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瓶頸:想到做不到, 做對做不長, 做長不想退, 退出心又癢

交易有瓶頸嗎?答案肯定是有的,只不過不同的投資者在不同的階段所遇到的瓶頸是不一樣的,有技術上的瓶頸,有心態上的瓶頸。

交易的瓶頸基本上都是:

想到了做不到,

做對了做不長,

做長了不想退,

退出了心又癢。

導致盈利和心中的索羅斯或者巴菲特

相差十萬八千里!

有的人瓶頸是虧錢,不賺錢;有的人瓶頸是賺錢,嫌太慢;有的人瓶頸是沒有了方向;有的人瓶頸是執行力不行;有的人瓶頸是資金規模大了,方法不能適應……該如何突破交易瓶頸,是每位投資者都關心的問題。

我們整理了一些投資者對於所遇到的瓶頸,或者是對交易瓶頸的認識,該如何用洪荒之力來突破交易中的瓶頸,希望能夠對閱讀文章的交易員戰友們有所幫助哦~

投資者1

主要是技術上的瓶頸和心態上的瓶頸。技術上的瓶頸也分為幾種:

1)自身技術積累不足的帶來的瓶頸

比如新價值還有世通這類的,只會做牛市,不會做熊市。資金突然大10倍甚至100倍以後,突然發覺不會做了,連止損都止不了。沒法做。看起來是流動性不足,實際上還是技術積累不夠。水平達不到操作那個級別資金的要求。這個瓶頸只能通過逐步上量的辦法來解決。暴發性的規模增長實際是場災難。

2)模式的瓶頸

只看一兩天行情的模式做大資金瓶頸很大。比如說有的遊資做不來藍籌股,上億的資金還在做隔日超短,不會持股賺錢,這個技術瓶頸相當的大,做下來的效果可能還跑不贏大盤,要上臺階就很難。

心態上的瓶頸就更多了:

有些賺錢賺多了,覺得夠了,不想做了,沒賺錢的慾望了。那瓶頸馬上就到,以後基本就靠天吃飯。

有些心裡承受能力差帶來的瓶頸也很大,習慣了一天幾萬幾十萬輸贏的到了一天盈虧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心裡承受能力提升不上去,也是瓶頸之一。慢慢做大的資金在這個方面表現要好得多,突然做大資金的,往往不過關。

投資者2

成功的交易=正確的方法+長期的堅持。

很多人究其一生都邁不過第一個門檻,就是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找到能實現長期穩定盈利的方法和策略,這是術的層面。當然只要夠聰明,肯思考,而且有長期的實際投資經驗,我相信第一個門檻,無論如何是能邁過去的,也就是擺脫散戶思維,開始實現盈利。

少數人找到了這樣的方法,但卻仍然難有作為,就是因為沒有能長期堅持自己的交易系統和策略,看重短期收益,什麼能賺點短期利益就違背交易系統去搞一下,在交易系統困難時期出現回撤的時候更是難以堅持,沒能實現一致性,這是道的層面。

而這個門檻才是最高的,不僅需要豐富的實際投資經驗,對於交易系統和市場的深刻認識,還要自身的性格、價值觀和對於世界的理解,達到一個境界,能夠駕馭和堅持交易系統才行。把交易系統當成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把交易系統融入思想,把交易系統融入靈魂,跟交易系統融為一體,達到無為而治,被動投資的效果,我覺得就差不多了。

當然,一致性的問題可以用程序化交易來從技術上完美解決,但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又如何堅持執行程序化交易的每一個交易信號,在交易系統不斷回撤中如何保持信心,控制風險,繼續堅持,其實也是一樣的難題。

投資者3

我常常將操盤訓練比喻成玩汽車

1.會開車

2.會修車

3.會改裝車

4.會根據情況設計製造普通車

5.有自己的理念,創造新概念車

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放在操盤上就是:

1.會心態平和的執行普通系統(入門)

2.系統出問題懂得解決的方法

3.能夠以常用系統為基礎,經過適當修改找到適合自己的系統

4.已經熟練掌握開發系統

5.有自己的投資哲學,根據投資哲學獨創投資系統

每一步中都有若干瓶頸,每一步向下一步邁進都存在瓶頸,其實大部分人都沒有學會開車就準備大幹一場了,心態根本做不到操作中的無我,於是,什麼止損、止盈、空倉、持有等等環節心態不好將伴隨始終,成為永恆的瓶頸......

