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重症人,更應有“雷鋒”精神

早上,有人突然問我“今天是什麼日子?”,我一臉懵,然後腦袋裡飛快搜索著,誰生日?什麼節日?還是什麼重大事件?翻開朋友圈,想尋找相關的蛛絲馬跡。最終還是鎩羽而歸,一問才知,今天是3月5號-學雷鋒紀念日。

身為重症人,更應有“雷鋒”精神

雷鋒的一生,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的一生。他的"釘子"精神,代表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無私忘我的奉獻精神。1963年3月5日,毛澤東主席為雷鋒的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並在《人民日報》發表。於是每年的3月5日定為學雷鋒紀念日。

還記得小時候,每到3月5日,都會有各種紀念活動,有徵文比賽,有宣傳標語,有志願者活動。那時候覺得雷鋒很了不起,要向他學習。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接受了更多新事物,總會帶著批判的眼光看世界,什麼塑造典型、形式主義,甚至雷鋒的皮夾克都爆料出來,加上身處社會這個大染缸,我們漸漸的,便忘記了雷鋒,也忘記了這種精神。

身為重症人,更應有“雷鋒”精神

在醫院上班以後,每天忙於各種臨床工作,平時不斷地有學習、講座、考試,有時候特別嚮往那種不用熬夜,有雙休的工作。但看看周圍同事,也都一樣的辛勤忙碌著,便覺得生活也就這樣了,日復一日,熬到退休。

今年是個特殊的一年,病毒疫情肆虐祖國大地,商場關門,酒店關門,景點關門,大家都居家隔離了。不能居家的是醫療工作者,不僅在臨床一線工作,還需要支援前線。尤其到了最後關頭,剩下的更多是危重症病人。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重症醫學責無旁貸。

身為重症人,更應有“雷鋒”精神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重症醫學科的發展,在醫院內,ICU是所有學科的堅強後盾,在外,重症醫學科是突發重大災難事件救治的首選專業。在重症醫學科,加班是家常便飯,有時忙到很晚才下班,隨叫隨到、加班加點對於我們來說早已習以為常。

記得剛工作不久,遇到一個肺栓塞的危重病人,多器官功能衰竭,大劑量血管活性藥物應用,氣管插管、機械通氣,還有CRRT治療,病情極不穩定。我們主任在床邊守了2天2夜,最終看到患者轉危為安,感到非常開心。主任說“陽光總在風雨後,讓他值得自豪的,不是那些誇獎與讚譽,或是一面面錦旗,而是一個個患者轉危為安”。

這就是奉獻精神,雷鋒是個榜樣,是一面旗幟。他不是要求我們做著跟雷鋒一樣的事情,而是要我們懷著這種無私奉獻、樂於助人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就像有首歌裡唱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我只想淡淡的說----職責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