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60%手機都是中國提供,若零部件都國產,其他國家怎麼辦?

Win5


零部件都國產,這個是不可能的事情。至少在短時間內更不不可能實現,做一款手機不僅僅需要零部件更多的需要專利技術,沒有專利的授權是無法生產手機的。

為何零部件難以國產

一個手機看起來小,但是需要幾百個元件而這幾百個元件需要幾萬件專利的支持。而且光有一個光殼子的硬件是不可能的,還需要系統的支持系統也就是俗話說的軟件,一個手機的生產軟件和硬件一樣不可少。

在攝像頭、OLED 屏幕、手機處理器這些核心元件中國可以實現國產,但是國產是僅限於國產一些低端的元件,像高端的OLED 屏幕和攝像頭感光元件我們國內完全不能生產。高端的手機OLED 屏幕掌握在韓國三星手中、旗艦級別攝像頭掌握在日本索尼手中、而高端處理器掌握在高通等芯片廠商收中。


有的網友可能會說,華為不是也有麒麟芯片嗎?是華為的麒麟芯片確實不錯,但是華為只有研發的能力,而沒有生產的能力。華為的麒麟處理器都要臺積電去研發,臺積電雖然在中國臺灣但是其實是一家西方國家控股的企業;而且華為的處理器採用的框架也是歐洲國家的ARM框架結構。

而在高端屏幕方面,中國有京東方和維信諾可以小部分生產,但是質量不穩定。在屏幕素質方面與三星和LG公司還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2K級別的屏幕與三星的差距非常大。

假如零部件國產,其他國家怎麼辦?

前文已經提到手機的生產離不開專利,現在的世界是一個專利的世界,誰掌握了專利誰就掌握了“話語權”。像國產手機每年使用高通的芯片要掏錢,由於在4G/5G方面高通有大量的專利,所以還要給高通掏錢;每一部手機的專利費高達數十美元。

製造設備也賺錢的項目之一,生產芯片的機器叫做光刻機,光刻機目前只有荷蘭的一家公司可以生產。而中國要生產芯片,必須要像荷蘭的這家公司購買機器,購買光刻機是有錢也買不到因為光刻機每年的生產有限,所以都是先供給在本公司擁有股份的公司,一般都是先給臺積電和三星,輪到中國基本只剩低端光刻機甚至沒有;而一臺光刻機的售價高達數億美元,可想而知利潤有多大。

國產手機實現自給自足很難,現在是一個全球化的社會,誰離開誰也難以生存只有互相合作才能實現共贏。


數碼智玩


看看都有哪些?

