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发展动力观的理论超越及其当代启示

当今世界正处于新科技革命的关键时期。种种材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理解和创新,是立足于对以基督教、黑格尔主义为代表的两种代表性历史解释模式的反思与超越。因此,根据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追寻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发展动力观的生成路径,在思想比较过程中阐明历史发展动力观诠释的典型范式,有助于增强其与种种流行历史观的对话能力,呈现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变革的重大意义。

一、基督教关于善恶斗争的历史发展动力观及其思想局限

通过追溯西方思想史不难发现, 对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探究是一种历史自觉意识的产物, 而这一意识的正式确立恰是始自基督教。

正是基于历史预设论的基督教正式提出了历史具有明确发展方向的观点,从而开启了对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学术探究。基督教的历史发展动力观建立在历史进步论的基础之上,这对于古希腊以灵魂不朽、转世轮回观念为理论前提的循环史观来说是一大进步。在基督教的历史解释框架中,人类开始具有自由意志,历史进而也开始具有追求进步的目标,这使得探究历史发展动力问题具备了理论前提。受自由意志的支配,上帝信徒与魔鬼信徒之间不断斗争的历史也随之展开。相应地,人类历史的主题便成为在上帝的启示下自由地选择顺服神的禁令,对神的恩赐报以感恩,赎罪便成为贯穿历史的主线,以无罪身份重回神的乐园便成为历史发展的既定方向。

可见,善与恶之间的斗争作为基督教视阈中的历史发展动力,着眼于探究上帝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把历史发展的目标寄托于上帝的救赎之上。因此,基督教虽然提出了历史发展动力的问题,也开启了人的自由意志之历史作用的积极维度,但它不是致力于寻找历史发展的内生动力,而是试图通过建立“人—神”关系进而探究历史发展的动力,这一思路并不能真正把握历史的规律。值得一提的是,基督教基于预设论的历史发展动力观对于近代启蒙时期历史观产生了深远影响,与善恶斗争类似的理性与迷信之间的斗争,被伏尔泰等诸多思想家视为历史发展的动力。

二、黑格尔关于先验理性自我否定的历史发展动力观及其逻辑困境

作为先验理性主义发展的巅峰,黑格尔的历史发展动力观最具有代表性,他用注入历史生成维度的“理性的狡计”之说,把康德开启的客观理性史观推向了理论的高峰。他把理性理解为绝对精神这一神秘实体,在“实体即主体”思想的支配下,黑格尔认为“‘精神’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是世界历史各大事变的推动者”,从而明确提出了精神动力观。与之相应,社会发展进程不过是绝对精神不断自我展开和复归的过程。

能动实体观是黑格尔的重要理论贡献,这使得黑格尔能够凭借辩证逻辑超越了形式逻辑的传统致思路径。他超越基督教与部分启蒙思想家历史观的重要之处在于,他不再把作为推动历史发展动力的矛盾理解为两种实体之间的斗争,即善与恶之间或者理性与迷信之间的绝对斗争,而是认为理性在自身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自我矛盾,这一矛盾不断地自我否定、发展。世界历史的发展是随着这一矛盾的自我展开、解决过程而实现,矛盾的每一次解决又是下一个矛盾的开始,这是因为绝对精神只有通过不停歇地否定自身的斗争,才能实现自身的目的。既然支配历史的绝对精神尚且是自我矛盾的,那么历史发展的进程也不会一帆风顺。值得肯定的是,黑格尔已经无意识地把历史发展的动因归结为人们对于私人利益的追寻,他已经把由绝对精神决定的、人们追求私人利益的“恶劣的情欲”看作了历史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这一思想是相当深刻的,已经接近历史唯物主义了。

然而,受先验理性主义逻辑范式的制约,黑格尔在历史发展动力问题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以下逻辑困境。

第一,黑格尔从历史之外寻找支配历史进程的根据,从而无法把握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第二,黑格尔将历史视为个体私欲的体现,这种观点仍然没有突破宗教神秘主义的范畴。

第三,黑格尔的历史发展动力观具有明显的逻辑悖谬。

三、马克思恩格斯基于社会内在矛盾辩证运动的历史发展动力观及其理论超越

虽然黑格尔已经尝试超越历史人物的表面动机去寻找某种客观实体,并且从私人利益角度出发去探究历史发展的动力,但是他并不认为这种私人利益产生于历史进程的内部,而认为其是由某种绝对精神所决定的。受黑格尔思想的影响,鲍威尔等青年黑格尔派从自我意识出发追寻历史发展的动力。

与上述西方历史哲学思想流派显著不同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与其进行对话反思的过程中,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并且,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他们对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理论探索取得了巨大突破。

其一,历史唯物主义从历史之内把握历史发展动力,超越了从历史之外进行探究的逻辑路径。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逻辑框架中,既然历史的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历史的进程必然体现人的意志,人类历史贯穿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对立统一关系,而使二者实现统一的中介就是实践,实践构成了历史产生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立基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这一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框架,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提出了从历史之内把握历史发展动力的思想,从而超越了从历史之外进行探究的方式,实现了逻辑起点及其路径的根本转变。

其二,历史唯物主义立足于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本身探究历史发展动力, 超越了探寻某种先验终极实体的思维范式。

马克思恩格斯不是从历史之外的预设论出发看历史,而是在历史生成的视野中看历史。在他们看来,人不是抽象的存在物,而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

这样一来,人类社会内部的生产实践活动终于得到了历史哲学的正视。正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生产力、生产关系相应地开始了不断自我否定、自我更新的矛盾运动进程。

其三,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统一,超越了理性自我辩证否定的精神动力观。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主观精神、人的思维领域并不具有独立辩证运动的能力,而是需要依托于、反映于客观物质世界的辩证运动,同时对客观辩证法的把握又是在不断发展的辩证思维过程中逐渐实现。

事物发展的客观辩证法决定着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观辩证法。所以,从实质上来看,无论是客观辩证法还是主观辩证法,它们归根结底都具有客观实在性。这种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就是唯物辩证法。

其四,致力于对历史发展动力系统的揭示,超越了单一实体的唯一动力观。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基于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相统一的原则,认识到,体现在生产力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体现在生产关系中的人与人的关系,犹如社会历史的经纬线,构成了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矛盾,从而揭示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运动构成了历史发展的动力。

如上所述,作为西方历史观思想演进史上具有开创性贡献的杰出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虽然继承了基督教开创的历史进步观,也承续了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但是他们在历史发展动力问题上作了进一步的科学探讨。这突出表现在,基于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过程,,他们进而对于历史发展动力系统进行了深刻揭示。

四、结论

通过深入研读《德意志意识形态》《序言》《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重要文本,我们能够对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发展动力观的逻辑理路进行一个深入的把握,这成为我们科学评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于历史唯物主义进行种种重构观点的基本立足点。

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历史唯物主义给我们奠定了观察历史发展的基本方法原则,这就是以矛盾分析法为核心的历史辩证法。

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正在当今中国得到发展和运用,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强大思想力量。

总的来说,对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探究,是历史唯物主义创立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成为近代西方历史观变革的重要理论成果。同时,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也提供了科学理解历史发展动力的学理支撑,从而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历史发展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从上述由基督教、黑格尔到马克思恩格斯为主线的思想史学术谱系分析视角出发,再结合各国各民族兴衰成败的历史事实,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变革性价值。这给我们带来了进一步的思想启示,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固然需要不断拓展当代性,但是这种当代性的创新必须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确立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才能避免陷入理论悖谬,进而保持其科学性和生命力。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网 贾伟/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