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沒有上市一樣成為了世界超級企業,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公司要上市?

淡淡禪風


華為作為知名的公司,之所以沒有選擇上市,主要與華為的掌舵人任正非管理企業的價值觀有直接的關聯,任正非曾多次公開指出,華為之所以不選擇上市,一方面在於不想讓資本的介入,侵蝕了華為的文化,另一方面華為的股權非常分散,大多數員工都持有華為的股份,一旦上市之後,絕大多數的員工的財富會集聚增加,實現財富自由,這樣就會喪失工作的初心,這對於華為整體企業來說是非常致命的。

同時,公司之所以選擇上市,主要是為了融資,同時上市之後可以讓公司的品牌迅速提升,而華為作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偉大企業,即便不上市,也不影響它的知名度,同時華為的營收和淨利潤都保持非常穩定的增長,融資需求也不大,所以本身也沒有上市的需求。

至於國內很多上市公司都很樂意上市,尤其很多中小民營企業本身融資難,有融資的缺口和需要,同時也不排除很多公司上市,是很多股權資本、風投的推動的結果,要知道風投在A輪、 B輪投資了企業,肯定希望一些企業儘快上市,這樣才會迅速的減持套現,畢竟資金都是逐利的。另外,對於一些原始股東以及創始團隊來說也是樂意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把創業成果真正變現,這種變現也被廣大股民譽為圈錢。尤其a股時不時的還出現造假上市的情況,比如樂視網,而且在融資和投資兩者之間,近幾年a股明顯偏向了企業融資,新股上市步伐的加快一定程度也影響了股民的信心,加速了市場的殺跌。所以股民內心還是希望在投資和融資兩大證券市場基本功能上,a股能夠有效的平衡。


侯哥財經


我舉一個例子,我們這裡有一個從二十歲,那時候是生產隊,幾乎每個生產隊都搞烤煙,所以自然而然就學會了抽菸,一直到後來九十八歲去世,一輩子幾乎不怎麼生病,一輩子過得很苦無兒無女的。吸菸有害健康,人人皆知,國家上下都提倡禁菸,就是不禁止銷售和生產。但他竟然健康活了差不多一百年。開始說華為了,為什麼人家那麼多公司上市,人家目的就是集資,說難聽點就是圈錢嘛。凡事都有特例,其中的奧秘普通人是無法知曉的,能生存,能發展,自然有它的理由和秘密。至於能活一百年的那個人,一輩子勞作,吃得簡單,結果健健康康活了一百年,也是個例,但也有研究的價值。華為的信息肯定我們無法有太多的掌握,秘密就無從知曉了,願華為做得更好,為華做更多的貢獻。


江南柳月


企業上市是企業進行股權融資、直接融資的一種方式和手段,由於其融資方式具有永久性,無需歸還融資效率高的特點,所以企業上市能夠大幅度降低企業財務成本,免受國家收縮銀根等金融政策的影響,成為了企業區別於銀行貸款而更多會選擇的融資方式。所以當企業想要在穩定發展道路上尋求一次上升空間,那麼企業會選擇進行上市。上市一方面會要求企業在上市準備過程中梳理企業的相關經營情況,有利於完善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從而提高一定的競爭優勢和企業知名度和公信力。

企業上市的好處:

1、提供企業股份的流動性,使股東的股份可以買賣和套現。

2、有助企業規範結構和管理。

3、使企業能更快,更容易集資和融資。

4、有利於企業兼併,資產重組和收購。

5、提高企業公眾形象及對客戶的信譽。

6、有助於企業獲得銀行貸款。

7、便於企業向員工發行福利股票,使員工的積極性與企業利益緊密聯繫。

企業上市的壞處:

1、上市以後企業不再是私人公司,具有定期進行公開、透明的信息披露義務。

2、媒體負面新聞播報對於企業的影響效果呈現指數型比例增長。

3、上市後股權會被稀釋,企業的全部管理權不能完全掌握在管理層手中。

4、上市後,企業外部審計費用增加。

華為不上市的原因:

華為的股權結構複雜。由於創業初期任老缺乏相應的資金且得不到銀行等機構的支持,他所選擇的解決方式就是向員工借款實行虛擬受限配股。所以華為內部的股權結構非常複雜。

華為內部管理模式。華為對於研發費用可以說有著超過其他任何相似公司的慷慨,如果一旦上市華為公司在研發方面的投資將導致其短期內的利潤率無法滿足股東的要求,從而影響到企業的決策以及未來的發展。以目前的形式經營情況,華為是任老可以一錘定音的,而上市後任老將無法對華為進行最終決策。

華為目前的現金流充沛。雖然華為的利潤率較低,但是其主營業務收入卻一直在增長,隨著技術水平的拔尖,華為未來的價值將不可估量。

所以就目前狀況來說,上市後的掣肘反而會對華為未來發展產生制約性的影響,因為不能成為最優選擇。


50計劃


上市與不上市,與企業能否成為優秀企業沒有絕對關係!華為沒有上市,一樣成為世界超級企業,但那只是少數例子,全世界絕大多數超級企業都是上市公司——重複一遍:全世界絕大多數超級企業都是上市公司!


