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兩年內你要準備換車,你是考慮汽油車還是新能源車呢?

車品工匠


一般不會考慮電動汽車。理由有三:

1、駕駛行程。

雖然特斯拉現在跑500多公里的續航沒問題,但價格畢竟太高。大多數還在200到400公里續航的水平上,也就是說,跑跑市區而已。特別到了氣溫季節,電池的續航能力會大打折扣,像是車用空調製熱要完全依靠電池放電,這對於北方的小夥伴來說可不是好消息。

2、充電樁。新能源車的充電樁還是太少了,特別是三、四線城市裡,小區內安裝能充電的停車位還是少數,一旦沒搶上停車位充電,第二天很可能就無法出門,這對於普通車主來說會非常頭疼。

3、保險政策。雖然新能源車有國家和地方的補貼,但問題是,保險的計算要按補貼前的價格來核算,也就是說,如果一輛20萬的汽車補貼到12萬成交,那麼保險的車價還是20萬,這就要支出更多保費。

【典典提醒】:電動車的使用範圍、續航能力以及充電便利性都是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


新司機必備寶典


我是東北人,兩年內換車可以考慮油電混合動力或汽油,不會考慮新能源。

新能源汽車指非常規能源汽車,即:主要是說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天然氣汽車被劃分到清潔能源行列。

東北地廣人稀,使用新能源汽車弊端太多。購買新能源汽車(這裡公交客運初外)不太實用,滿足市區代步可以,要遠行不適用。

1、充電場站不完善,除了哈爾濱、大連、瀋陽、長春可以滿足部分充電需求外,其他縣市基本沒有對外服務充電場站。沿途高速充電樁配備少之又少。

2、城市跨度距離大,要求續航里程長,一般車型滿足不了,跑不到地方。

3、天氣嚴寒,降低電池充電速度及充電量。冬天暖風耗電量大,減少續航里程。

4、電池技術及安全,純電動汽車發展比較成熟,但電池能量密度小,續航里程短。車輛自燃,說明電池主動安全性能還有待提高。

5、售後服務網絡,車輛保有量小,服務系統不完善,交通事故問題難界定。

6、電池成本高,佔車輛1/3左右,電池損壞車輛相當於廢鐵。

7、純電汽車價格高,二手車貶值快,難出手。

發展純電汽車,利國利民,但要符合實際情況需要。

十一旅遊出行,開純電汽車又會有何感想呢?塞車,充電是不是令人頭疼呢!

追求時尚,如果有經濟能力,買個特斯拉還是可以接受的。

我是略懂汽車東北小風哥



東北小風哥


如果我只是打算在市區內上班用,我會選新能源汽車,但如果我偶爾需要出差並且用車非常頻繁的話我會選汽油車。

新能源汽車雖然不浪費不可再生能源,但由於出現的時間不久並且暫時沒有普及,車也比普通車更貴些,萬一壞了維修費更貴,據說修三四次車都夠重新再買一輛普通車了,另外,因為普及的面積較小,所以充電樁配備的並不齊全,本來新能源汽車充電就比普通汽車更費時間,除了充電不方便,新能源汽車還有性能不穩定這一缺陷,車有可能充虛電並且電池受溫度的影響,當溫度過高或過低的時候電池的容量都會發生變化,儀表盤上的電量顯示和真實電量可能會有一定的偏差,如果開在空無一人的路上突然沒電了只能算自己倒黴…

汽油汽車雖然加油方便,但使用的畢竟是不可再生能源而且排出的尾氣對環境有汙染性, 即使清潔處理做的再好也會有一定的汙染,先不說續航等性能和普通汽油有沒有差異,清潔汽油雖說可以大幅度減輕排放汙染,但空氣汙染還是不可避免只能做到減輕但無法根治,同時現在很多城市有車輛限號的規定,新能源汽車反而被一些城市"放過"可以不用限號,因此如果可以忍受早上和大家一起擠公交車擠地鐵的話可以買汽油汽車,平時跑長途或是不限號的時候再用汽油汽車,如果不想麻煩也可以考慮新能源汽車和汽油汽車都買一輛,如何選擇完全看自己的意願和需要。


鎂客網


汽車從業者,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全電的不考慮,弱混的考慮。

原因:

1.在電池技術,在物理層面沒有得到突破情況下的純電就是割韭菜!里程焦慮,穩定性,可以把純電的僅有的一點優勢打消得一乾二淨。

現階段,從燃油經濟性及環保角度考量,日系的油電混合個人以為還是首選。畢竟市區油耗的降低以及上百萬的車主的十幾年的市場考驗還是有說服力的。

雖然國家提倡的在新能源領域的彎道超車,造就了國內純電項目的百花齊放,但是補貼的潮水退去,才發現大家都在耍流氓。

2.純電的價格,即使補貼後的價格也比較感人。為了體驗那百公里5秒內的加速度而買車的人們,在城市堵車的道路上龜行。心裡是不是有句"MMP"在不停回想?多出的價格,估計買的汽油也夠燒個十幾萬km了。再加上停車位,充電樁,呵呵,重複上面的那幾個字母,不知當講不當講?

3.後悔了,新鮮勁過了去賣車。二手車販子的價格感動得你痛哭流涕。左臉抽完抽右臉,可惜沒有後悔藥賣呀!

4.至於早期有能力購買特斯拉之流,也就不在我說的前面幾點範疇內了。畢竟時尚、環保是與經濟能力掛鉤的。

我是咚咚鏘的車視界,資深汽車行業從業者,專注於用戶買車、用車、二手車話題。歡迎關注我提問了解更多。


咚咚鏘的車視界


從牧馬人換成唐100有二個年頭了,目前行駛了約十萬公里(純電7萬左右)。

說實話,換車的念頭時時會有,但是理智點的話,可能三年內不會吧!但是,衝動是魔鬼,誰知道呢!

公司有公司用車的,就我個人而言,能接受的車在30—40萬之間,貴了捨不得,太過便宜呢,懶得聽經常玩在一起的友友們數落,要不是這個層面的問題的話,我最中意的是象H5(曾經買過一個2.4L四驅鎖的高配版本,非常實用,非常好)。開起來又自在,費用又不高。

上個月差點衝動了一把,就是紅旗HS7,外觀好,做工也好,3.0V6機增加空氣懸架,這配置,40萬上下千值萬值。

還有就是H9,一直屬意很久了,就是排量偏小,如果上3.0T的柴頭,早就拿下了。

說了這麼多,最終阻止我沒有換車的最大原來,還是目前的唐,開起來太舒服了,大多數時間都是純電,全時四驅的車,平順得一塌糊塗,動力好到暴!車開了十萬公里,底盤結實無異響,而且平時用車也就一、二毛錢公里的費用,省到了姥姥家。凡此,簡直不給我任何理由換車!

我去看過XC90的混動版,車能接受,但是,那套插混系統,做得和比亞迪比起來,簡直是雞肋般的存在!價格還比純油版高太多,放棄。

一直,傳聞說,牧馬人的混動版要出來,但一直是隻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盼得眼綠;

整理一下,我要換車的話有兩點

1.純油車不考慮,發動機都吵死了(那怕很貴的車);

2.純電的車暫時不考慮,雖然有充電條件,但釣個魚,穿越一下,畢竟還是不方便;

3.弱混車(什麼48V、二田類)不考慮,因為,什麼時候發動機都得響,消停不下來,和買燃油車何異,節油也有限;

因此,我換車的目標鎖定在一臺具有較強越野能力的插混車,平時,有經濟性,和良好駕駛感受,但要野也野得起來,盼牧馬人或者H9(就是長城炮也行呀!)的混動版早點出來,一定是PHEV(最好有150公里的續航里程,足足有餘了!),而不是其它耍流氓的混動版。


清河太郎


我依舊選擇汽油車。因為新能源汽車目前一是不普及,二是質量不過關,三是價格偏貴,僅這三種原因就足以讓我放棄對新能源車的選擇。

2020年7月開始實施國六標準的汽車,到時正好換一輛國六車,又能開十幾年,而且車型都己選好了,看看下面的圖片,車友們幫我參考一下。

榮威RX5,售價:9.98萬-18.88萬(廠商指導價)。其中1.5T發動機版本己達到國六排放標準,榮獲2017“中國心”十佳發動機,是上汽與通用聯合開發的一款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目前,該車型己上市,兩年後價格會更便宜,是個不錯的選擇!

目前,己有40多種低、中、高檔車型己經上市或即將上市,包括日系、德系、韓系、國產等多家車企。

你想好了換什麼車嗎?


