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一提到女王,女皇帝,您肯定最先想到的就是武則天,並且在中國歷史上,就出了這麼一個著名的女皇帝。還被載入史冊,被人們熟知。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其實在外國的歷史上也出現了一些女王,不僅僅只有伊麗莎白女王……

古埃及

哈特謝普蘇特(Hatshepsut或Hatshepsowet;約前1508年-前1458年1月16日),或譯哈特舍普蘇特、赫雀瑟或哈塞普蘇,在古埃及語的意思為“最高貴的女士”。她是第十八王朝法老(約公元前1479年-約公元前1458年在位)也是古埃及第二位可考的女性法老,是古埃及一位著名的女法老。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克麗奧佩托拉七世(篤愛父親者)(希臘語:Κλεοπάτρα Φιλοπάτωρ,又譯克婁巴特拉七世、克利歐佩特拉七世[1]、克麗奧佩特拉七世;前69年-前30年8月12日[2]),世稱“埃及豔后”或“埃及妖后”,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

其與凱撒和安東尼的情史也被後人傳唱不已,並多次改編成影視作品。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朝鮮半島

善德女王(韓語:선덕여왕,632?-647年),姓德曼,號聖祖皇姑,是新羅國的第27代君主,性格寬仁明敏。她是真平王金白淨之長女,母親為王妃摩耶夫人金氏(葛文王金福勝之女),在真平王及聖骨出身的王族男子都過世後,德曼繼承了王位,成為新羅及韓國有歷史記載以來的首位女王。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真德女王(647?-654年);姓金名勝曼,是新羅國的第28代君主。真平王同母弟真安葛文王金國飯與月明夫人樸氏之女[1],即真平王的侄女,善德女王的堂妹[2]。《三國史記》記載她姿質豐麗,長七尺,垂手可過膝。

真聖女王(887?-897年);姓金名曼,一作垣,是新羅國君主,定康王同母妹妹。887年7月5日即位,891年10月憲安王庶子弓裔叛於鐵原京,第二年甄萱(李姓)據武珍州自稱後百濟,895年10月立憲康王庶子金嶢為太子。

英國

瑪麗一世(英語:Mary I;1542年12月8日-1587年2月8日),亦稱瑪麗·斯圖亞特(Mary Stuart)或蘇格蘭人的女王瑪麗(Mary, Queen of Scots),於1542年12月14日至1567年7月24日統治蘇格蘭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瑪麗一世(Mary I,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是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都鐸王朝第四位和倒數第二位君主(1553年7月6日-1558年11月17日,實際上任日為7月19日)。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伊麗莎白一世(英語: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於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她終生未婚,因此有“童貞女王”(The Virgin Queen)之稱,亦稱“榮光女王”(Gloriana)、“賢明女王”(Good Queen Bess,或直譯“好女王貝絲”)。在她之前的都鐸王朝君主順序是亨利七世、亨利八世、愛德華六世和她的異母姊瑪麗一世。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瑪麗二世(英語:Mary II,1662年4月30日-1694年12月28日),自1677年11月4日起出任奧蘭治王妃,自1689年2月13日起出任英格蘭、蘇格蘭與愛爾蘭女王,至逝世時為止。瑪麗的羅馬天主教父親詹姆斯二世及七世在光榮革命中遭廢黜,未幾同為新教徒的瑪麗與夫婿兼表兄奧蘭治親王威廉三世登基分別成為女王和國王,並在不久後簽署《權利法案》。瑪麗在1694年死後,威廉便成了英倫的單一統治者。史學界普遍將夫妻倆的共治稱做“威廉和瑪麗(英語:William and Mary)”。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安妮(英語:Anne,又譯為安;1665年2月6日-1714年8月1日[注 1]),通稱安妮女王(Queen Anne),1702年3月8日起成為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女王。1707年3月1日,英蘇《聯合法令》正式生效,英格蘭和蘇格蘭兩個王國合併為大不列顛王國。於是她以“大不列顛及愛爾蘭女王”的名義繼續統治,直到1714年逝世。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維多利亞女王(英語:Queen Victoria;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全名為亞歷山德麗娜·維多利亞(Alexandrina Victoria),1837年6月22日即位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1876年5月1日開始成為印度女皇,是唯一一位兼任印度女皇的英國女王。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荷蘭

