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女狙击手》,“狙击狂花”引发关于“女性主义”的思考

她是谁?

1、真实历史中的女英雄。

本文并非来自好莱坞大片中的虚构人物,而是讲述获得了“苏联英雄”称号的,海军少将柳德米拉· 米哈伊尔洛夫娜· 帕夫利琴科。下文中我们称她为“柳德米拉”。

电影《女狙击手》,“狙击狂花”引发关于“女性主义”的思考

25岁的柳德米拉

柳德米拉出生于1916年的6月12日,在她25岁时,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她积极踊跃的参军,奔赴战争一线,26岁因被德军迫击炮击伤,被斯大林亲自要求撤离前线。

看似不长的作战经历,她却被授予最高荣誉“苏联英雄”称号和金星勋章,此等荣誉是苏联的授予及嘉奖制度中,荣誉最高的一项。1976年,以她为主题,苏联发行了一枚邮票,以纪念她在苏联历史上的重要贡献。

她是一名狙击手,在全世界狙击手排名中,位居前十,并且是唯一的女性。在敖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战役中,她总共击毙309名法西斯,其中36名为德军顶级狙击手。

这样的数据震惊了全世界,更是让德军恨的牙痒痒,德军曾经在战场上喊话“柳德米拉,到我们这边来吧,给你大官和巧克力,否则我们会把你撕成309块”。

可见这么一位女性战士对德军形成了多么大的压力,这在当时的男性主权的社会形态下,无疑给了女人是社会“第二性”这一理论,重重的一击。

离开前线的岁月里,她被派往各盟国巡讲,介绍自己的作战经验,号召同盟国齐心协力对抗法西斯,也成为反法西斯时期的“精神领袖”。

柳德米拉在58岁时因病去世,在她的墓志铭上写着这样的一段话“痛苦如此持久,像蜗牛充满耐心地移动;快乐如此短暂,像兔子的尾巴掠过秋天的草原。”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战争对她一生的影响,也同时能感受到在那个年代里,女性在争取社会认同上的不断挣扎。

2、影片中的女性主义者。

《女狙击手》这部影片,细致地刻画了,柳德米拉在战争中的勇敢、无奈、倔强、坚强,展现了他从学生时代到离开战场的全过程,有血有肉的说明了“战争并未让女人走开”这一事实。

电影《女狙击手》,“狙击狂花”引发关于“女性主义”的思考

《女狙击手》海报

这部影片于2015年上映。由乌克兰、俄罗斯联合拍摄,谢尔盖·马克利斯基担任导演,尤丽亚.佩罗西德因饰演柳德米拉,并荣获了“第五届北京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整部影片没有好莱坞式的豪华与包装,非常朴实的还原了战争年代的真实感;没有战争片中过多的血腥场面,而是从各种细微镜头及色彩转换中勾勒出人性的光辉。

在和平时期影片色调鲜快,在大多室内场景中采用焦糖黄色调,营造出温暖和谐的氛围。这与战争中灰蓝色的主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视觉上达到了情感的共鸣。

电影《女狙击手》,“狙击狂花”引发关于“女性主义”的思考

和平年代的大学生活,鲜活的色调

在细节把控上,一滴眼泪的滑落,枝头的花骨朵,指尖的瓢虫,瞄准镜中的十字,都蕴藏了大量的内心戏,在不被发现的一霎那,用毫无语言的方式,带动观众体会主人公情绪的变化。

本片音乐是很大的惊喜,有两首很难得的、可单曲无限循环的经典之作。一首是在影片80分钟时,由艾格尼.葛佩林演唱的《布谷鸟》,用女性略带沙哑的呐喊声,唱出亦爱亦友的短暂美好,演绎出向死而生的壮烈感。另一首在97分时,由著名的老牌金属摇滚乐队生死讣演唱的《obijmy》,用重烟嗓男声,唱出面对死亡的无奈,与对爱人的不舍。

