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身為人臣為什麼敢登狼居胥山封禪祭天?

藍星永恆


霍去病所謂的“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 其實和東漢竇憲的燕然勒石是一樣的,勒石立碑刻字紀事

秦始皇數次巡遊天下,在祭拜名山的同時,都刻石碑紀事。這在《史記》都有清晰的記錄。

霍去病遠征漠北,率領的都是士兵,不可能有什麼祭祀典禮之類的東西隨軍。即:在戰事中,霍去病不可能有祭祀典禮所需要的物件,因此霍去病的所謂封禪不可能是漢武帝封禪泰山那樣正規的祭祀典禮。

和秦始皇一樣勒石刻碑,到是非常可能。無非和今天的人到處喜歡刻著“某某到此一遊”一樣。

前有秦始皇勒石刻碑紀事,後有東漢竇憲燕然勒事紀事,霍去病在漠北勒事刻碑紀事,有隻不過是當時北方盛行的一種文化,和漢地的封禪是兩回事。

勒石紀事是在埃及、希臘、西亞等地區是常事,並不稀罕。處於西部的秦國,因為和遊牧民族接觸,而讓秦始皇有這個習慣。

霍去病、竇憲也都是在匈奴這個遊牧民族地區內才勒石紀事,說明勒石紀事在北方遊牧民族流行的紀念方式。霍去病、竇憲在漠北勒石紀事,是遵從匈奴風俗的方式,以勒石紀事方式進行震懾。

北朝時北魏的佛教雕刻,說明了勒石紀事的盛行。

總之,霍去病所謂的封禪,是北方流行的勒石紀事,和漢朝的封禪祭祀是兩回事。

秦始皇雖然封禪泰山,但卻勒石紀事。之後封禪泰山的漢武帝及之後所有封禪泰山的皇帝,只有封禪祭祀典禮,從無勒石紀事的舉動。這足以說明勒石紀事只是北方草原的傳統,不是華夏傳統。

這就可以解釋春秋戰國時期從無勒石紀事的記錄,怎麼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到處勒石紀事。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霍去病“封狼居胥,禪於姑衍”之事,確實讓人費解。要知道,封禪在那個年代是非常鄭重的大事情,只有帝王才有權力封禪,只有在泰山和梁父舉行的儀式才敢叫封禪,只有出現了祥瑞才適合封禪。霍去病一介臣子,而且當年他才21歲,雖說斬獲匈奴7萬人,遠追匈奴2000裡,但是畢竟沒有什麼祥瑞出現,他有什麼資格封禪?又怎麼在狼居胥山和姑衍封禪呢?

(霍去病"封狼居胥")

先說封禪在那時候為什麼是非常鄭重的大事。

《史記》專門用了一整章的篇幅,來記載封禪之事,可見這事多麼重要。

我們來看看之前有哪些人封禪過。《史記·封禪書》記載,古代封禪過的帝王,有七十二位,不過都是堯舜湯武這樣的人。像孔甲桀紂這樣的,是沒有資格封禪的。

後來齊桓公覺得自己的功業巨大,想封禪,管仲反對他,說古代只有受命於天的帝王,才有資格封禪。齊桓公還要堅持,於是管仲就給他列舉了封禪所需要的很多東西,這些東西都是世上沒有過的“祥瑞”。管仲說,只有這些東西齊備了,才能封禪。齊桓公一看這麼複雜,也就算了。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鄭重其事地要封禪。召集了許多儒生研究如何封禪。結果那些儒生各說一套。秦始皇生氣了,不聽儒生的,自己上泰山、下樑父去封禪。在封禪過程中,遇到下雨,秦始皇跑到樹下去躲雨,當時儒生還嘲笑他。

《史記》寫秦始皇這樣做,其實隱含著他德行不夠,沒有資格封禪的意思。

(霍去病前往狼居胥山)

既然《史記》認為,齊桓公、秦始皇都沒有資格封禪,霍去病怎麼會有資格封禪呢?

