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熙名臣于成龍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真的能殺赫裡這個大將軍嗎?

歷史簡單說


于成龍殺赫裡,那是標準的造反了,絕不可能發生的事。

赫裡是江寧將軍,全稱鎮守江寧等處地方將軍,為清代統領江南駐防八旗軍兵的最高統帥,官至正一品,乾隆年改成從一品。

于成龍呢?兩江總督,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官至從一品。

歷代兩江總督如於成龍、張鵬翮、史貽直、尹繼善、陶澍、林則徐、裕謙、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劉坤一。

他們看起來官職級別差不多,但是是屬於兩個不同的系統,一個軍隊、一個文官系統,互不兼管的,于成龍管不了他,更殺不了他,

赫裡是駐防八旗的八旗將軍,這是什麼概念呢?清朝的八旗派遣到地方的駐防軍隊,區別於綠營軍,他們才是清朝的正規軍,皇帝的嫡系軍隊,地方官管不了他們,說句不好聽的,他們駐防八旗將軍是滿清的股東,不是打工仔,

于成龍呢?兩江總督,標準的文官,兼管地方軍事,但是,他管的軍事只有綠營軍,管不了八旗,他的軍隊只有督標的幾千人,其他綠營軍只能通過提督管理,他自己可管不了。

于成龍殺赫裡,相當於袁崇煥殺毛文龍,都是標準的造反了,皇帝聽了絕對是毛骨悚然,你殺他是想幹嘛?。

另外,編劇完全是外行,一點基礎知識都沒有,

于成龍是兩江總督啊,這樣封疆大吏,管這種事麼?包拯開封府尹,沒事天天審案子?狄仁傑是宰相,沒事審案子?那還要提點刑獄司、按察使、大理寺幹嘛呢?搶飯碗呢?

即使是審案子的官吏,殺人的流程也是審理案件、上呈朝廷、刑部審核、上呈皇帝批覆,然後下傳,在然後殺頭吧?

你審理完了,馬上當場就砍頭,你還有王法沒有?

這是殺普通人都有這麼多的程序要走,殺比他級別還好的武將,怕是要大理寺加刑部加都察院三司會審,然後皇帝批覆,在然後菜市口殺頭吧?

如果兩江總督可以殺駐防八旗將軍,那等於說,兩江總督不僅有你的人事權,你的命也在他手裡,八旗將軍肯定會對他忠心耿耿,那兩江總督還不成了軍閥?

這也是為什麼袁崇煥殺了毛文龍,崇禎感到毛骨悚然,【帝驟聞,意殊駭】





南朝居士


首先,于成龍是山西永寧州人,他44歲之時出仕,從縣令做起,兢兢業業,被多任頂頭上司樹立為官吏標杆,康熙年間,最高的官做到江南江西總督。


這個人政績不錯,做事謹慎,被康熙皇帝譽為“清官第一”。

那麼,“清代康熙名臣于成龍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真的能殺赫裡這個大將軍嗎?”

我們知道在歷史上于成龍被認同、確認為循吏,清官,得到了百姓的愛戴。可是,這不等於于成龍就能夠為所欲為,甚至去誅殺所謂的大將軍赫裡了。


在清朝,如果沒有特殊規定的從屬關係,文官與武官之間就不能夠統屬,互相之間無權干涉對方的權利實施。


另外,清代被授予大將軍職銜的人並不是很多,在清朝初期,大將軍都是靠前指揮,指揮野戰,拓土開疆,平復亂局的角色,怎麼可能會被一個區區的文官所誅殺?

在康熙一朝嗣後,任大將軍之職的人更是屈指可數,比如,年羹堯、嶽鍾琪、福康安,這樣的人,哪個總督、巡撫敢碰一下?

