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吶!做作業也有大學問?難怪我不愛寫作業?全怪父母不懂這4點

本文由 今日頭條原創首發,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全文2660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

溫馨提示:閱讀前請先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免費獲取本頭條號分享的最優秀的家庭教育和親子教育經驗。

一位家長說:他們家孩子做作業時,老要讓她陪著才行。只要她陪著坐在孩子身邊,不說話也沒關係,就是不讓她去做家務。有時候,孩子會老拿一些超級簡單的問題讓她幫他輔導。

一位王女士說:小孩都讀小學五年級了,可是卻越來越不如小時候了。以前,他一放學回家就馬上主動做作業,做完作業才出去玩,可最近這一兩年,他從來都不主動做作業。

即便在被我催了很多次後開始寫時,也是心不在焉,寫一會兒玩一會兒,我和他爸爸都愁壞了。因為不愛做作業,我們甚至對他動過武,但他卻依然我行我素,屢教不改,這可怎麼辦啊?

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抱怨,孩子慢慢長大,本以為不用再費那麼多精,沒想到孩子卻患上了“拖延症”。舉手可辦的事情,就是拖著不肯做。做作業十分拖拉,明明1小時就能完成的功課,偏要熬到深夜。有的甚至要家長代寫,幫忙收拾殘局。

說實話,我小時候最討厭就是寫作業,心裡老是想著玩,出去找小朋友玩,我是從來不會主動寫作業的,都是家長逼的。

從來沒想過,原來做作業還有這麼多學問,真是白活了這麼大。難怪我不愛寫作業,都怪父母沒有知道這些。

天吶!做作業也有大學問?難怪我不愛寫作業?全怪父母不懂這4點

一、家長如果不認識到認真做作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沒有辦法引導教育孩子認真寫作業。

1.認真做作業可以提高學習成績。

作業是一種複習,它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做作業也是對知識的集體應用,可以使知識掌握的更準確、靈活,這些對於提高學習成績是有好處的。

2.認真做作業可以及時檢查自己的學習效果,彌補課堂學習的不足。

獨立做作業可以及時、真實的檢查出自己的學習效果,因為孩子當天所學的知識,自己究竟領會的程度如何,識記的效果如何,應用能力的強弱,單憑自我感受是不準確的,必須通過獨立做作業才能得到及時的檢驗。

教師在課堂上所教授的知識或例題,一般具有典型性,不能包羅萬象,作業中的思考題和練習題有的是對課堂所學知識的補充,所以獨立完成作業可以彌補課堂學習的不足。

3.認真做作業可以消息化當天所學知識,並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獨立作業的過程是一個複習的過程,可以消化當天知識。

4.認真做作業可以鞏固記憶。

如果學過公式長期不用便會忘記,如果經常使用公式,做題就不會忘。

5.認真做作業培養責任心、義務感。

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可以培養孩子仔細認真的勞動態度,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家長長期包辦孩子的作業,或是直接告訴孩子方法和答案,孩子會形成依賴性,沒有責任心。

天吶!做作業也有大學問?難怪我不愛寫作業?全怪父母不懂這4點

二、家長們不分析孩子不主動寫作業的原因,自己都糊里糊塗,怎麼能對症下藥呢?

原因一:“讀書是一種懲罰”、“讀書對我沒有好處”解決辦法:這是緣於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所給的一種讀書的不良印象,如你不乖我就送你回幼兒園等。這給孩子的印象是讀書只是因為我不乖的懲罰,所以本能地對讀書產生反感。

原因二:“不做功課爸媽會更加緊張”解決方法:因為家長比孩子更加緊張明天沒有功課交,然後把沒有功課交的後果自我想象得非常可怕,但家長的想法孩子並不認同,所以孩子會覺得這麼緊張應該是你們的事情,自然對功課的熱情度趨於0。

原因三:做了功課我就沒時間玩了”解決方法:這很多時候緣於家長的缺失誠信而來的,比如明明講好做完功課就有的玩,但功課做完以後就說太晚要睡覺或還要做什麼附加題,結果孩子自然形成的應對行為就是磨蹭或拖延。