企業上市有什麼目的/好處:

1.解決融資問題。企業融資,最主要就是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種方式。間接融資,主要以銀行貸款為主,絕大多數企業,在銀行都有存款,同時也有貸款,而直接融資,主要就是股票融資為主。向銀行借款,或者發行債券都是需要償還本金和利息的,但是,股權融資,讓對方成為公司股東,所融資金成為公司資本,是不需要償還的。


注意,發行股票融資不等於上市!比如,創業公司經過A輪、B輪、C輪、D輪、E輪....融資都是股票融資,但這沒有上市。上市,是公開市場發行股票(融資)+上市,每個交易所上市條件不一樣——美國市場,公司可以不發行一股股票,不融資一毛錢,而直接上市(Spotify上市就是直接上市,沒融資)!


但是,絕大多數企業上市,都是公開市場發行股票(融資)+上市——也就是上市之時融一筆錢,同時上市——這為企業解決了融資問題。尤其是,上市之後,在符合規定條件下,還可以配股或者債券融資——這一定程度上,大大方便了企業融資問題(融資持續性)。


2.上市之後,可以以股票為抵押,向金融機構借款——A股眾多公司大股東把所持股票抵押/質押,向銀行和券商融資。


3.擴大公司知名度——華為不需要,但對其他企業而言,作為上市公司,絕對可以提升其知名度。甚至沙特阿美都上市了!


4.規範公司治理——上市後受公眾監督,有利於規範公司的規章制度、組織架構,有的甚至是對公司進行徹底的改頭換面,打破傳統管理模式和經營機制,對公司發展來說大有益處。


5.老股東退出——比如,現在滴滴出行未上市,其現有老股東就“無法退出”,但是,上市之後,就可以在公開市場出售其股票,實現退出。那麼問題來了,這會不會讓新投資者“被套”——這就取決於公司上司之後未來發展了——如果公司發展好,老股東受益,新進入投資者也受益,比如阿里巴巴和Facebook!



6.上市,讓公司成為公眾公司,是藏富於民的手段之一——蘋果公司年賺取超過500億美元利潤,這部分錢,就是通過分發現金股利和股票回購回報其股東——而蘋果是上市公司,理論上每個人都可以買,所以理論上每個人都可以去享受這份利益。而一個國家有成百上千上市公司——這就構成藏富於民的手段!


7.華為、順豐、娃哈哈、老乾媽,這四個公司之前都說不上市——華為絕對可以做到,因為華為現在就有8萬多股東了(全是員工),且本身不差錢!順豐已經上市,娃哈哈現在由宗慶後之女宗馥莉執掌,未來很大可能會上市,老乾媽,如果陶華碧退居幕後,完全由兒子執掌,以後上市也不是不可能!


WeStock


這個問題有點偏激,好比在問“李嘉誠只有小學學歷,一樣成為亞洲首富,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拼命學習讀大學?”,因為兩者並馬雲必然的邏輯聯繫!

華為能成為世界超級企業,不是因為他沒有上市。而很多公司拼命上市,也並不代表上市會制約公司發展成為世界超級企業的勢頭,反而上市的好處非常多。

1、上市能有效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

做什麼事都要錢作為本錢,而市場是最有效的直接融資方式,上市募集資金,能快速地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

2、上市有利於公司價值的提高

一般沒有上市的時候,受制於流動性問題,估值通常不高,而上市後估值會大幅提升,大幅有利於公司價值的提高;

3、拓寬公司的融資渠道

由於上市後,公司財務及運營陽光化,能大幅提高銀行融資的額度,而股市還可以通過增發、發債等再融資,上市後融資將比不上市改善很多。

4、公司影響力等其他諸多好處

上市是一種身份象徵,上市的企業整體大幅優於未上市企業的質量,所以對公司的影響力等多個方面都有改善。

那麼這麼多好處,為什麼華為並沒有選擇上市呢?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任正非不想上市