投資者4

一般來說,交易者在成長過程中會都經歷“瓶頸”,主要表現為:

1、思路停滯;

2、無論怎樣優化交易系統,系統表現都難以改善,甚至倒退;

3、賬戶淨值曲線徘徊不前,或出現回調。

我們先說最後一種情形——賬戶淨值曲線徘徊不前,或出現回調。之所以先說這種情形,是因為本質上這是一種“偽瓶頸”——是交易系統處於回調期,而非交易者處於瓶頸期。

任何交易系統都有特定的回調期,例如——

趨勢交易系統,在震盪市中處於回調期;

震盪交易系統,在趨勢市中處於回調期;

長線交易系統,在弱趨勢市中處於回調期;

短線交易系統,在強趨勢市中處於回調期;

大倉位交易系統,在小振幅市場中處於回調期;

小倉位交易系統,在大振幅市場中處於回調期。

無論怎樣優化,在和交易系統核心理念處於邏輯對立的市場狀態中,交易系統無可避免的會進入回調期。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也,非戰之罪。這是系統化風險,並非人力可以左右。

因此,將交易系統優化至自己當前階段的最優後,繼續強行優化,邊際效用會越來越明顯;稍有不慎,還會進入“負增長”。這個時候,交易者的最優選擇,是盡人事,聽天命,一致性的執行交易系統,靜候系統回調期度過。當然,“盡人事,聽天命”的前提,是審慎的系統化交易者。對於非系統化交易者,沒有一致性的標準,“回調期”的概念自然也無從談起。

瓶頸也有狹義面的,也有廣義面的。狹義交易系統,通常所說的提供交易點位和資金管理的系統;廣義交易系統,是交易者同交易相關的背景。

狹義層面的瓶頸

在學習交易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形——覺得和交易相關的知識,自己已經學習的差不多了。無論看什麼書(或者同他人交流),要麼是“錯誤”的,要麼就是老生常談。但頭腦中仍然是一片混亂和迷惑。被自己判斷為正期望的東西,沒有完全的信心;被自己判斷為負期望的東西,仍存些許僥倖。在交易系統的優化上,感覺仍然有較大的改善空間。雖然已經“無所不用其極”,但收效甚微。

出現上述的情形,通常是所說的瓶頸之一。其實,我自己覺得用“平臺期”來描述,更加貼近事情的本質——

新的交易知識和既有交易知識之間需要整合;交易知識和交易實踐之間需要整合。

整合,就像用水和(huó)面。和麵的過程,既沒有產生水,也沒有產生面,最終結果是製作食物需要的麵糰。同樣,交易知識是水,交易實踐是面,經過整合,收穫的是交易體驗——自己的交易系統賴以構建的基礎。

說通俗點,就是把外來的知識,消化為自己的東西,需要實踐和時間。

交易領域有一些經典的書籍,常讀常新。最明顯的例子,是《股票做手回憶錄》:

在交易尚未尋得門徑時,閱讀此書,味同嚼臘;

有了一定程度的交易實踐後再讀,才會瞭解到此書的價值;

隨著交易實踐的不斷積累和更新,每隔一段時間讀一遍此書,都會有新的收穫;

即使成為了能夠穩定獲利的交易者,此書仍然會在很長的時間裡,對交易者有指導意義。

《股票作手回憶錄》的“閱讀史”,是一個很經典的交易知識和交易體驗進行整合的例子。

交易知識和交易實踐的積累,交互式的螺旋上升。每一個交點,都會形成一個平臺(平臺期)。當交易體驗突破這個平臺,意味著交易“水平”,又提升了一個層次。繼而進入一個新的成長週期。