題主所提問的由頭應出自影視作品當中的情節,這不屬於真實歷史。于成龍以兩江總督之身,居然能殺了江寧將軍,這簡直是愚不可及的杜撰。總督聽著官聲顯赫,但是品級不過是正二品,駐防地的將軍品級則為從一品。


另外,沒有皇帝的專旨,誰敢去碰駐防將軍一下?另有一層,駐防將軍的出身必須是出自清八旗,代表清廷,震懾所在地軍民人等,自然帶有監督當地督撫的作用,總督、巡撫與駐防將軍的任務各不相干,如果有了爭議,要經過朝廷判斷解決。也就是說,于成龍沒有權利去處死一個朝廷欽命的駐防將軍的。


假如說,題主一定把于成龍設定為一身是膽,為民請命的角色,那麼,即便如此,于成龍也殺不了這個所謂的赫裡,因為,第一,于成龍做為文職官員,他無法抓到擁有5000軍兵的駐防將軍,如果想去硬碰硬,在大清正規軍的面前,于成龍的幾十個護衛也就是一盤小菜,他根本就近不了所謂赫裡的身。

綜上所述,據《清史稿》所載,于成龍為循吏,也就是說,他不是一個標新立異,剛愎自用,乃至於獨出心裁的人,也正因為他做事踏實,才一步一步的進到大吏之位,所以,題主所問,乃是影視誇張,荒村野史,不值方家一哂。


子由拍案驚奇


清朝康熙年間其實有兩個于成龍,一個是兩江總督于成龍,另一個是河道總督于成龍,前一個是漢人,後一個則是漢軍鑲紅旗人。當然,既然題主說的是誅殺赫裡一事,那肯定是問兩江總督于成龍,因為殺赫裡一事出自電視劇《于成龍》,而這部電視劇講的就是兩江總督于成龍的事情。



這裡先提前告知下,赫裡非歷史人物,而是電視劇《于成龍》虛構的人物,因此于成龍誅殺赫裡一事乃是戲說,而非歷史。

那在歷史中,兩江總督于成龍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兩江總督是經過清朝兩代帝王認可的廉吏典範,康熙曾為其親自題寫“高行清粹”匾額以示褒獎,並贊其“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而乾隆也曾御書“清風是式”四字匾額,以示對於已經逝世的于成龍的推崇。由此可知,一個能被兩代帝王認可的于成龍,他為絕對是一個廉潔奉公,為國為民的好官。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自順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龍以廣西羅城縣令的身份出仕後,在23年的宦海生涯中,于成龍的足跡跨越廣西、四川、湖廣(後來的湖北和湖南)、福建、江南(後來的江蘇和安徽)、江西等數省,仕途也從七品知縣做到了一品總督,在這期間他勤政愛民、廉潔奉公、不畏權貴、勇於擔當、剛直不阿,以三舉卓異的優異政績,深得各地民眾愛戴和各省督撫的器重,如福建巡撫吳光祚就稱其為“閩省廉能第一”。

于成龍的政治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非是那些只知廉潔卻不知辦事的頑固“清官”,他是既廉潔又奉公。在羅城為縣官三年之間,曾經混亂不堪的羅城即得到大治,百姓得以安居樂業,而於成龍從而也得到時任兩廣佈政使金光祖的嘉獎,憑藉著這等政績,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龍被兩廣總督金光祖舉薦為廣西省唯一“卓異”,由此他升任四川合州知州。



因於成龍的勤政愛民,于成龍是深受百姓的愛戴。據史書記載,于成龍去世時“金陵人為之巷哭。相率香燈祭與寢。日幾千百人,衙舍至不能容。遠近聞之,皆輟市,如喪其親”,南京城中是人人哭泣,每日都有成千上百人前往府衙臨喪。而出殯當日,更是“士民數萬人步二十里外,伏地哭, 江干江水聲如不聞”,沿途都站滿人,連綿二十餘公里,皆跪地痛哭。從中可知,百姓愛戴于成龍一事所言非虛,正如史書所言:“(于成龍)公之得吏民之心,江寧人謂數百年來無能如此者”。

當然,于成龍雖不畏權貴,且剛正不阿,秉公執法,但殺害赫裡卻是萬萬做不到的,也是實在不能做的。



首先,劇中於成龍雖貴為兩江總督,且還兼任著兵部尚書,但卻是沒有權去捉拿作為江南八旗兵最高統帥的赫裡的,別說是去捉拿,就連節制的資格都沒有。同時,劇中赫裡可是康熙的外甥,是滿洲貴族,身份是貴不可言,在當時即使赫裡犯了法,連刑部尚書都沒有資格審判他,更別說于成龍,當時只有康熙才有權處置他。

因此,如果放到現實中,除非於成龍甘願冒著滿門抄斬的風險去殺他,否則他絕沒有資格去處置赫裡,而且別忘記當時的赫裡可是住在滿城中,滿城除了滿人能進,漢人是無權進入的,而且是由八旗兵重兵把守著的,因此以現實的環境,即使是于成龍敢殺,他也進不了滿城,想想看于成龍連抓都抓不住赫裡,談何去殺呢?



