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抗“疫”天团,他们都是谁?

四大抗“疫”天团,他们都是谁?

在这场抗疫战场上,我国医疗精锐尽出,汇聚武汉。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

“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东齐鲁”,是我国医学领域精英团队,为保护全国人民的健康安全,坚定的逆行。

今年高考的学生,出生那年遇见非典,而高中毕业这年,他们碰见新冠。看着这些敢于奉献、忠于职守的医护人员,感染了身边无数的你我。这些感动最终会植入学生的心理,埋下一颗理想的种子,生根发芽,投入到我国的医疗卫生健康事业中,为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长足发展默默的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今天,我们将梳理这四大天团,可以让更多的考生所熟知。


北协和——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四大抗“疫”天团,他们都是谁?

北京协和医学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唯一一所医科全国重点大学,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行院校一体的管理体制,是中国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是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协和医学院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捐资创办,1919年10月开办八年制医学本科,是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医学院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自行审核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的委托学位授予单位,国际医学科学研究组织正式成员单位,被誉为“中国医学殿堂”。

学校历经“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中国协和医学院”、“中国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等多个历史阶段,于2007年5月18日正式复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

为探求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创新模式,北京协和医学院与清华大学于2006年9月起开展合作办学,可同时使用“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作为第二名称,并依托清华大学,部分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平台建设行列。

据2019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院校设有18个研究所(以及5个分所)、7所临床医院、6所学院、1个研究生院;在岗博士生导师654人,硕士生导师845人;有各类在校生4726人,其中研究生3862人占82%,普通本科生与成人本科生628人占13%,普通专科生236人占5%;拥有6所直属医院和1所共建医院。


南湘雅——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四大抗“疫”天团,他们都是谁?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XiangYa School of Medicine ,CSU)是隶属于中南大学的学院,是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首批教育部、卫生部共建高校医学院,教育部和卫生部共建的十所部属综合性大学医学院之一,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与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在中国同时进行两个标准试点研究的两所院校之一,首批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五所院校之一。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前身是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创办于1914年,由湖南育群学会与美国耶鲁大学雅礼协会联合创建,是中国第一所中外合办的医学院。1925年,孙中山曾为湘雅第五届毕业同学题写“学成致用”的勉词。五四运动时,毛泽东曾在此主编过《新湖南》周刊。历经国立湘雅医学院、湖南医科大学等阶段,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由卫生部和湖南省政府共建。2001年2月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行列。

学院造就了汤飞凡、张孝骞、谢少文、李振翩等一大批中国海内外有影响的医学专家。曾享有“南湘雅、北协和”之盛誉。1992年,国家邮政部首次发行4枚科学家邮票,其中就有2枚是湘雅毕业生汤飞凡、张孝骞。

据2016年1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占地面积1200亩,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不含老校区和附属医院),拥有固定资产总值近20亿元。拥有6所学院,开办11个本科专业,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和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建有24个临床教学基地;有在校学生1万多人,教职员工近万人,其中有正、副教授2000余人,博士生导师近700名。


西华西——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

四大抗“疫”天团,他们都是谁?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前身是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基督教会1892年在成都建立存仁、仁济医院;1914年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成立医学院,将其作为教学医院。经过113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已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的综合性研究型临床医学院及教学医院;1990年被卫生部评定为三级甲等医院。是中国高等医学教育重要基地,西南地区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循证医学中心,国家新药、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

华西医院是中国规模庞大的医院之一,是中国西部疑难危急重症的国家级诊疗中心,在复旦大学2009年度和2010年度中国最佳专科声誉和最佳医院排行榜上,连续两年名列全国第二。


东齐鲁——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四大抗“疫”天团,他们都是谁?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Cheeloo College of Medicine, Shandong University),是负责山东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二级办学机构。

齐鲁医学院历史可追溯至1864年创办于山东登州的文会馆。1911年,共和医道学堂大讲堂在济南正式落成,其后的齐鲁大学医学院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医学院校之一。1952年由齐鲁大学医学院、山东省立医学院、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合并成立山东医学院。1985年山东医学院更名为山东医科大学。2000年7月,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山东大学。2012年5月,山东大学整合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等5个学院以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山东大学口腔医院、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等4所附属医院,成立齐鲁医学部。2017年9月,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部更名为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英文名称不变。

据2017年12月齐鲁医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事业编制人员711人(不含附属医院),其中医学专任教师477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341人,另聘有临床教授副教授302人,直属附属医院事业编制人员3495人,非事编人员5490,合计898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952人;有各类全日制学生约880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4697人,研究生3726人,临床医学(英语授课)留学生300余人;拥有3个国家级科研机构,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本科专业。


想了解上述院校医学相关专业招生详情,可私信留言,我们将详尽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