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山東這一地級市被撤銷,你對它瞭解多少?

2019年1月9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山東省調整濟南市萊蕪市行政區劃,撤銷萊蕪市,將其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設立濟南市萊蕪區、鋼城區,替代原先的萊城區和鋼城區行政區劃。


這意味著,萊蕪這座地級市將停留在27歲,被寫進了歷史。

去年山東這一地級市被撤銷,你對它瞭解多少?


那麼27歲又是怎麼來的?這還得從萊蕪的曲折成長史說起。


萊蕪古稱嬴、牟,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時期在這裡發生過“長勺之戰”,解放戰爭時期華東野戰軍曾在此發動了著名的“萊蕪戰役”

1945年10月,民主政權恢復原萊蕪縣建制,歸屬原泰安專署,全縣劃為13個區。1958年,泰安專署撤銷,屬濟南市。1961年泰安專署恢復,萊蕪還是歸屬泰安專署。1983年8月,撤銷萊蕪縣設立萊蕪市(省轄縣級)。

劃重點這時的萊蕪還是由泰安市代管的。

1992年11月,國務院下發文件,批覆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萊蕪市升為地級市的報告。同意萊蕪升格為地級市,設立萊城區、鋼城區。

至此,萊蕪才真正成為了地級市。

去年山東這一地級市被撤銷,你對它瞭解多少?

可惜的是,還未到而立之年的萊蕪也就止步於此了,不過對於萊蕪的發展來說,“濟萊合併”也未必是壞事,或許更多的是利大於弊。


撤市設區是經濟轉型發展的必然趨勢

萊蕪因鋼而立、因鋼而興。工業是立市之本,萊蕪鋼鐵集團在萊蕪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萊蕪僅下轄萊城、鋼城兩區,“鋼城”的名稱就是因萊鋼而起。在鋼城區官網的介紹中第一句就是“鋼城區是國有大型鋼鐵企業萊鋼集團、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駐地”。1969年11月,萊蕪鋼鐵工程指揮部在濟南成立。1972年9月15日定名為萊蕪鋼鐵廠。1999年5月18日,萊蕪鋼鐵集團暨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創立。2008年3月17 日,由濟鋼、萊鋼和山東冶金工業總公司所屬單位重組設立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事實上,鋼鐵業所屬的第二產業一直在萊蕪市的產業結構中佔比最高。雖然向來以“因鋼而立、因鋼而興”自居,但是僅依託一個萊蕪鋼鐵集團,萊蕪的經濟總量在山東省各地市中長期墊底。

墊底的不僅是經濟總量,萊蕪的人口、區劃面積也是山東省17地市中最少的。萊蕪市轄萊城區、鋼城區和萊蕪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雪野旅遊區、萊蕪經濟開發區、萊蕪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總面積2246.33平方公里,人口137.58萬。

在這種形勢下,濟南和萊蕪實現一體化發展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濟南和萊蕪地緣相近、人脈相親、文化相連,推動區劃調整,可以充分發揮濟南、萊蕪的比較優勢,通過一體規劃建設、科學分工協作,促進資源優化整合,形成發展合力,實現區域競爭力整體提升。通過區劃調整,做大做強省會,打造全省區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讓濟南在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中發揮龍頭作用,在全省東西協調發展中發揮帶動作用,在全國區域發展大局中發揮重要作用。

一體化是雙方的共同需求,也有助於將來實現共贏,從行政管理的角度講,撤銷一個規模過小的城市,往往能實現城市規模化發展。

所以最後,從我這個普普通通的萊蕪人民的角度出發,也真心希望自己的家鄉在劃歸到濟南之後,能夠有一番新作為和新發展,也衷心祝願濟南的明天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