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慈子孝+做作業=雞飛狗跳,那是家長方法錯了,做作業應這樣做

昨天發了一個孩子做作業的微頭條。一個網友給我評論說:"母慈子孝+做作業=雞飛狗跳"

,仔細的想了一下,確實在現實生活中,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確實成了一個很為難的事情。

小明做作業了,別再磨磨蹭蹭的。

都幾點了,還在玩!一會兒你的作業就做不完了。

這道題媽媽也不會呀,該怎麼辦呢?我想出來了再告訴你。

這道題爸爸也不會啊,哎,我在作業幫找老師問一下該怎麼做!

爸,家庭作業老師可是要修改的,做不對,就得不了A了。

母慈子孝+做作業=雞飛狗跳,那是家長方法錯了,做作業應這樣做

做作業做得雞飛狗跳

從上面家長和孩子的言語中,可見為什麼要做作業和怎樣做作業,很多家長和孩子都有很大的盲目性。甚至有的家長和孩子認為作業是老師佈置的,還要判分數,所以才要做作業。於是,做作業成了家長和孩子的負擔,成了一件苦差事。

其實有這種想法的家長是沒有認識到孩子做作業的目的。大家可曾想過,孩子讀小學的時候很多家長會輔導,但是到了初中或高中,我們一定就會輔導嗎?而且做作業必須全對嗎?孩子不會又該怎麼辦?

因此,我們應該瞭解孩子做作業的目的是什麼?

母慈子孝+做作業=雞飛狗跳,那是家長方法錯了,做作業應這樣做

輔導孩子做作業是一個不省心的事

做作業的目的。

1.做作業是為了及時檢查學習的效果。

做作業是對知識應用的及時檢驗。考察的內容是孩子預習,聽課,課後複習的知識。考察的是所學知識孩子有沒有領會,有沒有記住,學到什麼程度,能否應用,應用能力有多強。這些知識光憑孩子自我感受是不準確的,只有通過作業才能體現出來。

2、做作業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做作業是對整個知識的一個消化過程。可以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區別開來,對事物之間的關係瞭解的更清楚,對公式的變化運用得更靈活。

3、做作業可以提高思維能力。

在孩子分析和解決作業問題的過程中,不僅讓孩子學到的新知識得到了應用,而且得到了思維的鍛鍊,使孩子的思維能力在解決作業問題的過程中迅速得到提高。

母慈子孝+做作業=雞飛狗跳,那是家長方法錯了,做作業應這樣做

做作業的目的

認識了做作業的目的性,家長對於孩子做作業就不要太過擔心,我們需要培養的是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有教會孩子掌握一定的做作業的方法。而且家長還要知道一件事,做作業是可以犯錯誤的,否則我們不知道孩子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如何。但是,孩子在做作業時,我們該教會孩子什麼方法呢?

要想孩子作業做得好,家長要教會孩子學會這幾個方法。

一、教會孩子孩子做作業之前先複習。

只有複習得好,作業才能做得更好。孩子在做作業之前,應該把老師上課所講的內容認真地看一看,弄清楚基本原理和概念、定律、定義。需要孩子想一想這些概念原理、定律、定義是怎麼得來的,有什麼意義和作用。特別要注意的是要把書中的例題弄明白。如:弄清楚例題是用了哪些方法,用了哪些解題思路等等,最好能做到舉一反三。

二、教會孩子做作業時要認真審題。

做作業時審題最關鍵。假如連題意都判斷錯了,肯定會把作業要求的內容就全做錯了。所以我們要注意審題,而且在審題時要多琢磨,多推敲,深思考。審題首先要弄清題目提供的已知條件,提出了什麼要求,做這道題需要聯繫和運用到哪些知識點等等。

其次要掌握好一定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步驟。最好把一道題分成幾個部分,或者細分成幾個環節。一定要自覺做到,不明白題目意思不提筆,不清楚方法不做題,不明晰過程步驟不下筆,這樣答題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如行雲流水一般流暢而不急躁。

