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百擊》為例,深入探究法國"新浪潮"電影美學藝術價值及精髓

本人一直很喜歡經典的老電影,除了它自身經久不衰的內容價值,也因它背後承載了一個時代、一種民族品格。今天我們就另闢蹊徑,通過“知影論世”來賞析《四百擊》這部電影的魅力與價值,以及電影背後所承載的20世紀法國的文藝精神,並結合電影談一談我對法國“新浪潮”運動的一點啟發。


1959年的《四百擊》(Les quatre cents coups)是由特呂弗執導的法國“新浪潮”電影,雖歷經60年,豆瓣評分至今高達8.8分。該片曾獲得第12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這一成就宣告了法國“新浪潮”電影在國際電影史上的地位。

影片講述了一位名叫安託萬的小男孩掙扎於四分五裂的家庭和畸形的社會環境中,一路成長,一路渴望、尋找自由的故事。《四百擊》被封為“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作,影片中小男孩安託萬,也一度被奉為法國“新浪潮”電影的招牌人物

今天我就從“知影論世、美學追求、風格維新、主題構建”四個角度,來分析這部電影的魅力所在,並結合以上分析談談我對法國"新浪潮"的一些啟發。

以《四百擊》為例,深入探究法國

01、“知影論世”:法國“新浪潮”,從“混血”到“純本土化”

法國新浪潮運動興起於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世界電影史上三大美學運動之一,是法國繼二戰後影響國際的電影“革新”運動。

二戰後,法國逐漸從戰爭的陰影中走出來,本土文化漸漸覺醒。此時的法國電影市場仍被大量的美國影片充斥。本土電影模仿美國電影的痕跡明顯,內容平庸又缺乏創新,高成本、明星效應、套路化的混血“優質電影”,遭到了法國影壇新銳的牴觸與反叛。

彼時,法國著名的電影類雜誌《電影手冊》聚集了一批年輕的影評人,他們在法國發起了一次去偽存真,推陳出新的電影界“維新”運動。一時間法國電影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諸多電影新人,他們陸續推出了自己的處女作,其中不乏優質作品。如:

特呂弗的《四百擊》(1959)、夏布羅爾的《表兄弟》(1959)、戈達爾的《筋疲力盡》(1960)等。

1962年《電影手冊》正式啟用“新浪潮”來定義這次影響深遠的電影運動。聚集在《電影手冊》周圍的以特呂弗、戈達爾等為代表的電影人因此被譽為“新浪潮”,又名“手冊派”(為了區別於新浪潮運動中另一派系)。他們提出“作者電影”的口號,即“拍電影,重要的不是製作,而是成為電影的製作者”,並在電影美學、電影風格、主題呈現上踐行這一主張,力求擺脫美法“混血”電影身份。

以《四百擊》為例,深入探究法國

02、“新浪潮”電影美學追求:大量使用“類紀錄片”拍攝手法,關照個體主觀感受及內心真實狀態

法國“新浪潮”電影,追求對真實生活的自然呈現。主要體現在鏡頭使用、剪輯銜接、光線選擇等方面。以《四百擊》為代表的“新浪潮”電影,整體上給人一種類似紀錄片的寫實感。

1、採用寫實的長鏡頭:用以呈現真實社會環境下的個體狀態

《四百擊》以導演特呂弗的自我成長經歷為背景,將一個在家庭中得不到溫暖的孩子,與周遭環境進行寫實性對比。

電影中的長鏡頭,並非指拍攝鏡頭的長短、也不是鏡頭與客體事物之間的遠近,而是以開關機時間間距為節點的影片的長短。

長鏡頭可用以表現事件的真實性,渲染影片氣氛,表現出人物的心理層次,及其情緒的變化。《四百擊》中開頭結尾長鏡頭的運用,使電影在結構上首尾呼應,在內容上形成完整閉環,不愧是“新浪潮”電影的模範之作。

  • 開篇長鏡頭以“局外者”視角展示巴黎的街道人文。交代電影的社會環境——巴黎,淒冷晦暗的色調,奠定了整個電影的基調;全景式拍攝巴黎街景,給人一種迷茫和不安感,為少年成長之旅的艱辛和不易奠定了情緒基礎。
  • 結尾長鏡頭使該片轟動當時的影壇安託萬從少管所中逃跑,整個過程沒有音樂渲染,只是一個孩子一直在氣喘吁吁地奔跑。鏡頭再一次對準安託萬,景別從大全景至全景,鏡頭由遠及近,畫面定格在安託萬叛逆迷茫又略帶天真的眼神中。