片中还有很多的隐喻,比如在93分时,导演安排了一位小女生的抗法西斯的演讲,小女孩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热情,以及饱含泪花的痛恨与呼喊,隐喻了女性在战争中反抗的力量。特别是镜头回到女主时,柳德米拉抿嘴鼓掌的微表情,刻画出在巨大的战场上,自己与小女孩同样,虽然弱小但依然要抗争的事实。

电影《女狙击手》,“狙击狂花”引发关于“女性主义”的思考

反法西斯演讲的小女孩,象征着女性的崛起

这也是此片的最大亮点,用性别与职业、爱情与战争、好强与温柔的冲突,上演那个男权社会中,女性地位的一步步突破。不论从女主的实力,还是国家给予的殊荣,以及当时的国际影响力,都在社会形态发展的进程里,打上了漂亮的女性主义色彩。

战争并没有让女人走开,也不再是“他者”

本片在缓缓叙事中,让我们看到:在统治了几个世纪的“第二性”理论中,在战争,这件不可控事件中,女性在存在主义中,从自在存在到自为存在的转变。

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先驱,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波伏娃,于 1949 年出版了《第二性》中提出: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文化,把她定义为另类、“他者” ( the other ) ,可以说,女人成为“第二性”,主要在于社会上占统治、主体地位的男性, 在有意识地塑造着女人,女人被界定为相对于男人的“他者” 。

柳德米拉生活在军人家庭,接受良好的教育,具备先进的思想,对于女人的“第二性”社会地位是从骨子里不认同的。

1、不负天资,不做“他者”

影片开始于柳德米拉的校园生活,在同学们因考取大学,而决定选择庆祝方式的时候,决定权落在了柳德米拉手里,看电影还是射击场?柳德米拉做出了影响她一生的决定——射击场。

电影《女狙击手》,“狙击狂花”引发关于“女性主义”的思考

第一次射击的柳德米拉,展现天赋

在这次游戏中,其他的女孩子只是观众,而她要求参与,并且打出了5发子弹47环的好成绩。这是她第一次摸枪,她天生的才能被自己挖掘,也被当时在场的人记住了。

假如她像所有男人认为的那样“女人选择去看电影”,那可能就不会有德军闻风丧胆的“狙击狂花”。

  • 天生冷静,渴望认可

柳德米拉是名学霸,却天生冷静,在高考放榜的那天,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去看榜,人群中挤来挤去的玛莎告诉她“你被录取了”,柳德米拉只是远远的看着,显得非常冷静。等人群散去,她走到榜单前再次确认。

在这细微的过程中,已经彰显出,柳德米拉的另一狙击手特质——冷静、仔细。

当柳德米拉将“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历史系录取”的消息告诉父亲时,父亲的反应非常冷淡,并附上一句“这有什么好庆祝的,你就应该被录取。”

电影《女狙击手》,“狙击狂花”引发关于“女性主义”的思考

考了第一名的柳德米拉,得不到爸爸的认可

可见,在父权社会中,女子想要得到认可是非常困难的,即使在接受先进思想军人家庭里,柳德米拉考了全校第一也得不到父亲的认可。

  • 服从命令,心怀成长

作为军人家庭的长大的孩子,服从祖国的命令是一种荣誉。

因为那场射击场的游戏,柳德米拉引起了国家的注意,此时她已是历史系的大学生,校长通知她,作为祖国的后备力量,去参加射击训练营,她只问了一句话“我的学业怎么办?”

电影《女狙击手》,“狙击狂花”引发关于“女性主义”的思考

心系学业的柳德米拉

仅这一句话,可以看出,对待祖国的需要她责无旁贷,对待知识的渴望、个人成长,则是她内心最深的愿望。在那个时代,女人要想赢得地位和尊重,就不可以成为男人的附属品,首先要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但不是每个女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柳德米拉却非常的清晰。

