淶水縣:旅遊扶貧鼓腰包

近年來,河北省淶水縣依託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遊區野三坡等豐富的旅遊資源,動員三坡鎮、九龍鎮等山丘區鄉鎮發展鄉村旅遊。2016年探索形成了“雙帶四起來”旅遊精準扶貧模式以來,已有62個村、5715人實現脫貧。

“雙帶”即“景區帶村”和“能人帶戶”。“景區帶村”通過推進各村旅遊扶貧規劃編制,目前已將33個村納入野三坡景區總體規劃中;培育鄉村旅遊新業態,打造景區旅遊特色村達到28個,輻射帶動71個貧困村,覆蓋貧困人口達到9094戶、17526人;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改造旅遊道路35.8公里,對15個村的電網實施了改造;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大力推進廁所革命,改造廁所1萬座,並建立了全覆蓋的鄉村垃圾處理體系;開展貧困群體技能培訓,帶動貧困群眾融入新業態,百里峽藝術小鎮的5個培訓基地已開展培訓18期680人次;加大旅遊扶貧力度,縣政府投入1000萬元旅遊扶貧基金,入股野三坡旅遊投資有限公司,山區扶貧對象每人獲得股份,每年分紅1000元。

“能人帶戶”主要是引進工商資本和旅遊管理公司,通過股份分紅及流轉土地、吸納就業等形式,與貧困戶實現利益聯結;鼓勵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通過加大政策支持和項目資金扶持力度,目前野三坡景區已發展農家樂2203家,帶動大量貧困群眾就業;鼓勵先富裕起來的農戶為貧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手把手培訓旅遊技能,增加貧困群眾的工資性收入或經營性收入。目前富裕農戶已帶動貧困群眾1004人;引導黨員與貧困群眾結對子,實施“點對點”幫扶。現在2120名黨員已“結對幫扶”5598名貧困群眾。

同時,淶水縣通過實施“四起來”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把產業培育起來,打造了一批旅遊新業態,成立了23家旅遊扶貧合作社,新建或改建了800家鄉村旅遊農家院;把群眾組織起來,強化基層組織和政府部門服務群眾職能,有組織地開展技能培訓、設置公益崗位、支持返鄉創業,以多種形式提高群眾組織化水平;把利益聯結起來,通過縣級旅遊資產收益扶持平臺和旅遊扶貧合作社,實現了資產到戶、權益到戶;把文化和內生動力弘揚起來,堅持物質脫貧與“精神脫貧”兩手抓,尊重鄉村文化,注重歷史傳承,著力培育新時期鄉風民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