結尾的留白的別緻處理,留給讀者無限遐想的空間,成為新浪潮電影的一大標誌。

1994年《橄欖樹下的情人》結尾長鏡頭的使用與《四百擊》結尾有異曲同工之妙,《橄欖樹下的情人》展示了一段未知愛情故事的開放結局,給人一種深沉的思考。

依我看來,這個奔向自由的少年,也代表了內心苦悶與迷茫的法國民眾,奔跑的少年渴求擺脫少管所的轄制,如同渴望實現法式精神獨立的民族吶喊。

以《四百擊》為例,深入探究法國

2、即興創作、運用跳接:掙脫禁錮,追求喚醒個體的自由意識

“新浪潮”電影在藝術創作上力求突破陳規約束,不斷創新。跳接式剪輯和導演、演員的即興發揮,在該片中也進行了大膽嘗試。

  • 即興創作主要體現在演員真實情緒的表達上。以特呂弗為代表的“新浪潮”電影人,追求演員真情實感的表達,使影片趨近現實生活,讓觀眾在影片中體會到了一種真實的代入感。
  • 跳接把不同時空的鏡頭剪輯拼接、突破時空限制。影片中跳接安託萬受審談話的片段,其實是一段讓·皮埃爾·里奧(安託萬的扮演者)真實的試鏡片段,而提問者就是特呂弗自己。

這段跳接使安託萬隱藏的內心得以外顯,以其真實感引發觀者的情感共鳴。

依我之見,跳接雖然增強了電影的速度感,加快了影片的敘事節奏,但它使故事呈現間隔性鏈接。若處理不好,就會看起來比較突兀、隨意。顯然,《四百擊》在電影的跳接的處理上是有其邏輯性、是成功的。這段跳接,後來成為了法國電影史上著名的“真實電影”美學的心理問話。

以《四百擊》為例,深入探究法國

3、自然光,強化真實感,契合電影整體基調

自然光又稱"天然光",自然光在實景拍攝中的使用,大大降低了電影製作成本。但自然光的採用,十分考驗電影的攝製技術,因它摒棄了電影“片場式”照明技術,隨著其開放性、不可控的拍攝環境因素增強,攝製難度也相應提高。

《四百擊》特意選擇了巴黎冬天街頭的實景拍攝,正是為了採集到符合電影基調的自然光。冬天的巴黎陽光雖有,但並不明媚,契合了整部電影的基調。《四百擊》靈活多變的自然光語言應用,成為“新浪潮”電影自然光應用的成功範例。

由此看來,法國“新浪潮”電影的改革,無論在鏡頭使用、創作方式、電影剪輯、還是光線語言上,都似乎在刻意迴避美式範例化的電影制度。戰爭的創傷,使法國的個體價值逐漸被忽略、被埋沒,而戰後的療愈,也喚醒了法國文藝在意識層面的覺醒。

法國“新浪潮”的電影改革,其實是一場法國個體價值趨於破滅後的精神層面的反抗。

以《四百擊》為例,深入探究法國

03、“新浪潮”風格“維新”:低成本製作,啟用非職業演員,高質高量實現法式電影的獨立

二戰後,法國影壇中美式電影高成本、採用職業電影演員的風格,受到法國“新浪潮”電影導演們的排斥與回擊。低成本製作、短週期、用非職業演員的法式新電影風格成為了當時法國影壇的一種潮流。

維新一:技術上,低成本製作,縮短拍攝週期,讓電影高產成為可能

《四百擊》由特呂弗團隊在巴黎街頭用輕便的攝影工具拍攝完成的。用今天的話來說,也就是一個人,帶領一群人,在家門口用手機拍攝的電影。擺脫了攝影棚的空間限制拍攝模式,使電影有機會“捕捉”和“發現”生活中偶然事件。

影片中嘈雜的鳴笛聲、孩子的吵鬧,巴黎街頭偶然路過的甲乙丙丁們,都是當時“優質電影”中極少出現的偶然片段。

另外,以《四百擊》為代表的“新浪潮”電影,大都專注於表現一個事件、某一個或某一群體人物,加上拍攝中導演亦編輯,半草稿式創作模式,大大提高了電影的創作效率。

技術上力求簡化與更新,是這一時期電影創作的一大特點。至此,“新浪潮”電影突破了美式電影的禁錮,與美式電影風格形成鮮明的對立。

以《四百擊》為例,深入探究法國

維新二:角色選用上,啟用非職業演員,重“生活流”棄“學院派”,區別美式電影,宣告電影的“法式獨立”

法國"新浪潮"電影,更傾向於使用非職業演員、生活化的表演理念。

《四百擊》中男孩安託萬的扮演者讓·皮埃爾·里奧德,便是導演特呂弗通過《法蘭西晚報》刊登的啟示招聘來的。這個面孔中含著迷惘的男孩,並無豐富的表演經驗。只因其古靈精怪的個性,成功引起了特呂弗的注意。

