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池中的“甕城”是怎麼出現的?它有什麼功能?

1084976995


“請君入甕”、“甕中捉鱉”是常用的成語,他們雖然含義不同,都有著各自的典故,但都和“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甕指的是古代一種盛酒的器具。成語中使用這一器物,大多是取其酒缸、酒罈之意。如“請君入甕”就是讓酷吏周興進入底部有炭火炙烤的大酒缸裡受死。

除了這些真實的“甕”,還有許多取其象徵意義而出現的事物,如《異物志》中對“齒及目甚鮮白,面體異黑若漆,皆光澤”的黑人,古稱為“甕人”,此外,古代許多戰略地位險要城池的外部,都有名為“甕城”的防禦設施。那麼,古代城池中的“甕城”是怎麼出現的?它有什麼功能呢?

甕城,又名“月城”、“曲池”,顧名思義,就是像甕般的小城。一般來說,甕城都是在原本城池的城門口修築的,其作用便是增強城牆的防禦力。如敵人攻入甕城時緊閉主城城門和甕城城門,敵軍便會被圍困在兩堵牆之間的狹窄區域,其戰鬥力也就無法發揮,從而形成“甕中捉鱉”之勢。

根據現有的考古發掘,建都史已有一千六百餘年的匈奴古國都統萬城就已經出現了初具雛形的甕城。而南方的中原王朝,則大致在西漢時,西北邊界出現了彎曲的城牆,這處遺址被視作可能是甕城最早的原型。不過,在西漢直至南北朝的很長一段時間,甕城並沒有得到重視和被廣泛使用。

經過了隋唐、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大地上的頻繁戰火,城池在建築和維修時更加註重軍事功能,於是甕城終於迎來了出頭之日。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曾公亮曾經參與編撰過一本堪稱“古代軍事百科全書”的《武經總要》,書中記載道:“其城外甕城,或圓或方。視地形為之,高厚與城等,惟偏開一門,左右各隨其便。”

這是“甕城”一詞首次見於文字記載,它的含義也簡單明瞭,即像甕一般圍繞住城池的衛城。北宋的汴京城成為了首次採用甕城的中原王朝國都,據宋代文學家孟元老追憶故都所寫成的《東京夢華錄》記載:“城門皆甕城三層,屈曲開門,唯南薰門、新鄭門、新宋門、封丘門皆直門兩重,蓋此係四正門,皆留御路故也。”

可見在當時,甕城不但得到重用,還構成複雜,實用性高。除了都城汴京,許多其它的北宋城市也出於軍事考慮而修建有甕城。後來金朝佔領今天的北京,在當地建起了中都,並按照北宋汴京的樣子,在城牆外修築了甕城。

到了元朝統治中原,為了防止各地擁兵自立,將許多城池的甕城拆毀。明朝代替元朝後,戰爭經驗豐富的朱元璋很注重甕城的修建,在全國多地修建有甕城,其中,首都南京的城牆更是保存至今,宏大而壯觀。古代的甕城因戰爭而建,其功能也為戰爭而服務。


鄧海春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大家有興趣來南京中華門,看看世界上最大的甕城。

其實甕城在很多國家都有,薩沙在朝鮮和印度都看到過。

簡單來說,甕城就是一種強化城牆防禦的方法。

也就是在城門內建設一個微型小城。

即便敵人攻破了城門,殺入城內,他們會發現這裡並不是真正的城內,而是甕城,也就是一個類似於牢籠的小城。

他們會遭到四面八方的攻擊,很快就要完蛋了,攻城器械還無法有效使用。

甕城在中國很早就有,但並不常見。

這主要是,甕城未必會有較強的防禦力。

這是因為敵人也不見得就會從城門突破,可能從城牆突破,那麼精心製造的甕城就沒用了。

況且,甕城如果太小,防禦力有限,起不到什麼作用。

甕城如果比較大,就要花費相當的人力物力建造,如果是中小城市未必承擔的了。

所以,真正大量製造甕城的是明朝。

在南京應天府、中都鳳陽府、北京順天府,以及西安、歸德(今河南商丘)、平遙等府、州、縣級地方城市,以及長城山海關、嘉峪關等關城,均設置了甕城。其中以南京中華門甕城最為龐大複雜。

