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被》:"露骨地描寫,大膽地暴露",淺談日本私小說之"私"

《棉被》:

無論多麼凡庸的自我,只要如實加以表現,只要表現了真正的自我,就有存在的價值。——島村抱月


一百多年前的1907年,小說《棉被》問世。當時,日本著名評論家島村抱月撰文評價道:"這是一篇有血有肉、赤裸裸的人生懺悔錄。作者將一種充滿自我意識的現代性格展示給公眾,赤裸得令人不能正視,而這正是這部作品的生命和價值。"

《棉被》講述的故事非常簡單,三十多歲的作家竹中時雄厭倦了與妻子、孩子平淡的生活,對文學創作鬱鬱寡歡,而對意外帶來拜師、年輕漂亮的女學生芳子產生了愛戀。他一方面因老師、丈夫、父親的身份和傳統道德拼命壓抑自己的愛慾,一方面又在內心意淫自己與芳子的情感,甚至想要佔有芳子。直到得知芳子交了同齡的男友以後,時雄在嫉恨與糾結中召來芳子的父親,暗中拆散了這對情侶。

當人去樓空,時雄拿出芳子曾用過的棉被,蓋在自己身上,聞著棉被上芳子的餘香,獨自肆意哭泣發洩。


《棉被》:

《棉被》

在日本現代文學史上,小說《棉被》具有著劃時代的意義,被譽為日本"私小說"開山之作。《棉被》的作者田山花袋也成為研究日本現代文學繞不開的作家。

《棉被》:

(田山花袋 1872年-1930年)

出生於1872年的田山花袋,最初涉獵的是西歐文學,後來學習和歌和寫實主義方面的理論。在他的早期創作中,多以愛情小說為主,崇尚感情與理想,帶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到了20世紀初,隨著自然主義文學在日本的興起,田山花袋的創作也轉向了自然主義。1902年,發表中篇小說《重右衛門的末日》,1907年中篇小說《棉被》問世。這兩篇小說可以說是田山花袋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從中可以體現他當時所主張的

"摒棄理想,不要技巧,只作客觀、露骨的描寫"。在他後期的作品中,大多數也是表現自己私生活和心境方面的作品。他與島崎藤村等並列為自然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

01 何為日本"私小說"

日本明治維新後的幾十年間,從西方學成歸來的知識分子在國內廣泛地介紹西方文化,引進西方文明。在這一時期,西方的自然主義文藝創作理論被傳到日本,並得到了日本作家們的廣泛認可和接受。他們將自然主義理論應用於創作實踐,主張"文學創作貫徹科學精神,尊重事實資料,認為遺傳和環境是造就人物性格的決定因素",但同時又主張保有自己本土文化的特點。

《棉被》:

(法國自然主義文學流派創始人與領袖 愛彌爾·左拉)

到了二十世紀初,以田山花袋創作的《棉被》、島崎藤村創作的《破戒》《春》為代表,一些日本作家的作品中出現了明顯的"露骨地描寫,大膽地暴露"的日本自然主義味道,這類作品採取自我暴露的敘述法,形成一種寫實主義的風格,後來這種風格發展成為一種固定的文學形式,即私小說。

一般來說,私小說取材於平凡的生活,作者採取"自我暴露"的敘述方法,展示主人公內心深處最真實、最恐怖、最卑鄙的心理特徵,通過大量心理描寫,完成整個故事的敘述。私小說被認為是日本的純文學,被大力推崇,最終取代自然主義文學,逐漸成為了日本近代文學的主流。

由此看來,日本"私小說"是"自然主義"在日本的一種本土化和延伸,既繼承了"自然主義"還原和描摹事物本來面目的宗旨,又融合了日本人崇尚對人性和內心剖析的美學追求,形成了一種自我傾訴、自我審視的文學形式。日本國民獨特的島國文化性格,傳統、微觀而細膩的審美情趣,使得"私小說"恰好成為最符合日本人性格特徵的一種文學形式。

02 《棉被》之"私"

事實上,田山花袋創作《棉被》正是取材於自己一段的情感隱私。

1904年,田山花袋曾以隨軍記者的身份參加日俄戰爭,在出徵之前,他結識了岡山縣一位名為岡田美知代的女子。這位少女是他的作品的粉絲,經常寄信給田山花袋錶示仰慕與愛戴。對夫妻生活早有倦意的田山花袋不禁對美知代產生了特殊的好感,隨著信件往來,終於陷入熱戀之中而不能自拔。

這是作者本人的一段真實經歷,也是《棉被》最初的藍本,非常符合田山自己以及私小說的創作標準。

《棉被》:

在《棉被》中,作者對主人公竹中時雄的心理描寫十分大膽而直白——

"那時候,與這個女人的相遇成為他日復一日惟一的快樂,他讓各種各樣的想象圍繞著這個女人隨意馳騁。確立戀情,帶她去神樂坂附近的小旅店,秘密地偷歡會怎麼樣……揹著妻子,兩人一起到近郊散步會怎麼樣……不,豈止如此,那時妻子正懷著孩子,她意外難產死去,之後就把這個女人娶回家會怎麼樣……能不能做到毫不介意地將她納為繼室呢,他邊走邊想著這些事。"三十四五歲,已有三個孩子的竹中時雄對單調的婚姻生活產生了厭倦,對繁忙的工作也失去了興趣,唯一的樂趣就是意淫每天上班路上邂逅的美麗女教師。作者冷靜的敘述,將人物內心世界裡的陰暗和齷齪毫不掩飾地展示在讀者面前。這些內心世界最最深幽的隱秘,最最惡毒的臆想,引發的不僅是震撼,或許還有些許共鳴。

