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遺址述說崢嶸歲月 紅色魅力煥發全新光彩——探訪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三十軍司令部舊址

紅軍遺址述說崢嶸歲月 紅色魅力煥發全新光彩——探訪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三十軍司令部舊址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三十軍司令部舊址

  雅安日報/北緯網訊 事物隨著時間流逝,但歷史卻因時間變得更深刻,它就像一座燈塔,時刻照亮人們前進的道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三十軍司令部舊址”就是這樣一座建築,它將往昔的革命歷程一一記錄,在這裡,你可以聽到革命的號角,看見戰爭的硝煙,感受到鋼鐵之師的銳不可當。

  如今的紅三十軍司令部舊址作為“黨史教育基地”,已成為各單位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場所,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紅色沃土 綠色家園

  探尋紅色遺蹟,緬懷革命初心。

  寒冬,記者踏著鄉間水泥路進入蘆山縣龍門鎮古城村,在村內“龍馬廣場”周圍,矗立著眾多嶄新的木屋。

  一棵金絲楠樹映入眼簾,底部樹幹直徑有兩米多,樹高二十多米,樹冠面積有幾百平方米。

  傳說,當年紅三十軍駐軍古城坪時,徐向前總指揮的馬常在樹下飲泉水,後戰馬體衰病亡被葬於樹下,一日雷電交加擊中樹枝後呈馬首龍尾形,觀者取其形意,稱“龍馬吉樹”,又名“紅軍樹”,以此紀念紅軍在此駐紮之經歷。

  一股清泉從樹下湧出,泉水甘甜。

  繞過紅軍樹,穿過紅軍橋,再往村裡行進,來到一處竹林掩映下的四合院,這裡掛著“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三十軍司令部舊址”的牌匾。鮮豔醒目的大字猶如一團團火焰,格外耀眼,瞬間把人的思緒帶入那段崢嶸歲月。

  踏入舊址,崢嶸往事從這裡浮現。

  漫步屋內,一面當年的中國工農紅軍軍旗依然高掛牆上,雖有褪色,卻讓人肅然起敬。

  遊走其中,不時還能找到些許當年紅三十軍在這裡駐紮生活的印記,泛白的木板上殘留的標語,那些掛有“徐向前會客室”“程世才舊居”“李先念舊居”的老屋,帶領記者重溫了那段艱苦的歲月。

  1935年10月底,紅四方面軍分三路揮師南下,在雅安發起“天(全)、蘆(山)、名(山)、雅(安)、邛(崍)、大(邑)戰役”。11月初,蘆山十日血戰,紅軍中路縱隊在縱隊總司令王樹聲、紅三十軍政委兼縱隊政委李先念的指揮下,從七里山至金頂閣一線攻至蘆山縣城外,川軍固守不出,加之城牆堅固,紅軍久攻不下,轉而由紅九軍紅二十五師一部攻佔青龍場,隔河與同日抵達增援的川軍石照益旅對峙。紅三十軍88師、89師經雙河場、太平場、寶盛場迂迴到青龍場東南面的五夾口,擊退川軍援軍周重生旅,88師與對河紅軍配合夾擊古城坪之敵,令敵逃往蘆山縣城方向,紅三十一軍93師一個營從王家壩渡河,夾擊潰逃之敵。

  此戰是紅軍南下的著名戰鬥,朱德總司令撰文《青龍場戰鬥是天蘆戰役中的模範戰例》讚譽。

  青龍場戰鬥後,右縱隊紅四方面軍攻下天全縣城,蘆山縣城不攻自破,紅軍乘勝向東推進,打響了百丈關戰役,百丈關戰役失利後,紅軍沿邛崍山脈一帶佈防,確保紅軍在蘆山一帶過冬。紅三十軍作為紅四方面軍的主力之一,軍部便設在古城坪張繼武、張繼湯、張繼禹三農戶的家中。時任三十軍代理軍長程世才、政委李先念、參謀長李天佑、政治部主任李天煥在此辦公。軍部下設司令部、政治部、經理處、軍醫院等,主要負責保護距此不遠的紅軍總部,並派人指導建立當地蘇維埃政權,帶領群眾打土豪、分田地,籌糧擴紅,支援前線。直到1936年2月下旬,隨南下紅軍撤離蘆山,經寶興翻夾金山北上抗日。

  在蘆山縣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講述中,記者對這支隊伍有了更深入的瞭解。紅軍在此停留,並在這裡播下了革命的火種,也為蘆山縣留下珍貴的紅色旅遊資源。

  2005年4月,該舊址被蘆山縣委公佈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縣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6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佈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革命遺址是繼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文化、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寶貴資源。

  “今天的‘紅色大講堂’,主要講紅軍長征在蘆山的故事……”前不久,在蘆山縣龍門鎮古城村,一群身著紅軍服裝的蘆山縣某機關單位職工們正在紅三十軍司令部舊址前,開展黨史教育。

  一路走來,聆聽解說、觀看實物、重溫入黨誓詞,拉近了來訪者與那段革命歲月的距離,收穫的不僅是感動,更明晰了肩上的責任。

  歷史未曾遠去,紅軍精神永存。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蘆山縣委黨史研究室利用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舉辦“紅色大講堂”,聘請10餘名老黨員作為紅色文化義務宣講員,在該縣紅色旅遊線路上為“重走長征路”的機關、農村黨員幹部群眾講解紅色文化。

  青山不老,舊址無言。呼嘯而過的山風,一直傳頌著當年紅軍戰士的英雄故事,永不停息。

  紅色遺址 蘊藏生機

  時光荏苒,滄桑鉅變,先輩的足跡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湮滅,紅色的記憶並沒有在歷史的深處褪色。

  紅三十軍司令部舊址,是1935年紅軍南下時紅四方面軍三十軍領導機關駐地,也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紅四方面軍舊址群的一部分。

  紅色血脈割不斷,歷史文化需要傳承。

  如何讓豐富的紅色資源“活”起來?

  近年來,蘆山縣打出“組合拳”,對紅色資源進行挖掘、蒐集、整理、編纂,深挖細掘黨史,彰顯獨特魅力。隨著各級黨委政府重視紅色文化的挖掘、保護和利用,對紅三十軍司令部舊址建築及周邊環境進行維修和打造,修建龍馬廣場,同龍馬樹、保護完整的紅三十軍司令部舊址一起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遊景點對外開放。

  而今,紅三十軍司令部舊址,是蘆山縣龍門古鎮4A級景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周邊還有元代青龍寺大殿、龍門溶洞、世界最大人居漏斗(圍塔漏斗)、青龍關、白夥新村等景觀。

  為更好保護和利用紅三十軍司令部舊址這筆寶貴財富,今年,蘆山縣委、縣政府又有新舉措。

  經歷了兩次地震,紅三十軍司令部舊址受損嚴重,該處革命遺址的保護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按照蘆山縣委黨史研究室2018年初《關於徵購、保護、利用幾處重要革命遺址的資政報告》,蘆山縣委多次召開專題會,商討保護利用方案,2019年蘆山縣克服重重困難,對該舊址實施徵購保護工作,擬在實施產權回收後,進行景觀打造,開發創意旅遊,實現助民增收。

  而今,徵購工作順利推進。蘆山縣同步啟動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部舊址徵購及打造的設計規劃工作,力求在保護的基礎上、在發揮蘆山革命遺址愛國主義教育作用上和紅色旅遊整體利用上見成效。

  記者 石雨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