摔跤吧!爸爸》的主演是中国观众认可度最高的电影明星阿米尔·汗,为什么这么说呢?

2011年,阿米尔·汗豆瓣评分高达9.2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在内地上映,票房只有1398万元;2015年,阿米尔·汗主演的《我的个神啊》成为首部内地票房过亿的印度片,票房收入1.12亿元;2017年,同样是阿米尔·汗主演的《摔跤吧!爸爸》彻底打开了印度片在内地的市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印度电影应该感谢阿米尔·汗,是他不断刷新了印度片在中国的成绩,让更多的中国人认识并喜欢上了印度片。

另外除了电影方面的成就外,阿米尔·汗为印度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以及为提高本国女性地位所做的努力也在国内各类媒体形成热议,具有很高的话题度。可以说《摔跤吧!爸爸》拿到高票房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相较而言,《厕所英雄》的主演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对国人比较陌生,之前也没有什么作品在国内上映,在号召力和认可度上就略逊一筹。其实主演阿克谢·库玛尔是有‘印度成龙’之称的知名演员,在影响力排名上甚至超过阿米尔·汗,曾在改变印度女性社会地位方面也做出过很大贡献。这次也是他主动找到摄制组,希望能够参演,为更多的女性朋友们发声。可以说他在印度的影响力和阿米尔·汗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从这一点也告诉我们国外再有名气的演员,进入新的市场还是要从零开始做起的。像我们熟知的成龙、李连杰,刚开始去好莱坞发展也屡次碰壁,不受重视,直到成龙凭借《红番区》、李连杰凭借《龙之吻》的精湛打戏征服了国外观众,局面才打开。所以在影片票房号召力上阿米尔·汗会更占优势。

从四个角度解读《厕所英雄》在印度火爆国内遇冷的原因和现实意义

02,印度电影在中国的引进也遭遇了“拔苗助长”的情况,造成审美疲劳

因为《摔跤吧!爸爸》的大获成功,加上引入印度片的版权费用远低于好莱坞大片,因此市场上迅速掀起了一股盲目跟风的引进潮,印度片在2018年的高密度引进就是其主要的一种表现。

当时几乎每个月都有印度电影上映,包括1月上映的《神秘巨星》,3月上映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4月上映的《起跑线》,5月上映的《巴霍巴利王2》,6月上映的《厕所英雄》。

人们不禁要问越来越多的题材雷同的印度片是否会让中国观众陷入审美疲劳?参差不齐的影片质量会不会再次让观众失去对印度片的兴趣?其实从票房数据上就可以看出,票房在逐步下降,好不容易积攒的人气在慢慢消耗殆尽。

这也告诉我们短期内高频引进同类型同题材的电影作品,不仅很难复制经典案例,甚至存在过度消耗市场热情的风险。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本土市场获利,对引进片来说也将逐渐失去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票房市场的信任。只能说《厕所英雄》上映的时机不够好。

从四个角度解读《厕所英雄》在印度火爆国内遇冷的原因和现实意义

03,电影要选择能够引起情感共鸣的题材

热门的印度影片的一个重要共同点是它们涉及各种社会问题。《摔跤吧!爸爸》的电影题材就是最易引起情感共鸣的亲情加上最易激发热情的体育竞技比赛,可以无差别地戳中全球观众的泪点和笑点。这也是它在中国火爆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厕所英雄》因为一个厕所的故事被贴上“为女性争取权利”的标签,这无可厚非,影片也确实是表现了印度文化中由于传统观念而导致的女性地位低下的问题,这个主题在某种程度上在中国引起了共鸣。

过去几年,中国也有厕所问题,但对我们而言,这些印度妇女在户外上厕所仍难以置信。对中国女性而言,重点是增加厕所数量,改善公共设施的卫生状况,同时减少等候时间,尤其是女性的等候时间。因此,该片也暴露出了缺少文化认同感的死穴,因此想要引发全民观影的热潮,已不大可能。

顺便提一下这部电影在印度火爆是有时代背景的,印度总理莫迪2014年正好提出“清洁印度运动”。整部电影也算是对这项印度国内爱国卫生运动的呼应和鼓吹,希望就此改变印度国内生活区脏乱差的形象。

只是这个社会问题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是难以置信、难以理解的,而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的发生,让中国观众相对比较慢的接受印度电影,因为国与国发展的不对等、文化的差异,让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总会怀疑,这些事情是真的吗?

