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水县:旅游扶贫鼓腰包

近年来,河北省涞水县依托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区野三坡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动员三坡镇、九龙镇等山丘区乡镇发展乡村旅游。2016年探索形成了“双带四起来”旅游精准扶贫模式以来,已有62个村、5715人实现脱贫。

“双带”即“景区带村”和“能人带户”。“景区带村”通过推进各村旅游扶贫规划编制,目前已将33个村纳入野三坡景区总体规划中;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打造景区旅游特色村达到28个,辐射带动71个贫困村,覆盖贫困人口达到9094户、17526人;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旅游道路35.8公里,对15个村的电网实施了改造;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改造厕所1万座,并建立了全覆盖的乡村垃圾处理体系;开展贫困群体技能培训,带动贫困群众融入新业态,百里峡艺术小镇的5个培训基地已开展培训18期680人次;加大旅游扶贫力度,县政府投入1000万元旅游扶贫基金,入股野三坡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山区扶贫对象每人获得股份,每年分红1000元。

“能人带户”主要是引进工商资本和旅游管理公司,通过股份分红及流转土地、吸纳就业等形式,与贫困户实现利益联结;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和项目资金扶持力度,目前野三坡景区已发展农家乐2203家,带动大量贫困群众就业;鼓励先富裕起来的农户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手把手培训旅游技能,增加贫困群众的工资性收入或经营性收入。目前富裕农户已带动贫困群众1004人;引导党员与贫困群众结对子,实施“点对点”帮扶。现在2120名党员已“结对帮扶”5598名贫困群众。

同时,涞水县通过实施“四起来”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把产业培育起来,打造了一批旅游新业态,成立了23家旅游扶贫合作社,新建或改建了800家乡村旅游农家院;把群众组织起来,强化基层组织和政府部门服务群众职能,有组织地开展技能培训、设置公益岗位、支持返乡创业,以多种形式提高群众组织化水平;把利益联结起来,通过县级旅游资产收益扶持平台和旅游扶贫合作社,实现了资产到户、权益到户;把文化和内生动力弘扬起来,坚持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两手抓,尊重乡村文化,注重历史传承,着力培育新时期乡风民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