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蠶為何會出現不蛻皮或者半蛻皮現象?6種預防措施需綜合利用

家蠶在生長髮育過程中,需要經歷多個眠期,每經歷一個眠期,蠶體就會蛻皮一次,而每一次只有蛻皮成功了,才能算順利進入下一齡,比如2齡蠶長到3齡蠶,中間需要就眠一次,如果蠶在眠起時沒有成功蛻皮,那麼蠶的生長髮育就意味著出現了異常,養殖週期會有所延長,很容易成為弱小蠶,有的還容易誘發一些蠶病。無論是1齡蠶就眠還是4齡蠶就眠,養殖戶都要觀察蠶體變化,特別是眠起處理時,要查看蠶座中蠶蛻皮情況,如果發現蛻皮異常的,需要分析具體原因,是由於生理性引起的,可以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那麼對家蠶的影響有限。但如果蛻皮引起是由病理性引起的,那麼情況就複雜多了,3-4齡蠶因病菌而不蛻皮或者半蛻皮,那麼部分蠶可能無法進入5齡蠶,更不用說上蔟作繭了,那麼蠶繭的產量也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正常情況下,家蠶在眠起餉食前,90%以上的蠶會完成蛻皮操作,剩餘少部分蠶也會陸續蛻皮,蛻皮過後會發現蠶體色澤、大小等都有細微的差別,特別是在5齡蠶眠起時,這種差異會更為明顯。當然,這是理想的條件下,在實際養殖過程中,有的養殖戶還會遇到蠶不蛻皮或者蛻皮退到一半就沒動靜了,發現蠶自身無法完成蛻皮操作時,養殖戶不可人為強行干預,比如自己用手來剝蠶皮,這種操作是非常不可取的,蠶體很容易出現創傷,反而會誘發一些蠶病,因此無論如何都要避免採取這樣的措施。對於剛養蠶不久的新手來說,可能沒有搞明白,為何大部分蠶可以順利蛻皮,而部分蠶卻出現蛻皮困難?實際上這還是跟養殖戶的日常管理有很大關係,個人認為家蠶不蛻皮或者半蛻皮,主要跟以下五個因素有關。

養蠶為何會出現不蛻皮或者半蛻皮現象?6種預防措施需綜合利用


一、養殖戶眠前除沙操作不當,對蠶體造成創傷

養蠶時除沙環節是很常見的,從2齡蠶開始,有兩個關鍵的階段,可以說都少不了除沙操作,第一個是家蠶即將要入眠時,提前除沙可以給蠶創造一個相對舒適的環境;另一個是蠶醒眠後,通常是眠起餉食階段,同步進行除沙,更換新的蠶座,這樣可以將一些弱小蠶篩選出來。不過在實際操作時,有的養殖戶除沙操作不規範,就容易引發一些其他的問題,比如說給即將進入4齡蠶進行除沙,養殖戶提網操作幅度較大,導致部分蠶掉在水泥地面上,蠶看起來還能繼續進食桑葉,但實際上蠶體內部可能出了問題,即使能夠入眠,也可能出現不蛻皮的現象。需要注意的是,因養殖戶操作不當對蠶體造成的創傷,往往是不可逆的,有的從外表看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但隔2-3天異常情況就會體現出來。

二、蠶藥過量使用

大部分養殖戶在養蠶時,都會使用多種蠶藥,基本上是用來預防蠶病,理論上來說,這樣操作是可行的,但很多養殖戶並沒有嚴格按照要求操作,特別是用藥方法和使用劑量上,長時間過量使用蠶藥時,蠶體的生長髮育就容易出現偏差,有的蠶可能在3齡蠶期表現出來,有的蠶可能在5齡蠶期表現出相關症狀,這跟蠶藥使用的劑量有一定關係。還有的養殖戶在眠前對蠶體進行消毒操作時,如果消毒藥劑使用過多,超出了蠶體承受的範圍,那麼部分體質偏弱的蠶,也容易出現不蛻皮,或者蛻皮困難的現象。無論是自己現配的消毒劑,還是市場上直接採購的,消毒操作時都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來,不可隨意使用,更不能加大劑量使用,同一種消毒劑,在不同的蠶期,其使用量往往是不同的,比如在2齡蠶入眠前使用防僵粉,使用劑量如果按照5齡蠶來操作,那麼必然會存在一個劑量過量的問題,3齡蠶眠起時,就會發現部分蠶並沒有蛻皮。

