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数据背后追踪病毒的“福尔摩斯”

疫情数据背后追踪病毒的“福尔摩斯”

重庆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工作人员进行流调工作。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重庆3月9日电(记者吴燕霞 赵宇飞)在重庆市疾控中心3楼的一间会议室里,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行动轨迹、复杂的人物关系网在巨大的投影屏幕上如同树干一样展开。重庆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报告管理科科长赵寒和同事们就是在这里统筹协调了对重庆市几千名疑似和确诊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调查员需要详细询问每一位确诊患者发病前14天的行动轨迹,这是疫情防控的必要环节,对于控制病毒传播必不可少。”赵寒说。

这些“福尔摩斯”询问的问题极其详细,甚至会细致到几分几秒、每个路口、每次转弯。对于调查员来说,即便是无意义的信息也很重要,因为他们要寻找的是只有纳米级别大小的病毒,而他们要守护的是一座千万人口级别的大都市。

“最难的是让患者回忆起记忆中的每一个细节,从错综复杂的数据中找到它们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赵寒说,这和侦探破案非常相似,将众多患者的行动轨迹串起来就成了一幅完整的病毒追踪地图。

“与以往不同,在此次疫情的流调中,大数据和智能分析系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赵寒介绍了重庆市江北区的一个案例。

疫情数据背后追踪病毒的“福尔摩斯”

重庆市疾控中心疫情分析小组正在进行数据分析。受访者供图

江北区一名65岁的疑似病例无本市外出史、没接触过发热病人,他的感染源一直无法找到。通过大数据分析,最终发现该患者1月19日早上8点47分出门乘坐的公交车上恰巧有另一名确诊患者在同一时间段乘坐该公交车去看病。通过查验两人乘车刷的老年公交卡发现,两人前后相差16秒上了同一辆公交车。乘车监控视频显示,一人没有戴口罩,另外一人虽然戴了口罩,但中途将口罩取了下来,而当时车窗都是关闭的,由此导致了传染。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调查了车内监控、公交卡刷卡记录,从而精确定位了两人的行踪轨迹,得出了感染的途径,这在以往是不可能实现的。”赵寒说,疫情期间,医疗救治、辅助筛查、卫生健康、交通管理等不同数据的交叉协同,已经成为抗击疫情的重要支撑。

疫情数据背后追踪病毒的“福尔摩斯”

重庆市疾控中心疫情分析小组正在进行数据分析。受访者供图

“防止病毒扩散和治病一样重要。通过流调,截至3月4日,我们排查出重庆市117例无症状感染者,他们都是隐藏在人群中的传染源。”赵寒说。

已经从业17年的赵寒形容疾控工作就像是修堤坝,修得越早越牢固,大家就越安全,损失就越小。“此次疫情过后,我们不仅要总结治疗疾病的经验,更要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预警机制,将疾病扑灭在萌芽状态。”赵寒说。(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