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被防空導彈鎖定後,是不是很難逃生?

jinye1


是的,目前來說直升機躲避防空導彈鎖定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機動躲避,熱焰彈干擾和光電對抗。

機動躲避是指早期發現防空導彈鎖定後立即進行機動,尋找掩護或者脫離導彈飛行包線,但是由於直升機的機動性和速度所限,而且來襲導彈大多為單兵或者近程防空導彈,故機動躲避成功率很低。

第二種是熱焰彈干擾,也稱為紅外干擾彈/紅外曳光彈,其主要成分為氧化鎂和四氟乙烯,當拋出燃燒時溫度極高,能夠在紅外自主尋的制導的導彈導引頭上產生一大片白場來掩蓋直升機的發動機排氣圖像,就像單兵作戰中常見的閃光彈一樣,干擾敵方視野。

另一種是直升機機載光電對抗系統,主要是激光壓制系統,利用激光壓制系統致盲,阻塞乃至燒燬敵方的傳感器,這種方案價格較高但是效果好,而且不存在彈藥限制,例如下圖為MAKS2015上展出的俄製米-8直升機上所採用的“標槍”電子干擾系統。


川陀太空問答


如果說直升機被導彈鎖定,基本註定直升機的命運,不能說100%,我們要留點餘地,畢竟萬一防空導彈自己出故障了。


《紅海行動》中,最後有個精彩的毒刺狙擊直升機鏡頭,直升機神奇的躲過的晃了一下躲過了毒刺的第一次攻擊,更神奇的是毒刺來了個360度托馬斯迴旋將直升機幹掉了,不僅感嘆,直升機這麼厲害?防空導彈這麼牛?


當然這是電影的藝術昇華,現實中直升機第一次躲的時候就已經被擊中了。大多數的防空導彈都不是撞擊後爆炸,而是在接近目標一定範圍就自己爆炸了,利用爆炸衝擊波和碎片殺傷力對空中目標進行破壞。只有少數幾款防空導彈採用直接撞擊。


所以在紅海行動中在直升機晃的那下一次防空導彈已經在他的爆炸範圍了,代表直升機已經被擊中了,不會再有那個360度迴旋擊中了。而在防空導彈衝過了頭失去目標,或者紅外製導目標與導彈之間的夾角經過計算機計算已經無法修正後,會啟動自動爆炸裝置自爆。

而防空導彈攻擊直升機,直升機的機動力與防空導彈根本不是一個檔次,除非防空導彈出故障,或者出現天才飛行員+靈光一現+奇蹟,否則就只有等著被擊落了,當然也可能是擊傷!


狼煙火燎


直升機被防空導彈鎖定那就不是難不難逃生的問題,而是必死無疑。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說的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這個新聞:“在2011年的時候,美國一架支援直升機在阿富汗前線被一發RPG火箭筒給擊落了,一下子造成了美國海豹突擊六隊20多人的成員的陣亡。

RPG是什麼武器?這東西只是一種火箭推進榴彈。

其最大射程為920米-1000米。飛行速度只有200m/s多一點。而且RPG是無制導火箭,也就是說這個玩意飛出去以後,是無法引導其追蹤目標的,只能是直線射擊。連這樣的武器都可以擊中直升機,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來,直升機在飛行過程中有多麼的笨拙。

那麼我們來看看什麼是防控導彈。

地空導彈是由地面發射,攻擊敵來襲飛機、導彈等空中目標的一種導彈武器,是現代防空武器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地空導彈與高炮相比,它射程遠,射高大,單發命中率高;與截擊機相比,它反應速度快,火力猛,威力大,不受目標速度和高度限制,可以在高、中、低空及遠、中近程構成一道道嚴密的防空火力網。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防空導彈與RPG不同的地方有以下兩點:

1、防控導彈飛行速度快。

哪怕是最普通的單兵肩設型防空導彈,比如“毒刺”,其彈體發射後飛行速度都在2.2馬赫以上,大約是690m/s,這樣的速度一旦瞄準普遍飛行高度在500米以下的直升機時,留給直升機的反應時間1秒都不倒。所以直升機被瞄準之後基本上是沒時間進行機動的。

2、防空導彈可以進行制導飛行

繼續以“毒刺”為例,“毒刺”導彈採用冷卻錐形掃描紅外自動導引彈頭,提供全方位探測和自導引能力,同時該款導彈具有“射後不理”能力和超過8個G的機動過載。

也就是說當導彈發射出去以後,“毒刺”導彈都可以通過修正飛行軌跡來引導單體對直升機進行攻擊。因此哪怕直升機做了空中機動,基本上也是難以逃脫導彈的攻擊的。

所以一般情況下,直升機被防控導彈鎖定以後,基本上就沒辦法通過機動的辦法,逃脫導彈的攻擊了。至於某些電影裡有可能出現的“神鏡頭”,那基本上也都是為了劇情的需要而做的拍攝,是不符合常識的,大家想一想就好了,不必當真。


落下m



戰鬥機被導彈鎖定的時候,也只能祈禱對面的導彈飛的慢或者已經處於射程末端,不然的話就是一朵大煙花。


至於直升機?洗洗睡吧。

就直升機這速度都不一定有戰鬥機速度零頭多,極限過載也是被碾壓的東西,躲空對空導彈?想的太多了!