  • 勇于尝试,不断精进

柳德米拉是精益求精的人。在射击训练营的埋伏课里,她是唯一一个,没被教官发现的学生,甚至出其不意,让老师输了。

在返校后的学习中,当女生们都春心荡漾的,想找男朋友的时候,她泡在图书馆里不肯走,恨不得要把所有书背下来的样子。

在第一次上战场时,长官传授她擒贼先擒王的理念,并且告诉她两颗子弹打到一个孔里,就可以击碎坦克玻璃,她马上尝试。

电影《女狙击手》,“狙击狂花”引发关于“女性主义”的思考

随时随地都在努力学习的柳德米拉

又一次,长官告诉她,自己如何用一发子弹击毙三人的经历后,她就趁其不备跑到前沿,埋伏练习,并且也达到了同样的效果。

可以说,只要是自己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柳德米拉都会特别的好学,不断的精进自己。因为她明白在战场上,谁都不会保护她,只有她靠技术自己保护自己,这也是女人自强的唯一方式。

2、女性主义爱情,从自主存在到自为存在。

著名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德认为存在有两种:自在的存在、自为的存在,这与自由息息相关,更与爱情密不可分。

自在的存在是一种现象,非人所创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与他物产生连系,又不与自身产生联系,而是一种脱离时间和空间的孤立的、物化的客观存在。

自为的存在是指,人的本质是在人的存在中逐渐形成的,人的存在归结为人的自由、人的行动和人的选择。人的自由虽然会受到如同我处的地点、我的周围、我的过去、我的邻人、我的死亡等因素的影响,但人的选择永远都是自由的。

在男权主义社会中,女性的存在只是孤立的存在,是婚姻中的“他者”,总是被动的等待、被选择,无法实现自为的存在意义。特别是在爱情方面,远远达不到如今的自由程度。

影片中为我们展现了柳德米拉的三段爱情,让我们看到现代爱情的主动与自由。

  • 守护之爱 鲍里斯

学生时代,经人介绍,医生鲍里斯认识柳德米拉,并且深深的爱上了她,鲍里斯与当时姑娘们喜欢的,飞行员、水手类型完全不同。他文气、儒雅、单纯、倔强。

电影《女狙击手》,“狙击狂花”引发关于“女性主义”的思考

守护之爱,鲍里斯

这也是他一直守护着柳德米拉的性格原因,他的爱并不汹涌,但却让人非常的踏实,他不争不抢,面对情敌,他尊重柳德米拉的选择,他符合新时代社会里男性对女性尊重的价值观。

在这段爱情里,他一直守护着,爱着别人的柳德米拉,并且不管她爱谁,他都爱她。直到最后,柳德米拉终于感受到这份爱的可贵,两人边上船边畅想未来的婚后生活,这段话,终于让这段爱情圆满,却成了他两最后的告别。

鲍里斯把仅有的一张通行证给了柳德米拉,他因她来到前线,也因她再也离不开前线。这就是陪伴柳德米拉时间最长的一段爱情。

电影《女狙击手》,“狙击狂花”引发关于“女性主义”的思考

鲍里斯最后一次看柳德米拉

在这段爱情中,她拒绝过、犹豫过、感动过、选择过,全都来自于她自为的存在主义,她勇敢的面对自己内心的想法,不依附于好家事和稳定的生活,而是吸引了爱她的男士紧紧相随。

这是一份足以感动一生的爱情。

  • 师长之爱 马卡洛夫

女生都是迷恋偶像的,柳德米拉也不例外。在训练营中教官烧了她们所有的女性用品,布娃娃、粉色衣物、胭脂水粉、珍珠项链,女生们在哭泣中听到“战场上,没人会把你们当女人”

柳德米拉从来就不那么喜欢女孩子的东西,此刻她更加的冰冷。直到遇到了马卡洛夫,这位带她来到战场上的长官,长得帅就不用说了,丧妻无子,一手的好枪法,有胆有谋,不但教会他很多的实战经验,还默默的保护着她。

电影《女狙击手》,“狙击狂花”引发关于“女性主义”的思考

师长之爱,马卡洛夫

她恋爱了,在她的脸上看到了羞涩的笑容。她被飞行员暴力求爱,他冲进去解救。他的一切反应都渗透着爱,就是不表达。

柳德米拉主动扑吻了马卡洛夫,却被拒绝了。他说战争里,不配拥有爱情。就这样,一份浓浓的爱,被压抑在两人心中。

直到一次轰炸,柳德米拉被炸晕了埋在土中,马卡洛夫疯狂的刨土,生死时刻他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烈火,他太害怕她死了。

