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讀過他的小說,不知生活可以這般痛快,連王朔、莫言都歎服

文壇有位高人,叫阿城。

如果你沒聽過他,不奇怪,因為他低調避世,作品甚少;

如果你聽過他、喜歡他,也不奇怪,因為他被認為是“當代文學裡最被低估的作家”,多少人排著隊到他家拜訪。

35年前,阿城發表了《棋王》、《樹王》、《孩子王》三部書,一下就轟動文壇,奠定了他大師的地位。

但出名後,他像沒事人一樣,不急著繼續出書、參加活動,而是遠離媒體和不必要的社交,自己照舊過著“慢”日子。

他說,“人生有生之年,不妨多東張西望,拼命幹,其實浪費生命。商業競爭常常是盲目的,我們不妨有膽量閒一閒。”

莫言說阿城是個“想得明白也活得明白的人”,也只有他這樣的高人,才有這樣的膽量。

沒讀過他的小說,不知生活可以這般痛快,連王朔、莫言都歎服

阿城年輕時當過知青,上山下鄉,但他筆下的文字,絲毫不受革命風格的影響。清新睿智,又帶著股頑皮,可以雅俗共賞,讀著“有道理”“有嚼勁”。

陳丹青說他是“天下第一聊天高手”。

王朔說他“不是一般人,是幾十年才養成的人精,講的都是斷根兒的道理。”

梁文道也感嘆:“中國文壇的損失之一,便是他不再寫小說……要是沒聽過阿城講故事,那可是終生遺憾!”

而對於見不到他的來說,只能是抱著他這些僅有的文字一讀再讀,感嘆著他“話裡都是寶藏”。

沒讀過他的小說,不知生活可以這般痛快,連王朔、莫言都歎服

阿城和他自己組裝的愛車

讀阿城,是一場文學收穫。
他才華揮灑,讀完就成自身羽翼。


阿城的才華肉眼可見,是講故事的高手,語言簡短精悍,但看完回味無窮。

各地風土人情,沒有他不懂的,正經起來醍醐灌頂,旁門左道也講得入迷,詼諧幽默,有鼻子有眼。

讀他寫的文章,像滾珠走玉,酣暢淋漓,會上癮。

讀完阿城,再跟朋友探討文化,定會發現自己的文學造詣大大拔升,談吐大為精進。

沒讀過他的小說,不知生活可以這般痛快,連王朔、莫言都歎服

讀阿城,是一次思想升級。
他極富哲思,一萬次膚淺的閱讀,不如一次讀他的思考。


讀阿城就像與高人面對面,聽書論道;大道至簡,餘音繞樑。

初讀,你會覺得很親近,因為他講的都源於生活;

而再讀阿城,你會覺得很敬佩,因為故事背後的道理,都高於生活。

看阿城講人、講故事、講哲理,就像是把油全撇開只留下一汪清水,說得通透,說得深刻,不造作。

沒讀過他的小說,不知生活可以這般痛快,連王朔、莫言都歎服

聽的是最震撼、有趣、深刻的故事;論的是最豐富、明白、有滋味的人生。

讀完阿城,常常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細細品他的文字,更是思想的火花撞擊,對生活、人性的幡然醒悟更是別有一番趣味。

沒讀過他的小說,不知生活可以這般痛快,連王朔、莫言都歎服

讀阿城,告別生活的無趣。
阿城像一塊拼圖,補全你生活的缺口。


有些故事,讀完以後,我們總想說明,其中的教訓是什麼。而真正好的書,它的一切教訓和領悟,都已經包含在裡面了。

可以說,閱讀阿城,就像拼好了你生命中最缺少的那塊拼圖,讓你的思維變得完整,眼界變得開闊,人生也變得大不相同。

因此王朔才說:“若非要追星,我只追阿城”。

沒讀過他的小說,不知生活可以這般痛快,連王朔、莫言都歎服

阿城惜字如金,到如今作品依然寥寥。

今天給大家推薦這套,便是阿城最經典的文集,共有4冊,值得收藏品讀:

他的最佳代表作“三王”——《棋王、樹王、孩子王》

王朔首推專欄文集——《常識與通識》、隨筆雜文集《威尼斯日記》

精選講談文集:《閒話閒說:中國世俗與中國小說》

沒讀過他的小說,不知生活可以這般痛快,連王朔、莫言都歎服

這套書值得閱讀值得收藏,首先從裝幀就是精品。

是由著名裝幀設計師陸智昌親自設計,封面用古沉香紙,朽葉、巖井灰、凝紫、巖青四色,美得一塌糊塗。

沒讀過他的小說,不知生活可以這般痛快,連王朔、莫言都歎服

書中還收錄了阿城的線描畫作、手繪插圖、攝影作品,對於讀者,都是難得一見的“寶藏”,更有收藏價值。

沒讀過他的小說,不知生活可以這般痛快,連王朔、莫言都歎服

書中收錄的文獻圖片,有些都是從70年代留存到現今的刊物影音,相當難得珍貴。

沒讀過他的小說,不知生活可以這般痛快,連王朔、莫言都歎服

讀阿城,是一件幸事、一件快事、一件美事。

從翻開扉頁,你就定會上癮。


沒讀過他的小說,不知生活可以這般痛快,連王朔、莫言都歎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