國產手機供應商50強,排名不分先後。看看一部強大的智能手機背後有多少國產製造商!
1、藍思科技
總部:長沙
主供產品:玻璃面板
官網:http://www.hnlens.com/
公司的主營產品包括視窗防護玻璃、觸摸屏單體、觸摸屏模組、攝像模組、指紋模組、攝像頭、按鍵、陶瓷、金屬配件等,產品廣泛應用於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電視、數碼相機、播放器、GPS導航儀、汽車儀表、智能家居、醫療設備等各方面。
提到玻璃面板,大家普遍會想到美國康寧的大猩猩玻璃或日本旭硝子玻璃,殊不知,這些公司僅僅是製造玻璃基板。無論是康寧大猩猩玻璃,還是旭硝子龍跡玻璃,也就是一塊地板一樣大的原材料。
而製造iPhone手機的玻璃面板,需要中國廠商採購玻璃基板以後,通過CNC打磨至1毫米左右的厚度,我們常見的2.5D玻璃,3D玻璃都是通過這種方式打磨而成的。打磨後,再經過鋼化處理和鍍膜就成為了手機表面的玻璃蓋板。而蘋果,對產品的把控可以說非常嚴格,在iPhone4時代,蘋果對白色玻璃蓋板的長度允許公差僅為正負0.02毫米,厚度允許公差僅為正負0.05毫米,見光透光率為93%到97%。而這個嚴格的要求,只有一家來自中國的公司做到了。
這家公司就是藍思科技。目前,藍思科技是國內為數不多的生產高端玻璃面板的公司。我們現在使用的iPhone,其表面的玻璃蓋板,有一部分就是使用了藍思科技的產品。隨著2015年公司上市,藍思科技才慢慢被人熟知,要不然,他依然在湖南默默做低調的企業。
2、京東方
總部:北京
主供產品:屏幕
官網:http://www.boe.com/
京東方在此次為華為發佈的Mate 20 Pro手機提供了柔性屏,還為其提供基於屏幕彎折、異型化設計、搭配屏下指紋技術等高度集成化解決方案。
在屏幕領域,中國以京東方為首已經開始崛起,2016年京東方的營收首次超過日本目前唯一的顯示面板廠家JDI。京東方也是中國手機零部件產業首家規模達到百億美元級別的公司。
顯示面板行業除了京東方以外,還有多家中國企業的營收都達到了100億的級別,例如華星光電2016年實現銷售收入223.1億元,同比增長23.8%。深天馬2016年營業收入107.37億,同比增長1.97%,淨利潤5.69億,同比增長2.58%。
3、伯恩光學
總部:廣東
主供產品:手機屏幕玻璃
不過,隨著公司的上當然,為蘋果提供玻璃蓋板的不只藍思科技一家廠商,作為老牌的玻璃蓋板製造商,伯恩光學在80年代就開始為各種產品製作蓋板。而隨著智能手機時代的將近,伯恩光學開始轉型為各大手機廠商製作玻璃蓋板,其中知名的客戶包括蘋果、三星、摩托羅拉等。據悉,全球市場每十塊手機玻璃屏幕就有一半產自伯恩光學。目前伯恩光學佔了三星手機屏幕的70%份額,蘋果手機屏幕約60%份額,國內品牌中,華為、小米、vivo、魅族等手機屏幕也主要由伯恩光學提供。
世界第一是中國的伯恩光學,這是家港資私人公司,主要工廠在惠州市惠陽縣,不過其簡直是中國最神秘的手機供應鏈巨頭公司,至今連個官網都沒有,也一直沒有公佈運營數據。2016年1月,其創始人楊建文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說,伯恩光學2015年營業收入為300多億元,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屏幕玻璃供應商,全球市佔額超過60%,預計2016年營業收入有望突破400億元。不過2016年營收真實數據如何,目前尚未披露,無從知曉。
4、長電科技
總部:江蘇
主供產品:半導體封測
官網:http://www.cj-elec.com/
長電科技成立於1972年, 2003年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歷經四十餘年發展,長電科技已成為全球知名的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企業。長電科技面向全球提供封裝設計、產品開發及認證,以及從芯片中測、封裝到成品測試及出貨的全套專業生產服務。長電科技具有廣泛的技術積累和產品解決方案,包括有自主知識產權的Fan-out eWLB、WLCSP、Bump、PoP、fcBGA、SiP、PA等封裝技術,另外引線框封裝及自主品牌的分立器件也深受客戶褒獎。
5、立訊精密
總部:深圳
主供產品:連接件
官網:http://www.luxshare-ict.com
立訊精密是中國最大連接件廠家,2016年立訊精密營業收入137.63億人民幣,增長35.74%;淨利潤11.57億,增長7.28% 。該公司的主要客戶是蘋果,微軟,華為三家,其中蘋果是第一大客戶。立訊精密是Applewatch的無線充電器的唯一供應商,也是蘋果手機閃電充電線的三家主力供應商之一。華為的通信基站裡面也大量使用立訊精密的連接件。電子產品連接器的未來,各種接口將會逐漸走向統一化,目前數據傳輸,音頻(耳機口),電源口以後都會統一到Type c連接器。我們以後電子產品,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視,筆記本電腦等耳機接口都會逐漸取消,一個USB形態的TYPC C連接器就可以搞定所有功能。而立訊精密目前是TYPE C連接器領域的領導廠家之一,其客戶包括了目前市面上幾乎所有主流的手機品牌廠家,也是USB TYPE C連接器國際標準的主要貢獻者之一。
6、瑞聲科技
總部:深圳
主供產品:聲學器件
官網:https://www.aactechnologies.com/
瑞聲科技成立於1993年,2005年於香港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2018)。目前全球員工超過5萬人,其中研發工程師1500人。在全球,瑞聲擁有28個辦公點,9大製造基地(分別位於中國、越南、菲律賓),以及分別在中國、美國、芬蘭、丹麥、韓國、日本和新加坡設立的15個研發中心。公司現已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設備解決方案提供商,2017年公司營業額為211億人民幣。
7、歌爾股份
總部:山東
主供產品:手機耳機
官網:https://www.goertek.com/
歌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6月,2008年5月在深交所上市,主要從事聲學、傳感器、光電、3D封裝模組、微顯示光機模組等精密零組件,以及虛擬/增強現實、智能穿戴、智能音頻、智能家居等智能硬件的研發、製造和銷售。歌爾致力於成為受尊敬的全球一流企業,通過與全球一流客戶合作,2017年歌爾實現營業收入25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40%以上。
8、歐菲科技
總部:深圳
主供產品:觸摸屏、攝像頭模組、指紋模組
官網:http://www.o-film.com/
2016年歐菲光的觸控顯示產品收入113.15億元,下降4.01%,佔營業收入的42.31%。歐菲光產品收入得益於長期在薄膜傳感器上面的投入,其薄膜傳感器技術儲備很多,只是苦於就是蘋果還沒有突破進去,蘋果的觸摸屏現在主流還是玻璃傳感器,其薄膜傳感器現在只有一家日本供應商日本寫真,蘋果也想尋找第二供應商。宸鴻科技一直想突破薄膜傳感器,苦於沒錢沒技術,兩者一拍即可,2017年3月,歐菲光出資51%,宸鴻出資49%成立合資公司。從合資公司的控股比例,可以看出雙方實力地位的差距,歐菲光一躍成為宸鴻科技的第二大股東,同時名義上成為蘋果的供應商。
