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腸溶阿司匹林空腹服藥對胃傷害反而小一些,真的這樣嗎?

藥師方健


阿司匹林作為百年老藥,在心血管疾病的預防上目前仍然是其他藥物無法取代的。它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且價格便宜,副作用小,所以使用群體龐大。

阿司匹林對胃損傷作用

阿司匹林對胃黏膜的損傷作用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普通片直接在胃內崩解,析出乙酰水楊酸成分對胃黏膜的直接刺激作用,繼而引起胃黏膜糜爛、潰瘍甚至出血;二是阿司匹林主要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起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但前列腺素又是維持胃黏膜屏障的重要物質,所以使胃黏膜抵抗胃酸侵蝕的能力減弱。現代藥劑工業的發展,人們發明了阿司匹林腸溶片,通過在阿司匹林外面包裹腸溶衣,使阿司匹林在胃內酸性環境中不溶解,只在偏鹼性腸液的作用下在腸道溶解吸收,避免了對胃黏膜的直接刺激。

腸溶阿司匹林為什麼要空腹服用?

因為空腹時胃內的能保持酸性環境,但當進食後由於食物的中和,酸性環境被破壞,腸溶阿司匹林很可能會在胃內提前崩解,同樣會導致對胃黏膜的刺激。另外,由於食物的存在,使腸溶阿司匹林到達主要吸收部位腸道的時間減慢,會大大影響它的吸收,直接影響它的藥理作用。

所以,腸溶阿司匹林空腹服藥的確對胃傷害小一些。


藥師方健



阿司匹林最突出的副作用,就是對消化道的傷害和刺激,可能造成胃黏膜出血。所以很多人吃阿司匹林都擔心,該不該天天吃?什麼時候吃?飯前吃還是飯後吃,就晨起吃還是睡前吃…

一般來講,神經內科的醫生在提醒患者日常口服阿司匹林預防腦梗、或者是防止腦梗復發時,會建議在睡前吃或者晨起吃,也建議買那些進口的阿司匹林,也就是拜阿司匹林腸溶片。

主要的目的就是防止阿司匹林對胃黏膜造成刺激和傷害。


目前對於阿司匹林是睡前吃還是晨起吃,有一些爭議,但也不足以引起患者擔憂,這兩種方法都可以採用。

腸溶阿司匹林可以越過空胃,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這種說法是成立的,也是推薦的。

如果服用阿司匹林預防腦梗復發,每隔一年的時候一定要堅持複查,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有沒有口腔出血,刷牙出血,皮膚粘膜出血,便潛血等狀況出現。


從阿司匹林的作用來講,它可以防止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腦梗發病的幾率,這個益處是大於它的副作用的,整體獲益性是大於它的有害性的。

所以患者如果在醫生指導下有服用阿司匹林的必要,那麼就要堅持,不要過於擔憂,注意複查、注意觀察異常就可以了。


遼瀋名醫


腸溶型阿司匹林空腹服用的確對胃腸道的傷害會小一些,相比普通型阿司匹林的餐後服用,腸溶型由於有一層耐酸不耐鹼的外殼,在胃內酸性環境中不分解,在腸道鹼性環境中才分解,因而需推薦空腹服用。


如果我們在餐後服用腸溶型阿司匹林,一方面,會使阿司匹林在胃內停留時間增加;另一方面,進餐會使胃內PH升高。這些因素都會導致腸溶型阿司匹林在胃內提前分解,增加對胃粘膜的刺激。所以,推薦空腹服用腸溶型阿司匹林,睡前或晨起空腹服用均可。

阿司匹林是臨床上使用十分廣泛的藥物,主要用於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中,我們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充分評估病情,嚴格掌握適應症,並排出禁忌症。同時,在使用過程中也要注意監測病情變化,觀察有無副作用發生。


