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證券法開鑼 2020年券商業如何向陽而生?

導 讀

2019年,康美藥業、康得新等上演的黑天鵝事件,導致眾多投資者損失慘重。負有“看門人”之責的券商們,也受到廣泛質疑。

2020年,新證券法實施。激濁揚清,行業亂象再上一道緊箍兒,新的價值分水嶺也已橫亙。

面對機遇與挑戰,從業者將何去何從?

中國股市,從來不缺大事。

不過這一次,顯然更有標誌性。

2020年3月1日,新證券法落地實施。中國資本市場,在2020年翻開新篇章。

新證券法開鑼 2020年券商業如何向陽而生?

投資者保護

有專家表示,新證券法,是中國資本市場市場化、法治化改革的重大進步。

最直觀體現在於:新證券法的立法宗旨,即完善投資者保護制度。

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資深顧問、法學博士黃江東表示:“從根本上講,投資者保護尤其是中小投資者保護是《證券法》的立法宗旨,也是監管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

正如專家所言,無論是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還是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制度、證券民事訴訟制度等,皆是圍繞投資者保護展開。

兜兜轉轉幾十年,最終又回到了投資者利益這個發展基石上。

從實際情況看,這對激發資本市場活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眾所周知,A股市場是典型的“散戶市場”。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11月底,開立A股賬戶的自然人投資者數量創歷史新高,達到1.58億。機構投資者數量雖繼去年回落後重現增勢,年內累計增加2.45萬,但散戶投資者佔比仍達99.78%。

可見,中小型投資者是市場實至名歸的“核心動力來源”。

遺憾在於,由於專業能力、資金配比、風險控制及意識判斷等方面存在不足,體量龐大的中小型投資者往往“單兵作戰”、淪為利益炮灰。

如何在風雲變幻、大佬雲集的資本圈,不入坑、不被套、不被割韭菜?

顯然,大部分投資者的信任對象是券商。

問題在於,如果作為“看門人”的券商內功不足、甚至“監守自盜”呢?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日,證監會及地方證監局共發出包括內幕交易和信披違規的217張罰單。被處罰對象中,包括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

行業亂象,可見一斑。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產業部副主任卞永祖表示,資本市場具有財富管理的作用,內幕交易、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等行為對廣大投資者傷害巨大。

在此背景下,把好首道門檻,對券商等採取嚴監管,成為新證券法落實投資者保護的實錘。

嚴管券商

首先,新證券法中,明確了券商在信披違規方面需承擔的責任範圍。

新證券法第78條規定:發行人及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應當及時依法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與舊版不同之處在於,新證券法對信息披露主體進行了重新定義,將舊版的“發行人”和“上市公司”,變更為“信息披露義務人”。

據瞭解,信息披露義務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同時,發行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及保薦人、承銷的證券公司及其直接責任人員,應當與發行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同時,新證券法第163條的規定:未勤勉盡責

,所製作、出具的文件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責令改正,沒收業務收入,並處以業務收入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業務收入或者業務收入不足50萬元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暫停或者禁止從事證券服務業務。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並處以2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款。

通過新規不難發現,往期券商信披違規、未盡責勤勉義務問題是此次嚴管重點

從近年行業亂象看,這顯然是蛇打七寸、抓住了問題要害。

新證券法開鑼 2020年券商業如何向陽而生?

金元證券風波

細梳問題亂象,未勤勉盡責與信披違規往往同時出現。

證監會指出,中介機構誠實守信、勤勉盡責是解決上市公司與廣大投資者間信息不對稱的重要制度安排。證券公司、律師事務所等各類中介機構嚴格履行核查驗證、專業把關的法定職責,能有力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證監會始終嚴厲打擊中介機構違法失職行為,持續督促中介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秩序,保護廣大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例如2019年,震驚業界的金元證券與*ST百特的嚴重違規問題。

2019年10月28日,批投資者訴*ST百特虛假陳述系列案在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金元證券位列被告席。

此案還要追溯到2015年。彼時,雅百特以27億估值借殼中聯電氣,同時作出三年業績承諾。

2017年4月,雅百特因涉嫌信披違法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隨後,證監會發出《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中表明,*ST百特在2015年至2016年9月份通過虛構海外工程項目、虛構國際貿易和國內貿易等手段,累計虛增營業收入約5.8億元,虛增利潤近2.6億元,其中2015年虛增利潤佔當期利潤總額約73%,2016年虛增利潤佔當期利潤總額約11%。

上述財務數據,通過雅百特2015年年報、2016年半年報及2016年三季報公佈。

當時,金元證券正是山東雅百特借殼中聯電氣的財務顧問。

根據證監會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金元證券未勤勉盡責,出具的2015年持續督導意見存在虛假記載。其在2016年4月8日出具的《2015年持續督導意見》中稱,“2015年度山東雅百特與巴基斯坦的首都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簽訂《木爾坦地鐵公交工程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經核查,本獨立財務顧問認為:本次重大資產重組完成後,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發展勢頭良好,超額完成本次重組的盈利預期。”與事實不符。

