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三千年的沉睡,發生在殷商時期的中華文明保衛戰

導語:

在中華文明的發展史上,曾經發生過數次影響中華文明生存與延續的重大危機,如五胡亂華、蒙古入侵等,這些都發生在中華文明發展比較成熟時期,外族的入侵雖然對中華文明的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但我們都依靠強大的文明生存能力,保住了中華文明的延續。但在中華文明形成的早期,卻遭遇到了一次真真切切的生存危機!那就是發生在殷商後期的小冰河期,古文明毀滅者古印歐人與還處於萌芽狀態的中華文明之間的對決!生死關頭,一個名叫

婦好的偉大女性站了出來,率領商朝軍隊打敗了這支入侵者,使稚嫩的中華文明得以生存,並一直輝煌的延續發展至今。

喚醒三千年的沉睡,發生在殷商時期的中華文明保衛戰

殷商與古印歐人的對決

一、古印歐人的大遷徙和對文明的生存威脅

1、小冰河期引發民族大遷徙

大約公元前3000年,地球開始了小冰河期,處於高緯度的伏爾加河和頓河流域,氣候極為寒冷。在這裡生存的遊牧民族古印歐人,為了尋找水源和食物,開始了攪亂世界文明的南下大遷徙。

在這個長達2000多年,直到公元前500年才結束的漫長遷徙過程中,依靠他們發明的輪式馬車和馴化的野馬,古印歐人兵分兩路,向南翻越北高加索,然後向西奔赴歐洲大部,向東遷徙者,則翻越烏拉爾山脈來到阿富汗高原,然後侵入印度地區和現在的伊朗地區。

2、印歐人遷徙與文明的衝突與毀滅

古印歐人在遷徙過程中,一路上跨越高山大河,神擋殺神,佛擋殺佛,一路征伐、一路進化,從遊牧狀態進化到了青銅文明,並且依靠這種進化,幾乎以碾壓的方式征服了遷徙路上遭遇到的其它文明。由於遷徙的過程非常漫長,那些後來的遷徙者,同樣也會對前期遷徙的印歐人建立的文明進行毀滅與征服。

在征服與被征服中,有的文明被同化了,有的毀滅消失了,如輝煌的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希臘文明,就徹底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喚醒三千年的沉睡,發生在殷商時期的中華文明保衛戰

古文明的毀滅

二、武丁商朝和中華文明面臨的歷史危機

在這個漫長的遷徙與征伐過程中,古印歐人的一支吐火羅人(也被稱為“大月氏人”和“鬼方”。),奇蹟般的翻越了帕米爾高原,然後穿過漫漫黃沙的塔里木盆地,來到了今天的新疆一帶,開始了中華文明與古印歐人的碰撞。

此時的中國,正處於殷商武丁時期,經過多年的勵精圖治,本已搖搖欲墜的商朝,出現了中興氣象。但古印歐人的入侵,使以商朝為代表的中華文明感受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機,因為他們發現這支外來者不但人種和文化都和自己格格不入,而且還具備很強的進攻性,他們的勢力已經從新疆南下到了河套平原一帶,嚴重的威脅到了商朝和中華文明的生存。

王國維:“我國古時有一強梁之外族,其族西自汧隴,環中國而北……其見於商周間者,曰鬼方。”


喚醒三千年的沉睡,發生在殷商時期的中華文明保衛戰

三、 商朝軍隊與古印歐入侵者的對決

早期的這些古印歐人,為了生存,還保留著強烈的侵略與毀滅慣性,使商朝的統治者感受到了危險。

能不能在與外族的決戰中取得了勝利,僅靠決心、信心的不行的,不但要有正確的戰略戰術、強有力的指揮者,還要有強大的軍事技術的支持。

我們先看看此時商朝的生產力發展情況

商朝到了武丁中興時期,青銅文明達到了燦爛輝煌的鼎盛時期。作為兵器材料的首選,已經出現了斧、鉞、刀、戈和箭等青銅兵器,而且也配置了馬拉戰車等野戰裝備,在技術與裝備上,已經和古印歐人不相上下,甚至還略高一籌。為了生存,商朝更是對武器裝備進行了大規模的升級換代與大量裝備,以確保在武器裝備上的優勢。

我們再看看商朝為此次決戰的動員情況

在巨大的生存危機面前,面對這些被稱為“鬼方”的外來者,商朝的統治者並沒有坐以待斃,早早就開始了戰爭準備,並且在全國範圍內下達了剿滅這支外來者的徵兵命令。

根據甲骨文的記載,商朝中央政府把征服鬼方的徵兵動員令發佈到了其統治範圍內的每一個部落,一旦征戰,即可招募入列。因此,商王朝不但在軍事技術上不遜於這支古印歐人,更是具有他們所沒有的最大優勢:人口!有人就有兵。自古以來,戰爭的勝負歸根結底,都在於“人”,而中華文明在這方面一直做的不錯,商朝同樣是這樣。

喚醒三千年的沉睡,發生在殷商時期的中華文明保衛戰

我們再看看這場決戰的勝負情況

按照由甲骨文編成的殷歷譜,殷高宗二十九年三月十四日,朝廷獲報鬼方與土方勾結,從東西兩面同時進犯(“鬼方亦牧我西啚田”)。經過九個月的動員準備,殷高宗三十年春,戰爭正式在內蒙、河套地區打響。

《易傳》: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憊也。”

《漢書》高宗肜日說,“內舉傅說,授以國政,外伐鬼方,以安諸夏”。

我們可以看出,殷高宗武丁年間發生的這場保衛中華文明的戰爭,歷經三年,徹底的征服了鬼方,也把他們打怕打服了。但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也讓彼此打的筋疲力盡,可見當時雙方基本上是勢均力敵,商朝略佔優勢而已。

