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雲款《仙林妙境图》鉴赏

著名画家叫王雲的,一个是清初的王雲,一个是民国的王雲。

民国的王雲(1888——1934),字梦白,以字行,画作多为花鸟猿禽,未见有工笔山水,在民国画坛是与齐白石、吴昌硕齐名的画家,王雪涛、梅兰芳是他的弟子。

清初王雲(1652-1735尚在),字汉藻、清痴、雯庵、竹里,江苏高邮人。是清初扬州著名的职业画家,康雍年间曾入内廷供奉画苑十七年。擅长楼台、人物,风格近似仇英,亦喜写意山水画,意境幽深颇得沈周笔意,与王翬友善切磋技艺。《扬州画舫录》记载:“王雲,字汉藻,扬州人。工笔楼阁学小李将军,以宋冢宰荦(luo)荐(经宋犖推荐),待诏画苑,比之阎立本丹青云。”


王雲款《仙林妙境图》鉴赏

本品——王雲款《仙林妙境图》

本品王雲款《仙林妙境图》从画法和画工上看,是典型的工细山水图;构图也是清初经典北派青绿山水的范式。显然这幅作品的作者只能是清初的王雲,而不可能是民国的王雲。


王雲款《仙林妙境图》鉴赏

王雲款《仙林妙境图》远山

远山巍峨气势雄伟,一山脉绵延将画面自然分为左右山谷,山涧溪流蜿蜒;两边山谷各有庭院屋舍,在云雾、林木间若隐若现。近处溪边,山石林木之间,小桥上二人巧遇相谈。果然是一处人间仙境!


王雲款《仙林妙境图》鉴赏

王雲款《仙林妙境图》山谷屋舍

这种构图,显然是很受王原祁龙脉章法布局的影响。王原祁认为“龙脉”章法布局就是通过“龙脉、气势、开合、起伏”的有机统一以构成画面协调的空间关系,画面呈现出“主山辅岭,君尊臣卑”具有大君气象的山水画气势。


王雲款《仙林妙境图》鉴赏

王雲款《仙林妙境图》近景

题款:江头落日照平沙,青翠碧妆夕阳斜。鸟入芳林里,见人惊落花。壬辰

(1712)秋王云。书写流畅自然,行草颇有功力,诗意与画境符合。题诗应该是根据南宋诗人戴复古《江村晚眺》改编的。原诗是: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王雲款《仙林妙境图》鉴赏

王雲款《仙林妙境图》题款

钤印:应该是王雲之印(朱文)

。非常模糊难以辨识。


王雲款《仙林妙境图》鉴赏

王雲款《仙林妙境图》落款钤印

欣赏之下,深感此画作水平相当高,与王雲作品整体风格惊人的一致。下图《丹岩仙馆》是王雲康熙丁亥(1707年)的作品,西泠印社2012秋拍成交109万。王望霖旧藏,童大年题签。注意对比,构图、画法、意境与本品都很一致。


王雲款《仙林妙境图》鉴赏

王雲《丹岩仙馆》西冷印社拍卖图录

但是,经过查询网上公开的更多王雲作品,发现题款书写部分很有疑问。下图是王雲另一幅作品《云外钟山》,画上面的题款相对比较清晰。题款:鸟啼青石冈,日照红泥坂,杳杳云外钟,山僧独归晚。汉藻王雲


王雲款《仙林妙境图》鉴赏

王雲《云外钟山图》来自网络公开

对比图如下,显著可以看出两者的不同。王雲两字签名,差别明显;两个鸟字写法也相去甚远。另外,王雲的落款单写王雲二字的,在其公开作品中也没见到,通常都是写汉藻王雲、竹里王雲等等。所以本品题款,显然不是王雲的笔迹。那问题来了,题款不是王雲,那意味着是有人托名,意味着是仿品,但画作风格、画功又与王雲惊人的一致,这是怎么回事?


王雲款《仙林妙境图》鉴赏

本品与王雲《云外钟山》题款对比

在鉴赏画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老仿画,也就是某画家当世爆得大名,被同时代其他高水平尚未有名气的画家仿作。王雲在康雍时入内廷供奉长达十七年,曾与王翬合作《花鸟图》,自然是大名家,被后人仿也是正常。但本品这幅,仿的水平也太高了吧,足以与王雲真迹媲美。

为解开这些疑问,我们开始进入更细致的观察与解读。研究一下作品的材质,微观图如下可见,这幅作品用绢竟然是双丝绢。双丝绢,这种绢有经纬都是丝,经是双丝,纬是单丝;经是单丝,纬是双丝的。这种绢用于画大都见于明代,明末逐渐减少,清朝就没有双丝绢了。


王雲款《仙林妙境图》鉴赏

本品和徐枋画作用的都是双丝绢

为此又把前文写过的徐枋《草堂秋色山水图》找出来,也拍了绢本的微观图。两幅作品用绢微观图对比可知,都用的是双丝绢。徐枋是大明高官徐汧的儿子,他用双丝绢很好理解,而且他甘做大明遗民,隐居不仕。那王雲这幅绢画,用的绢竟然也是双丝绢,这绢到清朝,民间应该是不会有,但清初康雍时期宫廷里还应该有,是前朝遗存下来的。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这幅画似乎又应该是王雲所作,因为他供奉内廷十七年。


王雲款《仙林妙境图》鉴赏

本品题款处墨迹与画面浓墨处微观对比

继续微观探索,发现题款处墨迹相对画面上浓墨处,微观对比有差别,如上图。墨色差异可以用浓淡来解释,但注意看与绢丝的结合程度也有差异,显然题款书写是作品完成以后很久才题上去的。


王雲款《仙林妙境图》鉴赏

本品钤印处与画面上红彩处微观对比

更进一步,本品钤印处朱砂红与画面上红彩的微观图,对比如上。朱砂红很浅,只粘在绢丝的表层,而画面上的红颜料则完全浸入绢丝。显然,朱砂印是画作完成很久以后才钤盖上去的。因为绢在画之前要刷胶矾水,在绘制过程中也会根据需要刷胶,绢画完成后,随即题款钤印,题款的墨迹、朱砂红都也会和绢丝结合牢固。过很久以后,绢画完全干透,此时再钤印朱砂难以下沉,钤印必然不清晰


王雲款《仙林妙境图》鉴赏

王雲款《云林妙境图》近处小桥

总结一下,本品王雲款《云林妙境图》首先是画作本身水平很高,且符合王雲的风格。其次,绢本用料是双丝绢,这绢必是明朝宫廷遗留到清初,宫廷画家才有可能用得到,这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据。就这么两点,足以说明本品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第三,题款不是王雲的笔迹,且是很久以后(按经验少说得有30年)才题,钤印也是后来钤盖。

那么,我们来推理一下,若是后人仿作,题款书写会仿照王雲的笔法、书写习惯,题款钤印应当与画作同时期,这才符合常情常理。另外,尤其是双丝绢这种用料,仿作者身处民间,怎么会有?

综合来看,本品王雲款《仙林妙境图》很有可能就是王雲的真迹,但当时不知何故没有题款钤印,很久以后被某高人收藏(他并不是专门仿画的人,所以没有模仿王雲的笔迹只是刻了王雲的印章),认定是王雲作品,就题款钤印上去,挂在家里有面子啊,来了朋友可以炫耀一下,反正绝大多数人不认得王雲的笔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