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有道理么?其中“生妻”究竟是什么

我们现在这个新社会已经讲究男女平等,因此在新社会之中,很多思想已经得到很大提升,可是在我们古人的封建社会中,还是存在很多思想比较独特的,比如今天要说的这句古语“宁娶寡妇,不娶生妻”,也许乍看一眼,你并不明白其中深意,但是仔细思索研究之后,你会发现古人的话语虽然有些封建,可是在今天还是有一些新的时代意义的。

古人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有道理么?其中“生妻”究竟是什么

至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今天这样的时代下又有什么新的意义呢?我继续为你分析,想必我的分析会对你有一定用途。


01 何为寡妇

彼有遗秉,此有渍穗,伊寡妇之利。——《诗·小雅·大田》

从最古老的关于寡妇一词的记载来看,这个时候所指是那些没有丈夫的妇人,这个丈夫不一定是去世,也可能是女子年龄达到一定程度依旧没有结婚,就被称之为寡妇。可是后来这个词语经过演变之后就发生了改变,也就是用来专门指那些失去丈夫的女人,我们现在称之为“遗孀”或者“未亡人”。

关于寡妇的故事,在古籍中记载很多,后来还演变出一句比较意味深长的话语“寡妇门前是非多”,为何古人会这样说呢?其实我们要是深入分析的话,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古代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所以古代在男女比例上,和今天有过之而无不及,那时候男人严重多而女人严重少。

古人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有道理么?其中“生妻”究竟是什么

这样的情况下,国家是大力鼓励未婚男子去娶寡妇做老婆的,但是一些未婚男子有点思想不单纯,明明自己娶不到老婆,心里又看不起寡妇,因此经常有人对寡妇动手动脚又不想负责,要是遇到一个性格比较烈的寡妇,可能男子就有危险,要是遇到一个比较随便的寡妇,可能就会有故事发生。

比如我们熟悉的汉高祖刘邦,在年轻时候,还曾经与村里寡妇有过一段故事,并且寡妇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只是可惜寡妇没有等到刘邦建立大业,自然没有享福的命。

当然,以上所说的国家鼓励寡妇再嫁一般也是发生在宋朝以前,因为宋朝以后受程朱理学影响严重,古人思想没有那么开放了。不开放之后也有不开放的好处,就是寡妇变得更加忠贞不渝了,这样一来人们对之前寡妇的印象开始转变,觉得寡妇其实还是很不错的,因此很多人还是想要娶寡妇为妻。

古人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有道理么?其中“生妻”究竟是什么

总而言之,在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寡妇这样一个显得悲哀又充满故事的群体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又因为其年龄比较大,心智以及生理成熟,更加符合一些男人的审美,因此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受欢迎的。


02 何为“生妻”

老母终堂,生妻去帷。——《答苏武书》

子卿妇年少,闻以更嫁。——《汉书》

“生妻”在最开始的时候一般是指年龄比较小的妻子,比如在汉朝时期,有过女子15岁就算成年,可以成婚的规定,因此那个时候的“生妻”主要指的就是十五六岁的那种年轻妻子,可是因为有过一些历史故事的影响,后来这个“生妻”概念发生了变化。

古人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有道理么?其中“生妻”究竟是什么

这个故事就是开始所说的苏武的故事,当时苏武就娶了一个15岁的妻子,可是后来自己去参加战争,以至于生死不明,年轻妻子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来不及分辨苏武是否真死,就匆忙改嫁,因此后来“生妻”主要就是指那种在丈夫尚且在世就改嫁的女人,毫无疑问,这种女人在古人眼里,是十分不能容忍的,即使在今天我们的眼里,依旧觉得不太能接受,毕竟善始善终,不能这样无疾而终啊。


03 为何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

通过上述对寡妇和生妻的解释以及故事讲解之后,我想对于这两个概念的认识,人们一定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可是古人为何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呢?其实这个就十分容易理解了,毕竟对于寡妇而言,自己丈夫去世,那是迫不得已,是一种悲剧,自己无法左右的,因此值得人们同情。而对于“生妻”而言,自己丈夫尚且在世,你就改嫁他人,这究竟算怎么一回事,要是过不下去,也可以休妻或者什么的,没有必要在丈夫在世的情况下改嫁啊,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就是给老公戴“绿帽子”,换做谁也接受不了。

古人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有道理么?其中“生妻”究竟是什么

既然是给老公戴“绿帽子”的女人了,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都明白一个道理,有的东西有过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所以要是娶了这样一个女子,谁知道她是否会再次在你还在世的时候改嫁呢?这个就很难说了,或者给你戴“绿帽子”就更有可能。

比起寡妇来,虽然已经是没有了丈夫,但是她为人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忠贞不渝,为什么不能在一起生活呢?比起人品而言,那些流言蜚语又能够算什么呢?

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其实还是很不一般的,这些总结可谓是针针见血,虽然有一些思想有些封建,但是何尝不是干货满满呢?

古人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有道理么?其中“生妻”究竟是什么



04 结语

“宁娶寡妇,不娶生妻”这句话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但是在当前的社会上也是很有思想价值指导意义的,它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一些流言蜚语而对那些真正人品好的苦命女人产生误解或者偏见,应该平等对待。但是对于那些道德败坏之人,我们这个社会还是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只有这样,才更加有利于养成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对年轻人指导会更加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