我覺得,這件事,應該是霍去病事先請示過漢武帝,漢武帝授意他這麼幹的。

漢武帝之所以授權霍去病幹這件事,應該有以下一些考慮。

一是路途太遠,漢武帝想去無實現法。漢武帝當然想親自前去封禪,但一來路太遠,去不了;二來天子出行,陣仗太大,不現實;三來霍去病雖然驅逐了匈奴,但是狼居胥山那些地方還不太平,漢武帝也不敢去。

二是漢武帝要找一種辦法宣揚自己的功績。對匈奴取得了如此大勝,不能就這樣算了,總得要有個儀式吧。顯然,漢武帝能想到的最重要的儀式就是封禪。用最重要的儀式來紀念,也說明漢武帝對自己的功業很得意。

三是封禪之事雖然鄭重,但是並沒有明確的禮儀說明。比如說在泰山樑父封禪,那是在戰國後期,齊國的儒生為了誇耀齊國搞出來的,古代的帝王封禪並不在泰山樑父。而且封禪需要什麼禮儀,歷史上也沒有記載。孔子在研究“六藝”的時候,就老老實實說過,封禪的禮儀他搞不清楚。秦始皇封禪,諸儒生各說各的,也說明大家都說不出個所以然。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可以安排霍去病在狼居胥山封禪呢?

(漢武帝封禪)

四是霍去病深受漢武帝的寵愛。霍去病與漢武帝是親戚,少小年紀,就能建立莫大的功業,幫助漢武帝實現遠逐匈奴的夢想。所以,漢武帝把這個光榮的任務交給他。再說了,他也不擔心霍去病造反。霍去病如果在那些不毛之地造反,也沒住的地方,而且會受到漢朝和匈奴的兩方夾擊。得不償失,所以他絕對不會這麼幹。

五是霍去病“封狼居胥,禪於姑衍”與帝王的封禪意義是不一樣的。霍去病這樣做,只是為了告知天地,這一塊土地被漢朝拿下來了,同時也是為了震懾匈奴,讓匈奴從此不敢再南犯,沒有“君權神授”這樣一個意思在中間。

六是漢武帝自己會重新到泰山以及梁父封禪一次,以正視聽。霍去病的封禪在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的封禪在公元前110年。這也說明,漢武帝要通過自己親自搞一次封禪,來抹去霍去病的歷史影響。

(參考資料:《漢書》《史記·封禪書》)


張生全精彩歷史


按理來說,古代封禪祭天是帝王才能做的事情,為什麼霍去病也敢封禪祭天?難道是因為漢武帝寵信他,舅舅衛青一家地位顯赫的原因?

當然不是,雖然漢武帝很欣賞霍去病的才能,但如果他敢做帝王才能做的封禪祭天,漢武帝不可能不懲罰霍去病。當霍去病班師回朝後,漢武帝重重封賞了霍去病,因為他的“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跟漢武帝的登泰山封禪有本質的區別。

古代帝王宣稱代表上天統治萬民,自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就正式確立了封禪的基本儀式,帝王封禪的地方一般首選泰山。按照司馬遷《史記·封禪書》裡面的要求,帝王封禪的條件是太平盛世或者天降祥瑞,皇帝就可以前往泰山祭天封禪,祈求上天保佑!

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不同於帝王的封禪祭天,這是古代武將的一種崇高榮譽,一般只有在取得重大勝利的時候才會這樣做,而漢朝時也認為一戰而定之後應該告知天地,所以霍去病在把匈奴打得落慌而逃後,舉行封禪祭天儀式符合漢朝的規矩。

既然符合漢朝的規矩,那麼霍去病在大敗匈奴的情況下,還在匈奴腹地2000餘里的地方舉行封禪祭天儀式,是一件長漢朝志氣的事情,漢武帝高興還來不及呢!