有意思的是,薩沙在印度也看到過甕城,同中國的大同小異。敵人攻破城門以後,發現進入了一個狹窄的小城,在這裡會被印度弓箭手和投石手猛烈打擊。

其實印度的城市防禦還有很多搞笑的地方。

比如即便突破城堡的甕城,前進的道路是傾斜的,防禦一方可以送上面滾巨石下來。

扯遠了。

朝鮮也有類似的甕城設計。

不過,中國的甕城是明朝才開始的。而明朝末期已經有諸如紅衣大炮這種強悍的攻城火炮,傳統的垂直城牆已經難以防禦了,當時西方就出現了諸如熱蘭遮城的稜堡,甕城也是過去式了,沒人還會再造。

所以,甕城在中國歷史上也算一閃而過。


薩沙


中國古代城防體系裡的甕城就挺陰損的。

電視上電影上總是演著拿衝車撞城門,城門一撞開,這城就算破了。

呵呵,真的嗎?

實際上,第一道城門破了,攻城的將士就會發現裡面還有有第二道門,驚不驚喜?意外不意外?

古代城池大多設有甕城,撞破一道城門,攻城方也不敢隨便攻進去

什麼叫甕城呢?

即在城門內或城門外修建的半圓形或方形的小城池。隨便從百度扒拉一個圖示例如下:

現存最大的甕城是南京中華門。

甕城其歷史悠久,可追述到公元前4000年的石卯遺址,其作用是保護城門。

有個詞叫做“關門打狗”,還有個詞叫“甕中捉鱉”這兩個詞就形象的解釋了甕城的作用。

攻城一方如果看到第一道城門被打破或被守軍故意打開而衝了進去,那下場麼………被守軍居高臨下站在四周城牆上集體圍觀是一定的。

吃瓜守軍圍觀之餘,射點箭啊、扔點西瓜皮、丟點萬人敵、震天雷、臭彈、大便什麼的,砸到進入甕城裡的花花草草也很正常吧。如果第一道城門是守軍故意打開的,待攻城方士兵進入後就關門…………那可真是羊入虎口了。

一般的小城池多隻有1道甕城,南京作為明朝曾經的都城,一箇中華門居然設了3個甕城,一共4道城門,內有27個藏兵洞,可藏3000守軍。…而且這門還不是最大的,最大那個已經被毀了

可謂陰損到家了。

所以……很多時候攻城的軍隊寧願費力搭雲梯爬城牆或者乾脆挖城牆牆角把牆挖塌了也不願意打城門……

乾脆再補充一個大同永泰門的圖,從衛星圖直接截。這個很有特點,我若是指揮官,真心不想打這個門,還是換別的門打吧

其它各城門就是評論裡提到的故意讓甕城月城和內城門錯位的典型案例。攻城將士好不容易撞破了一個門,赫然發展門後是一堵牆………門呢?一臉懵逼


另外,甕城的功能不止是在防禦敵人上,在防水上也是大有作為的。比如安徽壽縣的甕城就是。

到了2003年,壽縣發洪水。當時的水已經淹過城門。

城外一片汪洋

但是城內居然還是安居樂業,人們古城賓陽門外的洪水中洗衣服。

如果現在城市遇到洪水,恐怕人們就有一種選擇,拋家舍業背井離鄉了。沒想到古代城牆居然起到防洪的作用。

壽縣,古稱壽州。東漢末,袁術在此稱帝,稱作壽春。壽縣古城牆,始建於北宋年間(1068-1077年),明清時曾多次修葺,已歷經900多年。

壽縣這座古城是因戰爭古人建了這座城,因洪水後人保存加固了這座城。壽縣古城牆自明清以來,按照防禦戰爭和防洪的需要,不斷進行整修。至今仍保持著明清兩朝風格。古城牆不僅是中國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宋代古城牆,也是世界上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防體系。

讓我們來看看這座城牆為什麼能在洪水中屹立不倒。

它的設計巧妙有三處:

一,城牆的石岸

壽縣的古城牆在壁腳處加築了一週高3米、寬8米堤岸,它是明代壽州御史楊瞻創建的護城石堤,又叫泊岸,它的內口與牆根基連為一體,外口則以條石疊砌。護城石堤為整個城牆增加了一道堅固的防線,頂住了洪水對城牆根基的直接衝擊 。