在觸摸屏領域,歐菲光是全球主要觸摸屏生廠商四強之一,也是中國最大的觸摸屏生產廠家,2016來自觸摸屏收入達到113.15億元。
在攝像頭模組領域,歐菲光也是僅次於舜宇位列全球第二。在指紋模組領域,歐非光在全球可以說是具備壟斷地位,排名世界第一。
歐菲光2016年在指紋識別模組領域實現營業收入69.35億元,同比增長722.78%,作為指紋模組的龍頭企業,歐菲光憑藉國內一二線終端品牌華為、OPPO、vivo、聯想、小米等大客戶資源優勢,保持平均月出貨量20KK,遙遙領先。
9、舜宇光學
總部:浙江
主供產品:攝像頭模組、攝像頭鏡頭
官網:http://www.sunnyoptical.com/
舜宇集團有限公司為中國領先的綜合光學產品製造商,成立於1984年,2007年6月15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是首家在香港紅籌上市的國內光學企業。集團公司現有員工20000多名,資產170多億元。公司長期聚焦於光學產品領域,30多年來一直以光學零部件為核心,並進行上下游的整合,是國內最大的綜合光學產品製造商。
公司主要產品包括三大類,一是光學零部件,主要包括玻璃/塑料鏡片、平面鏡及各種鏡頭;二是光電產品,主要包括手機相機模組及其他光電模組;三是光學儀器,主要包括顯微鏡、智能裝備、測量儀器及分析儀器等。
公司產品主要應用於手機、汽車、相機等消費電子領域。其中車載光學鏡頭市場佔有率連續多年位居全球首位,手機攝像鏡頭與手機攝像模組市場佔有率達到國內第一位、全球二。車載光學鏡頭已進入奔馳、寶馬、奧迪、雷克薩斯等豪華車領域,手機攝像模組已進入包括三星、華為、聯想、小米等大部分國內外知名品牌手機廠商;公司主導產品30%左右均為出口國際著名客戶,產品檔次屬於國內領先水平,部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已發展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光電企業。
10、德賽電池
總部:深圳
主供產品:電池供應商
官網:http://www.desay.com/
作為老牌電池供應商,德賽電池在2001年就躋身中國電池供應商前10名。德賽電池從2011年開始為蘋果供應電池,而且公司絕大多數的產品都銷售給了蘋果,乘著這股春風,德賽電池的業績和股價也持續了幾年的高增長。
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在2016年第一季度,受蘋果銷量下滑的影響,德賽電池的業績大幅度下滑,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跌了42.18%。好在德賽電池已經開始佈局華為、小米等廠商,未來再次發展起來,也不是不可能。
11、長盈精密
總部:深圳
主供產品:金屬殼、連接器
公司官網:http://www.ewpt.com/
公司成立於2001年7月,是一家研發、生產、銷售智能終端手機零組件,新能源汽車零組件,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集成的規模化製造企業。
長盈精密於2010年9月2日登陸A股創業板(股票代碼300115)。上市後7年持續保持高速發展。2010年-2017年的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超過5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複合增長率超過40%。2017年公司的營業收入超過84億元,淨利潤5.71億元。
12、科森科技
總部:江蘇
主供產品:結構件
官網:http://www.kersentech.com/
或許有人對“結構件”這種產品感到陌生。事實上,為了保持手機的功能性,各種精密結構件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例如iPhone上面的靜音按鈕和SIM卡槽,就是一個結構件。而iPhone的結構件供應商,就是來自中國的科森科技。
目前,手機及平板電腦結構件已經成為科森科技的主要收入來源,2016年全年營收達到10.93億元,佔收入比例的87.49%。另外,科森科技的客戶不僅僅有蘋果,小米、樂視、華為等國產廠商也使用了該公司的產品。
13、匯頂科技
總部:深圳
主供產品:指紋識別與觸控
官網:https://www.goodix.com/
匯頂科技為Mate 20系列提供了蓋板指紋方案,並獨家為Mate 20 Pro及Mate20 RS保時捷設計提供屏下光學指紋方案。
匯頂科技成立於2002年,作為人機交互領域可靠的技術與解決方案提供商,在包括手機、平板和可穿戴產品在內的智能移動終端人機交互技術領域不斷取得新進展,陸續推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Goodix Link技術 、 指紋識別與觸控一體化的IFS技術、活體指紋檢測技術等,產品和解決方案應用在華為、聯想、中興、OPPO、vivo、魅族、樂視、三星顯示、JDI、諾基亞、東芝、松下、宏碁、華碩等國際國內知名終端品牌。
14、比亞迪
總部:深圳
主供產品:金屬外殼、結構件
官網:http://www.bydauto.com.cn/
比亞迪是中國最大的金屬殼供應商,是不是有點萬萬沒想到的感覺?
2016年,比亞迪電子營業收入367.3億元,比上年增長25.43%,淨利潤12.33億,增長35.8%,其中,ODM和OEM等組裝業務佔大頭,收入為218.6億元,增長23.5% 。相比於做組裝,毛利率較高的手機零部件收入為148.76億元人民幣,增長28.2%,其中金屬殼為絕對的主要收入來源,為126.44億,比上年增長36.4%。比亞迪包括汽車在內整個集團的銷售收入2016年才剛剛突破1000億人民幣,一個小小的金屬殼竟然就可以佔到集團收入的12%以上。比亞迪生產金屬殼的一部金屬廠是比亞迪福利待遇最好的部門之一,年終獎大大高於比亞迪集團平均值。目前華為Mate系列,P10為主的P系列,以及三星的S8為首的S系列,其金屬殼均主要採購自比亞迪。
15、東山精密
總部:蘇州
主供產品:專業柔性電路板和柔性電路組件
中國的東山精密公司是蘋果的FPC供應商,FPC就是柔性印刷線路板,你在手機和筆記本電腦裡面看到能夠彎曲的上面印有電路的塑料就是FPC,起到連接的作用。過去這個產品的技術和製造能力基本掌握在外資,合資,港臺資企業手裡面,大陸企業很少掌握。目前東山精密已經取得了突破。為什麼東山精密去年增長這麼快?其在2016年7月以6.1億美元收購了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MFLEX 100%的股權,完成收購後,該公司從納斯達克退市。MFLEX公司成立於1984年,2004年在特拉華州重新成立並在納斯達克上市,是全球專業柔性電路板和柔性電路組件最大的供應商之一,2014年以6.3億美元的產值在全球PCB製造商中排名第27位,在專業FPC製造商中排名第5位。其管理總部位於美國,主要客戶包括蘋果和小米等。東山精密通過收購一躍成為世界主要FPC供應商之一。
16、信維通信
總部:深圳
主供產品:天線等產品的射頻產品
官網:http://www.sz-sunway.com/