从四个角度解读《厕所英雄》在印度火爆国内遇冷的原因和现实意义

04,提升影片质量才是提高票房的关键

近年来引进的印度片中,《厕所英雄》在豆瓣电影上的评分排在末位,只有7.1分,票房不到一亿;而此前上映的《摔跤吧!爸爸》9.1分,票房13亿;《神秘巨星》7.8分,票房7.5亿;《小萝莉的猴神大叔》8.5分,票房2.85亿;《起跑线》8分,票房2.1亿……

可以看出票房基本和口碑成正比,《神秘巨星》是因为主演是阿米尔·汗,又紧接着《摔跤吧!爸爸》上映,抢占了印度片在国内的红利,所以有点出入。以后观众对影片质量的要求会慢慢回归理性。

《摔跤吧!爸爸》流畅的叙事和精彩的视听语言,打破了中国观众对印度电影冗长拖沓的偏见;《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能从情感上让观众产生共鸣;《起跑线》那样能戳中内地观众“升学难”这一胸口大石。

而《厕所英雄》长达150分钟,很多中国观众认为这部影片节奏太慢,拍得太啰嗦,影片本身的水准比主题的意义要差太多了,和《摔跤吧!爸爸》水准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

如高潮部分村民的反转很燃,但太突兀生硬了,前半段进展缓慢,后半段剧情一直在赶,有点让人难以置信;另外剧情太理想了,社会问题应该远比电影更严重;内地观众缺乏进入《厕所英雄》这个故事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代入感没那么强,多少也会影响到影片在内地的接受度。

从四个角度解读《厕所英雄》在印度火爆国内遇冷的原因和现实意义

05,最后谈谈它对引进技术的现实意义

①抓住国内观众的兴趣点

让我们先看看《厕所英雄》的数据,这部影片在中国上映第一周,就一直占据着票房榜榜首的位置,票房收入超过6000万元,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高开低走,直到影片放映结束票房还没有破一亿元。这说明印度片在中国市场还是有吸引力的,只是后期口碑差了,看得人越来越少,影响票房。

印度影片特有的针砭时弊的现实题材,是中国目前比较欠缺的。中国虽然已经创作出了不少有关社会问题的电影,但在影片的叙事方式上却差强人意,许多国产电影在展现社会问题时,要么太过沉重,要么太过文艺。《厕所英雄》用喜剧的手法表现现实主题值得我们学习。

②推广影片要有策划,不要一窝蜂赚快钱

面对印度影片每月一部的排片进度,观众是否会“审美疲劳”的问题,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问题肯定存在,钱是赚到了,但是失去了观众,长期看还是亏的。

因此这也更考验我们选片子的眼光和宣传策划能力:怎样把一部电影做出差异化,可能是未来引进印度片最应该关注的问题。但不得不承认,想在其他国家其他文化土壤中挑出符合中国观众审美的电影作品,对购片人的品味、市场灵敏度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③影片的质量永远排在第一位

《英雄》的演员阵容病不弱:男女主角阿克谢·库玛尔和布米·佩德卡尔在影片中表现都很棒, 在谈情说爱的阶段很讨人喜欢, 随着他们的处境变得越来越绝望, 则开始令人心碎。可惜的是, 电影整体上与演员阵容的实力并不匹配。

如果把《厕所英雄》看成一篇作文的话,这篇文章表现的人物形象都很鲜明饱满,只是在文章的框架、叙事和语言方面不够流畅和精炼,对影片的整体效果造成不小的影响。

从四个角度解读《厕所英雄》在印度火爆国内遇冷的原因和现实意义

结束语:

虽然《厕所英雄》并不算一部成功的进口片,但是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希望以后在引进进口片时,可以借鉴《厕所英雄》的经验,擦亮眼睛,选择出更多更好的影片呈现给观众。

进口片能实现良性发展,对不断成熟中的中国电影市场是一件好事:有利于打破国产片和好莱坞大片二分天下的市场局面;而优质的进口片,也将对国产电影形成正面冲击,进而带动提高作品质量的良性竞争。有能力包容各个国家各种题材的电影市场,才是行业以及观众都渴望实现的一个百花齐放的电影市场格局。以上就是我对这部电影的一些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