二、古城的設計

1、甕城

甕城是保護城門的一個小城。在古代即便敵軍攻破第一道甕城的城門,還面臨第二道城門。甕城上的士兵還能射殺進入甕城的敵人。

在2003年洪水中,甕城起了防洪的第一道作用。即便有少數量的水能進入甕城,也能防澇排

壽縣古城甕城門和城門相互錯開對於防洪也是絕妙之筆。因為一旦甕城門潰決,洶湧的洪水以超常速度衝擊的是對面足夠堅固的城牆,由於城門錯開,極大地削弱了洪水對二道門的衝擊作用。

特別是北甕城門朝西、西甕城門朝北,避免了來自東把河(河水由東向西流)和壽西湖的洪水對甕城門的直接衝擊。古人思維之精妙,不能不令人讚歎!

四門原都有護門甕城(現有北門、東門存有甕城),除南門外,東、北、西3門的甕城門均與正面城門不在同一中軸線。

2、城內的佈局:

壽縣古城的道路佈局是以4條大街為主幹道,把古城分成4大區域,每個區域內又以街巷縱橫交錯組成交通網,沿城牆的內環城路為近年所修。4條大街分別是南街、北街、東街和西街,它們是連接4個城門的主要幹道。南、北大街和東、西大街均不在同一軸線上,因道路修整,東、西街漸趨平直,南、北街依然保持原有的轉折。這種佈局方式與常見的古城道路佈局不同,沒有遵循古制,形成經緯交織的“棋盤式”格局。

其原因是壽縣古城是為軍事防禦而設置的城池,為了軍事防禦需要,防止敵人長驅直入,爭取充分的戰鬥時間,而逐漸形成的道路佈局特徵,即“城門不相對,道路不直通”,所以就沒有遵守王城制度。這樣的道路佈局方式,一直作為當地建城的標準。南街長680m,北街長1205 m,東街長1005m,西街長1025m,形成南街短,北街長,東西街大致相等的格局,這是因為抗洪防水的需要,壽縣古城的地形是東南高西北低,如果道路是正十字相交,那麼東西道路就要比現在的靠北,在城內積水的情況下,道路將被水淹沒,阻礙交通,從而造成全城交通的癱瘓,所以東西道路南移,這也是歷代建城積累的經驗總結。實際上,東西道路也就成了古城的地形分界線,南街道路較平坦,北街道路則緩坡向下。

三、月壩

那麼古代又是怎麼進行引用水和排水的呢?

城內水系佈局主要是在城之四角處設置內城河和在城內不同區域闢有大小不等的蓄水塘。城內地面流水和市民生活廢水,就是採取分區蓄水和涵洞排水相結合的辦法解決的。在近4萬平方千米、周圍有城牆封閉的城內,逢到陰雨天,特別是大雨傾盆的天氣,地面承水量十分可觀。處理不當,往往變成內澇,影響人們正常生活。另外,各大街小巷遍修下水道,使水流向地勢較低的東北角和西北角的內河,這兩個內河通過涵洞與城外相連,在城外水位低的情況下,把城內的水排出去。 在排水的涵洞,針對於外面的洪水倒灌的可能設計了月壩。 涵洞的防水和排水功能是其一大特色.當城外的水位低於城內,涵洞的木塞子是打開的,水就排到了城外。

當城外洪水高於城內的水位,涵洞的木塞子就堵住了涵洞。防止洪水的倒灌。

月壩從整體上保護涵閘,使之與外隔離,避免了內河積水的淹沒,可以隨時進壩啟閉閘門,控流自如。人們還可以根據月壩水面的水位高度,判斷城外洪水的水位。壽縣古城設有東、西月壩分別榮膺了“崇墉障流”、“金湯鞏固”的譽稱。

排水涵洞和月壩的設計,成功解決了城內排水的問題,實現了防和排水的自動化。

有了這些壽縣的古城牆能往外排水,而且可以從地處往高處排。像一個漏斗一樣永遠不會積水。洪水氾濫時,只要關上城門,滴水不入。同時,通過涵口觀察水位,還可以比較城內外水差。人們稱壽縣城為“篩子地”,城裡的雨水流入了內城河,在通過低窪處的兩座涵洞排放到城外去了。涵洞能控制城內積水的排出,而不讓城牆外的圍城大水進入城內,就是科學高度發達的今天,也不得不佩服古代建築者其設計的高明。這座擁有近千年歷史的古城牆,近百年來三次保護著老百姓免遭洪水之害。