中國信維通信公司,2016年營業收入24.13億,增長85.62%,淨利潤5.32億元,增長140.32%。信維通信是蘋果的核心供應商之一,產品打入了蘋果全系列產品,天線等產品的射頻業務是信維通信業務的核心。信維通信的射頻產品不僅可以用在手機等消費電子領域,而且可以用於工業,軍事,汽車等領域,信維通信目前處於業績猛烈上升時期,不出意外,未來幾年,信維通信會實現營收翻倍。
17、安潔科技
總部:蘇州
主供產品:雙面膠,絕緣片,緩衝墊片等
官網:http://www.anjiesz.com/
蘇州安潔科技也是蘋果的供應商,2016年營收18.28億元,下降2.79%,淨利潤3.87億元,增長26.04% 這些東西技術門檻不高,例如安潔提供的是雙面膠,絕緣片,緩衝墊片等,用於手機內部的隔離和連接作用。
安潔自身也意識到這個問題,開始向手機裡面的小金屬件進軍,2017年2月份,安潔科技收購威博精密。威博精密主營小金屬件,主要有手機攝像頭裝飾圈、側面按鍵、指紋識別金屬支架及卡託等,是OPPO、vivo和華為小金屬件的主力供應商。安潔科技通過收購快速導入OPPO、vivo及華為等國內手機客戶。目前手機中的小精密結構件也向金屬化方向發展,目前智能手機中小金屬件的單機價值量約20-35元。
隨著國產智能手機廠商的崛起,這些供應鏈廠商能夠將充足的代工產品的經驗傳輸到國產手機中,使國產手機廠商在使用元器件時,產品質量得到提高。而蘋果的這種對供應鏈細節的把控,不但掃清了中國供應鏈廠商的研發障礙,提升了的產品質量,在獲得利潤的同時也能使更多的國產手機廠商享受到紅利。這也為國產手機在未來走向海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8、丘鈦科技
總部:崑山
主供產品:攝像頭、指紋識別模組
官網:http://www.qtechglobal.com/
丘鈦科技是一家中國領先的攝像頭模組及指紋識別模組製造商,專注於高端智能手機及平板計算機的中高端攝像頭模塊和指紋識別模塊市場。公司中國少數最先於攝像頭模塊製造中使用COB及COF封裝技術的製造商之一,且目前為中國少數具備產品覆蓋200萬像素至4800萬像素、光圈值高達1.65的定焦和自動變焦高端單攝模組;共基板雙攝模組、共支架雙攝模組、光學防抖(OIS)攝像頭模組、3D結構光模組、汽車用攝像頭模組、塗層式指紋識別模組、蓋板式指紋識別模組和屏下指紋識別模組等產品的量產能力。
19、星星科技
總部:浙江
主供產品:為Mate 10 提供蓋板玻璃
官網:http://www.first-panel.com/
公司成立於2003年9月,坐落於浙江省台州市。公司目前主要圍繞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互聯網終端產品,緊跟產業發展的最前沿技術需求,積極組織開發、生產和製造各種視窗玻璃防護屏、觸摸屏、觸摸顯示模組、新型顯示器件及相關材料和組件,2014年度銷售額16.78億元。經過十餘年的努力,公司已快速發展為行業骨幹高新技術企業之一,企業註冊資金22,582萬元,並已於 2011 年 8 月19 日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股票簡稱“星星科技”,股票代碼300256),成為行業內首家上市企業。公司主要客戶有聯想、華為、酷派、小米、步步高等。
20、長信科技
總部:安徽
主供產品:手機面板
官網:http://www.token-ito.com/
公司專業從事平板顯示器件中真空薄膜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產品包括液晶顯示器(LCD)用ITO透明導電玻璃、觸摸屏(Touch Panel)用ITO透明導電玻璃、觸控玻璃、減薄玻璃和其他平板顯示器件中真空薄膜產品等平板顯示行業上游的關鍵基礎材料。
21、合力泰
總部:江西
主供產品:液晶顯示模組、觸控模組、攝像頭模組、指紋識別模組
官網:http://www.holitech.net/
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註冊資本達31.28億元,是集開發、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液晶顯示、觸控模組、智能硬件產品的製造商和方案商。
公司主要生產智能終端核心部件,橫向佈局在液晶顯示模組、觸控模組、攝像頭模組、指紋識別模組;縱向產業鏈佈局蓋板玻璃、FPC,新產品2.5D蓋板玻璃、3D蓋板玻璃,佈局電子紙生態鏈;
公司提供一站式採購,給終端客戶提供液晶顯示模組、觸控模組、攝像頭模組、指紋識別模組和無線充電模組核心零部件,遠景規劃到2018年整體配套能力達到3億套,到2020年整體配套能力達到5億套。公司現有的客戶包括三星、華為、OPPO、VIVO、樂視、中興、TCL、微軟、魅族、聯想等國內外知名的一流企業。
22、水晶光電
總部:浙江
主供產品:精密光電薄膜元器件
官網:http://www.crystal-optech.com/
浙江水晶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創建於2002年8月2日,2008年9月19日在深圳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02273)。公司是國內專業從事光學影像、LED、微顯示、反光材料等領域的研發與製造企業。
公司主要產品應用於數碼相機、可拍照手機攝像頭、安防監控攝像頭、電腦攝像頭及其它數字攝像鏡頭、半導體照明、微型投影儀、視頻眼鏡、公路交通標誌、安全防護等產品,主導產品光學低通濾波器(OLPF)和紅外截止濾光片(IRCF)兩大產品產銷量居全球前列。公司是數碼產業及手機通訊產業多家國際知名企業或行業龍頭企業的主要配套供應商。
公司擁有精密光學冷加工技術、超硬材料光學加工技術、精密光學薄膜、半導體加工、塗覆、植珠等核心技術,光學低通濾波器、紅外截止濾光片及組立件、窄帶濾光片、投影機散熱板、LED藍寶石襯底、微型投影、反光材料等系列產品均具有國內、國際領先水平。
23、欣旺達
總部:蘇州
主供產品:電池
官網:http://www.sunwoda.com/
1997年,欣旺達在深圳創立。歷經二十餘年,發展成為全球鋰離子電池領域的領軍企業,形成了動力電池及動力總成、儲能系統與能源互聯網、3c消費類電池、智能硬件、自動化與智能製造、第三方檢測六大產業群,致力於提供綠色、快速、高效的新能源一體化解決方案服務。2011年4月,欣旺達登陸創業板,成為創業板第一家以“鋰電池模組整體研發、製造及銷售”的上市企業。
24、春興精工
總部:蘇州
主供產品:濾波器射頻器件
官網:http://www.chunxing-group.com/
公司主要從事通訊系統設備、汽車等精密鋁合金結構件的製造、銷售及服務;通訊系統設備、汽車等精密鋁合金結構件的研究與開發等業務。公司具有豐富的鋁合金壓鑄、精密機械加工、鈑金衝壓製造經驗,在鋁合金壓鑄模具設計與製造技術、壓鑄設備應用技術、壓鑄件後處理技術、低壓重力澆鑄技術、精密數控機械加工技術、真空夾具技術、板材成形工藝等領域處於行業領先水平,其中部分工藝為公司專利和獨創。
25、深科技
總部:深圳
主供產品:代工
官網:http://www.kaifa.cn/
深科技成立於1985年,擁有30多年豐富的產品生產製造經驗,1.5萬平方米10000級到100級的淨化車間,150多條SMT生產線。公司為全球客戶提供技術研發、工藝設計、生產控制、採購管理、物流支持等全產業鏈服務。1994年在深交所上市(證券代碼:000021),是中國電子核心企業之一,是中國500強、深圳市工業百強企業。