威廉明娜女王(Wilhelmina,全名為威廉明娜·海倫娜·葆琳·瑪麗,Wilhelmina Helena Pauline Marie),(1880年8月31日-1962年11月28日),荷蘭女王(1890年至1948年)和太上女王(女親王頭銜,1948年到1962年)。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朱麗安娜女王(Juliana Louise Emma Marie Wilhelmina,1909年4月30日-2004年3月20日),全名朱麗安娜·路易絲·艾瑪·瑪麗·威廉敏娜,荷蘭女王貝婭特麗克絲的母親。1948年9月登基,任荷蘭女王,1980年4月內禪讓位給女兒貝婭特麗克絲。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貝婭特麗克絲(Beatrix Wilhelmina Armgard ,1938年1月31日-),全名貝婭特麗克絲·威廉明娜·阿姆加德,曾任荷蘭女王,也是荷蘭王國各構成國的國家元首。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西班牙

烏拉卡一世(Urraca I de León,1079年4月-1126年3月8日),雷昂、卡斯提爾及加利西亞女王,或稱為“全西班牙女皇”(1109年─1126年)。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佩德羅尼拉(1136年6月29日[1]/8月11日[2]-1173年10月15日),亦可稱為Petronila或 Petronella (阿拉貢語:Peyronela or 阿拉貢語:Payronella,[3] and 加泰羅尼亞語:Peronella),亞拉岡女王(1137年/1157年-1164年)。佩德羅尼拉是拉米羅二世與妻子阿基坦的阿格尼絲(英語:Agnes of Aquitaine, Queen of Aragon)的唯一子女。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伊莎貝拉一世(西班牙語:Isabel I la Católica;1451年4月22日-1504年11月26日)是卡斯提爾的女王。她及丈夫費爾南多五世(阿拉貢的費爾南多二世)完成了收復失地運動,為日後他們的外孫卡洛斯一世統一西班牙帝國奠定了基礎。其支援克里斯托弗·哥倫布開拓美洲新大陸,為開拓發展西方文明作出重大的貢獻。另外他重用的樞機主教德·西斯內羅斯大力提升王權並壓制了貴族的跋扈,讓王權藉由“宗教裁判所深入到基層民眾,讓人民成為教會的順民,以及王室的順民。”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卡斯蒂利亞的胡安娜一世(西班牙語:Juana I de Castilla,1479年11月6日-1555年4月12日),人稱瘋女(La Loca),出生於托萊多,阿拉貢國王斐迪南二世和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一世之次女。她是卡斯蒂利亞女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之母。她幼妹即阿拉貢的凱瑟琳,英國國王亨利八世的第一位王后。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伊莎貝拉二世(西班牙語:Isabel II de Borbón,全名:Maria Isabel Luisa de Borbón y Borbón-Dos Sicilias,瑪麗亞·伊莎貝拉·路易莎·德·波旁—波旁-兩西西里,1830年10月10日-1904年4月10日)波旁王朝的西班牙女王(1833年~1868年在位)。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葡萄牙

虔誠的女人瑪麗亞一世(1734年12月17日-1816年3月20日),1777年至1816年擔任葡萄牙布拉幹薩王朝女王。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瑪麗亞二世(1819年4月4日-1853年11月15日)生於里約熱內盧,卒於里斯本。巴西皇帝佩德羅一世(亦即葡萄牙國王佩德羅四世)的長女。是葡萄牙和阿爾加維第二位女王,第二十九位(一些學者認為是第三十位,如果把佩德羅三世計算在內)葡萄牙君主。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瑞典