小凌說史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霍去病封狼居胥山和漢武帝封泰山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區別在於一個是狼居胥山,一個是泰山。

霍去病在狼居胥山行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行祭地禪禮。有人說霍去病的封禪和漢武帝的封禪不一樣,那是大錯特錯。封就是祭天,禪就是拜地,祭天拜地從來就不是皇帝的專利,任何一個有著華夏鬼神觀的人都能幹這事。

封禪遠古時期就有了,從最初的郊野之祭發展到對名山大川的祭拜。當然,後來祭拜名山大川就成了皇帝的專利了,尤其是泰山。古人認為神仙都居住在泰山,登泰山離神仙最近。所以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封禪泰山,其實就是向神仙表功、表示君權神授。漢武帝封禪泰山也是這個道理。



所以,只要霍去病不去封泰山或者五嶽。隨便他封什麼都沒人管的。而霍去病封的是狼居胥山,那是匈奴人的神山,一個漢臣在匈奴人的神山上祭天拜地,這是給漢武帝的長臉行為啊,漢武帝高興都來不及呢,怎麼會憤怒呢?


守仁讀仁


何為封禪?《史記·封禪書》說明了"自古受命帝王,曷嘗不封禪?"、"厥曠遠者千有餘載,近者數百載,故其儀闕然堙滅,其詳不可得而記聞雲”。

在《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記載“上曰:.......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漢書.衛青霍去病傳》也記錄到“天子曰:.......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說明,霍去病在元狩四年攻打匈奴時,不僅俘獲大批財物,還在匈奴王帳所在地狼居胥山“封禪祭天”。

霍去病在大勝之後,進行了帝王專屬的封禪活動,應該說是彰顯了大漢軍威,重挫了匈奴的氣焰。自漢高祖白登之圍後,在漢匈爭端中,大漢一直處於守勢,匈奴時不時的就會寇邊掠奪人口和財物。漢武帝繼位後,一反常態,採取攻勢,到這次衛青霍去病兩路大軍進攻匈奴取得大勝,更是彰顯了,漢朝威勢。兩本史書都記載是漢武帝親口說出這件事,說明霍去病這一封禪舉動,非常合乎漢武帝的心情,帝心大悅。漢武一朝,國力昌盛,攻勢兇猛,平匈奴、滅南越,武功赫赫,朝中風氣尚武。況且,霍去病在漢武帝身邊長大,漢武帝對他也頗為鍾愛,所以漢武帝相信他的這種行為只是為彰顯大漢威武。


燕然居胥


元狩四年,漢武帝發動漠北之戰,命大將軍衛青和驃騎將軍霍去病各領5萬精銳騎兵及幾十萬步兵和後勤人員,越過沙漠,北擊匈奴。

此次大會戰,衛青出定襄,入大漠,與單于主力決戰,創造了殺敵並俘虜一萬九千多人的戰績,匈奴伊稚斜單于傍晚慌不擇路的逃了,很多士兵也都死的死,俘的俘,逃的逃,單于與王庭失去聯繫,右谷蠡王找不到單于,以為單于死了,就自立為單于。這是西線戰役,此戰也有損失,最有名的就是,李廣老將軍又迷路了,錯失了這次大戰,最後自殺以謝罪。

相比西線戰役,東線戰役成果更豐。

驃騎將軍霍去病,起騎兵5萬,出代郡、右北平,深入大漠一千多里,遭遇左賢王部。由於漢軍採取以戰養戰的方式進軍,使得漢軍不需要後勤補給而可以深入大漠千里奔襲,沿途所遇大小部落均成了我漢軍之補給站。相對來說,匈奴的補給就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漢軍“涉離侯,濟弓閭”,俘虜單于近臣章渠,斬殺匈奴小王比車耆,轉而攻打左大將,繳獲匈奴軍旗和戰鼓(順便說一下,繳獲匈奴軍旗和戰鼓的將軍正是李廣之子李敢,並因此封侯),漢軍繼續追擊至匈奴的聖山之一的狼居胥山,打敗左賢王最後的主力,俘虜屯頭王、韓王等,以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並“封狼居胥,禪於姑衍,登臨翰海”。

首先,我們先解釋一下“登臨翰海”。為什麼要先解釋這個呢?因為本人文思泉湧,不得不發了。所謂“登臨翰海”就是登上高山眺望翰海,至於霍去病有沒有到達翰海,太史公沒說,那就應該沒有,因為他們是同朝為官,軍隊有沒有到達翰海,司馬遷肯定是知道的。社會上有些人認為霍去病應該是到達翰海了,但證據又不足。本人認為,首先要確定“翰海”是哪裡,我認為,翰海就是古代的北海,也就是今天的貝加爾湖,而且古代的貝加爾湖面積應該比現在的更大,大到登上山頂就能看到遙遠的湖面,就好似你站在嶗山看黃海一樣。假如霍去病看到了,那麼,他所站的山應該離翰海也不算遠了。

