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襟見肘”“一窮二白”洪朝生何以開闢中國低溫物理研究領域?

1936年考取中國理工類王牌大學清華大學。

1948年在美國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

1953年擔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1961年參與創辦中國科技大學低溫物理專業。

1986年擔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第五屆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這些令人羨慕的人生履歷全都屬於一個人,中國低溫物理與低溫物理技術的開創者——洪朝生。對於研究低溫物理的人來說,洪朝生這個名字可是再熟悉不過了,無論是從物理研究或是榜樣啟發等方面來看,這位前輩都是令人敬仰的引路人。


“捉襟見肘”“一窮二白”洪朝生何以開闢中國低溫物理研究領域?

1920年10月10日洪朝生出生於北京,儘管當時的中國在黑暗的深淵中艱難前行,還是有一大批中國人在黑暗中奮鬥,朝著新生的方向摸索著。洪朝生的父親洪觀濤便是其中一員,早年間曾加入中國同盟會,後又在歐洲各國留學,留學歸國後便投身於鐵路修築事業。深厚的家學淵源使得洪朝生很小的時候便對研究產生極大興趣。高中時期,在物理名師張佩瑚等人的引導下,洪朝生對物理領域的研究格外醉心。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這一持久的動力引擎,在旁人看來枯燥的物理公式成了洪朝生眼中動人的符號。1936年,洪朝生順利考取了清華大學物理系。令人意外的是,父親洪觀濤卻極力反對,他篤信“工程救國”,物理這一基礎學科雖說發展潛力很大,但對當時的中國而言還是一門“奢侈”的學科。

1944年,洪朝生同時通過了公款留美與留英的考試。這“幸福的煩惱”當時可真令洪朝生頭疼不已,最後在幾位導師的建議下,洪朝生還是選擇了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進修。

1945年動身前往美國留學,三年後便獲得博士學位,隨後又進入普渡大學進行研究。在研究期間,洪朝生髮現在半導體鍺單晶低溫運輸現象實驗中,雜質能級上的導電現象,並由此形成專門概念,推動了國際上對無序系統電子輸運機制的探索。洪朝生在這一方面研究發表的論文竟有超過60年的引用壽命。

“捉襟見肘”“一窮二白”洪朝生何以開闢中國低溫物理研究領域?

在普渡大學期間,洪朝生與鄧稼先相識,並且還形成了不錯的交情,兩位研究領域的泰斗惺惺相惜,對於中國未來的發展二人談論著,努力改善著。儘管身在海外,對於祖國的掛念,洪朝生卻沒有絲毫減少,為了精準地把握回國後專業方向,洪朝生積極與母校清華大學裡的教授交流探討,並且得知低溫物理研究領域對於中國的發展意義重大。為了加深對低溫物理領域的瞭解,洪朝生又前往荷蘭萊頓大學低溫實驗室,進行相關實驗。

“捉襟見肘”“一窮二白”洪朝生何以開闢中國低溫物理研究領域?

當時的中國,低溫物理領域可以說是一片空白,專業的研究儀器更是無從談起,捉襟見肘的環境並沒有澆滅這個赤子的滿腔熱情。1953 年,洪朝生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組建了國內第一個低溫實驗室,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一窮二白”的中國低溫物理研究領域終於出現了可喜的成果。中國物理研究領域的拓展也使得由於技術封鎖而面臨的發展困局被一舉打破。

“低溫物理”研究的突出貢獻,或許我們瞭解不多,但提到“發射衛星”,對於中國發展的重要性便不言自明瞭,低溫理物研究正是為衛星發射提供空間環境模擬的關鍵理論支撐。

試想一下,當時國內低溫物理研究一片空白的狀況,沒有洪朝生等先輩赴美留學,研究會遲滯甚至是無所發展。較為便利的研究設施以及比較成熟的理論都是當時美國吸引中國學子的魅力所在。時光荏苒,如今中國的發展讓世界矚目,但學習仍然是持續發展不變的王道。如今留學美國所需要的成本已經大幅度降低,我們又有什麼理由拒絕一次開拓眼界、報效祖國的機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