克里斯蒂娜女王(瑞典語:Drottning Kristina,1626年12月18日-1689年4月19日),即克里斯蒂娜·奧古斯塔(Kristina Augusta),是1632至1654年間的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是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與王后勃蘭登堡的瑪利亞·伊麗歐諾拉所生唯一存活的合法繼承人。在國王於三十年戰爭呂岑會戰中陣亡後,當時6歲的克里斯蒂娜便以假定繼承人的身份繼承了王位,到18歲的年紀時她開始實際的統治。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烏爾麗卡·埃利諾拉(Ulrika Eleonora,1688年2月23日-1741年11月24日),瑞典女王(1718年-1720年)和瑞典王后(1720年- 1741年)。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波蘭

雅德維加(波蘭語:Jadwiga;匈牙利語:Hedvig;1370年代1373年或1374年-1399年),是波蘭國王(1384年起在位),出身於安茹家族,死後被波蘭天主教會封聖,稱聖雅德維加(波蘭語:Święta Jadwiga)。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其他國家

瑪格麗特一世(丹麥語:Margrete 1.、挪威語:Margrete I、瑞典語:Margareta,1353年-1412年10月28日),是丹麥、瑞典和挪威女王,她建立了統一丹麥、瑞典和挪威的卡爾馬同盟。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卑彌呼(ひみこ,170年-248年),古代日本邪馬臺國的女王。她是在《三國志》所載和曹魏往來甚密的倭女王。

臺與(235年-?),《三國志·魏志倭人傳》中繼承邪馬臺國女王卑彌呼之位的女性。卑彌呼死後有人更立男王,由於國中有人不服,死了千人,遂復立臺與。

芝諾比阿或譯潔諾比亞(英語:Zenobia),(240年-?)。帕爾米拉王國國王奧德那特之妻與繼承人之一。丈夫死後,她成為王太后並垂簾聽政。她之後更取代兒子成為皇帝。她執政期間否定了親羅馬帝國的政策,並將其趕出了埃及、敘利亞以及土耳其。後被羅馬帝國統治者奧列良所擊敗,並將其押至羅馬城遊街示眾。後其被奧列良免死,並被賜予羅馬城外一塊麵積廣大的莊園頤養天年,成為了一名普通的羅馬貴婦。其子女多與羅馬貴族通婚,血脈融入了羅馬上層社會。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阿瑪拉遜莎(Amalasuntha),又稱為:阿瑪娜·希莎(Amalasuentha)(公元495年 - 535/534年4月30日)是526年至534年東哥特人女王,狄奧多里克大帝的第三個女兒。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瑪麗婭·特蕾西亞·沃爾布加·阿瑪麗婭·克里斯蒂娜(德語:Maria Theresia Walburga Amalia Christina;1717年5月13日-1780年11月29日),哈布斯堡君主國史上唯一女性統治者,統治範圍覆蓋奧地利、匈牙利王國、克羅地亞、波希米亞、特蘭西瓦尼亞、曼託瓦、米蘭、加利西亞和洛多梅里亞、奧屬尼德蘭及帕爾馬。通過婚姻,其亦為洛林公爵夫人、托斯卡納大公夫人及神聖羅馬皇后(英語:List of Holy Roman Empresses)。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利留卡拉尼女王(夏威夷語:Liliʻuokalani,英語:Queen Liliuokalani of Hawaii;1838年9月2日-1917年11月11日),原名為莉迪亞·卡瑪卡依哈(Lydia Liliʻu Loloku Walania Wewehi Kamakaʻeha),登基後改用皇室名利留卡拉尼,之後又跟隨夫姓改名為莉迪亞·多明尼斯(Lydia Kaolupoloni Dominis),是夏威夷王國末位君主和唯一女王。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安眉(高棉語:ក្សត្រីអង្គមី,羅馬化:Ang Mey;1815年-1874年12月),又譯安梅,柬埔寨第97代君主,1835年至1841年在位。她是一位女王,為安贊二世次女。越南史料中稱她為玉雲。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女王

其實不只是在中國,在其他國家的歷史上,對於女性地位的問題也是一直爭論的話題。但事實證明,女人在治國理政方面並不比男人差,甚至比男人做的要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