當交易者處於知識和實踐整合瓶頸時,不要著急,也不需要彷徨。此時最大的可能是,交易知識的積累和交易實踐的積累,有一個走得太快了:

交易知識走的太快,理解上缺乏交易實踐的支撐;

交易實踐走的太快,操作上缺乏交易知識的指導。

如果是交易知識走的太快,不妨暫停學習和交流,專注於交易實踐一段時間;如果是交易實踐走的太快,不妨暫停交易或系統測試,重溫一下自己曾經讀過的經典。

漢末名將張飛有詩云:“磨刀不誤砍柴工。”(《張桓侯文集》卷六十《蝶戀花·與月英書》)磨刀的時間,正是木柴增長曲線上的平臺期;之後,會重新進入一個快速增長的階段。

廣義層面的瓶頸

為什麼有人做價值投資,有人做價格投機?

為什麼有人青睞基本面分析,有人青睞技術分析?

為什麼有人模仿格雷厄姆、巴菲特、艾略特、江恩,利物莫,實際上不過是交易市場中的炮灰?

交易者的生活背景,會影響到交易者對交易的認知,進而影響到狹義交易系統的構建。

例如,勸說一個初入匯市的大學生,暫時放棄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理論,對方會說,這是價值投資之父啊,這是世界首富啊!向一箇中國老匯友推薦價值投資,對方會鄙夷的說,在中國管個P用!這就是生活背景,對交易認知的影響。

隨著生活經驗的積累和更新,對生活的認知,會改變對交易的認知,進而改變狹義交易系統。例如當年的大學生匯友,成為老股民以後,可能也會覺得價值投資管個P用。

因此,很多關於交易的瓶頸,實際上是交易者的廣義交易系統和狹義交易系統之間需要整合。

比較明顯的例子,是同一套交易系統,在不同的交易者手中,表現大相徑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交易者的廣義交易背景不同。無論交易者怎樣在狹義層面優化交易系統,受制於自己的廣義交易背景,都難以有所突破。

而且,相對於狹義交易系統層面的知識和實踐整合,廣義交易系統和狹義交易系統之間的整合,需要更多不同層面的實踐,以及更長的時間。

處於廣義層面的瓶頸,不能期望在短期內有所突破,畢竟人生層面的積累和作為生活一個局部的交易實踐積累,不在一個檔次上。我們在前文中曾提到過“將交易系統優化至自己當前階段的最優”,做現階段最好的自己。

那些在交易領域這樣的微觀世界中的真理,和宏觀生活中的真理是和諧一致的。這種信仰讓我能夠把交易生涯堅持下來,雖然早期經歷了無數的失敗。

刻意的在交易中,發現同生活的聯繫;在生活中,發掘交易的影子,會加快廣義層面和狹義層面的整合。這種看起來“然並卵”的東西,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在交易領域的成敗和業績。

結論:

交易的瓶徑,更像是交易學習成長之路上的里程碑,提示我們已經走到了一個新的“橫盤區”,需要“消化行情”,期待繼續“上漲”。

美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Taylor Swift的《Gu piao mai mai》,優美的旋律,在學習交易的生涯中,一直激勵著我——

瓶頸不是你想破,想破就能破~

需要知識需要實踐還需要整合~

狠下心來踏實學,不心懷意外~

用心澆灌的交易,賺錢才明白~

duang duang duang ~~~

投資者5

交易瓶頸在哪?因人而異,也沒有啥統一答案。不過可以用個方法實驗一下自己的瓶頸在哪。

把當下你認為影響交易的因素都列出來,比如:性格,時間,資金量,交易方式、方法,心理承受力等等。反正是你能想到的,認為對交易有影響的內容,都列出來。之後,開始按之前的方式做盤。每筆交易,無論盈虧,把這一筆的影響因素,在上面的列表上打個勾。每做一筆,打一圈勾,表格統計的時候,把盈利和虧損的交易分開統計。做一段時間,一個月,一個季度的,總結一次,看看錶單上哪個欄目的勾最多(也許好幾個因素的對勾一樣多),哪個(幾個)就是當下的瓶頸。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較為全面的統計影響因素,不會把每次虧損都歸結在心態或者其他某個方面。所以,這個工作,最好一直做下去。做到不再能交易的那天為止。怎麼突破瓶頸,這就更沒法說了,克服唄,不管用什麼方法。也許能克服,也許一輩子也克服不了……