打開車窗看景色


我認為要選擇新能源車,如今,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什麼是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包括哪些類型?哪種新能源車沒有里程焦慮?哪種新能源車能享受國家補貼?這些問題恐怕很多持幣待購的消費者還傻傻分不清楚。下面,汽車放大鏡就為大家分類型介紹新能源車型,今天詳解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簡稱PHEV)是新型的混合動力電動汽車。

區別於傳統汽油動力與電驅動結合的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驅動原理、驅動單元與電動車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車上裝備有一臺發動機。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與普通混合動力汽車的區別:普通混合動力車的電池容量很小,僅在起/停、加/減速的時候供應/回收能量,不能外部充電,不能用純電模式較長距離行駛.

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電池相對比較大,可以外部充電,可以用純電模式行駛,電池電量耗盡後再以混合動力模式(以內燃機為主)行駛,並適時向電池充電。

簡單來說,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不容擔心續駛里程的問題,車沒電了加上油也能正常行駛。當然,最好是及時充電,保證電量充沛,這樣能夠保證車輛的動力性能,能耗也比較低。

與純電動車型相比,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設計和技術相對複雜,因此售價也略高。

從大環境上看,國家政策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劃歸到新能源汽車行列,它有很大的汽車市場空間,補貼支持仍在。

根據2019年發佈的補貼標準,插電混動車型(包含增程式,要求為續航公里50公里以上)補貼從2018年的2.2萬元調整為2019年上限1萬元,退坡幅度達到54%。

從消費情況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適合我們身邊的這些朋友。

首先,地方燃油車限購,新能源汽車牌照放開,他們沒有購車指標,但是需要一臺代步工具,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是較好的選擇。

其次,上下班路程不太遠,單次充電可以行駛50公里,不用使用燃油經濟方便。還有,就是週末和假期有一定長途出行需求的朋友,在短途用電能,長途用燃油動力,既經濟又方便,不怕沒電拋錨。

原因很簡單,充電式混動車型他是有兩個動力源,一個是電能驅動,適合短途城市使用,一個是燃油動力,可以像燃油車一些樣行駛,可以長途駕駛,這兩個方面的結合,可以揚長避短,真正融合在一起,短途長途都能盡情發揮。

下面,汽車放大鏡為您介紹幾款性價比較高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

比亞迪唐DM

說起插電混動,就不得不提比亞迪,比亞迪唐DM搭載比亞迪最先進的插電混動系統,上市以來就一直有著超高的人氣以及關注度。外觀方面,採用了比亞迪家族式最新的設計語言,整體造型非常霸氣。

內飾方面,比亞迪唐DM整體造型簡約時尚,12.3英寸組合儀表和14.6英寸中控觸摸屏,觸摸屏可以90度旋轉,科技感十足。

動力方面,搭載的是2.0T發動機與電動機組成的插電式混動系統,綜合最大功率為441kW,綜合峰值扭矩為950Nm。傳動方面,搭載的是6擋自動變速器。百公里加速時間為4.3秒,純電續航里程最高可達100km。

長城WEY P8

WEY作為長城汽車旗下的高端品牌,自推出以來就具有非常好的銷量。WEY P8也是國內高端SUV車型之一。

外觀方面,WEY P8基於VV7打造而來,外觀整體上與VV7基本保持一致。前臉誇張的大嘴式格柵設計搭配兩側狹長的大燈組造型,辨識度極高。內飾方面,延續了家族式的設計語言,內飾整體的科技感檔次感非常足。

動力方面,搭載的是2.0T發動機與電動機組成的插電式混動系統,綜合最大功率為250kW,綜合峰值扭矩為524Nm。百公里加速時間為6.5秒,純電續航里程為50km。

吉利帝豪GL PHEV

說到吉利帝豪GL PHEV,其實它就是基於汽油版帝豪GL進行打造,外觀方面與普通版差別很小,只是在細微之處進行了調整。全新的黑色logo讓前臉看上去酷酷的,也有一種很幽深的感覺,總體來說要比之前logo好看了不少。

內飾方面,帝豪GL PHEV與普通版車型差別依舊很小,在檔把的設計方面進行了改變。相比於普通版本車型,帝豪GL PHEV的內飾風格會讓人更喜歡。

動力方面,吉利帝豪GL PHEV搭載1.5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30kW,最大扭矩255N·m/1500rpm,綜合功率190kW,最大扭矩415N·m,官方0-100km/h加速成績為7.28秒,綜合續航里程720km,最高車速200km/h。與之匹配的是7速雙離合器變速箱。