天吶!做作業也有大學問?難怪我不愛寫作業?全怪父母不懂這4點

三、家長朋友們,你們不掌握以下幾點,孩子能乖乖靜下心來寫作業嗎?解決孩子不主動寫作業的方法全在這裡,我父母在我小的時候怎麼不知道呢?難怪我不愛寫作業。

1.陪伴孩子建立習慣。

讓孩子主動做作業,有一個過程。剛開始,孩子對做作業有些討厭,對難題也有畏難情緒,老讓寫拼音、寫漢字他覺得無聊。

這時候,家長可以陪伴在孩子的左右,讓孩子不覺得孤單。必要時在手把手地輔導孩子,讓孩子不要對作業產生負面的感受。

這樣幫孩子建立做作業的習慣後,慢慢地讓孩子自己去做。至於陪伴的具體時間,這個因人而異。有些家長孩子都二年級了,還在陪伴。

這種做法應該有問題。應該根據孩子的感受,儘可能早地讓孩子自己獨立做作業,建立主動做作業的習慣。建立了這個習慣,習慣成自然。

2.作業在前,“好事”擺後。

為什麼要“作業在前,‘好事’擺後”呢?原來,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它的大腦神經系統高速運轉,做完作業,孩子非常疲勞,非常痛苦,有的孩子臉色都發白。

孩子要抵抗很多不利因素,才能最後完成作業。在做完一件疲勞的事情後,然後再讓他做他最喜歡的事情,就等於給他一個安慰,一個獎賞。

下次再做作業他就有了一個美好的期待,於是作業的積極性就高了。

如果你不這樣安排孩子,情況將是這樣的:孩子放學回到家,直接按下電視機的按鈕,打開冰箱就喝飲料,接著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電視看完再打遊戲,再過一會和大人吃晚飯,飯後再磨蹭一會,又洗澡,結果到了快要睡覺的時候,作業還沒做呢。

此時讓孩子去做作業,他就提不起精神了。

天吶!做作業也有大學問?難怪我不愛寫作業?全怪父母不懂這4點

也就是他把你家裡能享受的都享受完了,再讓他做辛苦的勞動,他就沒有了衝力,也就是,作業前邊沒有什麼好時等著他了,他也就沒有了做作業的動力了。

還由於孩子作業多,時間已晚,又受身體生物鐘的控制,作業無法完成,長此以往,孩子就會進入到惡性循環狀態,所以,必須遵守“作業在前,‘好事’擺後”的原則。

3.營造環境讓孩子主動寫作業。

把玩具收起來,把電視關好,把ipad收起來,把手機收起來,把雜誌收起來,把圖書收起來,把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不放在孩子的眼前、手邊,家長不去忙別的,要麼"呆坐",要麼看書,給孩子沒有去玩玩具、看電視、玩ipad、玩手機或者看書、看雜誌的機會。

家長就坐在那等他吃點東西、喝點水就去做作業,必要時提醒一下孩子,讓孩子再沒有別的選擇,那他就只能去做作業了。

如果想在效果好的話,在孩子書桌前的牆上寫上“主動完成作業”的標語,起到營造他主動做作業的強化氛圍。

天吶!做作業也有大學問?難怪我不愛寫作業?全怪父母不懂這4點

4.不隨意給孩子增加作業。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早早做完作業,就覺得孩子太輕鬆了,擔心將來學習不好,索性在給孩子佈置一些作業。

這樣的話,孩子會埋怨家長,厭惡做作業,即使已經建立了主動做作業的習慣,估計也會採取故意拖延甚至牴觸的做法來消極對抗,主動做作業就成為無稽之談了。


作為家長的你,是不是也覺得自己的孩子寫作業非常拖延和磨嘰,總是要讓你吼著才能寫,總是要寫到半夜,你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嗎?又該怎麼辦?

趕緊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孩子不愛寫作業怎麼辦?看看其他媽寶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很有效果哦,都在今日頭條APP搜索

天吶!做作業也有大學問?難怪我不愛寫作業?全怪父母不懂這4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