26、豪威科技
總部:北京(美國)
主供產品:CMOS芯片
官網:http://www.ovt.com/
美國豪威原為美國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由中信資本、北京清芯華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金石投資有限公司組成的財團購買,最終於2016年初完成私有化併成為北京豪威的下屬公司。北京豪威為一家註冊在北京的中外合資公司,業務由其下屬OmniVision Technologies(美國豪威)開展。美國豪威是一家領先的數字成 像解決方案提供商,其CMOS圖像傳感芯片廣泛應用於消費級和工業級應用市場,具體包括智能手機、筆記本、平板電腦、網絡攝像頭、 安全監控、娛樂設備、數碼相機、攝像機、汽車和醫療成像系統等領域。
27、天馬
總部:深圳
主供產品:手機面板
官網:http://www.tianma.cn
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3年,1995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證券簡稱:深天馬A,證券代碼:000050),是一家在全球範圍內提供顯示解決方案和快速服務支持的創新型科技企業。
天馬面板業績顯著,小米功不可沒。憑藉在中小尺寸顯示領域LTPS/IN-CELL技術的領先優勢,目前天馬多款規格產品在小米手機的出貨量遙遙領先。自雙方合作以來,天馬已支持小米、小米Max、紅米Note等系列的多款主力機型實現了全球首發。從旭日大數據監測的數據來看,天馬2017年在小米手機面板中的供貨佔比超過40%,是小米手機面板最大的供應商,並且遙遙領先其他競爭對手。
28、深超光電
總部:深圳
主供產品:手機面板
深超光電(深圳)有限公司,由深圳市政府國資委下屬深超科技投資公司(土地入股)與富士康科技集團(設備,廠房,技術和管理)合資,公司匯聚臺灣光電產業的業內人士(全部管理層為臺灣人,且是富士康集團轉調人員),致力於筆記本電腦、PC顯示器及液晶電視機等產品的A-Silicon /Poly-Silicon TFT-LCD顯示面板的研發及製造,是國家十一五規劃和863計劃重點發展及地方政府重點扶持的高科技項目。
29、三環集團
總部:潮州
主供產品:手機後蓋
官網:http://www.cctc.cc/
受益小米旗艦機後蓋差異化,潮州三環成最大贏家。從2016年的小米MIX到2017年的小米6尊享版和小米MIX2,小米均在自家旗艦機上採用陶瓷後蓋,作為陶瓷領域的領軍企業潮州三環集團成為小米陶瓷後蓋的最大供應商。隨著小米旗艦機型熱賣,三環集團與其合作效果超出預期。小米旗艦機型大量使用陶瓷後蓋,無疑使三環集團成為其中最大的贏家,初步統計其陶瓷手機後蓋業務營收在2017年約7億元人民幣。
30、通達集團
總部:香港
主供產品:手機後蓋
官網:http://www.tongda.com/
小米金屬機殼核心供應商,通達出貨同比增長超五成。小米手機中除了小米6以及MIX系列,其他機型外殼都是金屬外殼,而通達是小米金屬外殼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小米重點暢銷機型紅米系列手機的金屬後蓋大部分來自通達,可以說通達是2017年小米智能手機業務復甦之後,獲益最大的手機外殼供應商。據旭日大數據統計,2017年,通達後蓋供貨在小米手機中的佔比變化不大,但由於小米出貨量飆漲,通達後蓋供貨量增長非常迅速。2017年,通達出給小米的手機外殼出貨量同比增長超50%。
31、興科電子(東莞)
主供產品:手機後蓋
官網:http://www.sincoo.cn/
興科電子(東莞)有限公司,隸屬興科集團,坐落於歷史名鎮——東莞虎門,總部位於新加坡,是專業生產手機按鍵的大型現代化企業集團。是全球最大的手機按鍵生產基地,東莞市百強電子企業。目前,興科電子與小米合作的機型主要為小米6,為其提供金屬材質精密結構件。
32、東方亮彩
總部:深圳
主供產品:手機後蓋
官網:http://www.dflc.com.cn/
公司專業從事通訊產品的精密模具研發、設計與製造、注塑成型、表面塗裝、真空電鍍、套件組立等業務。
33、萊寶高科
總部:深圳
主供產品:觸摸屏
官網:http://www.laibao.com.cn/
深圳萊寶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專業研發和生產平板顯示上游材料及觸控器件的龍頭廠商,成立於1992年7月21日。公司的主導產品包括中小尺寸(10英寸以下為主)平板顯示器件用ITO導電玻璃、彩色濾光片(CF)、TFT-LCD面板和電容式觸摸屏(目前以中大尺寸產品為主,10-27英寸),可提供完整的平板顯示材料的技術解決方案,產品規格品種齊全,廣泛應用於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觸控筆記本電腦、一體化計算機等消費電子應用領域及車載儀器儀表、醫療、工業控制面板等專業應用領域。
34、大富科技
總部:深圳
主供產品:五金件
官網:http://www.tatfook.com/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是一家集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10年10月26日於深圳市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300134)。
35、順絡電子
總部:深圳
主供產品:電感
官網:http://www.sunlordinc.com/
深圳順絡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002138/順絡電子)成立於2000年,是一家專業從事各類片式電子元件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包括疊層片式電感器、繞線片式電感器、共模扼流器、壓敏電阻器、NTC熱敏電阻器、LC濾波器、各類天線、NFC磁片、無線充電線圈組件、電容、電子變壓器等電子元件。產品廣泛應用於通訊、消費類電子、計算機、LED照明、安防、智能電網、醫療設備以及汽車電子等領域。
36、超聲電子
總部:汕頭
主供產品:印刷電路板
官網:http://www.gd-goworld.com/
廣東汕頭超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重點企業、廣東省工業龍頭企業之一的汕頭超聲電子(集團)公司獨家發起,以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於1997年9月5日成立,同年10月8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公司是以電子元器件及超聲電子儀器為主要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從事無損檢測儀器、印製電路板、液晶顯示和觸控器件、覆銅板等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究、生產和銷售。目前,公司產品年產能力為:雙面、多層和HDI板100萬㎡;顯示屏16萬㎡、觸控屏26萬㎡、觸控、顯示模組共4600萬套;覆銅板700萬張、半固化片1600萬m;超聲探傷儀器2000臺、探頭10萬隻。
