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也很美》王子文:讓孩子受傷就是我對孩子的愛

作為一個從來不追現代都市劇的人來說,我被《第二次也很美》中王子文扮演的安安圈粉了。尤其是聽著她在法庭上的申訴,我忍不住淚流滿面。

《第二次也很美》王子文:讓孩子受傷就是我對孩子的愛


劇中的豆豆是全職媽媽安安的兒子,一個活潑愛動的小男孩。因為他愛冒險,愛搞科學實驗,喜歡輪滑,喜歡跆拳道……所以經常受傷,經常因為燙傷、摔傷、磕傷住院,而這也成為律師攻擊全職媽媽的武器,因為她沒有照顧好孩子,不具備照顧孩子的能力。

《第二次也很美》王子文:讓孩子受傷就是我對孩子的愛


安安申訴到:“我真的很小心很小心,可還是無法避免他受傷,而且未來他會受很多的傷。我很心疼,但我絕對不會阻止他冒險。”

《第二次也很美》王子文:讓孩子受傷就是我對孩子的愛


讓孩子不受傷,把孩子保護得好好的,就是對孩子的很好的照顧嗎?孩子摔傷、磕傷就是媽媽的不負責任嗎?

不,沒有哪個孩子想成為熊孩子,可也沒有哪個媽媽想成為壞媽媽。不讓孩子跑、跳,不讓孩子爬高爬上,不讓孩子碰髒亂的東西,讓孩子乖乖地聽話……聽起來孩子當然安全了,少了許多受傷的風險,可孩子失去的會更多。

孩子失去了體驗的機會,失去了身體的自由,失去了自我感知的過程,失去了認知發展的黃金階段,生命被我們自以為是的保護禁錮了。

我們對孩子受傷的害怕,會阻礙孩子對自己身體的探索和開發,禁錮了孩子表達自己的機會,也禁錮了孩子身體的功能的發展。

孫瑞雪老師在《完整的成長》講到:孩子如果在身體上受到束縛,他身體的畏縮和緊張會導致孩子心理的畏縮。只有孩子的身體被自由支配,孩子才會展現鮮活的生命力。


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給孩子自由,允許孩子去探索。

《第二次也很美》王子文:讓孩子受傷就是我對孩子的愛

01)允許孩子自由地探索,激發他們潛能‍


在孩子探索的過程中,孩子難免會有受傷,磕傷、摔傷……可這些傷疤是孩子成長的印記,是孩子體驗的感覺。沒有孩子的體驗,就無法流經孩子的大腦。這也是為什麼許多育兒專家總是強調:與其告訴孩子一百遍,不如讓孩子親身體驗一遍。

Dr.魏在《給孩子未來的腦計劃》講到:孩子通過對生活和大自然的觀察和互動,學到的知識比從書本中學到的更生動、深刻。


允許孩子自由探索,體驗生活,才能逐漸喚醒孩子的潛力。

孩子出生後,從軟綿綿的小嬰兒到會坐,會捏小東西,把手放到嘴裡探索,再到爬、走、跳,孩子的身體在逐漸被喚起,生命也在逐漸綻放活力。

在逐漸的探索過程中,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逐漸發展,小手精細動作逐漸發展,大肌肉動作愈發熟練,心智水平也愈發發展,孩子的創造力也開始活躍了。

當孩子被允許自由探索,孩子的身體是開放的,是接納的。孩子也在體驗中獲得了經驗和成就感,獲得了對自己身體的掌控感。

《第二次也很美》王子文:讓孩子受傷就是我對孩子的愛

02)視崖實驗:孩子具有天然的自我保護力‍


禁錮和束縛只會限制孩子的發展,而自由和放手則會釋放孩子的潛能和創造力。

孩子天生就具有本能的自我保護技能。

上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沃克和吉布森在實驗室進行了經典 “視崖實驗”,用來觀察嬰兒深度知覺。

《第二次也很美》王子文:讓孩子受傷就是我對孩子的愛


研究者製作了平坦的棋盤式圖案,用不同的圖案構造用來造成“視覺懸崖”的錯覺,並在圖案的上方覆蓋玻璃板。

當實驗者將2~3個月大的嬰兒腹部朝下放在“視覺懸崖”的一邊,就會發現嬰兒的心跳速度會減慢,這說明他們體驗到了物體深度。

當把6個月大的嬰兒放在玻璃板上,讓他的媽媽在另一邊招呼他時,發現嬰兒會毫不猶豫地爬過沒有深度錯覺的一邊,但卻不願意爬過看起來具有懸崖特點的一邊,縱使媽媽在對面怎麼叫都一樣。


《第二次也很美》王子文:讓孩子受傷就是我對孩子的愛


後來,實驗者還選擇了動物羊、狗、小鳥、小雞、小老鼠等做進行研究。

動物實驗表明:凡是一出生就會行走的動物,出生後不久它們就能看出深度而躲避“懸崖”。而出生後需要經過一定時間才能行走的動物,則和人類的嬰兒一樣,需要會爬一段時間以後,才能看出深度而躲避“懸崖”。

這說明他們已經具有了深度知覺的能力,深度知覺是直接的,是一種天生的本能。

而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在身體的感知力和高度協調中,逐漸可以滑滑板車、騎平衡車、登高,演奏樂器,完成高難度的動作。

所以,沒有孩子小時候的自由探索,就沒有不斷開發的潛能和未來。

那麼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如何幫助孩子自由地探索和體驗呢?