为了让她镇定,马卡洛夫一整晚抱着她,陪她度过了危险期。因为军人的使命,他把她放心的交给了,同样深爱她的鲍里斯医生,重返战场。这也是他与柳德米拉的最后一次见面。

电影《女狙击手》,“狙击狂花”引发关于“女性主义”的思考

与马卡洛夫的最后一面

在后方的日子里,柳德米拉经受着严重的战地恐惧症和脑震荡,在鲍里斯的照顾下,她逐渐的康复,却等到马卡洛夫阵亡的消息,还有他留给她的狙击步枪。

在这段爱情里,柳德米拉是主动的,在那个时代,没有哪个女生会主动示爱,特别是如此冷静的她,这种外表与内心的反差,恰恰反应出女性在爱情里的主动。

柳德米拉是勇敢的,不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爱情里,她都冲破了世俗的禁锢,真实的表达着自己的追求,这也是影片展现女性压抑千年的一种呐喊。

这段爱情中,柳德米拉第一次体会爱情的到来,蠢蠢欲动却又小心呵护,只是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这也道破了战争中爱情的无奈。

  • 搭档之爱 列昂尼德

接过马卡洛夫的枪,她终于获得了鲍里斯的支持,重返战场。那里才有她的爱情,她要替马卡洛夫报酬,她恨透了法西斯,她觉得他们不配痛快地死去,于是她在狙击时用子弹折磨法西斯。

这时第三段爱情走进了她的世界——她的搭档,列昂尼德。

列昂尼德告诉她“战争不仅仅只有死亡,还要有人活下去,有人好好活下去,也是战争的一部分”,“如果不尊重生命,自己跟法西斯又有什么区别”。

这震撼灵魂的指引,让柳德米拉与列昂尼德成为无比默契的搭档,他们可以无需语言就心领神会,他们可以一埋伏就是一整天,他们一起爬雪地、藏草丛,他除了技术超群,还足智多谋,他们就这样相爱了、亲吻了、发生关系了。

电影《女狙击手》,“狙击狂花”引发关于“女性主义”的思考

搭档之爱,列昂尼德

当柳德米拉提出想要个孩子的时候,列昂尼德静默了。战争让男人们如此的雷同,不敢许愿任何的未来。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柳德米拉击毙了德军30多名顶级狙击手,成为了德军的眼中钉。德军特意为她制定了绞杀方案,在一片长满花的树林中藏满了地雷。

他们在雷暴中奔跑,身负重伤,生死时刻列昂尼德扑在柳德米拉的身上,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心爱的女人。也许,战争的年代里爱人能给的没有未来,只有现在。

电影《女狙击手》,“狙击狂花”引发关于“女性主义”的思考

列昂尼德用生命回应柳德米拉的爱

在这段爱情里,柳德米拉完整了,她表达了、接受了、品尝了、享受了。只是这一切太过短暂、太过无情,连畅想未来的机会都不给。它反映了战争中爱情残酷的一面。

影片中三段爱情的描述,讲出了爱情的三种无奈:放不下、求不得、忘不了。不论是在和平时代还是战争年代,这都是爱情中的悲哀,影片通过战争的大环境,更赤裸的展现给我们,以告诉女性,在爱情里,莫等待、主动表达,紧握幸福,珍惜身边人。

通过爱情对人物的刻画,我们可以感受到柳德米拉很女性、很温柔的一面。但在狙击手这个刚硬阴冷的角色中,她又显现出很浓重的男性品质。在人物塑造过程中,不管是导演还是演员,这一点分寸是很难把握的,影片是如何将两者兼得、转换的呢?