廣汽豐田雷凌雙擎E+

雷凌雙擎E+來自於廣汽豐田旗下,基於廣汽豐田雷凌雙擎打造而來,採用了全新的三元鋰電池並增加了一套充電系統。新車在前臉最大的變化,莫屬於下方的八字鬍大嘴,可以說看起來甚至有些“滑稽”。但這樣的變化足以能讓我駐足幾分鐘仔細的品味一番。

內飾方面,雷凌雙擎E+並沒有在風格上有所變化,只是在顏色上增加了棕/黑拼色的方式,看上去相當的穩重。自發光儀表盤在樣式上進行了調整,左邊為動力輸出顯示,分別為CHR(動能回收)、ECO(經濟行駛)、PWR(全力輸出)。

動力方面,雷凌雙擎E+採用1.8L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配合一臺永磁同步電機。發動機最大功率99馬力,最大扭矩142N·m。電動機總功率53kW,總扭矩達到了207N·m。系統綜合功率達到了136馬力,從賬面數據上看依舊是相當不錯的。


汽車放大鏡


已經在看純電動的車了

家裡現在二輛燒油的

一個停車位

打算一輛換純電動的

裝個充電樁

真有事出去開燒油的

平常一個人一輛

買電動的原因

因為自己一輛車原來買時花了十萬出頭

這七八年時間跑了十二萬公里

算油費也花了七八萬

現在舊車也同樣賣不出價格的

買輛十幾萬電動的

只要能開個十幾萬公里

那和原來的油車比

就已經賺了


一天世界啊


一、在發達城市,買新能源車。

在當前經濟、交通、人口素質等水準高,特別是又發展較快的城市,買新能源平。因為,新能源車“三不限”~不限牌、不限行、不限購,而且發達城市更有能力將充電、續航等短板很快改善。

二、在其他城市,權衡相關利蔽,還是買混動車或汽油車更加切合實際。

混動車節油不用外插充電,低速駕乘體驗優勢明顯,唯一缺點就是維護一般都要到4s店(混電高壓線路及電子系統較為複雜,其它汽修店難有技術儲備)。汽油車技術成熟、性能穩定,售後及加油網點多門坎低,雖然,當前國V剛行,很快國Vl將至,估計國V國VI汽車至少十年在非發達城仍可使用。

三、環保或新潮達人買新能源車。

四、多金富豪可以任性買。


白說吧


如果我想換新能源汽車,首先在買車之前我會做足功課,並且看看自己最大能承受的購車預算。再看看自己的停車環境,是否能夠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最好家裡有地庫,並且有私人專屬車位,而且小區物業允許安裝充電樁。因為一般沒有地庫的小區,一般的地面停車位不能安裝充電樁。除非您自己在首層有一個私人領地或者院子,可以安裝充電樁,要是別墅那就太好了。如果充電條件不好的話,肯定會選擇汽油車。



如果我的預算充足,首先我會淘汰掉那些低端電動車。即便是我有足夠的充電環境,我也受不了那些續航里程只有200公里左右的電動車,因為續航里程直接決定了我的行駛軌跡。我可不想大冬天因為續航里程短,不敢開空調,然後腿上蓋個毯子開車,我買車是為了方便,不是為了受罪的。所以如果這輛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可以滿足我平時代步需求,那我會考慮電動車,但是我家裡至少還要有輛汽油車!

其次,有些低端電動車連安全氣囊和ESP都沒有,這種車反正我是不敢開,安全得不到保障。另外我會有優先考慮那些技術比較成熟的電動車品牌,例如特斯拉。新車貴的話我可以選擇二手車,至少我開著踏實,配置豐富,駕乘舒適性比較好。而且很多商場和商圈附近都有超級充電站,跟朋友談點兒事情,喝幾杯咖啡的時間,就能補充一大部分電量。

巖哥的觀點:無論電動車也好,還是汽油車也罷,買車是為了給自己提高便利性,而不是受罪。所以目前如果充電條件不成熟的話,我肯定會首選汽油車。如果選擇電動車,我肯定會提前做好功課。

我是巖哥,如果您有關於汽車方面的任何問題,歡迎隨時向我提問,記得關注和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