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妾成群》:颂莲的悲剧是新思想与封建思想碰撞的产物

女人到底算个什么东西,就像狗、像猫、像金鱼、像老鼠,什么都像,就是不像人——苏童《妻妾成群》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苏童,曾写过一部作品叫《妻妾成群》。小说主要讲述了在旧社会时期,有一个叫颂莲的女大学生,在家境落魄后,被迫中断学业,然后选择嫁给了一个50岁的富家老爷做妾。在成为了深宅大院的姨太太后,颂莲便陷入了一场场因争宠而产生的风波。最后在其他太太以及丫环的明枪暗箭中,她精神崩溃成为了疯子。

《妻妾成群》:颂莲的悲剧是新思想与封建思想碰撞的产物

比较有意思的是,以前,大家看到这个故事时,都会很同情颂莲。作为旧社会时期的女子,她的确生不逢时。

但是到了现在,再去看这个故事的时候,很多人却开始讨厌颂莲。他们说:颂莲明明有着一手好牌,她是大学生,有文化;她才19岁,那么年轻;她又那么漂亮有气质。而其他的太太有的年老色衰,有的又那么肤浅。相比之下,颂莲明明是占绝对的优势,可是最后在这场争宠的斗争中,她却败得那么快,败得那么惨。甚至有人还会吐槽,颂莲的大学真的白读了,一点智商和情商都没有吗?

其实,这样理解的人,是把这部小说当成纯粹宅斗的戏码去看了。小说的情节或许是宅斗,但它真正想表达的并不是宅斗,而是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对女性的迫害。我们可以结合时代背景来解读这部作品,相信会得到不一样的理解!

1,

颂莲的父亲本是做生意的,虽然上不算家大业大,但好歹也可以让她丰衣足食,且还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从这点来看,颂莲是幸运的。毕竟在颂莲所处的那个年代,封建思想依然根深蒂固,人们依然坚信着诸如:女子无才便是德,甚至是三纲五常等的封建理念。所以大多数的女子,根本没有机会去上学,更别说可以接受高等教育、有机会在大学学习新的思想。

但颂莲又是不幸的,因为在她才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父亲就破产了,她的父亲因受不了打击,选择了自杀。

《妻妾成群》:颂莲的悲剧是新思想与封建思想碰撞的产物

自此颂莲也失去了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因为她虽然有母亲,可是是一个继母。在父亲去世不久,继母就对颂莲说,让她出去工作,或者马上嫁人。颂莲选择了嫁人。

继母又问,她要嫁给有钱人,还是普通人家,当然嫁给有钱人是有附加条件的,那就是只能做妾。最后颂莲选择了做妾。

很快地,继母就为颂莲物色了一户陈姓的老爷,而颂莲也成为了陈府的四太太。

看到这,可能很多人会说,颂莲最后的悲剧,是她自己造成的。她太拜金了,为什么要选择嫁给有钱人家做妾呢?为什么不去找一份工作,自食其力呢?或者哪怕嫁人,嫁给一个普通人家做正房也好啊!那样至少不会有那么多因为争宠,而产生的“宅斗”。

其实,颂莲所做的选择和她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当时是1920年军阀混战到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从时间上看,就可以知道,它依然是一个男权主义的社会。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普遍认为,女性是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的,唯有依附于所选择的男人。因此大多数女生对男性的有很强的依附意识!

只是比较遗憾,颂莲作为当时的一个女大学生,作为一个接受了新式教育的人,却也依然没有能逃脱这种思想的束缚,而这,大概也成了她后来悲剧命运的一个主观因素。

2,

俗话说,一入豪门深似海;在封建社会更是如此!