反坦克導彈,只要瞄的好,照樣幹下來武裝直升機。

直升機只能打打沒有防空力量的部隊,或者偷襲了,要是對面有防空導彈麼,emmmm被吊起來打




肩扛式防空導彈打直升機的大把大把的,誰聽過肩扛式導彈打戰鬥機的?

躲了導彈的直升機,截至目前為止,好像沒什麼按理吧。

躲了導彈的戰鬥機不是靠速度高狂飆,甩掉麻雀的mig25

要麼就是利用第一代防空導彈傻乎乎那裡溫度高射哪裡的紅外導引頭,讓導彈打太陽的mig21

當然了還有一些電子干擾騙過去的。

撒撒箔條什麼的,也行但是麼,

靠機動躲,不存在的。

直升機躲導彈更不存在的,就算直升機撒箔條了依舊沒有什麼效果,多來兩發導彈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螺旋槳戰鬥機的速度都比直升機快....也沒見誰說螺旋槳戰鬥機能不能躲導彈的啊?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軍用直升機的戰場生存能力越來越高,但被導彈揍了,下場都很慘!】

在好萊塢的軍事大片中,直升機在便攜式防空導彈面前簡直是紙糊的。無論是好人,還是壞人,乘坐的黑鷹、米-171基本上遇到便攜式防空導彈那就是必須死了!實際上,軍用直升機並沒有那麼弱,它可以採取多種方式降低被擊落的概率。

在戰場上飛行的軍用直升機,不是胡亂飛的。每次執行任務,其飛行路線和範圍都有嚴格規定,之前都做過反覆偵查。很多先進的防空導彈,打高不打低,直升機利用優良低空性能躲避對方的探測和攔截。另外,直升機還可以利用夜幕掩護自己,再加上低空飛行能力,對方想要截殺直升機,存在一定難度。

對於小口徑高射武器,很多軍事直升機的身板扛得住。比如,武裝直升機在關鍵部位,就有凱夫拉裝甲,能有效防禦輕武器的打擊。另外,軍用運輸直升機,從設計到材料,也都考慮到抗襲擊能力,只要不是特別重要的位置,機身被打幾個窟窿,照樣可以平穩降落。

防禦便攜式防空導彈,主要是跟蹤直升機發動機散熱系統產生紅外信號。軍用直升機上,普遍裝備有導彈告警系統和紅外誘餌彈,能大大降低這類導彈的命中幾率。另外,很多軍用直升機,尤其是武裝直升機,即使遭到襲擊並墜落,其設計也能對成員起到一定保護作用。

當然了,在比較高的空域,直升機直接被導彈命中,那機組成員和乘員,基本上是沒有生還的可能!俄羅斯的卡-52“黑鯊”武裝直升機創造性地使用了彈射座椅,但該系統極為複雜,安全彈射需要滿足很多條件,在實戰狀態下的表現究竟如何,尚未可知。


軍事觀察員東旭


現代化的武裝直升機作為一種必不可缺的反坦克、反潛、反艦、偵察、運輸、搜救等手段,在現代信息化戰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同樣,武裝直升機所面臨的威脅也越多越多樣化,對其的戰場生存能力構成了嚴重的挑戰。從目前來看,採用紅外/光電制導體制的便攜式防空導彈武器系統和近程地空導彈武器系統是其最主要的威脅,這兩種類型的導彈具有機動靈活、使用簡便、對發射陣地要求低、發射隱蔽、命中率高等特點,並且在全球範圍內裝備數量也較大。可以這麼說,如果武裝直升機不具備較為可靠和完善的紅外/光電對抗手段,其生存能力是非常脆弱的,完全不能在現代信息化戰場上執行任務。

因此,以美國、北約和前蘇聯/俄羅斯為代表的軍事強國都非常重視發展和應用直升機機載紅外/光電對抗手段,其軍用直升機/武裝直升機也普遍採用了多種機載紅外/光電對抗裝備和技術。

特別從1990年代後期開始,現代化武裝直升機的機載紅外/光電對抗裝備向一體化、通用化、小型化方向發展,其中以“阿帕奇”系列攻擊直升機為代表的機載電子戰系統最為典型。其包括了AN/ALQ-136紅外干擾機、AN/ALQ-144A紅外干擾機、箔條/紅外假目標/熱誘餌投放裝置、全向雷達告警接收機、紫外/紅外導彈逼近告警系統、激光告警系統、排氣紅外抑制裝置等。