木桶說:我由12塊木板圍成圈,哪塊板短了,都裝不滿水。所有12塊都一樣長了,也只是裝滿這一桶而已,板還可以繼續變長的啊。所以,無論交易經歷有多長,總會遇到瓶頸。就像有些大牛之前很成功,突然收益下滑了,並不是狀態問題,是又遇到瓶頸了,突破之後,收益會上一個數量級,心理也會上一個層次,木桶已經變成木缸了。

投資者6

做好交易記錄,並從自己的交易記錄中學習,不斷回顧、反思自己。隨著時間慢慢增長的除了年齡還有經驗,交易需要時間的積累,如果發現自己怎麼交易都會虧損,那就說明方法錯了,但其實交易最重要的還是交易心理,交易方法很重要,但僅僅屬於其次,如果未突破交易心理,即使交易方法再好也無法盈利。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並完善自己,慢慢地就會有所進步,希望你在交易之路上有所收穫。

我從2011年開始接觸交易,距離上一次的回答已經過去了半年多,在這半年多的時間裡,我的交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我能夠更加明確地回答這個問題。交易的最大瓶頸並不是交易方法,也就是說不管你的方法有多好,多麼完美,多麼有效,都無法使你持續地獲利,無法使你搖身一變成為專業交易者,成功的交易或者說要在市場中年復一年持續地獲利基於三個要素,交易方法、交易心理、資金管理,其中交易方法和資金管理可以在很多書中找到,但交易心理卻需要自己在交易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沒有人可以幫你完成這個階段,沒有哪本書籍能夠使你在看完之後能夠學會交易心理,不管你看過多少本書,交易的答案並不在於書中,而在於自己的交易中。

面對下一筆交易你會不會感到恐懼或者貪婪?當下持有的頭寸發生虧損你的內心狀態如何?發生獲利呢?大獲利呢?你會不會經常變換交易方法而自己卻全然不知?你會不會因為一兩筆交易的獲利而感到自己已經學會交易可以成為職業交易者?你會不會因為一兩筆虧損的交易而對未來感到絕望?你相信自己的交易方法嗎?你會跟別人說你預言市場明日會先跌後漲嗎?你會不會一直時時關注著價格的跳動?你每天的心情會不會與市場的漲跌一樣?你會不會今天交易這個品種明天交易那個品種呢?你每個月交易次數頻繁嗎?你的目標是先學會交易還是先賺錢?

大部分人一到市場的第一目標是為了賺錢而不是學習,做交易就像買彩票,買完之後就盯著屏幕看看是否中獎,但交易遠遠沒有如此簡單。想要突破虧損階段,就必須做好交易記錄,最好的學習資料就是自己的交易記錄,從自己的交易過程中學習,發現自己的不足,然後逐步改進,你會在某一天頓悟,你會恍然大悟的發現,原來自己一直忽略了自以為存在的東西,這就是交易心理,而在頓悟之後,你可能用簡單的交易方法就能夠持續地獲利,此時的你就能夠打破瓶頸,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投資者7

個人來看有兩大瓶頸:

1、交易本身。交易之初實際上是一種磨練,這種狀態下的真正瓶頸首先是與現實分離才會出現的,不會受到現實生活的各種干擾,同時交易也不會過大的干擾生活,那這是什麼瓶頸呢?就是不斷碰到讓你意想不到的事直到你完全適應為止,將自己的人性弱點壓縮到至極,直到你知道自己的極限無法再承受更大挑戰為止,而繼續下去又還有什麼呢?此時是真正的瓶頸。

2、現實問題。這第二的瓶頸來自第一的心態和對交易認識的結果,老鳥已經不追求暴利,而是穩妥、低風險,這裡就有一個問題:自有資金必須達到一定的量,否則穩妥、穩定是沒有太大意義的。很多人都說:你能穩定盈利為什麼不自己做,複利算算幾年下來能有多少?

