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鐵站名,趣事兒有點多

之前有網友發現

成都地鐵的站名裡面

出現次數最多的字就是“路”


為何會這樣呢?

今天就來說說

關於成都地鐵站名的趣事


成都地鐵站名,趣事兒有點多


成都地鐵確實有許多站名是依據道路名稱來命名的,例如人民北路、金科北路、東大路、武青南路、東坡路;以及天府三街、天府五街,宛如一對雙胞胎兄妹。


成都地鐵站名,趣事兒有點多


有以地名命名的,如坐鎮成都四大方位的交通樞紐站——成都東客站、火車南站、火車北站、成都西站,是城市軌道與城際軌道的重要換乘點。


另外還有紅牌樓、新南門、高升橋、崔家店、槐樹店等,熟悉這座城市的人一聽名字就能大致判斷出地鐵站的位置了。


成都地鐵站名,趣事兒有點多


還有以地標性建築物命名的,這樣的方式更加直接明瞭、“簡單粗暴”。如天府廣場、世紀城、西博城、金融城、文化宮等。


成都地鐵站名,趣事兒有點多


有以周邊旅遊文化景點命名的,如人民公園、省體育館、動物園、寬窄巷子、文殊院、非遺博覽園等,為外來遊客提供最直觀的乘車信息。


成都地鐵站名,趣事兒有點多


還有以周邊高校命名的,如成都大學、石油大學、成都醫學院、西南交大等站,高校附近地鐵站為學生們的日常出行提供了便利,也為市民提供了更加直觀的出行信息。


成都地鐵站名,趣事兒有點多


在部分文藝青年心目中,有的站名令人無限遐想。如書房、鐘樓,迎面而來一股“文房四寶”的古風氣息和古代鐘樓城牆的宏偉氣勢。


成都地鐵站名,趣事兒有點多


還有花照壁、簇錦,彷彿一派春暖花開、繁花簇錦的景象,而實際它們也“站如其名”。


成都地鐵站名,趣事兒有點多


巴蜀文化源遠流長,大街小巷的名稱都代表著這座城市的悠久情懷。


地鐵站名之中,有些是老“資歷”的了,如騾馬市,曾是老成都的中心地帶,也是成都官府衙門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在那裡,人聲鼎沸的畫面雖已成為過去,但在地鐵站內有一面講述著“騾馬市”由來和市井故事的藝術牆,重現著騾馬市當年的風光盛世。


成都地鐵站名,趣事兒有點多


地鐵作為城市公共交通主動脈,也引領著城市發展格局,地鐵線路越開越長,而地鐵站名也是越來越“長”。


四個字以內的站名很常見,那五個字的呢?


北站西二路、成都東客站、軍區總醫院、非遺博覽園、塔子山公園……


站名是六個字的也有!



10號線“雙流機場1航站樓”和“雙流機場2航站樓”更是以八個字稱霸(掐指一算,這個紀錄可能要等18號線開通後才能破了)。


所以成都不僅文化悠長,地鐵站名也不短吶。


成都地鐵站名,趣事兒有點多


當然,除了這些,還有一些存在笑點和“誤會”的站名,例如西河站,雖然帶了個“西”字,但其實它是在4號線最東邊,並不是在西邊。


大面鋪,真的不是賣面的。


二仙橋,沒有神仙沒有橋。


四河站,站外沒有四條河。


五根松,旁邊沒有松樹。


成都地鐵站名,趣事兒有點多


根據《成都市地名管理條例》規定:城市軌道交通站點的命名規劃方案,應當依據地名總體規劃由市民政部門會同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和軌道交通建設管理單位在編制軌道交通規劃方案時同步編制。


站名不僅要考慮其服務片區的情況,還要保證遵循精準原則、唯一原則,在符合如上條件的情況下還有可能同一地點出現幾個站名的備選。此時還將繼續研討,充分考慮該名稱的知名程度、文化底蘊、認同度以及是否會穩定的長期的存在,每一個站名的確認可謂繁瑣。


地鐵站名各具特色

如繁星璀璨

諸多站點匯聚在一起

編製成了一張越來越龐大的“線網”


地鐵站站名不僅是一個簡單的“名字”

更多的是人們對於這個地方的認同

及對未來身份的集體想象


成都地鐵站名,趣事兒有點多

65年,“兩路”精神歷久彌新

四川真棒!全國撤站工程建設進度,這兩項工作位居前列


成都公交車“上新”,駕駛員滿滿安全感

影響四川十大工程,30個交通“奇蹟”進入候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