其次,我們再來好好說說題主關心的問題。這“封狼居胥、禪於姑衍”就是指在狼居胥山祭天,在姑衍山祭地,如題主所問,霍去病只是一個將軍,皇帝的臣子,他怎麼有權利在狼居胥山和姑衍山祭祀天地?祭祀天地在古代是非常大的大事,正所謂“國之大事,在祀在戎”,就是說一個國家只有兩件事情算是大事,一個是祭祀,一個就是戰爭。霍去病按說是沒有資格替皇帝辦這種事的,但是霍去病做得這件事和皇帝於泰山封禪意義完全不一樣。

霍去病行兵至狼居胥山,徹底打敗左賢王的勢力,俘虜和殺敵七萬多人,狼居胥山是匈奴人的聖山,是匈奴人的發源地之一,此山對匈奴人來說意義非凡。於是霍去病登臨山巔,築高臺,祭祀上天,告訴上天他受誰之命,做了些什麼,為什麼要於此祭祀天地,並刻石碑立於此地,相當於說此地從此以後就是我大漢領土,在姑衍山祭祀大地也是這麼個意思。所以,本人認為,霍去病封狼居胥山不過就是宣誓主權而已,但是對後世來說,這個影響確實大,現在讀來依然讓人熱血沸騰。為此,漢武帝后來專門跑泰山去搞封禪,也有抵消封狼居胥影響的意思。

總之,霍去病封狼居胥山,沒有別的意思,就是告訴天地,這地兒以後就是我漢人的啦,憑什麼呢?就憑老子手裡的刀劍夠鋒利,老子背後的國家夠強盛。而且《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和《史記•匈奴列傳》中都沒有寫漢武帝對此有什麼不滿的,不僅如此還很高興,而且"封狼居胥,禪於姑衍,登臨翰海"這句話就是漢武帝自己說的名言啊,很有詩意啊,就記載在《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裡,所以,題主可以為冠軍侯放心啦。

不知道我的解答題主是否滿意,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歷史天空下的螞蟻


霍去病的這個封狼居胥和帝王泰山封禪的這個“封”不是同一個意思

帝王的封禪是一個很重要的祭祀儀式,祭拜天地,祈求萬福的一個儀式。


而霍去病封狼居胥,雖然同樣是祭拜天地,但是並非為了祭祀,而是昭告天下,狼居胥山已經是大漢的土地,是以宣誓主權為目的的。


當時的歷史背景是這樣的:

從“劉邦”到“文景之治”,漢朝一直在休養生息,直到漢武帝時期國庫豐厚,匈奴的威脅一直在北方高懸,漢武帝決定對匈奴全面開戰,於是命衛青、霍去病各率騎兵5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

衛青我們不說,單說霍去病一路,北進兩千多里,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七萬餘人,俘虜王侯將相約90人,在他的帶領下,匈奴被漢軍殺得節節敗退,霍去病乘勝追殺匈奴殘部至狼居胥山,最後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


霍去病率大軍在此進行了祭天地的典禮——祭天封禮於狼居胥山舉行,祭地禪禮於姑衍山舉行。這是的封禪是一個儀式,也是一種決心,更是對主權的宣誓。

在封狼居胥的九年後,漢武帝登上了泰山封禪,告知天地在他的治理下天下太平,他是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


總結:

封禪即是祭祀的意思,向天地報告。

霍去病封禪一方面是告知天地,另一方面是告知萬民,此地已經是大漢土地。

漢武帝封禪是為了向天地報告自己的功績。

注:只有在天平盛世才能進行封禪,是古代帝王的最高榮譽,司馬遷的父親當時就是因為漢武帝去泰山封禪時,因為生病,錯過了記錄這次事件的機會,遺憾而亡,從此才有司馬遷開始代寫《史記》。可見封禪的意義有多重大。

在堯舜禹以後,漢武帝之前,僅有秦始皇進行過帝王的封禪。


兔先生的vlog


作為天才將星,霍去病在短暫的生命裡,發出了耀眼奪目的光芒。不過,對於霍去病的封狼居胥之舉,不斷有網友發出疑問:為什麼身為人臣的霍去病,敢於在狼居胥山上封禪祭天?這種只有皇帝才有資格做的事情,霍去病做了之後,為什麼漢武帝沒有追究還下詔加封獎賞?