母慈子孝+做作業=雞飛狗跳,那是家長方法錯了,做作業應這樣做

家長要教會孩子細心審題

三、教會孩子細心做題。

我們都知道,做題的過程需要動腦動手,還要保證做題規範正確。因此要求孩子在平時做作過程中必須書寫規範,按照題目的具體要求仔細做題,方能得出正確的答案。

這要求我們平時做題認真細緻,步驟完整,思路清晰,表達準確,態度嚴謹,數據無誤。

四、教會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獨立思考。

做作業的目的就是鞏固、消化、加深和提高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因此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孩子就必須要有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自己不會的題目,只是看了別人的答案就容易忘記,但如果是由自己獨立思考解答出來的,就會記得很牢固。

母慈子孝+做作業=雞飛狗跳,那是家長方法錯了,做作業應這樣做

教會孩子獨立完成作業

五、教會孩子有認真檢查作業的好習慣。

在做作業的過程中,由於很多原因,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疏漏和欠缺,因此作業做完之後一定要認真檢查,這樣可以避免作業中的許多差錯和遺漏。

因此家長要求孩子要做到一下幾個步驟:

1、檢查題目是否抄寫正確?

2、審題是否正確?

3、運算是否正確?

4、方法思路步驟是否正確?

六、教會孩子做完作業之後要思考。

作業完成之後,要想一想作業中用了哪些概念原理和公式。還要想一想是否還有其它的解題方法。這種思考能讓我們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更加地系統掌握並且達成觸類旁通的目的。

母慈子孝+做作業=雞飛狗跳,那是家長方法錯了,做作業應這樣做

教會孩子做完作業再思考

七、教會孩子分析總結作業。

當老師把作業批改完發下來後,需要孩子認真翻閱、認真分析和反思,對於做對的題目以前是採用什麼樣的方法和思維做對的,以後遇到類似的題目能不能觸類旁通?

對於做錯的題,要分析並找出做錯的原因所在。

做錯題一般有三個原因。1、馬虎、粗心大意。2、弄錯了概念定律公式,基本基本知識掌握不牢固。3、具體思路不對,小題大做。

對於第1種要提醒自己以後要多加小心;對於第2種要在預習聽課和複習上下功夫,掌握基礎知識以後再做作業;對於第3種,要認真分析例題,明確解題方法和解題思路。

只有經過認真分析才能吸取教訓,避免以後再有類似的錯誤發生,從而把作業做得更好,所學的知識記得更牢靠。

另外還要教會孩子經常整理已做過的作業,最好是把作業和課本同時放在書桌前或者比較顯眼的位置,不時的提醒自己翻看。

八、教會孩子學會把握做作業的時間。

合理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培根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歌德

今天應做的事沒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誤了。——裴斯泰洛齊

家長要注意,孩子做作業要“今日事,今日畢”,當天的作業當天完成。家長不要因為自己的事情而讓孩子也學著貪玩拖沓。因為孩子每天都有每天的任務需要完成。

母慈子孝+做作業=雞飛狗跳,那是家長方法錯了,做作業應這樣做

教會孩子會把握時間

結束語:

學生做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需要培養的是孩子獨立完成任務的學習習慣,即需要孩子有按時完成任務的態度和責任心,這有助於培養孩子靈活運用知識並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自我的學習能力。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對於孩子做作業,需要培養的就是做作業的良好習慣和方法。

只要學習習慣好了,並且掌握一定的做作業的方法,怎麼會"母慈子孝+做作業=雞飛狗跳"呢?在學習當中沒有哪一個人能達到將知識全部能掌握的能力,因此家長要允許孩子犯錯。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犯錯的過程中總結髮現自己的不足,哪些地方知識點掌握得不好,而不是需要家長“包辦”地去給孩子解決作業,幫助孩子做作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