封建社会中,一夫多妻,男性,特别是那些有钱有势的男性,除了一个正房太太,大多都会娶好几个姨太太。这也意味着,一个女性在嫁入了富人家后,她们就要和其他几个女人争宠,有了斗争,自然就有伤亡。

《妻妾成群》:颂莲的悲剧是新思想与封建思想碰撞的产物

颂莲嫁入陈府的时候,陈老爷已有了三个太太。大太太已经年老色衰,无缘于争宠,平日里主要念佛,但她是正房,所以手里还是有些权力的。二太太叫卓云,样貌虽没那么好,但最擅长于去百般讨好顺从陈老爷。三太太梅珊是一个戏子,且有着姣好的容貌,深得陈老爷的宠爱。不过梅珊同二太太不一样,她并不会一味讨好陈老爷,相反她敢对陈老爷说:只要你五天不来我这,我就去找别的男人。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恃宠而骄。

总之,这三个太太,哪一个都不是好对付的!

在颂莲入府的时候,二太太卓云对她很热情。她拉着她说了半天的家长里短,她每次都很亲热地叫她四妹,她送她上好的料子做衣裳。

而三太太梅珊则处处对颂莲使绊子。在颂莲和陈老爷洞房花烛夜那天,梅珊就故意装病把陈老爷骗走了。在颂莲作为新入府的姨太太,按照规矩要去拜见梅珊时,她直接毫不客气地拒绝了。

所以对比之下,颂莲自然更加亲近二太太。

但年仅19岁的她,且不久才生活在大学的象牙塔里的她,根本不懂得深宅大院中,女人之间斗争的残酷性,也不懂得什么叫居心叵测,什么叫阴谋。

直到有一天,颂莲发现了自己的身边丫环雁儿,竟然用小人的把戏诅咒自己死,且还是受人指使的。颂莲本以为是三太太梅珊,毕竟梅珊一直和她作对,或者是大太太,大太太可能看不过她那么受宠。但她万万没想到,竟然是一直和她表现地很亲近的二太太卓云。

这件事对颂莲精神上的打击很大,或者说,这也是她后来走向精神崩溃的第一个阶段。这个时候,她才真正意识到,深宅大院中,女人之间这种斗争的残酷和阴暗。

当然颂莲也是一个性子比较烈的人,她并没有选择忍气吞声,而是报复了二太太。她在给二太太剪头发时,故意把二太太的耳朵弄伤了。自此颂莲和二太太的斗争正式拉响!

《妻妾成群》:颂莲的悲剧是新思想与封建思想碰撞的产物

二太太对颂莲的报复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但实际上,她在陈老爷面前一直说颂莲的坏话。同时继续联合颂莲的丫环雁儿,用小把戏诅咒颂莲死。

颂莲发现这种诅咒后,精神再一次受到很大的打击,她惩罚了雁儿,也无意害死了雁儿。

雁儿的死,颂莲表面上不在乎,但其实内心很受煎熬。她才19岁,没有办法当做没事人一样去背负一条人命。

不过,真正让颂莲彻底变疯的是三太太的死。

三太太是一个比较真性情的人,虽然前期一直与颂莲为难,但后来当她们慢慢了解后,反而还成了偶尔可以说上几句话的朋友。

可惜的是,三太太在外面有了别的男人,这件事后来被二太太发现了,她告诉了陈老爷

最终三太太被直接丢进了陈府的古井,死了。

颂莲半间接地目睹了这一切,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 。

不管是三太太的死,还是颂莲的疯,这一切看似是二太太做的坏事,其实最根源的问题,还是旧社会中的男权主义。

在一夫多妻以及男权主义下,女性一边把男人当神一个供奉着,以求通过男人为自己争取利益;一边无所不用其极地去与男人身边其他女性斗争,以求自己的利益不要被那么多人瓜分。

就像一些名家评价男权主义下一个家庭中、女性之间的斗争一样:

争宠斗法便成为她们拓展自己生存空间的惟一和必须的选择!

只是,可悲的是,她们不明白,斗来斗去,最终谁也不可能是最后的赢家。就像小说中最后原本是二太太赢了,但谁曾想陈老爷又立马娶了一个年轻漂亮的五姨太太!

《妻妾成群》:颂莲的悲剧是新思想与封建思想碰撞的产物

就像小说中,一句话讲的一样:钱人有了钱还要女人,要也要不够!

颂莲就是太明白了,所以她疯了!