老莊說故事


城牆是戰爭中用於防守的牆垣,城門則是防線上的弱點,為了加強防衛,在隨牆而闢的城門之外,再築起一道重門,用以構成里門之外的又一道防線,裡外門之間的圍合空間猶如大城外的一座小城,此"小城"即謂之"翁城"。根據考古和史書記載,“甕城”最早誕生於先秦時期,經過時間變遷,到了宋朝達到完善。

先秦時期的甕城

“甕城”是戰爭的產物,雖然在現存先秦文獻中,並沒有直接記載甕城的出現,但根據先秦時期戰爭的頻繁程度來推測,我國甕城的出現並不會太晚。

根據考古發掘,在已發掘的先秦遺址中,山西垣曲商城遺址的發掘就基本可以確認其“第二道城牆”就是甕城。這是迄今可確認的甕城最早雛形,其歷史意義重大。

垣曲商城遺址位於垣曲縣古城鎮的南關,在其發掘報告中說“在西牆北段距西北角·····發現了與內牆平行的第二道城建,寬3-6米,長280米;南牆外側也發現二道牆的西段175米·····西部二道牆外有一條寬6-10米的城壕,深約7米”

雖然形制設計較為原始,建造如此龐大,但也可看出後世甕城的影子,它的出現將中國甕城出現的時間追溯到了商代早期,表現出現的原始性也為後來甕城發展留下了空間。

漢唐時期的甕城

一、漢代的甕城

在漢代文獻《說文解字》中記載“闉,城曲重門也”。所說的“城曲重門”是指城門外的甕城設施。

在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戰爭的規模、強度不斷加強,隨之甕城的建造、佈局規劃也得到了發展、完善。這種發展不僅體現在甕城的本身,還表現在分佈的範圍和普遍性上。

根據考古發掘,漢代甕城遺蹟是數量最多的,分佈地區不僅在中原地區,北方邊疆地區也日益普及。有代表性的為漢代烏力吉高勒城障。

烏力吉高勒城障位於內蒙古烏拉特中旗,甕城與城牆已連為一體,中間沒有斷開,具有了後世甕城的大體模樣。撐起呈現不規則長方形,偏開一門,斷開幾米後修築了稍微錯開、平行的外牆。

漢代甕城在形制、建築、材料方面有著很大的進步, 但仍處於過渡階段。

二、唐代的甕城

到了唐代,甕城就更為普遍了,較為經典的是西北地區的西洲城,東南地區的揚州城。

在揚州城的遺蹟中,現存部分保存比較好,大部分殘高可達4-5米,城垣外有城壕與之平行。城垣東牆有三個豁口,偏北有一片半圓形的高地,南北長約100米,東西寬約50米,城壕至此則屈曲繞過其外緣,為城門、甕城和月河的遺蹟。西州城則位於吐魯番東約50公里處,從勝金口流出的水經二堡流入城。外城呈正方希,偏北的門保存了曲折的甕城。

唐代的甕城形制與漢代相比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其形制多為西州城甕城模樣。這個時期的甕城牆體修建的較為短小,僅僅用來拱衛城門。

宋代的甕城

到了宋朝時期,城門內外加築甕城已經成為了國家制度。在宋仁宗時期官方編修的《武經總要》對城垣、馬面、城門、甕城等建築設施有詳細的要求,並繪製有具體圖樣。

除《武經總要》一書外,《東京夢華錄·東都外城》也記載“東都外城····城門皆甕城三層,屈曲開門。唯南燻門、新正門、新宋門、封丘門,皆直門兩重,蓋此係正四門,皆留御路故也”。

宋代甕城最大的突破不是常規的形制、規模、材料方面,而是當屬甕城的理論設想。

南宋抗金將領陳規精通軍事工程並善於城垣保衛戰。在他撰寫的《守城機要》一書,首次在提出了設置內甕城的想法。陳規把外甕城視為舊制,從城池軍事防禦角度提出了城門內側需要建造城牆。

宋一朝的甕城相比較先秦、漢、唐時期的甕城功能更加健全。

甕城具有什麼功能

甕城誕生是我國築城工程和城市發展道路上的一個里程碑,它的出現使攻守雙方從薄弱單一的城門掙脫轉為兩重城門的殊死搏鬥。其主要功能為:

1、雙保險作用。可從正面屏衛城門,雙保險保衛城池;

2、限制和改變敵人的進攻方向。甕城城門設置往往是主城門錯開的。

3、加強防守,更有利於夾擊敵人。在敵人攻入甕城中,防守者可在城牆上夾擊敵人。

甕城對城池防禦作用的加強是毋庸置疑的,這也是其產生的根本原因。

總結,戰爭是人類歷史的年輪,中華文明就是在戰爭中不斷孕育、融合發展而來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戰爭規模、強度不斷提升,甕城的軍事防禦功能一直在強化。自先秦開始,歷經漢、唐,到了宋代,甕城在歷史中的價值得到了昇華,到了元明,隨著社會進步、戰爭的逐步減少,甕城也退出了歷史舞臺。


歷史長河緩緩淌


甕城主要是古代用來防禦城池所用,在我國出現的年代還有待考古論證,目前最早的是匈奴所築統萬城就已經有了甕城原型。甕城為了加強城堡或關隘的防禦性能,在城外,還要在城門內側修建的半圓形或方形的護門小城,其形同“甕”,也就是口小肚大的瓶子,因此得名。甕城通常作為古代城牆的一部分,和城牆一起修建,設有箭樓、門閘、雉堞等防禦設施。通常情況下,甕城城門和保護的城門不在同一條線上,這迫使攻城方需要將攻城武器轉向另一方,增加攻城難度。

在我國古代的城池中,甕城的建設在五代和北宋時期達到鼎盛。曾公亮寫的《武經總要》中提到甕城的介紹:“其城外甕城,或圓或方。視地形為之,高厚與城等,惟偏開一門,左右各隨其便”。北宋東京城,也就是今天的開封市,就是按照這一原則修建了甕城。北宋時期,很多城市也修建了甕城,例如平江府(蘇州)和襄陽城池。

歷史中,南宋臨安、遼金上京很少有甕城的記載。南宋靜江府甕城的設備非常完善和複雜。金中都也是仿造北宋東京而建,也設有甕城。到了元朝,執政者為了防止造反,還曾令各地拆毀城池。元大都和元上都都沒有設置甕城。只是等到元末農民起義後,才匆匆修建大都甕城。明朝時就很注意城市的防禦性了,在南京應天府、中都鳳陽府、北京順天府等城市都修建了甕城。

此外,朝鮮王國的漢城、水原也修建了甕城。只是朝鮮甕城和中國的甕城構造不盡相同而已。日本城池也有相應設施,例如最著名的當屬大阪城的“真田丸”。


航空之家


古代城池中的“甕城”可以說是隨著戰爭的演變和魯班攻城雲梯的出現而出現的,它的功能說白了就是給城池加上一道保險。不至於城門被攻破了將士就要丟盔棄甲,然後城池處於陷落的絕境!

“甕城”長啥樣子?

看圖,有半圓形的。

還有方形的。

無論這些甕城是半圓形的還是方形的,起到的作用都是一樣。

另外,甕城可以建築在城門外,亦可以建設在城門內,又或者城門內外都可以一起建設。

這取決於城池的需要,也取決於每個朝代的形勢。

雖然甕城在秦漢時期匈奴統萬城池中已經出現了雛形,但是西漢至北魏時期城池的設計中並沒有對甕城的設計。

一來可能是因為那時候的帝王將相對城池的追求是壯麗的視覺效果,二來這個時期尤其是三國時代城池的防守,戰術上多為一個大型城池依託附近的一兩個小城池作犄角之勢。比如劉備的新野和劉表的荊州作犄角之勢作為防守。

隋唐時期由於帝國的實力比較強大,所以就沒有給城池設計甕城這道保險。

北宋京都因為依仗著幽雲十六州的屏障,也沒用甕城的設計。後來十六州失陷,北宋就掛了。

元朝更不用說了,依託強大的騎兵,只有他們侵略別人的份,基本沒有什麼強大的外敵入侵,所以元大都和元上都都沒有建設甕城。

到了明朝形勢就不同了。明朝對城池的防禦看得極其重視,南京應天府、中都鳳陽府、北京順天府,以及西安、平遙等府、州、縣級地方城市,以及長城山海關、嘉峪關等關城,均設置了甕城。其中以南京聚寶門(今名中華門)甕城最為龐大複雜。

可見朱家人是對蒙古族有多擔心,生怕他們啥時候捲土重來。

瞭解了甕城的歷史,再扯一下它的用法

甕城的用法,第一肯定就是防守。

古代的重要城池,外圍基本上都會有一道屏障:護城河。

當敵人跨過護城河,基本就要攻城了,這個時候甕城就發揮了作用。即便最後敵人攻下甕城城門,但是門後還有城門和城牆!