37、依頓電子
總部:中山
主供產品:PCB印刷電路板
官網:http://www.ellingtonpcb.com/
公司主要從事高精度和高密度雙面和多層印刷電路板(PCB)的製造和銷售,是中國領先的PCB製造商之一。
38、奮達科技(富誠達)
總部:深圳
主供產品:精密結構件
官網:http://www.fenda.com/
深圳市奮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1993年,是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企業,股票代碼:002681。奮達以研發和製造揚聲器起步,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和沉澱,形成了電聲、無線、軟件、精密製造四大核心力,是一家領先的新型智能硬件及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及服務商,是目前少數能提供軟、硬、雲一體化服務的智能硬件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電聲產品、健康電器、智能可穿戴產品、無線模塊、移動智能終端金屬外觀件等五大系列,目前正積極佈局移動醫療產品。
39、固立得精密光電
總部:蘇州
主供產品:UV噴印
官網:http://www.goodun.com.cn/
公司成立於2005年,在上海設立銷售中心,在新加坡和臺灣設立研發中心,在江蘇常州設立工廠。公司致力於研究和開發UV LED芯片技術和頂級UV LED固化設備的廣泛應用。
40、皓澤
總部:河南
主供產品:攝像頭馬達
官網:http://www.hozel.com.cn/
河南省皓澤電子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智能手機攝像頭驅動馬達(VCM)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私營企業;成立於2012年6月。 目前公司主導產品為500萬、800萬、1300萬和1600萬像素手機照相裝置驅動元件。並緊跟市場需求、立足於新技術研發,持續研製快速對焦閉環馬達、光學防抖馬達等新技術產品。
41、新思考
總部:上海
主供產品:攝像頭馬達
官網:http://new-shicoh.com/
新思考是由中國人收購的原日本上市公司思考而組建的新公司。新思考電機有限公司專精於手持裝置內建之自動焦功能的微型音圈馬達(Auto-Focus Voice Coil Motor)的設計、研發、銷售及製造是自動對焦音圈馬達(Auto-Focus Voice Coil Motor)的產業先驅。
42、美拓斯
總部:北京
主供產品:攝像頭馬達
北京美拓斯電子有限公司,是與韓國MUTAS株式會社合作成立的中外合資企業。公司主要定位移動設備用超小型自動變焦馬達(Auto-focus Actuator)的開發和生產。
43、新至升
總部:江蘇
主供產品:塑膠模具
官網:http://sunrise-v.diytrade.com/
崑山新至升塑膠電子有限公司,1998年成立,主要生產塑膠模具、塑膠製品、電子產品及其配件等。
44、裕同包裝科技
總部:深圳
主供產品:包裝印刷
官網:http://www.szyuto.com/cn
裕同科技成立於2002年,總部位於深圳,2016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碼:002831)。
裕同科技提供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包括彩盒、禮盒、說明書、不乾膠貼紙、紙箱、紙託以及智能包裝、環保包裝、功能包裝等,同時提供創意設計、創新研發、一體化製造、自動化大規模生產、多區域運營及就近快捷交付等專業服務。裕同科技設計的作品多次獲得德國的紅點獎、iF設計獎、美國莫比斯廣告獎等世界頂級工業設計獎項。
45、美盈森集團
總部:深圳
主供產品:印刷與包裝
官網:http://www.szmys.com/
美盈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2000年在深圳成立,2009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股票代碼:002303)。
公司主要從事輕重型環保包裝、電子標籤及RFID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併為客戶提供包裝產品設計、包裝方案優化、第三方採購與包裝產品物流配送、供應商庫存管理、輔助包裝作業、電子標籤及RFID解決方案。公司主要客戶覆蓋電子通訊、智能終端、食品飲料、保健品、傢俱家居、快遞速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家用電器、機械製造等多個行業。
46、宏明雙新科技
總部:成都
主供產品:模具
官網:http://www.cnhomin.com/
公司致力於以3C為核心領域的精密零組件的研發製造。主營業務為精密模具、精密零組件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包含手機電池接觸塊、聽筒、屏蔽罩類零件及零組件、汽車發動機進排氣系統的閥門、電子安全防盜器等。
47、高偉電子
總部:香港
主供產品:前置攝像頭模組
官網:http://www.cowellchina.com/
公司主要生產手機攝像頭、DVD用光學鏡片、各種讀寫磁頭等產品。主要客戶為美國蘋果公司、 韓國LG、三星,及國內其它許多知名客戶
48、易力聲
總部:香港
主供產品:耳機
官網:http://www.innovation.com.hk/
易力聲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系香港易路達企業集團下屬的骨幹企業,易力聲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位於深圳寶安福永鎮。公司是中國電聲行業協會資深會員。核心產品有:高保真耳機、多媒體及通訊耳機、藍牙耳機、電容咪、受話器、超薄喇叭等專業電聲產品。至1986年集團成立之日起,即立志於電聲行業長遠的發展,致力於電聲產品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系行業內為數不多的深耕型專業企業。
49、聯豐
總部:香港
主供產品:手機外殼等精密結構件
官網:https://www.luenfunggroup.com/
公司為智能手機、智能手錶、智能家電和汽車行業提供業內最全面、最先進的金屬加工解決方案。
50、建準電機(深圳)
主供產品:散熱模塊
官網:http://www.sunonsz.com/
建準電機(臺灣股票上市公司,代碼:2421)自1980年成立以來,即以SUNON品牌行銷世界,為全球散熱馬達風扇領導廠商,於臺灣高雄設立全球營運總部,並透過美國、法國、德國、日本、香港、中國大陸的子公司與生產據點,構成一個綿密的行銷與製造網絡。
來源:ittbank