1、先來說說霍去病如何封禪、祭天

《史記》、《漢書》對霍去病封狼居胥有描述一致,全部是通過漢武帝的嘴說出來的,詔令意思大體如下:

(元狩四年即前119年)驃騎將軍霍去病率軍出征,有俘虜的匈奴兵作嚮導,攜很少的軍糧,輕裝前進,穿越沙漠,渡河突出抓獲單于的大臣章渠,誅殺了匈奴小王同時攻打匈奴的左大將,殺掉敵將,搶奪旗鼓。翻過了離侯山,渡過了弓閭河,抓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以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

說完這些戰績後,漢武帝說出為後世華夏軍人所銘記的13個字“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在狼居胥山上祭天,在姑衍山上祭地,登高山以望戈壁沙漠。

重點來了:狼居胥山在哪裡?與後世詩詞中多虛指不同,《史記》、《漢書》均為實指。據考證,大體位於今蒙古國境內,還有人考證是如今蒙古國的肯特山 。姑衍山據考證位於蒙古沙漠以北,因為歷史久遠、地名變遷,具體是哪一座目前還沒有明確。

在遠離漢朝天子內宮的北地荒漠,天才將星霍去病封禪祭天,而且是通過漢武帝之嘴親口說出來。這表明,漢武帝對這種行為是肯定的、讚賞的,甚至是需要大力弘揚的。否則也不會“以五千八百戶益封驃騎將軍”(加封霍去病五千八百戶)。

2、那麼,為什麼漢武帝不追究還要加封?

對於信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皇帝眼中,對於十分看重“黃帝得上泰山封”的漢武帝來說,霍去病封狼居胥是向北方以匈奴為代表的遊牧族群的昭告、宣言。

昭告:漢民族不會再同過去一樣,更多依靠和親嫁公主、送財送物等委屈求全,來求得一時的平安。

宣言:你有快馬和利刀,我漢朝的將軍和兵士馬更快、刀更利,硬對硬地對打,最終勝利者是我們。

因此,霍去病在狼居胥山和姑衍山上的封禪祭天,與皇帝在泰山上的封禪意義不同、作用不同,根本不是同一種行為。霍去病封狼居胥完全出于軍事目的,而不是政治目的,是對漢民族軍功的宣揚,是對以匈奴為代表的北方遊牧族群警示。

3、天子封禪、祭天是怎樣的?

天子封禪、祭天為儒家文化所倡導,春秋之前封禪者有72人,而據管仲在相關典籍中說,他記錄下來的封禪者“十有二焉”:不論是無懷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黃帝、顓頊、帝嚳,還是堯、舜、禹、成湯、周成王全都是在泰山祭天。

而且以管仲的說法,“古之封禪,鄗上之黍,北里之禾,所以為盛;江淮之間,一茅三脊,所以為藉也;東海致比目之魚,西海致比翼之鳥,然後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

也就是:上古封禪時,要在祭器盛放鬱山的黍,北里的禾;跪拜用的席墊,要用江淮產的三脊茅;東海的部族要送來比目魚,西海的部族要送來比翼鳥,此後不召自來的吉祥物要有15種。

由此可知,古代天子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登泰山封禪的,限制極多。如果世人認為天子的德行不夠,是不能封禪祭天的。有了這樣的認知後,我們再來談論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可知不僅目的和意義不同,而且表現形式也完全不同。


指動濟南


封:祭天,禪,祭地。中國人的世界觀是天地人,頂天立地做人。一般封禪是由帝王主持的,是帝王代天牧民,故而帝王是與天交流的首選。而天地,是比一切神靈更本真的信仰。

  狼居胥:狼居胥山。姑衍,姑衍山。狼居胥山,一說為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肯特山。一說在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西北至阿巴嘎旗一帶。西漢元狩四年霍去病出代郡塞擊匈奴,封狼居胥山。