戰爭的勝利,讓這些外來者老老實實的待在了原地,中華文明得以生存與延續。

喚醒三千年的沉睡,發生在殷商時期的中華文明保衛戰

婦好甲骨文

四、三千年深埋功與名,中華文明的守護神婦好橫空出世

戰爭勝利了,但由誰領導的這場保衛戰,前期已經出土的甲骨文中並沒有涉及,而且所有商王的墓葬早已經在漫長的歷史中被洗劫一空,這件事也就成了謎團。直到有一天,殷墟內一座完整古墓的發現,才給我們揭開了這個千古之謎。

婦好墓被發現,三千年墓葬重見天日

1975年冬,掀起“農業學大寨”平整工地的浪潮,位於安陽小屯村西北地的一片高崗農田也成為被平整的目標。因為這裡也處於殷墟的範圍內,為了不至於錯過重要的歷史文物,考古專家鄭振香等考古人員堅持對即將被平整的這塊土地進行考古鑽探。

1976年5月16日,星期日。鑽探中出現了異常情況,負責把杆下探的工人何保國小心翼翼的提起了探杆,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只見提出的新鮮土壤裡面含有鮮紅的漆皮,並且還在裡面發現了一個玉墜!

石破天驚,深埋沉睡了三千年之久、封存完整的甲骨坑在殷墟小屯宮殿基址區內被打開了。隨著發掘的進行,裡面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玉器、甲骨、大鉞和發笄等共1928件精美隨葬品。

喚醒三千年的沉睡,發生在殷商時期的中華文明保衛戰

甲骨銘文曰婦好,一代戰神震天下

在發現的468件青銅器中,刻有銘文的青銅器有近200件,其中有“婦好”或“好”銘文的有109件,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兩件大銅鉞,一件以龍紋為飾,一件以虎紋為飾,每件重達八九千克。此外還有玉戈、玉矛、玉刀、玉鉞等玉兵器和海貝類貨幣等。

一個墓葬裡面有這麼多豐富而貴重的隨葬品,按照當時的禮制分析,墓葬坑主人是個很富有的王、祭司、大將軍,而且是一位女子。學者據甲骨文判定,墓主人就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婦好!而那兩件大銅鉞,則是婦好生前征戰時使用過的武器。

不僅如此,婦好墓也是目前唯一能與甲骨文聯繫並斷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王室成員墓葬。

隨著專家對發掘出來的甲骨文進行解讀,墓主人婦好的事蹟與發生在那個時代的許許多多重要的歷史事件,就如電影一樣,活生生的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喚醒三千年的沉睡,發生在殷商時期的中華文明保衛戰

大銅鉞

據鄭振香的學生、曾多年擔任殷墟考古隊隊長的唐際根說,“婦好墓的發現使得學術界掌握了一套‘武丁時代’青銅器、玉器和陶器的典型標本,為理解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形成過程,特別是為認知3000多年前中國青銅文化的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通過對甲骨文的進一步研究和解讀,一個聰明美麗賢惠,既能幫助武丁輔佐政事,又能征善戰的偉大女人形象出現在研究人員的腦海裡,展現在中華文明的記憶裡。

這些記載婦好事蹟的卜辭如下:

辛未卜,爭貞:婦好其比沚戛伐巴方,王自東深伐,戎陷於婦好位?──辛未日佔卜,貞人爭問:婦好支援沚戛(將軍名)征伐巴方,王從東邊深入進擊,敵人會陷入婦好的埋伏嗎?

王共人乎婦好伐土方。──商王召集軍隊並命令婦好討伐土方國。

貞,登婦好三千,登旅萬,乎伐……──為婦好徵集三千士兵,為旅徵集一萬士兵,命令征伐……

令婦好比沚盛伐巴方。──命令婦好做主帥,率領沚盛(將軍名)征伐巴方國。

貞王令婦好比侯告伐屍方。──商王令婦好率領大將侯告討伐屍方國。

從這些卜辭裡我們可以看到,婦好和丈夫武丁一樣,能征善戰,而且戰鬥力爆棚!他們在商王朝面臨危機的時候,總是齊心協力,身先士卒,奮勇殺敵!而且婦好還經常單獨帶兵出征,打下了許許多多大小戰役,而且還和武丁一起,

打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場伏擊戰

喚醒三千年的沉睡,發生在殷商時期的中華文明保衛戰

婦好

根據記載,我們可以瞭解到,在武丁時期,商朝和其它域外文明一樣,同樣遭遇到了大遷徙的古印歐人,也就是“鬼方”人。面對攻擊性極強的古印歐人的威脅,商王武丁給予了婦好最大的信任,把相當於王朝一半軍力的一萬三千餘士兵,交由婦好率領,向伺機侵入的古印歐人發起了一場決定國運與文明存亡的大決戰!並且在這次決戰中取得了勝利!

看到這裡,“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婦好形象就栩栩如生了。

根據古印歐人一路遷徙中的所作所為,如果商朝的軍隊失敗了,那樣的後果簡直不可想象!這些古雅利安人,會在中國大地上再搞出一個類似印度的種姓制度嗎?他們會完全毀滅中華文明嗎?看看他們的擴張歷史,這些是完全有可能的。

所以,婦好,這位偉大的女性,是她在商王武丁的支持下,通過一場戰爭,打敗了鬼方,打贏了這場中華文明的保衛戰。不但維護了商王朝的生存,更是無意中保護了中華文明的生存、延續與輝煌!也是中國文明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沒有被征服沒有被中斷的燦爛人類文明!

可以說,婦好不但是一代戰神,是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更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守護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