3,

颂莲在陈府变疯的时候,才刚过20岁生日不久,也就是说,她嫁到陈府才短短大约一年的时间。颂莲为何会败得那么快呢!

其实不是陈府其他的女人手段太厉害了,而恰恰是因为颂莲是一个上过大学,接受了新文化教育,有着新思想的女性。

因此她身上有着新时代女性的自尊,骄傲。这也就决定了,颂莲是无法和陈府其他的姨太太一样,为了争得陈老爷的宠爱,完全无条件,无底线地去迎合和讨好陈老爷!也让她慢慢失去了陈老爷的宠爱!

颂莲第一次没有迎合陈老爷是因为她父亲的遗物。

颂莲的父亲去世后,她只留了父亲唯一的一件遗物,就是一只萧。但后来,这只萧被陈老爷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拿去毁掉了。

颂莲有多伤心可想而知,于是当时她闹了点小脾气,在陈老爷和她亲热时,拒绝了。陈老爷很生气,他对颂莲的宠爱不及以前了。

《妻妾成群》:颂莲的悲剧是新思想与封建思想碰撞的产物

后来在陈老爷50大寿的宴会上,颂莲因为不太舒服,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她心里对陈老爷还有怨气,所以她没有及时去参加宴会,反而在房间睡了很久。直到后来大家已经准备就餐了,颂莲才去。

这件事直接惹恼了陈老爷,颂莲在陈家的地位也因此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当然陈老爷偶尔还是会来找颂莲,直到有一次,他们同房的时候,陈老爷提出了一个强人所难的要求。颂莲拒绝了,而且还在一旁哭了起来。其实,她只是想维护自己作为女性最后的自尊而已。

但陈老爷十分生气,他说:

没见过你这种女人,做了婊子还立什么贞节牌坊?

也正是这次,让颂莲彻底失去了陈老爷的“宠爱”,她在陈家的地位因此也一落千丈。

颂莲每一次违背陈老爷意愿的背后,其实都包含着她作为有着新思想女性的骄傲,自尊。而在一个封建家庭制度下,却恰恰是不允许的,除非你碰到的是真爱。所以颂莲那么快失去陈老爷的宠爱也无可厚非!

4,

总结而已,颂莲的悲剧,也可以说是因为她是一个矛盾体。这种矛盾指的是,她身上的封建思想和新思想的矛盾!

《妻妾成群》:颂莲的悲剧是新思想与封建思想碰撞的产物

一方面,因为她出生于旧社会,所以身上依然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比如她认同男权文化,所以依附于男性。因此在自己的父亲去世后,选择嫁了一个有钱人当姨太太。

但另一个方面,她和纯粹的封建女性又不同,因为她上过大学,心中也已经有了新文化,新思想。所以她身上又有着新时代女性所有的自尊和骄傲。

她做不到像陈府二太太那样,为了争宠,完全去讨好和逢迎陈老爷。

反之,如果颂莲是彻底的新思想女性,她不会把自己的命运寄希望于一个男人。她会在继母问她去工作还是嫁人时,选择工作。自然也不会有后面的结局了。而如果颂莲是一个完全的封建思想的女性,她做到去无条件遵从,迎合陈老爷。按照她的年轻美貌和智慧,根本不可能在陈府得不到一席之地。

其实当时像颂莲这样的女性又何其少呢,她们一方面在封建思想下长大,一方面随着我们社会的变革,随着新思想和新文化的传播,她们脑海里又注入了一些新的思想。这也侧面表现了当时社会中,新思想和旧的封建思想其实已经发生了碰撞。可惜新思想尚未发展成熟,所以不足以抗衡封建思想。 这也成了颂莲悲剧命运的根源!

《妻妾成群》:颂莲的悲剧是新思想与封建思想碰撞的产物

虽然颂莲的悲剧,在新时代的今天不会重现,但是颂莲身上那种对男性的依附思想,在现代的部分女性身上依然还存有。所以在这点上,颂莲的悲剧也是对我们女性最好的警醒!这也是新时代下,《妻妾成群》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最大意义之一!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