現在提到封狼居胥,指西漢大將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築壇祭天。《漢書·霍去病傳》:“驃騎將軍去病率師躬將所獲葷允之士,約輕齎,絕大幕,涉獲單于章渠,以誅北車耆,轉系左大將雙,獲旗鼓,歷度難侯,濟弓盧,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顏師古注引張晏曰:“有大功,故增山而廣地也。”後用以指建立顯赫武功。

霍去病這一壯舉,我認同是事先得到最高領導授意或同意的觀點,領導在軍隊出發前就說了你們只要徹底解決了國家北患,可以代朕封壇祭天。代皇帝祭天,那是軍人的最高榮譽啊。


鄉村學霸


本篇千字文,若讀請耐心。

霍去病封狼居胥山這件事,歷來就讓後人莫衷一是。有的說是為大漢王朝開疆拓土,宣揚大漢王朝的軍威國威。有的說是受了"便宜從事"之言代天子行事。有的說是霍去病自作主張而進行的一場僭越臣子的本分的魯莽行為。這就讓人有些莫明其說了。但從霍去病功成名就後回帝京的行為看來,尤其是擅殺天子有功大臣的情況和他突然夭折的諸多情況來看,他犯了年輕氣盛,不諳世事的大錯。這在《史記》裡是找不出明言論斷的,但在行文之中還是尋得出端倪。

封禪是什麼禮節呢?簡單地說就是功成名就後禱天告地,祭拜祖宗,是天,地,人"三才"的綜合告慰典禮。是天子,皇帝,王者執掌牛耳的獨尊禮儀。其餘的人是不敢染指的。歷史上秦始皇幹過,泰山封禪和巡遊各地,他是幹得漂亮,流譽不淺;漢武帝也幹過,典禮之隆重,讓太史令未能跟隨而鬱鬱而終,可見其禮儀之隆重,扈從之風光,弘揚文治武功的盛況,它體現了天子豐功偉績,肯定自我的自信自強。如果沒有特殊貢獻的帝王是不敢封禪的。秦皇漢武都是剛愎自許的帝王,一個統一全國,一個驅逐宿敵,解除匈奴幾百年來對中國的威脅,實在功勞赫赫,載入典籍。後人沒敢指摘的,也沒資格對秦皇漢武說三道四。

霍去病封狼居胥山是種什麼行為?是將軍功成,祭天拜祖,劃定疆域,推行王道,擴大漢軍威漢文化的一種慶功.活動。與帝王封禪是有本質上的不同的。但這一行為在漢武帝及儒家文化裡看來就是"僭越"了。這一點,犯忌了。

霍去病是能幹,戰功卓著。但他不會低調,他不象老舅衛青。他偏又趕上了霍衛兩家權勢薰天的極盛時期。他又偏偏是外戚勢力中的耀眼明星。這些讓漢武帝深知外戚危害的人感到威脅。而還有一個問題,讓漢武帝出面替驃騎將軍擦屁股,這實在讓皇帝窩心了。原因就在於李敢也是國家的有功之人,又沒犯法造亂,就因一點私怨,被霍去病射死了。但這本不至於死呀!

李廣將軍最後一戰抱屈自殺。朝野悲傷。李廣的兒子李敢,是個非常勇猛的大將,出征匈奴有功封侯。他覺得先父的死是衛青造成的。他就擊傷了衛青。衛者倒沒言語。霍去病知道後,就在漢武帝出獵時,暗中射死了李敢。漢武帝這時袒護霍去病,對外人說,李敢是被受傷的鹿子撞死了的,死於意外。

而李敢的女兒也是太子宮裡的妃子。李敢也算是皇親哈,但給霍去病射死了。這讓漢武帝很失望,也很不安……

不久,霍去病無病無痛地就死了。而漢武帝極其隆重的安葬了他,並把他的墓做成濃縮版的祁連山,以彰顯他征討匈奴的不湮之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