其實說白了,于成龍殺赫裡一事除了是發生在電視劇中,在現實中根本就不可能會發生。那麼既然只有在電視劇中才能發生的事情,又何須談論于成龍敢不敢殺赫裡呢?只要編劇樂意,于成龍殺親王,甚至是殺皇帝,那都是可以的事情。


澳古說歷史


1、清朝名臣于成龍:于成龍(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 字北溟,號于山,清代山西永寧州(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人。

2、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于成龍被任命為羅城縣知縣,在任上明確保甲制度,百姓安居樂業,全力耕作土地。1667年(清康熙六年),于成龍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後遷任湖廣黃岡的知州,歷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撫和總督、加兵部尚書、大學士等職。康熙二十年入京覲見。後升任江南江西總督。康熙二十三年,朝廷命令于成龍兼管兩地巡撫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贈為太子太保。

3、于成龍在20餘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舉“卓異”,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愛戴,被康熙帝讚譽。

4、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農曆四月十八日,于成龍終於走到了人生的最後關頭,終年六十八歲。于成龍去世時木箱中只有一套官服,別無餘物,市民痛哭,塑建雕像祭祀,諡號清瑞。

于成龍逝世後,南京男女老幼,商販僧侶皆痛哭流涕,可見中下層人民對他的死是十分悲痛的。康熙帝破例親為撰寫碑文,這是對他廉潔刻苦一生的表彰。



晁賀


我剛剛看過最近新出的一部劇《于成龍》,看了這部劇讓我瞭解了清朝官員的生活,知道于成龍是歷史上真正存在的,也是大清朝第一廉吏。至於我對清朝的瞭解也不多,但我知道清朝是滿清貴族打下來的,主要的是滿清八旗,清軍在皇太極的帶領下,逐鹿中原,主要靠八旗兵的戰鬥力,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幫助清軍入關,皇太極的兒子順治是清軍入關的第一位皇帝,順治初年掌握大權的是多爾袞,後來多爾袞死後,順治才真正掌權,清朝初年大臣有鰲拜,索尼等人,其中鰲拜跟隨皇太極打過天下,立過很大的功勞,在明末清初的時候,反清復明的人很多,清朝入關之後就發佈科舉,這樣就讓那些人放心了,因為清朝繼續實行科舉制度選官,採用了中原漢族的文化來統治國家,所以反清復明的鬥爭就開始停止了,但還有一部分人在反清復明,清朝採用的是漢族文化和滿族共存,清朝也任用滿漢兩個民族的大臣,于成龍就是在清朝順治十八年當上的知縣,也是他碰到了一個好的時期,正巧碰上了康熙皇帝即位,康熙一生重要的舉措就是,智除鰲拜,平定三藩,收復臺灣,和親征葛爾丹。進一步鞏固了清朝的統治地位。 清帝即位後,尤其是在順治 康熙 雍正 乾隆四朝,重用漢人來統治國家,滿清八旗雖然在清王朝建國的時候立過很大的功勞,但在後期,八旗就幫不了什麼忙了,所以在清王朝後期,清帝還得采用漢人來對付內外強敵,清初,圈地運動的確很大,很多地方的土地都被貴族圈為自己的土地了,這個現象一直到康熙年間才得到了一些解決,清初大臣鰲拜一直活到了康熙時期,鰲拜傲慢,居功自傲,所以經常不把皇帝放在眼裡,最後被康熙除掉了,康熙年輕時就展現了他的智慧和勇氣,于成龍就是碰上了康熙這個明君所以在他的仕途中,從小官一直做到二品大官,一路升遷沒有被貶過,也是這個原因,于成龍潔身自好,為百姓謀福,很得百姓的尊敬,于成龍也是歷史上少有的清廉官吏,清官只有做到品級高點,才能徹底為百姓謀福,于成龍所治理過的地方,百姓安居樂業,他也幫助朝廷平定了一些地方的小叛亂,立過功勞。 于成龍採用的辦法很適合於當時的情況,只有用重典才能治理好國家,這樣,畢竟清初順治年間還很不太平,清朝迎來盛世的時候是康熙中晚年的時候,是康乾盛世的開端,清王朝也是因為自大,自稱天朝上國閉關鎖國導致了清後期的衰落,嚴重的使中華文明遭到了破壞,清朝自乾隆以後,就開始了衰落。 清王朝也是因為採用了漢族文化才統治了二百多年,畢竟漢族文化是先進的,相比蒙元,清朝存在的時間已經是很長的了,蒙元就是因為國家動盪內亂,貶低漢人,最終導致了元王朝短暫的生命,也最終導致了蒙元的覆滅,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統治中原地區必須得用中原漢族文化才能鞏固一個新興的王朝,多麼強大的王朝,地盤是多麼的遼闊,可是不採用漢族治理國家的經驗,就會導致徹底的覆滅,為什麼孫中山先生那麼的偉大,是因為孫中山先生不僅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更結束了在中華大地上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推翻一個封建王朝是容易的,但毀滅一個制度不是那麼容易的,自夏朝商朝開始,奴隸制就壓迫著人民,到秦統一全國,封建帝制進一步封閉人們的思想,直到2000年後才徹底的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使中華民族再一次強大起來。 此文章是我在搜狐第一次寫的文章,歡迎大家的閱讀,謝謝大家。