挖掘機機手


國際廠商也就只有蘋果三星還在頑強生存著,以至於全球排名前十的手機廠商大多都是國產手機品牌。世界上近60%的手機都是中國提供,這個數字的準確性我不敢保證,但是中國手機確實已經慢慢走在了老外的家中,例如華為在歐洲,小米在印度,ov在東南亞,這種趨勢還在不斷增強著。

若零部件都實現國產,其他國家怎麼辦?

如果是真的,那中國的科技實力恐怕要世界第一了。這顯然不符合實際,因為手機零部件涉及到半導體芯片這些尖端科技,根據海關數據顯示,中國每年進口芯片高達3000億美金,超過石油等大宗商品,其中大部分都是流入美日韓等發達國家。中國如果實現芯片自給自足,那麼無疑是狠狠打擊了美國等消費級芯片大國,觸及到了很多發達國家的利益。



我們知道,製造芯片需要用到的光刻機主要來自荷蘭和日本,西方本身就限制對中國的出口。雖然中國也能拿到少量的光刻機,但遠遠比不上臺積電和三星的7nm EUV工藝。光刻機是科技的尖端產品,可以說是扼住了中國芯片的咽喉,華為雖然有芯片設計能力,但實際上華為的芯片都是請臺積電代工生產的。

高通最近發佈的驍龍865/765系列處理器,國產手機紛紛向高通示好。國產手機上的SOC,除了華為有自己的處理器外,大部分都是使用高通的處理器。高通可是美國的頂級科技公司,如果中國不需要高通了,說明中國已經相當具備實力了。

還有屏手機的屏幕、CMOS傳感器等,日本和韓國無疑是霸主級別。市面上的AMOLED屏幕,基本都是三星供貨,市場份額達到90%以上,雖然京東方也可以供貨,但產量、良品率遠遠不如三星,品質也跟不上。手機拍照的核心元器件CMOC,現在要麼索尼,要麼三星,中國廠商真的需要努力了。

中國科技產品的零部件實現國產,一來並不現實,二來也會遭到歐美髮達國家的抵制與封殺。何況,這是個全球化的時代,蘋果也是從世界各地採購零部件,最後由中國的富士康組裝。


iT科技菌


其實比60%還高。2018年我國的手機(智能機+功能機)產量達到了18億部,佔全球手機產量的比重約為90%。以上數據來自於我國工信部,應該具有很大的權威性。

至於說全部手機零部件由我國自己生產,這是做不到的。並且,我們也不需要100%零部件的自己生產。

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就明確的告訴我們分工和貿易,促進了財富的增長。人類財富增長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生產效率的提高,分工就是提高生產效率最有效的方式。分工就能夠使得術業有專攻,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你看看當今手機生產領域的分工就是很明顯。美國提供操作系統和芯片,日本提供相機模組,韓國提供內存條和手機屏幕,中國提供指紋模塊,同時完成組裝。

(海思麒麟設計出來的芯片,自己也生產不了,只能交給臺積電生產。這也是分工的好處,否則自己什麼都要幹,那就不能術業有專攻了。)

如果現在所有的零部件都有中國生產,那麼很多零部件中國並不是強項,生產出來的性能並不如別的國家。如我國確實可以生產手機屏幕,京東方就是一家手機屏幕供應商。但手機屏幕生產的最好的還是三星。再比如,我國大陸的工廠可以生產手機芯片,但是最頂級的芯片還是由臺灣地區的臺積電生產出來的。

還有一點就是未來我國即使能夠生產任何手機零部件,我國也不會去生產。所以在這些零部件中,有的產品附加值高,有的產品附加值低。生產附加值高的產品就可以了,附加值低的可以交給別的國家生產。好比美國生產波音飛機一樣,它其實是可以生產任何一個零部件,但是沒有必要。

(三星生產的super amoled的屏幕被業界認為是最好的手機屏幕)


財經知識局


手機供應鏈很長。一部手機是由零部件組成的,而零部件是由各種材料加工製成的。所有的零部件都是國產的沒錯,但是有些材料還是需要從國外購買,或者加工的工具需要從國外購買。

舉個例子,三星是韓國電子產業供應鏈最全的公司,手機芯片,屏幕,閃存,存儲他們家自己都能生產,但是又能怎麼樣呢?日本光刻膠斷供,照樣活不下去,還是得低頭。荷蘭芯片ASML三分之一光刻機是供給三星的,但是如果這家公司斷供,三星芯片照樣生產不下去。