養蠶為何會出現不蛻皮或者半蛻皮現象?6種預防措施需綜合利用


三、弱小蠶出現出現了一些蠶病

通常情況下,同一批蠶種餵食同樣的桑葉,蠶體的長勢會較為均勻,但有時會因為多種因素,導致部分蠶體體質偏弱,或者個頭明顯偏小,蠶房內溫溼度異常,或者蠶體被蠅蛆寄生,就容易誘發一些蠶病。還有的養殖戶在蠶房、蠶體、桑葉等消毒處理時,沒有認真落實好,導致部分蠶體出現真菌感染,也很容易誘發多種蠶病。無論什麼原因引起的蠶病,只要在蠶入眠前中招了,蠶眠起時就可能有不蛻皮的情況,一般來說,這種現象在4-5齡蠶期較為多見,1-3齡蠶相關病菌還處於潛伏階段,沒有明顯表現出相關症狀,蛻皮操作也會較為正常。對於養殖戶來說,比較難把握的是5齡蠶,因為該階段蠶體的生長髮育較快,人員進出蠶房也較為頻繁,病菌感染的機會也比較多。

四、眠期蠶房內相對溼度偏低

蠶房內溫溼度對蠶的生長有很大關係,如果溫溼度偏高或者偏低,都會使得家蠶的長勢出現異常,比如進食桑葉緩慢、不就眠、蛻皮困難等,3齡蠶期蠶房內的相對溼度高於90%時,蠶座中病菌出現的概率就大幅度增加,一些蠶病也會隨之而來,特別是在眠期,家蠶本身的抵抗力偏弱,更容易中招。在蠶蛻皮時期,如果蠶房內的相對溼度低於60%,很多蠶會無法順利完成蛻皮,1-4齡蠶,在眠期所需的溼度是有所差異的,1齡蠶就眠時,蠶房內的適宜溫度為26-27℃,相對溼度為85%-90%;而4齡蠶就眠時,適宜溫度為24-25℃,蠶房內的相對溼度為70%左右。如果養殖戶在蠶入眠前撒入焦糠,又遇到持續乾旱少雨的天氣,蠶房內的溼度就可能不足,養殖戶不及時採取補溼措施,就容易出現家蠶難以順利蛻皮。

養蠶為何會出現不蛻皮或者半蛻皮現象?6種預防措施需綜合利用


五、眠中保護處理不當,未能提供安靜、舒適環境

養殖戶在選擇蠶房時,不僅要考慮到蠶房內部環境,而且還要注意外部環境,比如周邊是否有發出噪聲的工廠,或者其他加工型企業。如果蠶在入眠時,蠶房內部或者周邊經常出現震動,或者有其他噪聲,那麼蠶是無法順利就眠的,特別是3齡以下的蠶,對周圍環境較為敏感,受到驚嚇後會停止就眠,4-5齡蠶相對好些,但也不宜在喧鬧的環境下。另外,還有的養殖戶,在蠶進入眠期時,人為去移動蠶座、抽到蠶網等操作,同樣會使蠶受到驚嚇,部分蠶比較敏感的,會有不蛻皮的現象,如果是蠶正好在蛻皮,那麼會使得蛻皮不再繼續,進而出現半蛻皮。

家蠶在該蛻皮時不蛻皮或者蛻皮不徹底,都意味著蠶的生長髮育出現了異常,會使得後期蠶繭產量存在變數,當然養蠶收益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如果5齡蠶眠起時,有5%的蠶蛻皮異常,非病理性引起的,蠶繭產量的影響值會控制在5%以內;但如果是病理性引起的蛻皮異常,蠶繭產量的降幅可能在10%以上,誘發一些蠶病的,養蠶收益的降幅可能超過50%。家蠶不蛻皮看起來不是什麼大問題,有的養殖戶如果不細心觀察,可能還沒有注意到蠶是否蛻皮,等經歷了一兩次後,就會發現家蠶蛻皮異常也會影響養蠶收益。那麼養殖戶在日常管理中,該如何減少蠶不蛻皮或者半蛻皮的現象呢?個人認為可以落實好以下6點內容。

