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後俞灝明重提往事,為鄭爽而避諱某個名字,四人說法很巧妙

《王牌對王牌》中情懷牌大招,正中了嘉賓鄭爽的回憶殺靶心。

一段小品表演中,“贗品”版楊迪悄悄走開,“正版”俞灝明默默上線,鄭爽回過頭髮現故人的那一瞬間、大聲尖叫並彈開。

反應非常驚喜,情緒相當激烈。

十一年後俞灝明重提往事,為鄭爽而避諱某個名字,四人說法很巧妙

2009年《一起去看流星雨》播出,轉眼十一年已然過去。

這部劇讓當年還是新人的鄭爽一炮而紅,也讓她青春可愛、元氣滿滿的形象一夜之間家喻戶曉,甚至奠定了她多年裡“女頂流”的地位,確保她在女藝人梯隊中的熱度難以被撼動。

十一年後俞灝明重提往事,為鄭爽而避諱某個名字,四人說法很巧妙

這部劇中的男主角張翰也曾經是鄭爽的戀人,二人分分合合唏噓往事、至今仍是某些粉絲心目中的意難平。

而這部劇中芒果造星體系裡的初代偶像俞灝明和魏晨,如今也都已步入了新的人生階段;魏晨宣佈和相戀多年女友的喜訊,俞灝明則在被大火燒傷之後浴火重生。

往事唏噓,節目裡俞灝明和鄭爽的擁抱,也讓臺下諸位都瞬間淚目。

十一年後俞灝明重提往事,為鄭爽而避諱某個名字,四人說法很巧妙

十一年後俞灝明重提往事,為鄭爽而避諱某個名字,四人說法很巧妙

提及十一年前的故事,俞灝明的話術很微妙。

回憶當年拍流星雨的日子,如何講出有趣的故事但又巧妙迴避鄭爽的前任舊愛呢?

若不提及,談一部劇但“屏蔽”男主角,觀感上會顯得有些奇怪;

十一年後俞灝明重提往事,為鄭爽而避諱某個名字,四人說法很巧妙

若提及,又很容易讓鄭爽尷尬,甚至可能導致“俞灝明在鄭爽面前聊張翰”這樣的話題衝上熱搜。

所以,俞灝明很微妙地說“我們四個男生”。

請注意這個話術的圓融之處。

十一年後俞灝明重提往事,為鄭爽而避諱某個名字,四人說法很巧妙

第一點,僅僅提及和自己經歷類似者、迴避其他姓名。

在談論這段內容時,俞灝明鋪墊的部分說“當時我和魏晨(進入劇組時)稍微有了一點名氣”。

他主動提及和他有類似經歷、以類似身份進入劇組的同屆快男兄弟,而沒有明確提及張翰、朱梓驍二人名字,話術非常合理。

十一年後俞灝明重提往事,為鄭爽而避諱某個名字,四人說法很巧妙

縱使他不提、眾人也知道另外兩位是誰,他這樣“話只說一半”並不會帶來理解上的困境;而他從個人角度出發,只提及同類型藝人、話術支點也非常清晰。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俞灝明不僅沒提張翰、也沒提朱梓驍,這樣的說法有一層“我不是刻意迴避提張翰”的保護色,態度也更舒適自然。

十一年後俞灝明重提往事,為鄭爽而避諱某個名字,四人說法很巧妙

第二點,帶入F4的集體身份,迴避個體情感糾葛。

節目中俞灝明說“當時我們四個都很好奇,想看新人是誰”。

十一年後俞灝明重提往事,為鄭爽而避諱某個名字,四人說法很巧妙

他說“我們四個”,巧妙規避了要提及某個特定名字的尷尬。

原本劇中F4就是一個團體,集體身份合理。

劇組裡一群男孩好奇新人女主角的行為也很合情合理,動機合理。

俞灝明的說法如此自然,所以鄭爽的接茬也很自然,她說起當時自己的逆反心理“看什麼看,有什麼好看的煩死了”。

十一年後俞灝明重提往事,為鄭爽而避諱某個名字,四人說法很巧妙

故人重逢的名場面,一舉一動一句說辭都很微妙。

俞灝明清晰展示了自己的高情商,話術非常可圈可點。

這些年俞灝明從歌手轉型當演員,非常努力、也很有突破。

十一年後俞灝明重提往事,為鄭爽而避諱某個名字,四人說法很巧妙

《那年花開月更圓》中他讓人認識了不一樣的俞灝明、飾演反派非常有張力;

《大明風華》中他更是“憑演技換頭”,從扮相到臺詞都很有進步;

《聲臨其境》中他勇敢挑戰《霸王別姬》裡的經典片段,認認真真學習戲劇步法身法的敬畏之心很值得讚許。

人生難免有起起落落,擁有一顆溫暖純良的心,善待他人、自我勉勵,才會有真正不敗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