此外,在雅百特2015年虛構國內建材貿易事件中,金元證券盡職調查工作底稿顯示,金元證券在雅百特借殼上市過程中,分別於2014年12月9日與2015年6月16日兩次走訪雅百特供應商上海煊益,並對其董事長李馬松進行訪談。李馬松向訪談的中介機構工作人員先後出示了兩張名片,顯示其為上海煊益、上海望川實業有限公司、上海森湧木業有限公司、香港西本鋼鐵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上海李雅氏實業有限公司、熠循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董事長。

值得強調的是,香港西本為雅百特虛構的回款方之一,其他5家公司均為雅百特虛構建材貿易進行虛假採購的供應商。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金元證券未勤勉盡責,公司報送江蘇證監局的核查意見存在虛假記載。

顯然,這是一起性質惡劣的上市公司跨境造假案件。不僅損害了投資者利益,嚴重破壞市場誠信基礎,也讓金元證券權威力、專業度、合規性站上風口浪尖。

8月16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宣佈,證監會依法對金元證券未勤勉盡責案作出行政處罰,沒收金元證券業務收入1000萬元,並處3000萬元罰款。

同時,證監會還對金元證券直接負責主管人員陳綿飛、李喜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10萬元罰款。

事實上,在此次事件前,證監會就曾表示,正在會同有關方面,推動儘快修改完善《證券法》《刑法》有關規定,擬對發行人、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實控人信息披露虛假,會計師事務所、保薦人等中介機構未勤勉盡責等證券違法行為,大幅提高刑期上限和罰款、罰金數額標準,強化民事損害賠償責任,實施失信聯合懲戒,切實提高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

新證券法開鑼 2020年券商業如何向陽而生?

新時代證券的雷聲

同樣因未勤勉盡責、違規信披領到千萬罰單的,還有新時代證券。

2019年6月3日,證監會發布了對新時代證券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沒收獨立財務顧問業務收入800萬元,並處以2400萬元罰款;沒收承銷股票違法所得1220.1萬元,並處以50萬元罰款。

這張鉅額罰單的初始誘因,來自於新時代證券4年前承接的美麗生態併購重組項目。其在提供財務顧問服務中未勤勉盡責,存在誤導性陳述。

從行政處罰決定書可見,新時代證券與美麗生態在2015年3月6日簽訂了《北京深華新股份有限公司與新時代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之財務顧問協議》,正式擔任美麗生態收購江蘇八達園林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的獨立財務顧問,以及美麗生態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之非公開發行的主承銷商。

達成合作後,新時代證券作為主承銷商有1220.1萬元的進項。

新證券法開鑼 2020年券商業如何向陽而生?

此外,新時代證券於2015年3月至12月期間,還曾分三次收到美麗生態支付的財務顧問費用合計800萬元。

遺憾的是,雖收取了超2000萬元費用,但新時代證券卻未做到勤勉盡責。

據悉,2015年7月,新時代證券安排的主辦人董曉瑜,與八達園林財務經理王某瞭解金沙湖項目情況,但在工作底稿中再次沒有記錄相關問詢。

此後,新時代證券的項目組也未走訪金沙湖項目現場,甚至沒有就項目進展情況繼續開展訪談、問詢或其他工作。

2015年7月,董曉瑜曾向八達園林財務經理王某瞭解金沙湖項目情況,但耐人尋味的是,王某回覆內容又被“遺忘”,在工作底稿中再次沒有記錄相關問詢。

這種態度和行為,顯然摩擦了最基本的盡調精神,侵害了投資者利益。

不僅在盡調方面失職,監管部門還指出新時代證券對金沙湖項目、官塘項目出具的文件,及2015年收入預測存在誤導性陳述。

2015年5月14日,新時代證券出具的《獨立財務顧問報告》中預測江蘇八達園林2015年可實現收入13.57億元。

但新時代證券2015年7月從八達園林取得的29個項目情況表顯示,八達園林實際確認的17個項目2015年上半年收入6894.46萬元,僅是全年預測收入的9.4%。

更嚴重的是,預測失敗後,新時代證券也沒有調整報告,甚至在在後續出具的《補充獨立財務顧問報告》和《財務顧問核查意見》中,繼續使用《獨立財務顧問報告》中的預測數據。

可見,其所謂的財務報告,不過是表面功夫,缺乏最基本的嚴謹性、責任心、敬畏心。

無獨有偶,在此後的歡瑞世紀財務造假案中,作為獨立財務顧問的新時代證券同樣遭到外界質疑。

通過金元證券、新時代證券的代表案例不難看出,券商違規信披的背後,與未勤勉盡責有直接關係,二者互為表裡。

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亂象問題,有一定行業代表性。除了一罰了之,還需更根本的監管整治。