3、在社会性别角色中切换的战地玫瑰

什么是社会性别?牛津社会学词典这样这样解释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关注男女之间由于社会结构性原因所形成的差别。社会性别不仅指个体层次上的认同和个性,而且指结构层次上的在文化预期和模式化预期下的男子气和女子气。

  • 男人似的眼泪

影片中的柳德米拉是很少有笑容的,她几乎没什么表情,一直保持冷静的样子。即使几处流泪的地方,也有别于女人的哭泣。

在柳德米拉杀死第一个敌人的时候,她满脸都是战友的血浆,她曾在扣板机的那一霎那犹豫,于是战友就在她身边被爆头,她才清醒到这是战场。

结束战斗时,她靠在壕沟里,喘着粗气,看着身边死去的战友,眼角悄悄地滚下了一滴泪,没有抽搐、没有嚎叫,也许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电影《女狙击手》,“狙击狂花”引发关于“女性主义”的思考

柳德米拉第一次伤人,像男人似的哭

在她最后一次狙击中,与德军狙击手僵持了一天一夜,那时列昂尼德已死去,她身边再无搭档,背上的伤口不停的流血,她用血在眉心画了个十字,以暴漏自己的打法,向死而战,精湛的枪法下她活了下来。

当她翻开对手的大衣时,看到了一张张结婚照、爱人照。她帮敌人合上双眼的那一个,一滴眼泪悄悄的滑落,依然没有表情,依然冰冷,也许她记起了列昂尼德讲的生命的尊严。

这次任务后,她撤出了前线,被派往美国,进行同盟国的演讲。她得到了罗斯福夫人的热情款待。一起做饭、一起聊天、一起喝酒,夫人还送了她一条漂亮的裙子,她是真的开心极了,准备穿着去演讲。却被苏军领导要求换回军装。

拉下后背拉链的那一刻,夫人看到柳德米拉满背的伤疤,心疼的说“他们都对你做了什么,你是个女人啊!”这时的柳德米拉泪如泉涌,噼里啪啦的却依然无声。

影片中几处眼泪细节的拍摄,刻画出柳德米拉冷静却不冷血,对生命依然存有敬畏之心。虽然战争让她不像个女人,但她同样渴望被认同被呵护。

  • 硝烟中的“女汉子”,也会害怕

像男人的女人也会害怕,男人都会怕,何况是女人。在坦克架砸向她时,在满天飞机在轰炸时,在夫人的锅掉在地上时,柳德米拉都怕的蜷缩在地上,即使她是杀敌几百的“狙击狂花”,她也有害怕的时候。

电影《女狙击手》,“狙击狂花”引发关于“女性主义”的思考

再勇敢的女人,也会害怕

强弱之间,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别不是一尘不变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的转换社会性别,没有必要永远死绷着自己,强悍如柳德米拉,也需要社会性别的转换。这也是社会地位提高,冲破奴役与依附关系的明确表现。

  • 渴望被当女人

在柳德米拉考上大学的那一天,她借了妈妈最漂亮的花裙子穿,在收到罗斯福夫人的裙子时她在镜子前快乐的像个孩子,在主动亲吻鲍里斯以表感谢的时候,都是她最女性的呈现。

电影《女狙击手》,“狙击狂花”引发关于“女性主义”的思考

每个女人都渴望被当成女人

她喜欢射击,但他依然是个女人。她从来没想要活成男人,战争却把她变成了比男人还可怕的人。她只是有一门好的技能,却用这技能守护不了爱情。

一部影片之所以好看,是因为它制造了冲突,唤醒了人性。柳德米拉本人就是极具冲突的人物,即使放在现在,女射击手也是让人觉得肃然起劲的职业,它与女性的柔美形成了天然的冲突感。再加上战争的大背景下,如此傲人的成绩、如此短暂的时间,都会让人觉得好奇。在当时女权运动的盛行,战场对女人的需要,柳德米拉很好的为女性主义做了代言,促进了社会形态的发展。

女性主义题材中的几点思考

从妇女运动至今,女性的社会地位一直是热议的话题,通过本片的思考,女性在社会发展中需从这几个方面体现价值:

1、摆脱经济与爱情的依附感

不管在任何年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主导权都直接决定着社会地位。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到

