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秋天的紅葉882


肯定是柴榮正確。你的這個提問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先北漢還是先契丹?而契丹主要是指幽雲十六州,因為滅掉契丹在當時是不能的。

一、趙匡胤時期沒有武力收回幽燕地區的打算

其實趙匡胤根本沒打算武力收回幽雲十六州,他是打算用五百萬貫錢贖買。這並不是抹黑,是真實的。當然趙匡胤從來沒有放棄過幽州故土,趙匡胤的家鄉就在幽州。只是趙匡胤的策略是以和為上,柴榮是主張武力解決。

後周王樸的《平邊策》中三次提到幽燕地區,柴榮對收復幽燕地區是時時掛念的。趙匡胤和趙普的統一戰略中並沒有提到幽燕地區。在著名的《雪夜問對》中只是說到了北漢,沒有提及契丹。還有記載:在收回幽燕的問題上,趙普對趙匡胤曾經說過:“孰取幽燕,孰可代之。”意思就是派誰去收回幽雲十六州,誰就會坐地稱王。這個和“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意思一致,是宋朝壓制武將的傳統策略。趙匡胤在如何謀取幽燕的策略上的態度上是搖擺不定的,或者說是束手無策的(除了花錢贖回,當然要看對方願不願意)。

二、柴榮的方略很明確:就是武力收回

周世宗在世時,契丹政治腐敗,君主愛殺人,人心惶惶。這點對柴榮來說肯定是有利條件。周世宗先打契丹主要有兩點原因:

1、“先易後難”的策略沒有改變。契丹比北漢強大的多,先打契丹不是“難”嗎?其實是因為,打北漢契丹會出手,還是要有一戰,而要拿下北漢老巢太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到時候雄兵耗盡,以疲敝之兵再戰契丹,就更難了。先打契丹就不一樣了,只需少數兵力監視北漢動向,北漢也不一定敢出兵,以主力打契丹。只要打贏契丹,餘者自服。

2、政治上,幽雲十六州百萬漢人的人心向背問題。當時的漢人在契丹的統治下,遭受橫徵暴斂,苦不堪言,而且地位低下,“蕃人毆漢人死者,償以牛馬,漢人則斬之,仍沒其親屬為奴婢。”至於契丹的民族政策改變,那是後來的事情。

有人細數中原軍隊與契丹的多次交戰,契丹敗多勝少,所以契丹並不是天下無敵的。

所以柴榮克復三關,不是偶然事件,更不是運氣。其中有一段插曲來自資治通鑑記載,這是宋朝時期的著作肯定不會去吹捧後周世宗。周世宗帶五百侍衛疾馳,脫離了大部隊,在休息時突然出現了契丹騎兵。“從官皆恐懼。胡騎連群出其左右,不敢逼。”就當時地形,契丹兵不是怕有埋伏,是柴榮的威名震懾住了契丹兵。

之後在準備圍攻幽州時,柴榮突發疾病,本來應該是一場惡戰,以這種方式結束。

借用丞相的一句話:“天不助我,助爾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