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討。關注作者,每日持續性更新健康知識。


銀杏葉的守望


阿司匹林是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基石藥物,主要用於預防心肌梗死、腦梗死的首次發生及再次發生,長期服用獲益明確。但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阿司匹林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也逐漸升高,尤其是胃腸道不良反應,是降低患者耐受性的主要原因。那麼,阿司匹林腸溶片空腹服用是否會降低胃腸道損害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阿司匹林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其藥理作用與劑量密切相關,預防心梗、腦梗主要是利用小劑量阿司匹林的藥理作用,所謂小劑量是指每日用藥劑量為75-325mg,該劑量範圍內的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預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腦血管堵塞風險。阿司匹林在使用期間也增加了胃腸道粘膜損害,其損害機制與阿司匹林抑制了環氧化酶-1的活性密切相關,尤其是普通劑型的阿司匹林,入胃開始溶解,故胃黏膜損害較為突出,可能會出現食慾減退、上腹痛、黑便等症狀。但阿司匹林腸溶片完全不一樣,其外覆蓋有腸溶衣,腸溶衣在酸性環境中(胃內)短時間內幾乎不會溶解,在鹼性環境中(腸道)才會溶解,釋放阿司匹林,從而減少了阿司匹林對胃黏膜的損害,降低了不良反應發生率,增加了患者的耐受性。

雖然阿司匹林腸溶片具有抗酸性,在胃內短時間不會溶出,但若在胃中停留時間過長,其外的腸溶衣依然會被胃酸腐蝕溶解,故阿司匹林腸溶片應空腹服用,可選擇在早餐前半小時服用。如果在餐後服用,餐後胃酸分泌增多,且胃內食物完全排入腸道需要3-4小時,經長達3-4小時的胃酸腐蝕,腸溶衣可能已經被胃酸破壞,在胃內釋放出阿司匹林, 增加胃黏膜損害,故阿司匹林腸溶片選擇空腹服用可減少胃黏膜損害。

綜上,阿司匹林腸溶片空腹服用可減少其在胃內溶出,從而減少胃黏膜損害,增加患者的耐受性。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本文圖片來源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繫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阿司匹林的主要副作用是有可能導致胃潰瘍和出血,因此就出現阿司匹林溶片,目的是避免阿司匹林在胃裡面溶解,而延遲到小腸溶解吸收入血。


但是理論歸理論,實際應用中並沒有這樣的效果。和常規阿司匹林相比,阿司匹林溶片在胃潰瘍和出血在沒有區別,這是因為阿司匹林的胃潰瘍和出血的風險是來自血液中的阿司匹林,並非取決於在哪裡吸收。

因為阿司匹林溶片的延時吸收,導致其吸收效果不如常規阿司匹林,因此可能影響其預防心臟病和腦卒中的效果,所以沒有必要特意選擇阿司匹林溶片。

如果服用阿司匹林後感到胃不舒服,就要和食物一起吃,不要空腹吃。這主要是對於各人的感受而已,並非是能夠減少對胃的傷害。

所以,阿司匹林空腹吃還是和食物一起吃,對胃的傷害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阿司匹林溶片也一樣。


京虎子


人所共知,阿司匹林最大的副作用,就是對胃粘膜的傷害。阿司匹林在裸服的時候,在胃內就分解了,其強大的酸性物質,對胃黏膜產生腐蝕,形成潰瘍出血。沒有穿外衣的阿司匹林的服用,醫都會囑咐患者飯後服用,以減輕其對胃的刺激和傷害。後來製藥人研究意進擠型,讓阿司匹林產上防酸的外套,在胃內一般不會被胃酸破壞,順利通過胃,到腸道以後才被分解吸收,極大地減對胃的刺激。

阿司匹林腸溶片雖然有保護層,但個體不同,也不能百分百保證其完全順利通過胃這一個關卡。為了減少其在胃內的停留時間,不被溶解,確保胃的安全,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還是空服用好。

這是我的回答,請藥師考官評判。


李昌平8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樣的做法是有道理的,阿司匹林是一種預防心腦血管病的常用藥,服用者眾多。它是通過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避免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斑塊破裂時,阻止血小板大量聚集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起梗塞性疾病而起作用的,需要長期服用。

