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水芹|後媽

臺灣作家黃飛的短文《甜甜的泥土》,讓我感動。

小學二年級學生王小亮,父母離異,孩子隨爸爸生活,爸爸再婚,後媽厲害。初春,親媽到學校來找他,託人帶了一包奶糖給他。放學後,想到自己後媽,他不敢把奶糖帶回家,把奶糖埋在路邊的雪堆中,做了記號。不想,一夜之間地溫回升,冰雪消融了,糖漿和雪水混在一起,滲入大地。潮溼的地面上,歪躺著幾張皺巴巴的糖紙和那根作為標記的小棒棒。小亮傷心地蹲在地上,伸出凍裂的小手指,摳起一點泥土放在舌尖上——他又笑了:那泥土,甜絲絲的。

是啊,是媽媽的糖,是媽媽的愛。

二〇一七年第一學期,一天上午,一個女學生到我辦公室說:劉老師,剛才一個穿裙子的女人到我跟前,說是我的親媽媽。

我詫異:不會吧!我很熟悉這個學生的媽媽,經常來辦公室問孩子的情況,電話也多次交流。每天上午送她到學校,下午接她回家,對孩子非常好。

難道還有什麼別的情況?

學生的後邊還跟著其他同學,我不便多問多說。我先安撫一下學生,對她說:也許這個阿姨認錯人了。

這個學生又說:“老師,以前她也來過的,今天還給我十塊錢,還有零食呢。”說著就把十塊錢和一包零食給我了。學生又說:“我媽媽說,陌生人的東西不能吃,對吧,老師?”

我親切地對小女孩說:“是的,不能拿陌生人的東西,更不能吃陌生人的東西。”

我把她帶回教室,讓她繼續聽課,打電話和她媽媽聯繫。電話裡,她媽媽明顯有些慌張,並且告訴我說:老師,我馬上就去找你!

十分鐘後,小女孩的媽媽來到學校。孩子媽媽說,今天上午來的,確實是孩子親媽。十年前,她的親媽離開了孩子和她的爸爸,很多年一直沒有聯繫,那時孩子才一歲,對親媽的印象一點也沒有。我是她的後媽,一直把孩子當作親生女兒一樣看待,老家的爺爺奶奶也不想讓孩子知道的多,從沒有告訴孩子的實情,只想讓孩子快快樂樂地長大。

這個學生的後媽還說,現在和孩子的爸爸過得很好,孩子爸爸也想讓孩子安心讀書,不讓孩子知道的多。

她又關照我,一再強調,請你告訴我的女兒,我就是她的親媽,別的事就不說了,也許長大了我們會把實情告訴她。

後媽接孩子放學,遠遠地就向孩子招手,微笑著向孩子走來,到跟前就把她書包拿在自己的手裡,噓寒問暖。


劉水芹|後媽

我總想起《甜甜的泥土》,我被這個場景感動!

我想對孩子說:孩子啊,愛你的,都是親媽!

入戶式家訪幾乎沒有了,我們缺乏對家庭的瞭解。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位一體,作為教育者,多瞭解家庭,多和家長溝通,保護孩子,愛護孩子,這是教育者的責任,也是教育的意義。


劉水芹|後媽

劉水芹,女,1973年生,江蘇省泗陽縣人。喜歡每一片綠葉,耕耘在黑土地的園丁,愛與兒童在一起,喜歡讀書,文章散見各類報刊。散文《車來車往》暗合2017江蘇省高考作文題,後被拍攝成視頻散文,騰訊視頻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