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的三段婚姻告訴我們:只要用心,沒有經營不好的婚姻

說起蔡元培,他提出了很多好的教育理念:

  • 所謂健全的人格,內分四育,即:(一)體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學校教育注重學生健全的人格,故處處要使學生自動。
  • 對於學生的希望: 一、自己尊重自己。 二、化孤獨為共同。 三、對自己學問能力的切實瞭解。 四、有計劃的運動。
  • 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們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於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給抱有他種目的人去應用的,……教育是要個性與群性平均發達的。

而他曲折的婚姻經歷,也標誌了他內心的成長。

蔡元培的三段婚姻告訴我們:只要用心,沒有經營不好的婚姻

第一段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和舊時代很多人一樣,他們的婚姻也是被人包辦。婚前兩人不曾見面,毫無感情基礎。妻子王昭喜歡稱蔡元培為老爺,稱自己為奴家,蔡元培幾次糾正,也不曾改掉,這讓他很是不喜。

二人性格也很是不合。王昭節省且又有潔癖,而蔡元培則是生性豪放、不拘小節,有著大男子主義。

蔡元培的三段婚姻告訴我們:只要用心,沒有經營不好的婚姻

後來蔡元培接受了新思想,開始慢慢轉變自己的觀念。他開始修復夫妻間的關係,兩人日漸緩和,培養出了情感。

本以為兩人終於可以開始幸福生活了,但世事無常,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一個先來。王昭生病離世了,這讓蔡元培心痛不已。

蔡元培的三段婚姻告訴我們:只要用心,沒有經營不好的婚姻

第二段婚姻:理想戀人

這時的蔡元培雖然已經三十多歲了,但那些想將女兒嫁入蔡家的已經踏破了門檻,蔡元培年紀不大就小有成就,這樣的好夫婿不可多得。

但是蔡元培此時對自己的妻子已經有了具體的要求,他提出了五個條件:

  • 第一,不纏足的女性;
  • 第二,識字的;
  • 第三,男子不得娶妾、不能娶姨太太;
  • 第四,如果丈夫先死,妻子可以改嫁;
  • 第五,意見不合可以離婚。

這樣的要求,現在看來沒有什麼,但在當時來說,也算是苛刻了。

蔡元培的三段婚姻告訴我們:只要用心,沒有經營不好的婚姻

但是真有這樣的人出現了。當蔡元培在朋友家看到了她的畫,那叫一個欣賞,他有幸見到了畫的作者黃仲玉。

黃仲玉是一個富有文藝氣息的女子。她識字且又會畫畫,蔡元培喜歡上她也是必然,甚至主動請別人撮合他們。蔡元培條件也很好,兩情相悅,很快他們就結婚了。

與黃仲玉待了五年,他又去出國留學了。這時他的思想更進一步,對女權的認識變得更深刻。此後的十多年時間,在與黃仲玉的共同努力下他成功進化為一個女權的鬥士。

可惜,黃仲玉還是不能陪他走過一生。在婚後的第十八年,離開了這個世界。

蔡元培的三段婚姻告訴我們:只要用心,沒有經營不好的婚姻

第三次婚姻:知心愛戀

黃仲玉離開後,蔡元培的感情生活一片空白。他也終日忙於教育,沒意識到歲月不饒人啊!

漸漸衰老的他漸漸感到孤獨寂寞此時的他也需要人照顧,也需要有人紅袖添香、噓寒問暖。

這時候,周峻走進了他的生活。周峻對老師的才華與能力深深著迷,產生了敬佩與愛慕之情。二人相識之後,愛情也就慢慢開始。志趣相投,相差二十多歲也不能阻擋他們。

蔡元培的三段婚姻告訴我們:只要用心,沒有經營不好的婚姻

周峻時常為蔡元培描摹,創作了《蔡元培半身像》,蔡元培則在上面題詩道:“唯卿第一能知我,留取心痕永不磨。”蔡元培也一直將她視為知心人。

這也說明,女人對男人最好的愛,就是崇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