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是最頂級的教育

曾經,我們是隻有比賽,只有獲勝。

體育是最頂級的教育

競技場上,勝者歡呼雀躍、笑容燦爛;負者垂頭喪氣、神情落寞,體育帶給人們的情感衝擊直接而強烈,這一點在青少年身上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體育是最頂級的教育

實際上無論輸贏,都是一個人成長的過程,都會有人生的收穫。我們有些遺忘了體育很重要的教育功能。

體育是最頂級的教育

許多人把體育比賽的過程比作濃縮的人生,高潮與低谷、順境與挫折,短時間內體驗一遍人生況味,確實有增廣見聞、加深生命厚度的作用。從審美角度來看,只是體育之魅力,而在教育者眼裡,體育不僅能壯筋骨,還能調感情、強意志,是人格教育的最好方式。

體育是最頂級的教育

毛澤東在《體育之研究》中這樣寫道:“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於體。無體是無德智也。”說的是人的全面發展從體育運動開始。當運動員在賽場上奮力拼搏時,是對卓越和榮譽的追求;為此付出的艱苦訓練,考驗的是敬業精神和意志力;最後在公平競爭中收穫尊重和友誼,完成自我實現和超越。

體育是最頂級的教育

體育有時可以突破一切障礙,這就是體育的特殊之處和其不可替代的價值。

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看體育”,到如今跑步騎行井噴“玩體育”,中國民眾接觸體育的機會越來越多,對體育價值的理解也在逐步加深。

體育是最頂級的教育

對體育運動的崇尚和熱愛,對擁有強健體魄、擁抱健康生活的熱切渴望,是古今中西概莫能外的,而體育運動蓬勃發展的現實正是這一全人類共性的最好體現。

體育是最頂級的教育

但不得不說的是,目前我國青少年體育教育仍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不要”,許多家長對體育鍛煉的理解還停留在“強身健體少生病,對學習成績提高有幫助”的階段,僅把體育當作智育的輔助,無疑落了下乘。

體育是最頂級的教育

早在1919年,偉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完全人格,首在體育”這樣前瞻的教育主張。他說:“體育最要之事為運動,凡吾人身體與精神,均含一種潛勢力,隨外圍之環境而發達,故欲發達至何地位,既能至何地位。”

體育是最頂級的教育

蔡元培先生把體育的功能和作用及所應掌握的尺度做了務實的說明,“先講體育,在西洋有一句成語,叫做‘健全的精神,宿於健全的身體’。足見體育的不可輕忽。體育是要發達學生的身體,振作學生的精神,並不是只在賭賽跑跳,或開運動會博得名譽體面上頭……其實體育最要緊的,是合於生理。若只求個人的勝利或一校的名譽,不管生理有無危險,這不要說於身體有妨害,且成一種機械的作用,便失卻了體育的價值了。”

競技場上,除了拼個你死我活,還可以相互協作,相互瞭解和溝通。

體育是最頂級的教育

體育激勵全世界青年人參與到運動當中,正是看中體育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的重要作用。

體育是最頂級的教育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倡議,希望更多學校和家長能把體育看作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鼓勵青少年按照奧林匹克價值觀生活,讓體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從青少年開始最合適不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