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史志㉟ 全球戰疫志丨埃博拉病毒:“死神”為何不定期降臨非洲

封面新聞記者 湯晨

“如果但丁寫出地獄的第十層輪迴,那一定是我所看到的情景。所幸的是,在防護服裡流淚,沒有人會發現。”一位名叫維爾德的醫生在接受採訪時,面對鏡頭坦然地說。

作為一名在非洲身經百戰的“白衣戰士”,她遇見過許多被瘧疾、艾滋病等病痛折磨的病人。但2013年,從西非幾內亞開始蔓延的一種致命病毒——埃博拉帶走了超過1萬1千條生命,這讓維爾德忍不住流淚。

5年之後,埃博拉病毒又在剛果爆發,蔓延至烏干達。至今,感染和死亡人數仍在不斷地增加。

一種病毒帶來的兩次重大疫情,同時被世衛組織列為國際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PHEIC),史無前例。

战疫史志㉟ 全球战疫志丨埃博拉病毒:“死神”为何不定期降临非洲

2020年2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在日內瓦宣佈,剛果(金)埃博拉疫情仍然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圖據新華社

1

“生物恐怖主義的工具”

2013年,銷聲匿跡多年後,埃博拉病毒再一次在非洲大陸上捲土重來。這一次,是它之前從未染指過的西非。

而且,這是一次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爆發,從幾內亞一直蔓延到尼日利亞和塞內加爾。世衛組織的報告中總結:“西非的埃博拉病毒爆發是人類當代最嚴重且緊急的一次公共衛生危機。”共有兩萬多人被感染,共11000多宗死亡案例被證實。世衛組織專家還認為,由於客觀存在的統計難度,這個統計結果或低於真實數據。

2018年,埃博拉病毒疫情又一次大爆發。這一次從剛果開始,並於2019年蔓延至烏干達。時至2020年,在世界衛生組織官網最新的數據中,感染和死亡人數仍在不斷地增加。

埃博拉病毒1976年第一次出現,地點位於蘇丹和扎伊爾共和國(現剛果),因在埃博拉河附近發現而得名。

埃博拉病毒常於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區造成間歇性爆發,是人畜共通病毒,主要的感染途徑是透過患者體液傳染,致死率極高。其致死率在50%-90%不等。感染埃博拉,病毒會順著人體血液複製進入各個器官,抽搐、嘔吐、內外出血和血性腹瀉。短短1-2周,病患就會如同“殭屍”一般。

因為埃博拉病毒的致命性,它被列為生物性危害第四級病毒,而SARS以及最新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均為生物性危害第三級病毒。

因此,埃博拉也同時被視為是“生物恐怖主義的工具”之一。

2

第三世界的“窮人病”

為什麼總是非洲?

從埃博拉病毒1976年第一次出現,到最近的剛果疫情,疫情主要發生在非洲,鮮有病例報告在其他地區。

按照傳染病學的經典理論,病毒性傳染病在自然界長期存在並持續傳播的條件包括:1、存在自然宿主;2、有易於傳播的途徑和環境。非洲大陸這兩點都符合。

非洲的地理環境獨特,森林、草原與沙漠的交織,讓這裡成了野生動物的天堂。

除埃博拉病毒外,拉薩熱、艾滋病病毒等最初也都在非洲的野生動物身上發現。儘管目前還未能定論埃博拉病毒的天然宿主,但根據研究人員幾十年的調查,非洲果蝠的幾率最高。非洲常年高溫,這給細菌和病毒的滋生提供了“非常好的環境”。

有研究表明,該病毒的人傳人,主要是由於接觸患者的體液所致。儘管有國際組織的介入,但非洲的公共衛生和醫療水平依然是世界上最糟糕的。缺少乾淨的水和食物,很多地區仍保留著割禮等習俗,這無疑成了病毒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溫床。

非洲人也吃野味。但和其他地區不一樣的是,在這裡,吃野味是為了活著。

據美國CDC的報告稱,2013年西非埃博拉大爆發的“0號病人”,就是食用了可能被蝙蝠叮咬過的猴子。而他,只是一個6-7歲的小男孩。你能想象難忍飢餓抓猴子吃嗎?在非洲,真的會發生。

战疫史志㉟ 全球战疫志丨埃博拉病毒:“死神”为何不定期降临非洲

2019年7月13日,在剛果(金)貝尼,工作人員在一處治療中心工作。圖據新華社

3

比病毒蔓延更快的謠言

2019年4月,剛果(金)布騰博市,喀麥隆籍流行病學家金伯恩醫生在參與埃博拉防疫工作時被暴徒殺害。事發後,行兇者稱,“殺死的是把病毒帶進國內來的外國人。”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僅2019年上半年,就發生了至少85起對醫護人員的攻擊事件,造成了5名醫生和病人的死亡。

致命的病毒讓人們產生恐懼,而恐懼滋生的謠言,比病毒蔓延得更快。

醫生維爾德對BBC記者說:“當地人不能理解為什麼病人被送進了醫療中心,最後七竅流血皮膚變色,甚至死後不能以傳統的喪葬儀式下葬(遺體具有高度傳染性)。家屬只能隔著鐵絲網瞧上一眼,然後眼睜睜地看著醫護人員將黃色的裝屍袋埋入土中。”

剛果,很多人在失去親人後甚至開始懷疑有器官交易,逝去的人是在醫療中心被殺害。

醫生馬克·福爾熱告訴CNN記者,他們給房子消毒被當地人認為是在傳播疾病,一些人將樹橫在路上阻止他們前進,有人向他們投擲石塊。“有很多人深信,埃博拉是個‘詛咒’。”