《第二次也很美》王子文:讓孩子受傷就是我對孩子的愛

03)三招幫助孩子自由探索‍


自由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消極無為,不是權威控制下的解放,而是孩子內在的自由,獨立意志的自由。

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兒童是通過自己與環境的活動建構自己的。孩子是通過動作,實際擺弄物體而認知世界。


那麼在家庭中,我們可以給孩子探索的自由,幫助孩子建構自己。

001)給與孩子決策權

權利和自立會給與孩子成就感。

當我們給孩子自由時,孩子難免會隨心所欲,甚至傷害自己,但這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可以給孩子營造一個“我說了算”的環境,讓孩子在自由的環境中對自己的決定充滿信心。

幼兒園小班的女兒,晚上到家後就想玩滑板車或者平衡車時候,我會問孩子是想在圈定的客廳區域還是和媽媽一起做遊戲,女兒開心地選擇和我一起玩遊戲。

因為從小我就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大多數時候孩子都會配合。除非她特別煩躁或者不開心,她仍然嚷著要玩,雖然我會堅定地拒絕,但是會共情她的難受,告訴她為什麼我不同意,爭取她的理解。

讓孩子在選擇中滋生成就感和自信心。

當我們給與孩子選擇的自由,孩子就會感到自己有掌控感,也有安全感,更能做出合理的行為。

002)提供合適的環境

我們是孩子的照顧者、養育者,有責任為孩子提供安全的環境。

如同植物需要營養,我們需要食物,大腦也需要營養。而我們給孩子提供的環境,也會影響孩子大腦的發育。環境會影響大腦皮層重量和大腦發育的化學成分,還會影響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1972年,William T. Greenough教授採用小白鼠實驗發現:受到豐富刺激的老鼠跑巷子、跑迷宮反應最快,而且在迷宮中犯錯最少。相反,剝奪了環境中對老鼠的有效刺激,對老鼠的發育是不好的。


所以,我們可以給孩子提供合適的環境,刺激孩子的大腦發育。

(1)玩具適宜,不宜過多

眼花繚亂的玩具會擾亂孩子的心智,讓孩子不能專心地投入。

(2)準備適合孩子五感訓練的物品,和孩子玩起來。

觸覺上,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橡皮泥、黏土,觸摸硬的、軟的。

《第二次也很美》王子文:讓孩子受傷就是我對孩子的愛


視覺上,積木的顏色配對,找相同的玩具,不同的形狀餅乾。

《第二次也很美》王子文:讓孩子受傷就是我對孩子的愛


嗅覺上,我們可以帶孩子聞花園中花香、飯菜的香味。

味覺上,孩子在吃飯菜或者糖果時候,我們可以告訴孩子菜是鹹,糖果是甜的。

聽覺上,可以給孩子沙錘或者裝不同材料的礦泉水瓶,讓孩子聽聲音猜物品。

(3)家庭環境的佈置最好簡潔、有秩序。

也就是說孩子的玩具最好分類、貼標籤,玩具的佈置適合孩子身高。

《第二次也很美》王子文:讓孩子受傷就是我對孩子的愛


易碎、危險的物品最好保護起來,比如帶電的插座、玻璃製品、熱水壺,也要告訴孩子這些物品的危害。

003)有規則的自由

我們提倡讓孩子自由地探索,但不是無限度的自由,可以隨意傷害別人。

自由是相對規則而言的,自由不是可以無拘無束、隨心所欲,是建立在規則之上的。

瑪利亞.蒙特梭利女士講到:“自由與規則是內在緊密相連接的。沒有規則,談不上自由,沒有自由,規則也無法實現。”


在蒙臺梭利教室中,孩子們可以自由交流,自由選擇活動,自由選擇場所,自由行動,從而來發展自己的身體協調和認知水平。但是在教室中,孩子們需要遵循的三不原則:不打擾他人,不傷害環境,不傷害自己。在孩子破壞規則時候,我們可以提醒孩子或者抱走孩子,而非懲罰或者威脅。

規則不是為了懲罰孩子或者否定孩子,而是引導孩子正確的行為。

孫瑞雪老師在《捕捉孩子的敏感期》講到:許多從普通幼兒園轉到蒙特梭利幼兒園的孩子,開始時候由於突然的自由經常無所事事,這是孩子內心自由的寫照。但幾個月後,孩子就會專注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並且專心致志地投入到新活動中去。

這時候,孩子才開始做自己的主人。

自由是行為的自由,規則是自由的保障。

寫在最後

讓孩子受傷非父母所願,但是隻有允許孩子自由地探索,才能激發孩子的潛能,因為孩子是在體驗和探索中發展自己的身體機能和大腦智力的。

最後,簡單總結下:

  • 允許孩子自由探索,可以喚醒孩子身體的覺知力,激發孩子的潛能。
  • 視崖實驗:孩子天然具有自我保護力和自我覺知力。
  • 三招幫助孩子自由探索:

(1)給與孩子選擇權:給與孩子“我說了算”的自立和自信

(2)提供合適的環境:讓孩子自由地探索

(3)有規則的自由:規則是自由的保障,不是為了懲罰孩子,而是為了引導孩子正確的行為。

只有孩子在自由環境中長大,孩子才能成為她自己,而非我們父母期望的樣子。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我們一生中唯一在做的事,就是成為我們自己。


孩子在充分自由的體驗中,才能逐漸發展自己的身體協調性和認知水平,才可以建構自己,從而解鎖自己生命的密碼,煥發蓬勃的生命力。

當孩子真正地自由,不受外力所脅迫,孩子就會跟著自己內在的動力,在輕鬆、自在的環境下建構自我。

愛孩子就把探索的自由還給孩子,讓孩子盡情地綻放自我吧。

參考文章:

[1] William T. Greenough, Thomas C. Madden, T. Blaise Fleischmann. Effects of isolation, daily handling, and enriched rearing on maze learning. Psychonomic Science, November 1972, Volume 27, Issue 5, pp 279-28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