養蠶為何會出現不蛻皮或者半蛻皮現象?6種預防措施需綜合利用


1、認真落實各環節消毒措施,減少病菌殘留

家蠶不蛻皮,有的是病理性引起的,為了減少這一現象,養殖戶就要重視衛生消毒環節,蠶房牆壁、蠶座等處,不能有上一季蠶留下的汙漬,對蠶房、蠶具等消毒要做到不留死角,不管是1-3齡蠶,還是4-5齡蠶,都需要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消毒。除了做好蠶房內部的消毒外,還要注意桑葉是否乾淨,有的桑葉上含有蟲卵,如果養殖戶不將桑葉消毒再使用,一些病菌就會進入蠶房中,部分會直接寄生在蠶體上,進而出現一些蠶病。從3齡蠶開始,養殖戶應當重視桑葉的消毒環節,特別是連續陰雨天氣,更是要用漂白粉溶液清洗桑葉,晾乾後再給蠶餵食。蠶病的預防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沒有哪種蠶藥可以徹底解決的,只有養殖戶平時重視蠶房、蠶體等消毒,家蠶因病理性不蛻皮的現象就會明顯減少。

2、蠶房精細化管理,減少人為因素對蠶體造成的傷害

從某種角度來說,家蠶是很脆弱的,需要養殖戶精心照料,蠶房內的溫溼度,要根據1-5齡蠶期進行適當調整,不管外界氣溫如何變化,室內的溫溼度都要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另外,養殖戶在除沙、放置蠶具、餵食桑葉等操作時,要注意輕拿輕放,不能動作幅度過大,減少人為因素給蠶體帶來的傷害。有的養殖戶蠶種數量較多,而自家勞動力不是很足,比如3個人養8張蠶種,進入4齡蠶後,每天需要採摘桑葉、餵食桑葉、除沙、消毒等,這時人就會顯得很疲勞,眠前除沙操作時,就不會那麼小心翼翼的,弄不好就將蠶受傷了,這種現象是要想辦法避免的。養殖戶在對蠶房進行管理時,前期準備工作做得越仔細,後期操作起來就會越順暢,蠶的生長髮育也會很正常,當然不蛻皮的現象也會很少見。

養蠶為何會出現不蛻皮或者半蛻皮現象?6種預防措施需綜合利用


3、嚴格控制蠶藥、消毒劑使用量,不擅自增加使用量

養殖戶想要把蠶養好,可以說蠶藥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使用蠶藥是有一定講究的,特別是在使用量上,很多養殖戶會陷入誤區,認為蠶藥多用些,蠶繭產量會明顯提升。實際上並非如此,蠶藥不僅要選擇正確,而且還得控制好使用量,比如滅蠶蠅溶液,主要用來預防家蠶蠅蛆病,從4齡蠶開始就可以使用,前期使用1-2次,如果是對蠶體進行噴藥,那麼需要稀釋成300倍的溶液,噴灑量過大時,蠶座中會比較潮溼,反而不利於蠶的生長。另外抗生素類蠶藥也要控制好使用量,每次噴灑在桑葉上時,不可超過使用量的30%以上,一旦使用量過多,不僅養蠶成本增加了,而且效果還達不到預期。在不同蠶期,使用蠶藥、消毒劑等,要嚴格按照操作說明,同時春蠶、夏秋蠶等,要更換不同的蠶藥,這樣家蠶的蛻皮就會比較正常。