成武暢通


因為《雍正王朝》與《康熙王朝》裡面只出現了張廷玉,陳廷敬,李光地,李衛,田文鏡等漢臣,而沒有出現于成龍這個人,所以于成龍的名氣沒有那麼大。

不過,于成龍有一個名號特別著名,那就是康熙稱他為清官第一。

那于成龍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他都有哪些經歷呢?

於龍成是山西永寧州人,今山西呂梁市,生於明萬曆四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617年。他在崇禎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39年,第一次參加鄉試,但是因為太原科舉舞弊,于成龍直接在試卷直接抨擊了些事,所以沒中舉,成為副榜的貢生,但是可參加會試。

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于成龍繼續參加鄉試,但是落榜。於成生迫於家庭的生活壓力,無力再參加科舉。

順治十八年,于成龍入國子監學習,此時他四十四歲,被任命為廣西羅城縣令,因為廣西入清不過兩年,之前的羅城縣令下場都不怎麼好。

于成龍用了三年的時間,羅城大治,于成龍很受兩廣佈政使金光祖的器重。

康熙六年,時任兩廣總督的金光祖對於成龍的評價,廣西唯一的卓異,于成龍調任四川的合州知州。

康熙八年,因為表現優異,于成龍調任湖廣黃州府同知,當了四年之後,升為武昌知府,又擔任了四年,湖廣巡撫張朝珍對其的評價,但是卓異。

康熙十六年,于成龍擔任湖廣江防道員。

康熙十七年,于成龍擔任福建按察使。

康熙十九年,于成龍擔任直隸巡撫,不久之後,擔任兩江總督。

康熙二十三年,于成龍死於任上,終年六十八歲。雍正時,入賢良祠。

于成龍在當兩江總督的時候,當然是沒有資格當一品將軍赫裡的。


歷史簡單說


是一個為國家為老百姓鞠躬盡瘁一心一意辦事的好官,赫舍裡應該殺,不能因為是皇親國戚就勉於刑法,有這樣的好官是國家之幸,百姓之福


鄉村達人阿建


餘成龍是清朝廉吏,確實存在,但殺不了赫裡這樣的大將軍,這是編劇的結果。


月圓軒珍藝館


皇帝是江山為重,殺皇親國戚只不過借大臣手而己。皇權爭奪,父子,兄弟尚具相殘,何況外甥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