在長期服用過程中,阿司匹林最大的不良反應即是造成胃粘膜的出血,雖然發生率很低,但也是需要注意儘可能避免的。服用阿司匹林後,其中的主要成分乙酰水楊酸在胃中分解出來會損傷胃粘膜,想辦法使阿司匹林在胃中不分解即可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於是就生產出了阿司匹林腸溶片,即在普通的阿司匹林外面加了一層包衣,這層包衣可以抵抗胃酸,確保阿司匹林不在胃中分解,直接進入小腸後遇到鹼性環境才會分解。從工藝上來講,加了抗胃酸包衣的阿司匹林只要在胃中90%以上不被分解即可稱為腸溶片,但為了更好地提高抗分解率,使阿司匹林儘快通過胃進入小腸便可以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顯然空腹服用會少受食物的干擾,有助於達到這一目的。

由此可見,阿司匹林腸溶片空腹時服用對減少對胃的損傷更有利,一般在餐前15-30分鐘服用為好。至於是早晨還是晚上空腹時服用,並沒有嚴格、明確的規定,根據自己的服用習慣服用即可,關鍵是要做到長期堅持服用,保持血液中有足夠的藥物濃度,間斷服用則起不到應有的防血栓作用。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阿司匹林是臨床上使用十分廣泛的的藥物之一,引起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目前主要用於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中。阿司匹林作為藥品,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規範化的使用,以最大程度發揮藥效,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

阿司匹林主要有普通型和腸溶型,其中普通型因其對胃粘膜有直接刺激作用,所以建議餐後服用,以減少胃部不適的發生。而腸溶型相比普通型而言,有一層耐酸不耐鹼的外殼,在胃內不溶解,在腸道鹼性環境中才溶解,因而建議空腹服用,睡前或晨起空腹服用均可。



腸溶型阿司匹林空腹服用的確對胃粘膜的傷害會小一些,如果我們餐後服用,會使腸溶型阿司匹林在胃內停留時間增加,加之進餐會使胃內PH升高,進餐後服用反而會使阿司匹林提前分解,增加胃腸道不適的發生。

阿司匹林用於缺血性心腦血管防治時,建議每天服用75~100mg,並長期堅持服用,以發揮持續性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達到預防血栓形成的功效。我們在使用過程中,也要注意監測有無胃腸道不適、出血、過敏、肝腎功能損害等副作用的發生。





全科掃地僧


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腸溶型的阿司匹林與普通阿司匹林的不同就在於:腸溶型阿司匹林並不在酸性環境中溶解,而是被設計為只在鹼性環境中溶解。

空腹時,胃內充滿胃酸呈酸性環境,且處於排空狀態,腸溶型阿司匹林在酸性環境中不溶解,且可以快速通過排空的胃部進入腸道中,最終在鹼性的腸液當中溶解被吸收,如此以來,就減少了阿司匹林對胃黏膜的直接刺激作用。

而如果是在餐後服用,則由於食物與胃酸的中和作用,胃內可能不會處於強酸性的狀態,甚至是可能受食物影響處於弱鹼性狀態。而此時,由於有食物充盈在胃內,腸溶型阿司匹林在胃部的滯留時間延長,又處於非酸性環境下,相反地容易出現溶解現象,因而,導致部分阿司匹林成分直接與胃黏膜接觸,從而產生直接刺激作用。

因此,腸溶型阿司匹林是可以在飯前半小時服用的。


家有好醫


腸溶阿司匹林與普通阿司匹林片的主要成分都是乙酰水楊酸。

腸溶阿司匹林是在普通阿司匹林的基礎上加一層腸溶包衣,具有抗酸性,在胃液中不溶解,只有到達十二指腸後在腸道的鹼性環境中才開始溶解,減少了其對胃的刺激性。而普通阿司匹林片則沒有這層包衣,口服後能被人體的胃和小腸迅速吸收,所以,與阿司匹林普通片相比,腸溶阿司匹林確實可以減少胃腸道不良反應。



但是如果將腸溶阿司匹林掰開吃就會破壞它本身的那層腸溶包衣,起不到保護胃腸道的作用。


此外腸溶阿司匹林吃飯的時間也會影響它對胃腸道的刺激,建議腸溶阿司匹林空腹時用開水送服,這樣幾分鐘內可以將其排空進入腸道,減少了藥物在胃中析出而刺激胃黏膜的概率。

與腸溶阿司匹林不同的是,阿司匹林普通片建議在飯後半小時服用,在進食後,胃內的PH升高,可以中和胃酸,減少了其對胃的直接刺激。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


歡迎關注叨叨藥師,關注健康!歡迎留言、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