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总工会、区妇联联合开展“三八”节主题征文活动之一等奖征文选刊

十余个不知疲惫的昼夜奋战,无数个走村访屯的瞬间,她用镜头和笔墨记录了八井子乡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工作人员们忙碌的身影,以及背后那些支持工作、送爱心的暖心群众。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通过相机和文字跃进了读者的内心,也完整展现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八井子乡全体工作人员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信心与决心!她就是八井子乡党群干事胡琼予。

区总工会、区妇联联合开展“三八”节主题征文活动之一等奖征文选刊


2019年11月份,胡琼予通过考试成为了八井子乡党群干事,在此之前,她曾有6年的记者职业经历。是职业素养,也是职业习惯,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领导考虑她家住杜尔伯特,并且家中孩子年幼,并没有通知她来上班,但是当她看着同志们奋战在一线,便想通过镜头记录下来,于是已有10年党龄的她,主动请缨。她和丈夫把女儿送到父母家中,交代好女儿“等病毒被打败了,爸爸妈妈就回来接你”。看着女儿向她挥着小手,她不禁湿了眼眶。2月3日,离开家的夫妻二人披上“战袍”,奔赴到各自的岗位上,他执勤站岗,她拍照写稿,不一样的战场,却是一样的忠诚尽责。这一干就是半个月,没有回过一次家,更没有看过孩子。

区总工会、区妇联联合开展“三八”节主题征文活动之一等奖征文选刊


挖掘素材、采访、拍照、剪辑、写稿...这是胡琼予每天的工作内容,从早到晚,一刻也不曾停歇。她多年记者的工作经验使得她拥有了一双“鹰眼”和一对“妙手”。为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展现八井子乡各级工作人员在疫情阻击战中的工作情况,她经常跟随各个包村领导下乡去采集素材。寒冷的冬天在外面跑新闻,她经常冻得手指僵硬,握不住相机,有时赶不回乡里吃饭,就用面包、大碗面糊弄一下,继续开始工作。

区总工会、区妇联联合开展“三八”节主题征文活动之一等奖征文选刊


她请战工作虽只有半个月的时间,但却完成并发表了17个稿件,同事都笑称她为“高产作家”。在各个村的采集信息过程中,她发现每个村都有志愿者主动为卡口执勤人员送热水、午饭,于是有了这篇《八井子乡:抗疫一线背后的温暖》,温暖了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的心,也显现了八井子乡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共战疫情的信心。

在防控阻击战中,许多女干部、女志愿者纷纷走上了一线,经过挑灯夜战,《八井子乡:战“疫”面前 巾帼不让须眉》这篇稿件应运而生。她用朴实亲切的语言讲述了任希芝、孙秀芹、王小芳、方楠这四位“巾帼”的工作故事,得到了当事人的认可,也获得了区委宣传部的赏识。

古语讲,每逢佳节倍思亲。元宵节当晚,外面灯火通明,烟花此起彼伏,仿佛照亮了整个夜空,也照进了胡琼予思家的心,她思念还不满三岁的女儿,惦念同在防疫一线奋战的警察爱人,但是看着工作群里依旧奋战在一线的同志们,看着手中采集的一条条事例和人物,胡琼予忍住了红红的眼眶,伴着外面热闹的烟花声一直赶稿到深夜。那一刻,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幼女的想念,都默默化作了她工作的动力,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党性,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

在这场蔓延在全国的疫情防控战中,胡琼予只是其中很渺小的一员,但星火足以燎原、明烛亦可高烧,就是无数个这样奋战在一线的党员干部,构起了挡在人民群众面前的一座钢铁长城,竭尽全力保卫国人的健康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