所以甕城這個時候發揮的作用,就是削弱敵軍前進的力量。

甕城的第二種用法,可以是陷阱。

“甕中捉鱉”和這個意思差不多。設計於城門外的甕城門可以大開著,放敵人進來,然後在高牆上進行遠程進攻。

不過話說回來敵人也不是傻子,知道你有甕城也不會幹乾地就揮軍想直搗黃龍,很蠢的行為。

至於說什麼甕城還有防洪功能的,想想就行了。

所以,甕城最大的功能還是以防禦為主,對敵人勢在必行的攻城起到進行力量削弱和延長進攻時間的效果。

最著名的南宋和蒙古騎兵釣魚城之戰,當時的釣魚城就是採用了甕城的設計形式,依託高山峻嶺的天然優勢,南宋軍士足足頑強抵抗了蒙古軍隊三十年之久,釣魚城才陷落!


三顧歷史


古代的甕城,是為了加強對城門或者關隘的防護,在城門外面專門再修一道半圓形或者是方形的小城,形狀如“翁”,因此也叫做甕城。

甕城實際上是城牆的一部分,與城牆相連,上面設有箭樓、門閘、雉堞等防禦設施。 而且,為了防止敵人攻入甕城後,直接攻擊城門,甕城的城門通常跟它所保護的城門不在一條直線上。

所以,即便是敵人拿下了甕城,也必須在甕城狹小的空間內再調轉方向瞄向城門。在此過程中,攻城武器就可能被守城人員消滅。

目前可知的最早的甕城,是南北朝時期,由匈奴人建立的大夏國所修築的統萬城,而中原王朝往往為了視覺效果,不修建甕城。所以,隋唐時期的長安城、洛陽城這種首府重地,也都沒有修建甕城。


中國古代盛行修建甕城,是在五代和北宋時期。元朝時為了防止各地反叛,均將城池拆毀。明朝時期,為了加強防禦,在各地都重修了城池,還專門設置了甕城。

如您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留言、轉發,記得點擊右上角【關注】一下哦!


深夜聊齋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看看,甕到底是啥東西?


下面這個就是甕和罐了,甕的話屬於體型較大的陶製品,罐子體積會比較小。一般是盛水或酒的容器了。要是再往大一點就是缸了,一般是大酒缸,大水缸、

然後,我們再看看,甕中捉鱉手到擒來的“甕”又是啥東西?據說下圖就是捉鱉的甕,個頭不小,四邊有空,使用時候埋在土裡,只露出甕口,甕裡面放好誘餌,等鱉進入甕中,甕四壁光滑,鱉是爬不出來的,等你要來抓的時候,直接一鍋端,有多少都如探囊取物。

言歸正傳,我們再說甕城,甕城顧名思義,也是有“請君入甕”,“文中捉鱉”的意思。對於一座城市來說,其實是屬於二級防禦,風險預警和二重解決方案。


我們知道,古代的城市防禦,主要依賴城牆,城牆又高又長,除了城門,要從其他方式進入幾乎不可能。一旦發生戰爭,關起城門,屯好屯好糧草,再排兵佈陣,就能更好的確保一座城池的安全。


可城門基本上又大又厚又重,關閉起來十分不容易,速度還很慢。如果在打仗中,這邊頂不住了,要退回去,結果大城門因為笨重而來不及關閉,那麼敵軍不是乘機也一湧而入,城池瞬間被破?