這個在公開報道任正非說的,主要是擔心“錢多了”使得公司發展的勁頭小了,這也難怪,華為上市,不知道有多少個億萬和千萬富翁,難免有些人會萌生休息的念頭。

二、華為上市融資意願不強

從華為公開的信息來看,好像華為無論是玩5G,還是做手機,都沒有聽說缺錢過,所以它和老乾媽一樣,完全可以不用上市融資;

三、華為同股不同權上市有一定障礙

華為獨特的股權結構,和分紅特點,如很多員工具有分紅權,但沒有相應的表決權,而且華為的股份結構還非常另類,估計上市有不小的障礙。

以上是對上市給公司帶來的好處,以及華為不上市的原因的解析,歡迎大家指正和交流~~


抄底狂人松果


大多數企業之所以要上市,不單單是為了融資來做大做強,其中大部分還是想通過資本市場實現財富夢,想通過股市獲取到強於實體幾十倍百倍的財富,最終實現財富自由,這點就是企業與企業間的不同,領頭人的格局差異,也是華為能有做大做強且能到今天如此前所未有的世界影響力的原因之一。

華為為什麼不上市?

1、任正非說過,華為肯定不會上市,“資本市場都是貪婪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不上市成就了華為的成功。”

2、任正非認為:“我們之所以能超越同業競爭對手,原因之一就是沒有上市。

3、華為股權太分散,如果上市後會讓高管人員迅速成為億萬,千萬富翁,反而不利於人員再真心實意的做企業,套現後不利華為發展,或者離開華為成立新的企業。

4、目前任正非股份只有1.4%,上市後可能控股權會出現變動,對其位置也有影響。但最重要的是上市後信息披露需要透明化,對華為而言,保密重要信息卻是非常關鍵的。

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公司要上市?

1、大股東原始股的成本很低,一旦上市就能身價“倍增”。所以公司的高管都有很大的動力去推動公司上市。

2、融資的成本低廉。即便是商業貸款的基準利率五年期以上已經達到了 4.9%,對於廣大的製造業企業而言,產品銷售的毛利率或許才只有 10 - 20%,所以貸款的融資成本是非常之高的。但是上市融資的成本確很低,只需要 IPO 過會,就能輕易獲得源源不斷的廉價籌碼,何樂而不為?

3、在退市制度尚不健全的當下,一朝上市,就大概率能“一勞永逸”,通過一些資本運作、左手倒右手,能源源不斷取出活水。誰不喜歡搖錢樹呢?

4、A股市場發展至今,上市股東基本都有共識,上市減持套現,企業業績可以通過造假等各種行為留在股市,就算遇到問題也是頂格罰款60萬,違法成本低導致了股市的本質發生了問題。部分企業融資不為做大做強實體,反而是套現後股東辭職或者各種問題產生,最終股票退市股民買單。

5、每年都有新股上市,常態化發行新股後股市卻長期下跌,除了融資為主,股東的回饋股民的責任,各種承諾增持不履行等口號,包括業績臨時大變臉也僅僅是受到警示和輕微的罰款,導致了資本市場生態環境嚴重破壞,讓股市一直萎靡不振,垃圾股增多。

總之,華為只能算是個例,這樣的現象並不容易複製。對於大部分企業而言還是樂於選擇上市的,假如公司的掌舵人經營、管理得當,通過上市也確實能夠讓企業做大做強。只是現在股市的氛圍並不樂觀。一句話:格局不同、理念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價值觀。


泰瑞聊科技


企業是否上市同它是不是世界超級企業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蘋果公司1980年12月12日公開招股上市,2018年8月2日晚間,蘋果盤中市值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

可口可樂公司的股票在1919年上市,發行價為40美元/股。

世界500強企業中沒有上市的企業不超過10家。當然華為是其中之一。但華為無疑是一家超級企業,截止2018年底華為擁有18.8萬員工,業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30多億人口。

96,768名員工100%持有全部華為的股份。沒有任何國家機關,外資,和機構持有華為的股票。

昨天看了一段彭博社採訪任正非的視頻,任先生的格局和思想讓人敬仰。有興趣的朋友可要找來看看。


下面就不說華為了,說說其他的上市公司。

最近暴雷的康美藥業等上市公司,這種上市公司上市的初衷不得而知,但最終的結局卻是通過造假等手段騙取散戶交易者在高位接盤,導致散戶交易者損失慘重。股市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融資功能,為實體企業解決融資問題,但以康美藥業這些企業做法來看,卻真的事與願違了。