此外,為應對新一代紅外焦平面陣列制導導彈的威脅,現代化的定向紅外對抗技術手段也逐步成熟,其原理是將激光或者紅外干擾光源的能量集中到來襲導彈到達角的小立體角內,瞄準來襲導彈的紅外製導頭的光學窗口進行定向照射,從而干擾或者飽和其紅外導引系統的探測器和電路,使其制導失敗,無法擊中目標。在2010年1月,伊拉克某地的一次軍事行動中,美國陸軍的CH-47D運輸直升機就先後遭到了多枚紅外製導便攜式防空導彈的襲擊,但是由於裝備了以定向紅外對抗手段為核心的ATIRCM(先進紅外威脅對抗系統),來襲導彈無一命中。

可以相信,在未來的局部戰爭或者武裝衝突中,如果武裝直升機具有較為現代化的完備的紅外/光電對抗手段,尤其是定向紅外對抗手段,並且能夠適時運用,就能夠有效的迷盲或者干擾來襲的紅外製導導彈,保證自身的安全。


虹攝庫爾斯克


可以這樣理解,直升機機組人員當獲悉該機被地空導彈鎖定時是無法逃生的,原因在於直升機一般處於低空飛行,且駕駛員座椅並沒有彈射裝置,因此如遇地空導彈鎖定必死無疑。


那這樣來說,現代戰爭中武裝直升機是不是要比戰鬥機的危險係數更大呢?

以裝備美國陸軍的阿帕奇AH-64武裝直升機來舉例,他之所以要裝備給美國陸軍而不是空軍或海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地面部隊需要武裝直升機來摧毀敵方裝甲坦克,因此配備地獄火反裝甲導彈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才會得到美國陸軍的青睞。


直升機裝備給軍隊除了可以打擊地面裝甲部隊之外的另一個重要用途就是運輸,無論是士兵的運輸還是後勤補給,以及傷員的搶救,直升機在部隊中的位置還是不可取代的。

但是很顯然讓直升機去執行低空偵查和打擊地面固定目標會有很大風險,因為一旦進入敵方制導防空區域,面臨這種防空導彈的鎖定,直升機沒有任何周旋的餘地,只能等死。


洛杉磯娛樂


電影《空天獵》《紅海行動》中都有直升機被導彈鎖定的鏡頭,不同的是《空天獵》中范冰冰駕駛的武裝直升機沒有被擊落,《紅海行動》中的武裝直升機被擊落了,但是相同的是兩部電影中的武裝直升機都無法靠自身擺脫導彈攻擊。那這又是為什麼呢?

直-8直升機

米-171直升機

一是直升機對付防空導彈的手段單一。直升機對付防空導彈的手段主要是發射干擾彈,干擾彈主要分為紅外干擾彈和箔條幹擾彈,前者是對付紅外製導導彈,後者是對付雷達制導導彈。如果幹擾彈打完了,那麼直升機就是活靶子了。

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發射干擾彈

二是直升機機動性遠差於戰鬥機。直升機的飛行速度為每小時300-400km,以英國“星光”便攜式導彈為例,導彈發射2秒鐘後,便可在300米之內將飛行馬赫數加到4,其飛行馬赫數最大可達6。以直升機的機動性來看是不可能擺脫便攜式導彈攻擊的。

肩扛式防空導彈

因此可以看出直升機被防空導彈鎖定確實很難逃生。


防務新視角


這個也不一定。直升機雖然速度慢,但是飛行高度低,而且可以跟隨地形飛行,在特殊地形條件下如果被防空導彈鎖定,利用地形也可以進行擺脫。例如在山谷中飛行,利用山勢突然下降或躍升,可以讓導彈機動不及撞山。直升機機動性是明顯不如固定翼戰鬥機,但垂直升或降能力還是可以的。需要強調的是,直升機這種飛行器對於地形的依賴遠遠超過固定翼飛機,善於使用直升機的軍隊都會對地形情況非常重視,儘可能讓直升機與地形緊密結合。

對直升機威脅較大的實際上是紅外製導的便攜式防空導彈,雷達制導的空空導彈對直升機的效果並不是很好,因為低空超低空,雷達會遇到嚴重的地面雜波,這種雜波經常會淹沒直升機的信號,而且防空導彈的雷達導引頭受尺寸限制,能力又不是很強,即使鎖定有時也會因地形起伏而對低飛的直升機脫鎖。

直升機也知道自己會受到什麼樣的導彈威脅,所以裝了很多對抗設備,最常見的就是雷達告警接收機,紅外抑制器和干擾機,干擾彈發射裝置。特別是紅外對抗設備,在直升機上非常普遍。西方國家在這方面技術最先進,現在還發展定向紅外對抗設備,實際上就是一個迷你型激光轉塔,在探測系統幫助下,利用激光的高亮度和能量來擾亂或者致盲導彈紅外導引頭,作用就類似於拿著激光筆對著人眼照射一樣。

直升機要防止防空導彈的攻擊,還要進行必要的戰術配合,前蘇軍、美軍都很重視。例如讓1到2架直升機在前面拋撒干擾彈,掩護後面的直升機群前進。(S)


聯合防務


基本跑不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