4、眠前餵食偏嫩桑葉,儘可能飽食就眠

大部分養殖戶都比較清楚,在1-2齡蠶期,需要採摘相對鮮嫩的桑葉,只有進入4-5齡蠶期時,才能給蠶餵食偏老的桑葉,實際上在蠶入眠前和眠起餉食時,都不宜餵食偏老的桑葉,這主要是因為這兩個階段,蠶的消化能力會有所減弱,鮮嫩的桑葉營養成分更容易被吸收,裡面的水分也更加充足。蠶在眠期不再進食桑葉,而在眠期階段自身會消耗一定的水分,眠起蛻皮時也會消耗一定的體力,這就意味著入眠前餵食的桑葉非常關鍵,桑葉投放量過少,蠶在眠期的抵抗力就會偏弱,也可能無法順利蛻皮,此時不僅要餵食相對鮮嫩的桑葉,而且還要讓蠶飽食就眠,這樣蠶才能順利蛻皮進入下一齡。這裡面需要注意的是,2齡蠶期餵食的鮮嫩桑葉,和4齡蠶期眠前餵食的桑葉是有一定差別的,4齡蠶要入眠時,不用採摘1-2齡蠶餵食的桑葉,可以餵食3齡蠶的桑葉。

養蠶為何會出現不蛻皮或者半蛻皮現象?6種預防措施需綜合利用


5、加強眠中保護措施,避免蠶蠅、老鼠等進入蠶房

有的蠶無法順利蛻皮,是有外界干擾因素的,比如說在眠期給蠶房通風時,養殖戶沒有在門窗上做一些保護措施,直接讓蠶蠅、老鼠等進入了蠶房,蠶蠅飛進蠶房對蠶的危害是比較大的,一些蠅蛆就可能寄生在蠶體上,容易誘發家蠶蠅蛆病,出現了蠶病,不能順利蛻皮也就比較正常了。因此,養殖戶在眠期,不僅要控制好蠶房內的溫溼度,還要注意不能讓外面的老鼠、飛蟲等進入蠶房,特別是4齡蠶以後,蠶座的數量較多,如果不落實好眠中保護,部分蠶的生長髮育就會出現異常,蛻皮困難只是其中一方面,後期還可能出現多種蠶病。整個眠期,蠶房內要保持相對安靜的環境,養殖戶進入蠶房查看時,也要儘可能少發出聲音,這樣是有利於蠶正常蛻皮的。

6、眠期注意蠶房內相對溼度變化,必要時需增溼操作

在日常飼養時,養殖戶對蠶房內的溫溼度是比較瞭解的,畢竟每天需要餵食桑葉,但當蠶止桑就眠時,同樣要注意蠶房內相對溼度變化,特別是眠前在蠶座中撒入焦糠的,在蠶蛻皮時要查看蠶房內的相對溼度變化,因為焦糠具有一定的吸溼性,如果眠前蠶房內的相對溼度為70%,眠起時相對溼度就可能降至60%以內,很顯然這樣的狀態,是不利於蠶正常蛻皮的,需要進行補溼操作。發現部分蠶不蛻皮或者半蛻皮時,養殖戶可以在蠶座中加入溼蠶網,這樣室內的相對溼度會增加,更有利於蠶正常蛻皮。整個眠期的溫溼度,養殖戶都要及時瞭解,相對溼度偏低了,就想辦法進行補溼,數值偏高了,就進行排溼操作,當然,比較好的是配備自動控制系統,通過系統化科學管理,家蠶的生長髮育會更加理想。

養蠶為何會出現不蛻皮或者半蛻皮現象?6種預防措施需綜合利用


總之,影響家蠶不蛻皮或者半蛻皮的因素有很多,養殖戶提前瞭解清楚,當自己真正遇到時,再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及時採取補救措施,這樣養蠶收益就不會影響很大。實際上,這種現象也不是什麼時候都會出現的,養殖戶如果提前採取一些預防性措施,也是可以避免的,根據多年的養蠶經驗來看,只要養殖戶認真做好以上6點內容,形成一個標準化操作,那麼家蠶不蛻皮或者半蛻皮的現象就會大幅度降低,養蠶收益自然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從這一角度也可以看出,養蠶收益的高低,往往取決於一些細節管理是否到位,平時多觀察、多分析、多總結,養蠶技術也就會不斷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