“新浪潮”電影導演們認為他們所追求的電影效果,是職業演員表演技巧所不能達到、甚至會破壞的,電影演員應在外型、氣質甚至職業與人物形像上相符合。因此使用非職業演員成為法國“新浪潮”電影區別於美式電影的一大特點。

“風格即人格”,在我看來,“新浪潮”電影風格的改革,其實是法國電影獨立的“人格性標誌”。電影作為主體精神的外在表達,也彰顯了一個人、乃至一個群體、一個國家的內在氣質。電影中所傳達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從根本上決定了電影的風格

法國電影能夠在國際電影市場被奉為“電影中的風向標”,究其原因,也離不開法國電影人鍥而不捨、獨立的電影美學風格的追求。

以《四百擊》為例,深入探究法國

04“新浪潮”電影主題構建:第一視角為主,主張“作者電影”,導演個人傳記色彩濃郁

特呂弗曾在《作家的政策》中發表這樣一段言論:

在我看來,眼前的電影較之小說更具有個性,像懺悔,像日記,是屬於個人的和自傳性質。年輕的導演們將用第一人稱表達自己,敘述他們的經歷,比如說,可以是他們的初戀,也可以是剛經歷的感情,或者他們政治覺悟的轉變,他們的婚姻,病痛、假日等。

這段言論於1957年發佈在《電影手冊》上,可以說是法國“新浪潮”對世界電影發表的一份宣言書,這份“宣言”中顯明瞭導演在電影創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法國“新浪潮”在電影的創作上提出“作者電影”理念,即導演要像小說家,以攝像機為筆,不受制於劇本,也不受制於電影企業的商業模式,要拍攝具有導演個人情懷、個人特色的美學電影。

《四百擊》其實是導演特呂弗前瞻式半自傳體“紀錄片”。電影中男孩安託萬的經歷和特呂弗少年時期的諸多經歷不謀而合。

如此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法國“新浪潮”電影雖然出現對個體意識的察覺與反思,但它這種覺察暫時有其侷限性。從狹義上來看,法國“新浪潮”電影更偏重於對導演群落的思想意識的闡述與表達。

以《四百擊》為代表的“新浪潮”電影,側重反映的人與人之間、人與生活之間的關係,以及關心個體情感變化與命運走向的主題呈現。這使法國電影從美式的平庸套路化的電影格局中解脫出來,充分證明了法國電影文藝創作者的獨立意識。

總體來說,法國“新浪潮”挑戰既成的電影理念和觀眾觀影習慣,形成了獨具特色、革故鼎新的電影面貌,是“新浪潮”在電影主題構建上的一次大膽的創新與嘗試。

在我看來,法國“新浪潮”電影,對個人色彩的寫實其實有其歷史的必然性。二戰使“個體意識”被“集體意識”代替,民族的共同利益成為當時社會以及整個世界的共同目標。戰後法國國內的修復與調整,集體意識逐漸“解體”,個體意識逐漸覺醒,人們從民族共同體轉向個體命運的察覺與建設,使得電影市場的主題需求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而法國“新浪潮”的推進,正迎合了當時背景下人們對於精神家園建設的迴歸。法國“新浪潮”藉助影片表達了對當時西方社會所面臨的精神危機的關照;對現實社會、人際關係和人格心理荒繆混亂的整理;以及對陳舊秩序、戰後固有傳統的反叛。並以此為支點,支撐人們去想象更理想的世界、過更有意義的人生,這是一場具有人道主義、人文主義關懷的電影“維新運動”。

以《四百擊》為例,深入探究法國



總結:

法國“新浪潮”因深受存在主義等哲學思想的影響,電影內容大多關注當時社會下人們的精神危機。國際電影史上各大浪潮中受到廣泛關注並影響深遠的,當屬這場法國“新浪潮”。它也帶動了國際影壇的更多革新運動,如:

日本新浪潮、德國新電影、英國自由電影運動、巴西新電影、香港新浪潮、臺灣新電影、中國電影第六代……

它的興起促使人們敢於打破傳統制片制度,並形成與之相適應的獨立發行組織,引發人們對電影本土化風格確立的重新思考。法國“新浪潮”時期可以說是歐洲藝術電影史上一段碩果累累的時期。雖然《四百擊》並不是法國“新浪潮”電影的第一部,但它的成功奠定了法國“新浪潮”在世界電影史上的地位與影響力。以特呂弗為代表的法國“新浪潮”的“手冊派”電影人,對於世界電影人來說,至今影響深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