所以,要設置甕城,在大城門和最終的城池之間,假設一道門,第一道門守不住,至少第二道還關住了,不容易破。要是有小股追兵跟了上來,那麼兩道門一起關,中間位置就形成了一個“甕”的狀態,然後在萬箭齊發。不要說翁中捉鱉,那簡直就是關門打狗了。這樣,守住城池的幾率就更大了,而不至於,一個不小心來不及關一道門,整座城池都瞬間被破。這就是甕城的好處和功能。


李藝泓


甕城主要是為了解決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城門關起來很費勁——所以進出城門的時候,如果敵人突然衝過來,我方還來不及把城門關上,那就完蛋了。

現在很多人用慣了自動門,對於特別大特別重的門都沒印象了。小學的時候,校門就是很大的鐵門,雖然門下面有輪子,但是很多生了鏽,推起來特別費力。那個時候班級執勤就要關校門,一個小朋友根本推不動,要四個男生一起推。當然小朋友人小力氣也小,但這個場景還是說明一些事情:以前的門,關起來是個體力活。

而且也是個技術活。以前的城門,為了防止被撞車,不光很厚重,背後還有橫木,有些還有鐵鎖。橫木要完整得插上去,可能也需要兩個人抬。現在有時候去參觀古城,如果趕得早,正好遇上開門,整個門要開起來,也可以好一會兒。如果打仗的時候,關門要這麼許多道手續,那就可能有危險。為什麼呢?敵人的先鋒可以強行衝過來,趕在城門合上之前,拼死擋住不讓你關上。然後鐵騎大軍再衝一衝,整座城就完蛋了。

也許有人要講,以前守城門的士兵,都受過訓練,關城門應該很熟練吧。即使關門的人很熟練,戰時,人員物資進出城門,往往速度會很慢。舉個例子,南朝侯景之亂的時候守臺城,梁軍被堵在城裡。這樣下去早晚糧草都要吃完。怎麼辦呢?有人就想組織一次主動出擊。想法是好的,但是沒打贏,沒打贏以後,大家就拼命要往回逃。逃一逃,自相踩踏不說,到了城門口亂作一團,後面的急著要回城,守城的人害怕敵人跟上來,想早一點關城門。這樣一來,無端增加了許多損失。

怎樣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呢?就是甕城啦。

甕城可以有兩道甚至多道門,這樣大家進出城的速度就快了。進了城以後,也不能進入主城,因為還有一道門!只能先在甕城裡等一等。等甕城的門關上,主城門再開,這樣就沒問題了。敵人跟進甕城了怎麼辦呢?不要緊,甕城周圍都是城牆,安排好弓箭手,來一個射一個。所以說,有了甕城,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城門進出的問題啦。


在野武將


甕城就是古代建造城門時修築的小城,甕城顧名思義呈翁形,並半包圍於城門,主要用作城池的防禦。

甕城的解釋

甕者,就是內部空間大的陶器,按照這個生動的形象,古代建設時城門設置的甕城、翁門就很容易理解了。說白了,就是在正式城門外再圍繞著建設一座小城,要想進入城內,必須先經過小城,這座城外之城被稱為甕城。


甕城的作用和形式

引據《武經總要•守城》:其城外甕城或圓或方,視地形為之,高厚與城等,惟偏開一門,左右各隨其便。

其實甕城又稱月城,因為其形式呈現半月形,把城門半包圍起來。甕城的樣式有半圓、平面、方形、梯形、不規則形狀等等,主要還是根據地理地勢和防守需求進行構建,其作用主要就是作為城池的防禦功能。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以防守為大前提的構建要求,一般來說主城正門不能與甕城城門相對,以防備攻入甕城的敵人直通直入,所以主城門的方向和甕城門的方向,從線性上一般採取90度角進行設置,不過具體到實際建設還是得因地制宜。


甕城的歷史和發展

從現有考古的情況發現,漢代城池遺址中就有甕城的形態,而漢以前的城池是否出現甕城則較難考證。至少從現有史料記載和遺址考證結合來看,可以證實從我國漢代開始,我國古代的城池很明顯就已經出現了甕城的構建和使用。

我國古代很多城池只要有條件,就會為城池建造甕城用於城市防禦,特別到了明清時期,更多的城池會建設甕城,比如北京就建設有三個大甕城。

總之,甕城作為中國非常極具特色的城防建築,是古代城池防禦體系中重要的一環。


本文為原創作品,我是善發,愛發歷史說,原創碼字不易,請支持的朋友們關注我的頭條號@善發歷史說,喜歡的話趕緊點贊、轉發和收藏吧,並歡迎朋友們評論指正,感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