A股中的大牛股格力電器和貴州茅臺等,不僅股價連年上漲帶來收益,而且每年都有很可觀的分紅,其中貴州茅臺2018年度擬10派145.39元,合計派發現金紅利總額為183億。

下圖是貴州茅臺歷年分紅;

股票市場同時存在著機會和陷阱,作為散戶的你我,要睜大眼睛,千萬不要相信世上掉餡餅。


外匯期貨股票全職交易員,資管團隊創始人。歡迎留言交流。


八位數花園


華為不上市,是企業領導和決策層以企業縱向發展為戰略目標。這一目標決定了企業的高度和深度,所以華為可以成為世界性超級企業。而其他企業的領導人,他們的發展目標基本上是橫向型。當他們領導的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就忙著上市、兼併,甚至跨行業發展。

比如四川長虹,本來就是一個家電企業,看到房地產行業賺錢,於是進入與家電八竿子打不著房地產行業。結果是房地產沒有賺到錢,還分散了企業注意力,結果被創維超越。發展到現在靠著國家財政補貼,原來的“遠東明星”就此隕落,我認為這也是我國企業大多“壽命”不長的原因。

所以,不難看出,任正非治下的華為是有生命力的;任正非是有遠見的!


豫中有愛


華為現在不缺錢不缺名,自然也就沒有必要上市,還有不上市的優點就是很多資料信息不必公開。

國內企業上市,大多數是需要資金髮展,創始人撈錢。相信大家都很明白,所謂上市,就是把公司的一部分股權,放到市場上流通。這樣,會帶來社會的財富支持,公司可以更好的發展。由於一般原始股在上市後,都會有一個非常大的增值幅度。創始人也會撈一波錢作為回報。但是,上市之後,公司的資料會間歇性地公開給股票持有者。還存在被惡意控股的可能。



華為總裁任正非曾經說過:因為我們把利益看得不重,我們是為了理想和目標而奮鬥。守住上甘嶺是很難的,還有好多犧牲。如果上市,股東們看著股市那兒可賺幾十億元、幾百億元,逼我們橫向發展,我們就攻不進無人區了。

對的,華為志存高遠,牢牢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佩服華為的信念。

但是,好多企業在謀求發展的同時,它缺錢,缺錢資金拓展業務,就必須依靠股市的錢去轉機。另外,創始股東獲利,也是一大批企業擠破頭上市的原因。



其實也無可厚非,沒有錢,沒有投資,還想把企業做大做強,只好依靠股市了。


創業者內參


對於華為不上市,任正非有過多次解釋。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是這樣說的:因為我們把利益看得不重,就是為理想和目標而奮鬥。守住“上甘嶺”是很難的,還有好多犧牲。如果上市,“股東們”看著股市那兒可賺幾十億元、幾百億元,逼我們橫向發展,我們就攻不進“無人區”了。他還對記者這樣說過:“資本市場都是貪婪的,上市會造富一大批公司員工,“這可能會讓我們越來越懶惰,失去奮鬥者的本質色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不上市成就了華為的成功。”

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公司都想上市?


站在公司的角度,上市能給公司帶來至少以下6個好處:


1、幫助公司募資


上市意味著可以廣泛吸收社會資金,這樣能夠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2、能提升企業知名度和公信力


成為上市公司,能顯著提高公司的影響力、品牌曝光度,意味著公司可以獲得更多發展良機。有助於提升公司的市場地位,擴大市場銷售量。


3、有利於企業兼併收購和資產重組


非上市公司換股併購對被併購企業及股東的吸引力弱得多,相比之下,上市公司則可以用股票而非現金進行兼併收購與資產重組,增加公司的併購機會,可以使公司獲得巨大的發展和擴張能力。



4、幫助建立完善、規範的經營管理機制


不斷提高公司運營質量,在市場競爭中發揮管理優勢和制度優勢,保證企業穩定發展。


5、吸納人才,激勵員工


相比未上市企業,上市公司因財務透明,運作嚴謹規範,對求職者吸引力更大,有助於幫助公司吸納更優秀的人才。另外,上市公司可以對員工授予股票獎勵,或其他員工認股方案,這樣有助於幫助員工緻富,可以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增強企業的創造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6、成就感及股東創富


辛辛苦苦創業,公司成功上市,對於創始人來說,能凸顯企業家的成就,對於投資人來說,股票上市後,股東可以通過折現股票獲利,實現財富倍增。


更多關於企業戰略、管理、人資、組織、薪酬、績效、激勵、股權、合夥制等方面的問題,歡迎關注我這個有18年豐富經驗的老司機,都可以得到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