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众里寻他千百度,学好太极拳只要这5度


无需众里寻他千百度,学好太极拳只要这5度

太极拳的“五度”

1、高度

练太极拳的架子可高可低,高架子运动量小,适合于初学体弱多病者;低架子运动量大,适合于身强力壮年青者,对练功的人,架子的高低因人而异,不可勉强。

但练一套拳应保持架子高度不变,尤其在同一个式子中,不可忽高忽低。保持稳定的高度,就是保持稳定的运动量,就是保持骨肉、内外之间稳定的气血流通。在低架子练功时,能保持稳定不变的架子也正是吃功夫、长功夫的时候。

无需众里寻他千百度,学好太极拳只要这5度

2、速度

练陈式太极拳的速度初学宜慢,学后稍快,快后复缓,分为三个阶段。一路拳以松、慢、圆、均、稳为主;二路(炮捶)初学宜慢学后稍快,以快慢相间为主。

练陈式太极拳要求速度,一般一路拳需要12∽18分钟,二路拳需要4∽6分钟;总的原则是:“慢”不可“呆滞”;“快”不可“错乱”。

无需众里寻他千百度,学好太极拳只要这5度

3、角度

角度就是方向。太极拳,劲力有“掤 捋 挤 按 採 挒 肘 靠”八门劲,步法运动有“进 退 顾 盼 定”五步。八门五步,其数十三,故又称“十三势”。

练陈式太极拳,初始动作的方向,一般以面向北方为准。具体练拳时,可随机而变。但是当起势方向确定以后,各势方向也都相应确定了。练拳必须按照各势规定方向,不可任意偏转。

所谓太极拳的方向,包括两脚的相对位置,脚的方向,上体的方向,面部所对的方向,动作的走向,眼神观察顾盼的方向,两手相对的位置,手指、手心所对的方向等等。

练太极拳时,扣脚、摆脚、转腰、迈步、落脚、出手,方向都要合度。

无需众里寻他千百度,学好太极拳只要这5度

4、幅度

陈式太极拳拳架舒展大方,气势庞大,立身中正,支撑八面。一般初学此拳者,先求姿势开展,以松筋骨、活气血;再研究由开展而紧凑,达到拳论要求的“无过不及”,过与不及皆失重心。手臂伸出以将直未及为度,弓步的蹬腿以将直不挺为宜。“劲以曲著而有余”,手臂未直而力有余。双臂和双腿都不可直挺挺的,但也不可缩手缩脚,弯腰驼背。否则,本应“神如扑鼠之猫”,倒像畏猫之鼠。尤其青少年,伸手蹬脚的伸展开阔为善,亦不可强调含胸。片面理解含胸拔背,练久会成弯腰驼背。

5、柔度

太极拳以松柔见长,要求身体任何部位都要轻松、灵活、舒展,周身骨节须自然松开,即所谓“周身轻灵”。

“松”是太极拳长期追求的练功方法,“圆”是太极拳“松”的体现。能够做到“松圆”,才能真正达到太极拳要求的柔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