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甘草泻心汤治痤疮!中药应用不是有效成分,而是辨证论治!

前阵子,我遇到一个痤疮的患者,她在美容院花了半年的时间,和大量的金钱,但是毫无好转,于是来看中医,我看她面色发青,劳心过度,于是判断为《金匮要略》中的甘草泻心汤证,于是治以清热解毒,健脾除湿,方用甘草泻心汤加减,一周后复诊,患者痤疮消去大半,让她继续服药一周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面部皮肤光润。

用甘草泻心汤治痤疮!中药应用不是有效成分,而是辨证论治!


这个患者的治疗,并未使用常规治疗痤疮的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野菊花等,而是从整体辨证用药入手,应手而效,足以说明辨证用药的重要性。

辨证论治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论。中医临床用药,首先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辨证,再据证而拟定治法,然后依法而遣药组方,这是中医用药的基本思路。准确辨证,并以此指导用药,就能取得理想的疗效。但是如果辨证不准或不辨证用药,轻则无效,甚则出现不良反应。

我当初刚开始学中医时,对辨证指导用药认识不足,经验更是不足。但是爱好学习,所以经常看各种文献报道,甚至自己还总结各种报道中不同药物的应用频率和治愈几率,还记得又一次看到有一份专业杂志报道,用儿茶治疗腹泻,成人每日服用6~9g,据称治疗110例,疗效满意。于是就把儿茶当做止泻要药,有一次自己拉肚子了,于是就买来儿茶服用,谁知两天过去,全无好转的迹象,不得已请教老师,还记得当时老师辨证为脾虚湿盛证,开了一剂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一剂而愈。原来儿茶性凉,所以治疗湿热泄泻效果较好,但当时我属于脾虚湿盛泄泻,所以儿茶的寒凉之性反而会阻碍脾胃之运化,所以用药会无效。

用甘草泻心汤治痤疮!中药应用不是有效成分,而是辨证论治!


现在,我们经常能看到西方媒体报道中药的不良反应,这是为什么呢?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我认为,除开不同人种之间的体质差异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西方人并不能够真正做到运用中医药理论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而是根据现代化学来使用中药,其实中药之应用,若不合乎中医之理,产生不良反应就在所难免了。

因此中医师用药,执业药师向患者推荐非处方药,都必须首先辨证,强化辨证意识,学习辨证技巧,积累辨证经验,然后才有可能正确的、合理地使用中药。

中药是中医的武器,所以应用起来一定要符合中医的“道”!你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