女性能获得解放与自由的基础就是经济独立, 女性想要摆脱制约和依附, 就需要经济的独立。

如果女性没有参加社会劳动, 就没有经济的独立性, 就需要依靠她身边在社会中劳动的具有经济自主权的男性来生活, 同时就处在了依附地位。

要想有与男性一样的发展和进步, 女性就必须拥有经济自主权。

这一观点的提出至今已有70多年,妇女运动得到了卓越的成果,在社会主体的劳动和经济发展中,女性都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半边天”的说法,可以看出国家和社会对女性主权的给予。

电影《女狙击手》,“狙击狂花”引发关于“女性主义”的思考

接受明星崇拜的柳德米拉

但在很多女性内心并未接受“不依附”的主张,或者时而要求自为,时而要求依附。众多的家庭问题,婚姻问题,仍体现在经济基础的层面上。

很多女性认为“有人养就好了”,从存在主义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这恰恰是痛苦的根源。一时的幸福感错觉,可能会导致一辈子的从属关系。中国居高不下的离婚率从侧面反映着这一问题。

在爱情、婚姻里,女性不应总是等待,女人有接受的权利,也同样有主动与拒绝的权利。

女性只有从认知上达到自为存在的主导观点,才会从各种经济、婚姻的纠葛中摆脱束缚。对于社会来说女人是“半边天”,但对于女性个体来说,要做自己的一整片天,只有做到不依附于任何他人,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

2、与男性建立“互为手足”的合作关系

波伏娃提出的男女两性间的人际关系, 即在平等中求差别, 在尊重彼此差异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优势, 男女两性相互承认对方的主体性, 实现各自作为主体的超越性, 与男性建立一种“手足关系” 。

女性主义不是让女人活得不像女人,更不是跟男人抢地盘,消灭男性主导,而是各自为各自的主导,互为“他者”的合作关系。

电影《女狙击手》,“狙击狂花”引发关于“女性主义”的思考

互为他者,互为手足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男人能干的女人都能干”,这句话可能是对的,但能干并不代表要干,女性与男性是有生理差异的,这种宇宙规律是要遵从的,不必要“逆天而为”。

男性女性在共同提供社会价值的基础上,彼此尊重共同发展。在家庭中亦是如此,共同参与劳动,互相提供价值,方能维持平衡的关系。

3、树立主体意识

“女性主体性意识就是女性能够自觉的意识并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 社会责任、 人生义务, 有清醒的指导自身的特点, 并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的改造, 肯定和实现自己的需要和价值”

——波伏娃

这也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但仍在努力中。与之抗衡的是老旧思维和“奴性思想”,几千年的男权社会,形成了较深的文化属性,在文化、教育、家族传承中需要逐步引导。

电影《女狙击手》,“狙击狂花”引发关于“女性主义”的思考

有主体意识的女子,会清晰的知道,如何体现自己的价值。柳德米拉要将她的天赋,发挥到战场上去。

在原生家庭的教育中,仍有很多的女孩接受着“他者”思维的熏陶,而在社会需求上,又将经受主体思维的改造,这在女性的成长过程中,是一个纠结、拧巴的过程,对婚姻也会形成扭曲的心理认知。

不以性别为前提的主体意识教育,不但是教育系统的责任。更重要的是来自原生家庭的认知影响。希望通过几代人的继续努力,可以真正的实现,个人主体意识健全的社会形态。

结语:

这部影片除了是传记,是女性题材,是战地爱情片,更是一部反战片。在彰显女性价值的同时,更加明确了,战争对人们的伤害。

战争里没有赢家,战争年代里没有“生活的日子”,没有踏实的婚姻,没有父慈子孝,没有男耕女织,没有办法去规划自己的人生,更谈不上个人成长与兴趣爱好的发展。甚至女人想活的像个女人都是奢望。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渴望和平,痛恨一切战争,只有在和平状态下,男性和女性的价值体现才更有意义,期望每个人都可以被岁月温柔以待,希望每一个人都珍惜当下。



78原创作者,以生活为生,关注个人成长,重情明意,依笔书心,让我们一起有意思的生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