新證券法的相關規定,無疑是一記既“治標”又“治本”的“組合拳”。從根本上剋制券商對業務的重視,通過調整微觀節奏,使得宏觀市場更加公開、透明。

影響幾何

從某種角度看,金元證券、新時代證券或許應該感到慶幸。

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披露的數據,評級為BBB的金元證券2018年全年投行業務收入僅6833萬元。一次被罰4000萬元,超過其投行業務收入的一半。

評級為CCC的新時代證券,僅美麗生態這一筆4500萬元,就已超過其2018年投行業務的營收,甚至接近新時代證券2018年淨利潤的四分之一。

儘管罰沒金額看似很大,但如在新證券法落地後,處罰力度則進一步得到提升。例如過去罰款金額為1到5倍,現在提高至1到10倍。

這種震懾效應,也加速了“行業”洗牌。

往期劣幣驅逐良幣、粗放經營、摩擦合規線的野蠻打法已經過時。風控能力、專業能力及業務態度較差的券商,將越發步履艱難。曾經“躺著賺錢”的盈利手段必將逐漸消失,倒逼券商亦或高質量轉型,亦或被市場淘汰,行業加速新生。

不僅如此,在提振後來者水平的同時,新證券法也是龍頭券商強化效應的“助推器”。

新證券法開鑼 2020年券商業如何向陽而生?

高新科技破壁

雖然新證券法3月1日起才正式生效,但此前已歷經四年多的修訂完善。對註冊制入法、提高證券違法違規成本、完善投資者保護制度的風向,行業其實也有所察覺。

事實上,無論違規信披還是未能勤勉盡責,背後體現的都是風控、品控問題。一些順勢而為、實力在線的企業,也在迎來新價值看點。

長城證券分析師劉文強預計,證監會將加快相關配套政策出臺,並且落實好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12個方面重點任務安排。證券行業發展值得期待,投行股權大年開啟。從當前時點看,未來一段時間仍秉承以業務結構多元化、均衡化來選股,建議首選業績相對優良、業務結構均衡化、多元化的龍頭大券商。

銀河證券亦指出,證券法制度變革是大事,將深遠影響資本市場的長期走勢,一個新時代開始了。業績優良、公司治理規範的優質上市公司,有望享受長期溢價;空殼公司、業績差的、公司治理糟糕的公司,交易冷清、門可羅雀將是必然趨勢。於券商行業而言,保薦人、證券承銷相關責任人的壓力將大於以前,利好風控規範的證券公司,利空漏洞較多的證券公司。

從最能體現風控能力的評級來看,2019年,國泰君安、國信證券、海通證券、華泰證券、平安證券、天風證券、招商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中信證券10家證券公司獲得AA級評價。

整體看,券商龍頭依然把控著較高評分。

同時,高新技術的滲入,正在扮演破壁利器。

以國泰君安為例,其加強風控的方式是儘量減少“人”的介入,開始在風控方面引進人人工智能應用。

據瞭解,國泰君安人工智能平臺以大數據平臺為基礎的數據匯聚、規範化存儲平臺;以數據治理平臺為基礎的數據管控平臺;以算力、算法服務為基礎的人工智能雲平臺共同構成國泰君安人工智能的基礎架構體系。通過搭建人工智能平臺,使其自身風控智能化、全面化、集團化。

依託高新科技提升風控能力的,還有平安證券。

據瞭解,其依託集團科技優勢,持續科技賦能全業務,積極探索科技最新技術,打造了包括智能投研、智能投顧、智能承做、智能投資、智能投行等在內的多業務智能系統,目前已成功落地領航大數據平臺,並初試AI技術,致力於提質增效。

專家表示,儘管從目前看,這些高新技術還未廣泛應用到行業中,但無疑為證券公司發展提供了新方向。

這種新方向,隨著新證券法的開鑼凸顯更多變局價值。雖為券商業帶來更多合規、專業度考量,但無疑是激濁揚清、良幣驅逐劣幣。為行業亂象帶上緊箍的同時,也讓真正的核心實力者凸顯價值。

資本市場的態度,也很能說明問題。

3月2日,證券板塊走勢良好,截至收盤,申萬證券指數上漲4.89%,在102個二級板塊中排名第20。

眾所周知,券商板塊一直都被稱為股市的“溫度計”,新證券法、再融資新規的接連出臺實施,A股成交額也已連續多日突破萬億元。

股市,就像魔法師的帽子。可以裝下各色人等、箇中利益、萬千喜怒、萬千變化。

一場大戲已經上演。

如何重拾敬畏心、如何夯實基本功、如何提升專業度、如何真正向陽而生?首條財經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