部分謠言還源自對政府的極度不信任。2018年剛果民主共和國大選的前四天,選舉委員會以避免埃博拉病毒疫情擴散為由,宣佈北基伍省的三個區域延後選舉。執政黨最終勝選,由於當地反對執政黨的選民較多,部分人因此而認為埃博拉疫情為政府所操作,用以騙取外國援助。

有當地居民表示:“我壓根不相信埃博拉病毒的存在,但他們想讓我們相信它存在。”

“恐懼仍然是最難克服的障礙。”世界衛生組織前總幹事陳馮富珍曾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寫道。

战疫史志㉟ 全球战疫志丨埃博拉病毒:“死神”为何不定期降临非洲

2019年7月17日,在剛果(金)戈馬,醫護人員在為一名兒童接種埃博拉疫苗。圖據新華社

4

人類文明的勇氣與溫柔

2014年西非埃博拉大爆發最嚴重的國家幾內亞,平均每71000人才有一個醫生。國際醫生組織在當地管理的幾個治療中心,來自各國的醫護人員在常人無法想象的環境中艱難工作。

“戴著3副手套很難去照顧病人,我試著去安撫他們。我努力去安撫他們眼神中的害怕,雖然我知道害怕是不幸中的萬幸,如果沒有害怕,他們就只剩絕望了。”維爾德醫生說。

同樣是疫情嚴重的利比里亞,在首都蒙羅維亞的一家醫院裡,發生過一個令人悲傷的故事:那裡本來有一個醫生,但在國際援助醫生抵達該醫院前,這個醫生已經“消失”兩天,病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著。就當人們以為這個醫生臨陣逃脫時,新來的醫護人員在廁所發現了這名醫生已經死去。

中國醫生鄒緯於2012年加入“無國界醫生”組織。鄒緯也是該組織唯一一名在抗擊埃博拉前線工作過的中國醫生。來到埃博拉肆虐的非洲,最多的時候一天收治的病人中就會死去7個。“很多時候,我只能用‘盡人事,知天命’來安慰自己”。”但醫生的使命感和“被需要”,讓鄒緯以及其他的無國界醫生一樣,義無反顧地衝向第一線。

據世衛組織的報告,僅2014年在西非,就有311名醫護人員因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死亡。“每個人都可能是下一個。所有醫護人員都很害怕,但害怕不代表會放棄。”國際援助醫生桑德拉說。

战疫史志㉟ 全球战疫志丨埃博拉病毒:“死神”为何不定期降临非洲

圖據IC

5

世界發展的不平衡

來自英國的男護士普利,在幾內亞醫療中心工作,不慎染上病毒。英國軍方動用運輸機將其運回國治療。

來自利比里亞的霍羅肖,在當地參加完一個葬禮後感到不適,在當地的醫療中心被確診為埃博拉病毒感染。由於物資緊缺,不但沒有適當的藥物,甚至連舒緩的止痛藥和安眠藥都沒有。

普利在英國的隔離病房裡,得到了24小時專人照料,英國最好的流行病專家給他制定了治療方案。美國的試驗性藥物ZMAPP在兩個美國病人身上被證實有效,且成功康復。英國為普利爭取到了最後一支ZMAPP。10天后,普利痊癒。

霍羅肖則躺在醫療中心簡陋的病區內,沒有止痛藥,只能忍受著各處器官撕裂般的疼痛。當晚十點,醫生驅車去另一個治療中心為霍羅肖拿一點止痛藥。但在他們回到病房時,霍羅肖已經沒有了呼吸。

生物醫學教授查爾斯說:“如果我是醫藥公司的研發總監,對公司董事說,我們應該去研發抗擊埃博拉的藥物,大家肯定都會覺得我瘋了。這個病例即使在爆發期,每年也只有幾千例,並且患者都遠在非洲,十分貧困。這種投資,幾乎沒有回報。”同樣是源自非洲的惡疾,如果製藥巨頭能像關注艾滋病一樣關注埃博拉,那麼這個1976年就發現的病毒可能早就得到了有效遏制。

如今,埃博拉依然如死神一般,不定期降臨非洲。

所幸的是,在ZMAPP大膽的試驗有初步成效後,相關國家和藥企加大了下一階段研發的投資。而另一款針對埃博拉研製的廣譜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雖然試驗證明對埃博拉效果不明顯,但卻在美國一起治療中意外發現,對新冠病毒有抑制作用。如今,中國醫學專家正在武漢緊鑼密鼓地開展臨床試驗。

參考文獻:

1. Ebola: The Search for a Cure. BBC.Horizon. 2014

2.Weekly Bulletin On Outbreaks and Other Emergencies. WHO. 2020

3.History of Ebola Outbreak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Special Pathogens Branch. 2006

4.Horowitz, Leonard G. Emerging Viruses: AIDS & Ebola — Nature, Accident, or Intentional?. Rockport, MA: Tetrahedron, Inc., 1996

5.The U.S. Is Sitting on Promising Ebola Vaccines. NewsWeek. 2014

6. "Mystery Ebola virus serum manufactured by San Diego firm". Los Angeles Times. 2014

7.Taking risks to provide care in a conflict zon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9

8.Ebola outbreak deaths top 1,000 in Congo amid clinic attacks. The New York Times

9. 《埃博拉詛咒:不病死也嚇死?》 2014/8/27 高珮莙.中國青年報

10. 《迷信埃博拉是巫術 剛果(金)3名患者逃出醫院》 2018/05/25 中國日報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