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新泰一小协镇

小协镇位于新泰市城区西南12.8公里,柴汶河南岸。东邻新汶办事处,西接谷里镇,南连刘杜镇,北与翟镇、西张庄隔河相望。总面积39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一个工人村,总人口5.4万人。

今小协镇境域,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属新泰县横山坳;1914年属永和区;1930年属第五区;1947年属新汶县孙村区;1958年属新泰县孙村公社;1959年10月属新汶市;1962年为新汶市小协公社;1984年为新汶办事处小协镇;1985年10月重建小协镇。

小协镇文化底蕴厚重、名胜古迹繁多。碗窑头村,曾用名九林村,始建于唐代武德年间。据唐代碑文记载,村四周原有九姓林墓,故名九林村。该地制陶者甚多,古称陶瓷之乡,有“四十五里陶瓷厂”之说。传博山制陶亦由此迁去,因该村在一个碗窑的西头,故名。现村内有唐古槐一株,虽成空心,但仍枝繁叶茂。

郭家泉因村有古泉而得名,原名泉里泉,泉水喷出串串水珠,又称连珠泉,后改珍珠泉,是新泰八景之一。该村明洪武年间建村,名泉里庄。后郭氏家族人丁兴旺,遂更名郭家泉。古人赞新泰八景诗中写到:“活水一尘无,净贮冰壶。分明错落走盘盂。岂是骊龙光不尽,合浦还珠。逝者若斯夫,会到江湖。泉源万斛问谁沽。最是清流长不息,如浴仙凫。”

法云山位于小协镇南与刘杜镇交界处。据记载,古时山上遍植树木,有唐代古柏、银杏、苦楝,均粗数围,虬枝交错,荫翳蔽日。相传古代帝王“封泰山禅云云”之“云云”,即此山。山上有始建于东汉时期的正觉寺,庙貌巍峨,为一方巨观。相传有异僧说法而云生,故名。又称:“林壑茂美,不雨常润。由东南登至绝顶,如在烟云深处。”正觉寺主体建筑大雄宝殿,面阔三间11.6米,进深8.4米,高10米,重梁起架,灰瓦硬山,石基砖墙,前出厦,圆木檐柱,石鼓柱基,殿脊浮雕二龙戏珠。明清重修寺院石碑7方。后因年久失修,日渐荒废。为保护古文化遗产,2003年,小协镇利用民间捐助按原貌重修。

家乡新泰一小协镇

正觉寺。

山东史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