全球化是大勢,沒有哪一家敢說他完全不依賴國外廠商,只不過依賴程度不一樣而已。國內的供應鏈是全世界最全的,是沒錯,會擠壓同類國外供應鏈廠商的生存空間,但是依然有國外廠商處在供應鏈的源頭的。


所以國產化產品,無非是供應鏈部分源頭,中端以及末端在國內生產而已,國外廠商還是可以通過源材料,以及技術供給國內的。


如有謬誤,歡迎指正。歡迎關注我,謝謝大家的關注。


壹觀點ONE


世界近60%手機都是中國提供,若零部件都國產,其他國家怎麼辦?像中國這樣各種產業鏈配套完整的國家極為少見,不但手機整機可以給世界提供60%,即使零部件做到百分之百的國產化率,也並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不過現在還是全球化時代,主機廠整合的是全球供應商做到優中選優,即使所有零部件國產化100%,但並不一定就能夠被採用。

目前全球手機三分之二左右是由國內廠家生產的,但可惜的是手機零部件大量依靠進口,比如國內除華為之外,手機廠商幾乎一致依賴的高通。其中有一部分是國內沒有的,而另外有一些並不是完全沒有國產零部件,而是全球有更好品質的零部件可以選擇。

比如某些機構對華為Mate 30 Pro的拆解中發現,該手機已經沒有美國零部件,有超過一半以上的芯片是華為海思自主研發,而還有部分芯片需要依靠德國、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而另外還有部分零部件雖然有國產,但無奈品質沒有達到,只有依靠國外進口。比如在華為手機中,有部分手機的攝像頭及相關模組來自日本索尼、屏幕及存儲來自韓國三星和SK海力士。


比如為啥屏幕及存儲要選自三星和SK海力士,就是因為這些是國內同類產品的品質沒有達到像他們這樣的競爭力。國內有京東方、天馬、深超廣電、華星廣電等屏幕,為啥不全用這些,也就是品質裡三星、LG還有些距離。

所以即使國內實現了手機零部件的全國產化,並不是說國內廠商就能夠高枕無憂,而還會面對來自其他國家品質更為精良、技術更為先進的零部件競爭。比如日本,現在幾乎放棄了進軍全球的手機整機業務,但在每一部手機中幾乎都不缺少來自日本廠商的零部件,這就是他的競爭力。


更多分享,請關注《東風高揚》。


東風高揚


一、每個國家或地區在某個產業鏈上都有自己的位置

從數量來看,目前確實全球約60%的手機是中國品牌,這裡不僅是指在中國生產,而是指中國品牌,中國生產的手機,比如華為、聯想、小米、OPPO、VIVO、魅族等等。

而這些手機廠商是整合全球的供應鏈,甚至從採購金額來看,國外的供應鏈可能還佔大頭,像美國提供芯片、操作系統、韓國提供內存、屏幕,日本提供CMOS、電容等等了。

而全球一體化來看,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手機產業鏈上都有著自己的位置,也許市場份額會變來變去,但每個企業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找不到位置的就跨了,或者轉型做其它的去了,這本來就是市場規律。

二、就算零部件全部國產了,國外的企業也不會倒閉

所以基於第一點的分析,大家根本就不要替別的企業擔心了,大家都在全球一體化,自然會有競爭,未來也許國產供應鏈可以替代國外的供應鏈,比如芯片、操作系統、屏幕、內存等全是國產的。

但別的企業也會有自己的位置,也許轉型做原材料去了,轉型去設備去了,比如日本曾經芯片那麼強,後來日本芯片被打壓,沒有成品芯片了,做半導體設備、材料去了,這也是市場競爭形成的。


三、目前來看,這個距離還非常遠

再說了,如果要實現國產會替代,這個距離特別特別的遙遠,只是想想而已,因為目前國外有太多的元件是國產無法替代的,其實特別是芯片、操作系統、內存、屏幕等等。


互聯網亂侃秀


中國雖說是全球最大的手機生產基地,但是這裡主要指的還是代工廠,尤其是富士康的存在,其它任何國家都難以抗衡中國的手機制造能力,而且中國人多廠多,整個製造行業的生態系統集為完善,許多手機需要的零部件都可以弄到,成本還更低,效率更高,所以中國的手機產能非常大。

儘管印度和東南亞國家在人工成本上更低,但是他們沒有中國這樣齊全的產業鏈和相對較高的工人素質,所以短時間在手機制造這一塊不可能超過中國,最多就是分一杯羹而已。

但是我們也要直到,中國自產的那些手機零部件和本身的代工製造,這些過程的利潤都非常薄,而真正佔據利潤大頭的屏幕、存儲顆粒和芯片大部分都在歐美和日韓國家手中,別看中國製造了全球絕大部分手機,但是真正的大錢全讓他們賺取了。

所以像清華紫光和京東方這些存儲顆粒和屏幕供應商迅速崛起,為的就是在手機零部件供應商能佔據主動,獲得更高的利潤。畢竟中國不能長期停留在製造大國,低端下游產業還是需要逐漸轉移的,但是我們能獲得更多的上游產業利潤。


嘟嘟聊數碼


不用擔心,目前中國掌握硬件代工廠,系統軟件還在西方,我們需軟件 硬件都同步進步,,有華為,指日可待,



知本家手機電腦租售網


國產是可以的,但問題是你都國產了,那誰還有財力去買你的產品!?中國人做生意,講究的是和和氣氣、利益均沾,不是西方的零和遊戲,所以中國做的是防備,防人之心不可無,但生意還是要大家一起做,這樣才能長久,呵呵。。。當然如果你不理解、不信服,你可以看看福特傳,看看福特汽車的創始人怎麼把福特汽車做起來的,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