"妻子和孩子——人們都說這就是家庭的快樂,但這又有什麼意義呢。妻子為了孩子活著,她也許還有生存的意義,但丈夫被孩子奪走了妻子,又被妻子奪走了孩子,他怎麼可能不寂寞呢

?"平靜的言詞之間,表達了一箇中年男性對婚姻被時光和孩子消磨殆盡之後的無力和孤寂。這些隱秘的感受,我們很難在宏大敘事中看到,只有在"私小說"中這種近乎"工筆"的描摹中,用貼近極限的微觀審視,才能將其放大,被我們看到。

"時雄無法抑制心中的苦悶。被人奪愛,這使他心情極為暗淡。本來,他並沒有要把女學生髮展成情人的打算。要是有這種明確打算的話,就不會在已經兩度降臨的機會面前猶豫不決了。但是,他如何能夠忍受心愛的女學生——那個為他的寂寞生活增添了美麗色彩,給予他無窮力量的芳子,突然被人奪走呢?"本就是單方面的不倫之戀,本就是在"為"和"不為"之間天人交戰,突如其來的橫刀奪愛讓本就難以自制的愛慾更加狂躁,醉酒、打亂東西、訓誡……都是在身份道德壓制之下,被愛慾驅使做出的扭曲而矛盾的行為。

迷茫、困惑、嫉恨、自私、卑劣、陰暗、狡黠……字裡行間,我們看到的是赤裸裸的自我暴露!

直至小說最後,"時雄把被褥拽出來。一股女人的令人眷戀的油脂和香汗氣味使他怦然心跳,無以言傳。天鵝絨的被頭上有明顯的汙痕,他把臉貼在上面,盡情地嗅著深深思念的女子的體香。性慾、悲哀與絕望,頃刻間湧上時雄心頭。他鋪上褥子,蓋上棉被,在冰涼的帶著汙漬的天鵝絨被子裡埋頭哭泣。"這種近乎於病態的行為將這種自我袒露、自我懺悔推向高潮,讓我們真正意識到"棉被"的真正意義所在。

可謂是"私"到極致,卻又"露"的得體。

《棉被》:

田山花袋將自己和美知代的交往忠實地寫入《棉被》,表達了"我"對自己的女學生深深的愛戀之情。田山花袋在《小說做法》一文中曾經談到《棉被》的寫作動機,他說:"我既不是懺悔,也不是故意選擇那種醜事而寫下來。只不過把自己在人生中經歷的某種事實展現在讀者面前罷了。"

事實上,田山花袋所交往的這位美知代小姐並不像小說中芳子那樣漂亮時尚。據說,從現存的照片上來看,相貌十分普通,而田山花袋卻在《棉被》中將作為她化身的芳子極力美化。並且,現實中,美知代小姐最後也與自己同齡的戀人結婚,並沒有如同田山在《棉被》中所寫的那樣,被自己拆散。這麼說來,田山花袋的"私"也是有所保留的,或許,在作者的內心深處,還有一層更為幽深而不為人所知的"私",這就不得而知了。

03 "私"之影響

自"私小說"在日本誕生之日起,其影響幾乎浸透了整個日本近代文學史。我們可以很明顯地從太宰治、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夏目漱石、谷崎潤一郎這些作家的作品中看到"私小說"的影子。

例如,在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中,"我"對現實無力抵抗,慢慢地走向自殺和自我毀滅。現實中,太宰治對現實生活感到恐懼和絕望,對生而為人的虛無充滿罪惡感,對生活失去追求後陷入墮落無法自拔。最終,太宰治1948年6月13日深夜與崇拜他的女讀者山崎富榮一齊在玉川上水投水自盡。三十九歲生日當天,遺體被發現。太宰治自殺的經歷與《人間失格》中描述的自殺地點、時間與原因驚人地相似。可以說,是一部預言式的"私小說"了。

《棉被》:

再比如,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便是以作者19歲(1918年)之時的伊豆之旅為素材而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作品中的"我"即是高中時代的川端康成。

還有葛西善藏的《湖畔手記》、《弱者》,志賀直哉的《在城崎》,尾崎一雄的《蟲子的二三事》,瀧井孝作的《松島秋色》等等,都是日本"私小說"的代表作。

而日本"私小說"也影響到那個時期以郁達夫、郭沫若為代表的一批留日中國學生。從郁達夫的《沉淪》到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都具有"私小說"的基本特點,都能從作家身上找到原型,與其私生活一一對應。

時至今日,日本"私小說"已經"進化"得更加的複雜和多樣,甚至很多的日本作家想要盡力擺脫"私小說"的傳統束縛,開闢新的創作風格。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私小說"就如同日本現代文學的基因,無論如何改頭換面,我們依然能夠從作品的私人化敘事中,細膩的描寫中,緩慢的節奏中,看到其"私小說"的痕跡,並從中得到巨大的震撼。

也許,日本私小說的神奇之處,從來就不是"私",而是掩藏在"私"的面具後,人性脆弱的真實。

《棉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