這些嘴上說得很輕鬆,實際執行起來並不容易。這第二個瓶頸就是資金量的問題,在用自有資金自己操作還是進入更大資金量的機構或者拉客集資上進行的選擇。經過兩層淘汰,能見到的優秀交易者就很少了。一個合格的交易者不一定優秀,他就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機會達到優秀。那些幾千幾萬短時間內就翻好幾倍的人不具備可複製性,所以不在上述之列。

投資者8

保住本金,風險控制,只要你能嚴格控制風險(嚴格控制單筆交易最大虧損不超過1%),無論市場怎麼變化,你都不會死,現實中每個人都是資金管理者,只不過大部分人都是在穩定虧損著(購買消費品),很多人都不知道,利潤其實是風險管理的報酬,而不是預測行情的報酬,所以大部分人都重視預測行情卻不重視風險控制和管理,瓶頸就是把風險控制放在第一位,你為什麼要追求一致性的交易規則,是因為你要控制風險,如果不是為了控制風險,我們就不用什麼規則了,直接隨便買,隨便賣就可以了。

投資者9

交易的瓶頸在於做到一致性。如果你的每一筆交易都能嚴格按照自己定下的規則來,那麼你就可以突破這個瓶頸。但是知易行難啊。太多次我們都想要根據自己對於市場的主觀判斷,而違反了規則。可能這一筆你會掙更多的錢,但是長期來看得不償失,因為你丟失掉了交易中唯一存在的確定性--你的交易規則。做到一致性真的很難,心態、技術缺一不可,但是這個瓶頸是一定要跨過去的。

投資者10

就我自身的經驗而言,不同時期有不同瓶頸。有的人炒5年外匯,虧5年,炒10年虧10年,這類人無瓶頸可言。產生瓶頸的前提條件是:你不斷在學習,不斷在進步,處在“上升通道中”。所以對於交易這件事本身而言,需要勤奮,需要努力,才會遇到瓶頸。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麼完全是杞人憂天。我每天除了看盤交易的時間以外,覆盤3—4個小時,閱讀各種交易相關書籍文章1個小時左右,有時候晚上做夢都tm在做交易…

所以你這個寬泛的問題沒有具體的答案,因人而異。對於業餘選手而言,交易不關乎瓶頸,那是一種興趣和愛好,那是生活很小的一個方面;而對於職業交易員而言,勤奮才是職業交易員成功的唯一通道。如果你去問科比為什麼能在職業籃球生涯取得那麼多輝煌的戰績,他一定會告訴你的是因為勤奮和努力。

投資者11

交易的瓶頸在於只專注交易,沒有把交易能力轉換成商業。不用把交易上升到理念哲學的高度,它只是個生意也只能是個生意。李弗牟爾的最終失敗也是源於於此。這是中國不成熟的交易者的通病,太專注交易,不知道你交易的是什麼,為了什麼交易,交易成功不代表你商業成功。中國的交易者應該花點精力在商業成功模式的探索上,你交易能力再牛,一輩子只不過是個點鼠標的,你要變成金融家,變成一個金融商人。

投資者12

我從根本原因上說一下造成這些瓶頸的原因,就兩個。大部分人都卡在了”知行合一“上。也有人度過了”知行合一“,但是卻戒不了”貪慾“。但兩個瓶頸我不認為度過一次就萬事大吉了。生活中的其他事或者自己的情緒波動可能某天又會引起這兩個瓶頸的捲土重來。所以必須時刻修身養性,我第一次克服這兩個瓶頸是兩年前,但是我不保證是否之後一定可以堅持一生。當然這個都只針對個人交易員來說。即使克服不了這些瓶頸。更好的結果是可以去大平臺當一個齒輪,不承擔交易的風險又可以拿工資,還可以不離開自己喜歡的交易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