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现“黑色星期一”,原油大跌背后有什么经济逻辑?

当地时间3月6日,由于沙特阿拉伯力推的进一步减产遭到俄罗斯抵制,在维也纳举行的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及盟友)扩大减产谈判以失败告终。受此消息刺激,美油布油暴跌,石油股全线下挫。


当天收盘,全球石油市场基准、5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4.72美元,收于每桶45.27美元,跌幅为9.44%。


今早开盘,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大幅度跳空低开,开盘重挫25%至34.62美元,随后跌幅扩大至逾31%,最低跌至31.02美元,创1991年以来最大跌幅。


又现“黑色星期一”,原油大跌背后有什么经济逻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股市方面,又出现“黑色星期一”,美股三大股指期货跌幅不断扩大,道指期货一度跌4.29%,标普500指数期货跌4%,纳指期货跌3.75%。日本股市开盘急速杀跌逾4%,跌幅一路扩大至5.61%。澳大利亚、越南、韩国、新加坡股市跌幅均超过4%。


又现“黑色星期一”,原油大跌背后有什么经济逻辑?


国内,A股、港股开盘,沪指低开1.56%,创业板指低开1.9%,受国际油价暴跌影响,石油股开盘全线重挫,中海油服逼近跌停,中国石油低开2.6%,中国石化低开1.25%。港股恒生指数低开3.87%。石油股大跌,中海油跌近22%,中石油跌超10%,中石化跌超7%。


原油为何大跌


过去几年,每当原油面临危机时,OPEC+都会站出来力挽狂澜,可是这次谈判却谈崩了,俄罗斯拒绝了减产。


在俄罗斯反对减产后,欧佩克国家表现出与俄罗斯解除同盟关系的意愿,这意味着不但新的减产协议没有达成,减产联盟也可能瓦解,这对于当前神经紧张的油市来说,可谓是重重的一击。


又现“黑色星期一”,原油大跌背后有什么经济逻辑?


对于俄罗斯跟沙特谈不拢的原因,荷兰国际集团(ING)大宗商品策略负责人沃伦·帕特森(Warren Patterson)认为,美国不断抢占市场份额是令俄罗斯不满的关键因素。“与某些欧佩克成员国相比,俄罗斯可以更好地应对较低的价格环境。对俄罗斯来说,即便油价低于50美元/桶,也能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而沙特则需要约80美元/桶。”


另一方面,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扩散的背景下,原油的需求毫无疑问将受到大幅冲击。需求的减少叠加供给的增加,油价瀑布下跌就是合理的价格轨迹。


从历史上看,每一次油价大的暴跌,跌幅都达到了50-70%


01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原油市场需求疲弱,价格在一年之内跌幅超过50%。布伦特原油在1998年12月跌至9.5美元/桶的历史最低。


02


2008年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导致原油需求前景恶化,油价一年之内跌幅超过70%。WTI原油从100美元一年之内降至30美元附近。


03


2016年由于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导致全球油气能源供应大幅增加。14-16年,WTI原油跌幅超70%。


本轮原油下跌呢?


从去年底WTI 60美元价格计算,目前43美元附近的美油跌幅也才30%,离过去几轮价格下跌的幅度,还有较大距离。


从短期看,油价可能会和全球其他风险资产一样,进入波动率进一步释放的交易阶段。也就是容易出现短期的暴涨暴跌,类似上一周美股的表现。


但从中期来看,本轮由疫情冲击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可能性正在快速上升。由此,油价的下跌,趋势上可能并

结束。


由于原油是很多产业链的最上游,原油价格的涨跌将极大地影响工业品乃至消费品的价格波动。因此,原油被形象地称为“通胀之母”,“大宗商品之王”。


最直接的影响,股市开盘,中国商品市场上的化工品几乎没有悬念将迎接全线跌停,一个板的下跌还不够。其他商品也将受到情绪的影响全线大幅低开,一场腥风血雨将首先在商品市场上演。


间接一些的逻辑,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将加强市场的“通缩预期”。


目前,两股力量都在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的预期轨迹。


它们是:


(1)疫情对供给侧的冲击。

(2)疫情让经济周期加速进入衰退阶段。


对供给侧的冲击,将推升物价水平,有“通胀”催化剂的作用。而对需求侧的冲击,则相反。


但时间稍微拉长来看,只要疫情得到控制,供给侧的冲击会随着复产复工快速消退,这在中国已经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但需求侧的冲击,则会难办得多。


这是因为,疫情不仅仅本身冲击需求,更要的是,全球经济本身就进入了需求疲弱的衰退临界点。


在过去的2019年,主要经济体欧盟、日本、美国、中国,这些国家和地区的GDP增速,全线下滑。进入2020年,经济指标进一步恶化。这样,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后,骆驼要快速站起来,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当下全球经济面临的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并非通过货币放水就能简单解决。


它的深层根源在于过去十年全球财富分配的进一步失衡,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远低于高收入者,这导致消费增长的动能衰竭。而货币放水,将进一步加大这种失衡。这就导致了每一次的放水,其对经济的边际效力都在减弱。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两种冲击的合力,需求的疲弱要远大于供给的短期冲击。对供给的冲击可能是暂时的,但对需求的冲击,可能是

长期的,在一个经济周期内,可能是无法完全恢复的。


由此,市场预期经济进入衰退,风险资产价格暴跌,价格水平下滑出现通缩风险,就十分合乎逻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