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龍要殺赫裡,他作為江寧大將軍,正一品官員,為什麼不調軍隊阻擋?

獨釣寒江雪215608226


兩江總督殺江寧將軍,這種情節,只有連“某度歷史學家”都僱不起的電視劇劇組才能出現。

最近十年,歷史劇越來越爛了,遙想10多年前,雍正王朝、走向共和、大秦帝國、大明王朝那麼多優秀的電視劇,集中在三兩年時間爆發。現在,偶像劇和抗戰神劇霸屏,如果真的看到一個良心歷史劇,真會懷疑自己的電視機是不是壞掉了。

一,于成龍不可能殺赫裡。

只要上網搜索一下就知道,于成龍殺赫裡,完全不可能,理由有兩條:

1,漢人絕不敢殺滿人。

在清朝,尤其是清朝前期,漢人的地位相當低。乾隆朝有個漢人在奏摺中自稱奴才,被乾隆點名批評,你算什麼狗東西,敢自稱是奴才?

言外之意就是,漢人不管多牛,也只是奴下奴。只有滿人,加入八旗系統的滿人,才是皇帝的嫡系奴才,漢人最多是嫡系奴才手下的辦事員或者嫡系奴才旁邊的奴下奴。

整個清朝,六部的尚書和侍郎都有滿員和漢員各一名,滿員即使是斗大字不識一籮筐,漢員也必須早請示晚彙報,否則就是藐視長官,離死不遠了。

2,兩江總督官階低於江寧將軍,于成龍殺赫裡,以下犯上,形同謀反。

通常來說,兩江總督是二品官員,加了兵部尚書才是從一品,加了大學時就是正一品。于成龍在劇中有兵部尚書銜,是從一品,而赫裡的江寧將軍也是從一品。總體來說兩人官階相同,但是于成龍是漢人,赫裡是滿人,而且是皇親國戚,綜合來看,于成龍官階要低於赫裡。

退一步說,于成龍如果拿著尚方寶劍王命旗牌,能不能殺赫裡呢?仍然不能!

參照袁崇煥殺毛文龍,袁崇煥是薊遼督師,一品文官,毛文龍是東江鎮總兵且有都督銜,是一品武官。明朝文官高於武官,袁崇煥拿著尚方寶劍殺了毛文龍,後來還是被崇禎找後賬處死了。

3,于成龍真的急眼了非要殺赫裡,絕對不會派衙役就能抓來。

赫裡是江寧將軍,管理的是南京城內的4000八旗軍,這些人都住在滿城中,獨立於南京城之外。于成龍想要抓捕赫裡,除非動用總督所屬的綠營兵攻打滿城,派出兩個衙役去抓,簡直太兒戲。

好比是,省軍區司令有問題,省委書記派出刑警隊長去抓人,這不是搞笑嗎!

總而言之一句話,不管是于成龍在康熙那裡信任值有多高,殺赫裡,都屬於獨攬地方大權的政變和謀反。這種事情,絕對不可能發生。

二,應該學習《開封府》的權力鬥爭邏輯

也必須看到,民間的“清官思想”十分嚴重。如果一個官員有“青天大老爺”的美譽,那一定要殺幾個皇親國戚才行,要不然,你好意思戴上“青天大老爺”的名號嗎?

這一點,我就必須表揚一下《開封府》中的情節了。

《開封府》這部電視劇中,包拯殺了兩個皇親國戚,表面來看,這兩個人都是被包拯送上斷頭臺的,但是實際上仔細一看,發現最終拍板決定的都是皇帝。

第一個被殺的是國舅劉復,挪用公款,佔用民間地皮,釀成民變,包拯找出各種證據給他定了死罪。最終太后劉娥和宰相樞密使商量後,做出了處死劉復的決定。這一招,叫做捨車保帥,不殺劉復,就會激起更嚴重的民變。

第二個被殺的是駙馬陳世美,此人拋妻棄子,去了皇帝的姐姐,成了取代宰相的第一人選,為了掩蓋假身份,殺死多位同鄉。包拯找出確鑿證據,要求處死陳世美,皇帝擔心權力失衡,讓陳世美順利回家。皇帝最終察覺,陳世美有可能成為宰相和樞密使的工具時,下決心殺了陳世美。

三,死刑複核問題。

在明清兩朝,判決死刑都不會簡單的作出判決就直接執行死刑,這樣一旦出現冤假錯案,人頭掉了就再也安不上了。

所以,明清兩朝的死刑複核權,始終都在皇帝一個人手裡。關於明清兩朝的死刑複核,這是極其複雜和繁瑣的程序。

地方上對刑事案件進行審理定罪後,需要上報朝廷,皇帝接到彙報,則組織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進行重審,刑部相當於公安部門,都察院相當於檢察院,大理寺相當於法院。涉及死刑的話,還有一道秋審程序。

秋審大概可分為兩個階段。前階段為一至四月,書吏起草文案,分管事務的刑部司官(主事、員外郎、郎中)對文案進行增刪並附“看語”(判案意見),最後交由刑部堂官(尚書、左右侍郎)批閱。最初的看語稱作“司看”,第二次為“覆看”,第三次為“總看”。司看用藍筆,覆看用紫筆,總看用墨筆。三看之後,還有堂官的批語,可說慎之又慎。後階段為五至七月,刑部將地方督撫審案結論與刑部看語對照,再分兩次會議(司官為主體的“司議”與堂官為主體的“堂議”)進行討論,從而得出刑部的最終意見。隨後,刑部準備好文案,由九卿科道會審(九卿會審主要是形式上的意義,基本都會接受刑部意見),定議後向皇帝報告(若大臣們意見不一致,則將正反觀點一併上奏),由皇帝作出終極鉤決:予鉤(立即執行死刑)或免勾(暫不執行死刑)。

沒有七八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拿到皇帝的那一個勾勾,從總督巡撫到知府縣令,都無權殺死一個街頭搶劫殺人的小混混。至於赫裡這樣的大官,更不可能了。

那麼有人要說了,對於罪大惡極的人,是不是可以直接審判,然後就地正法呢?

當然有!

但是,就地正法僅限於戰亂時期,對象也是流寇和土匪的首領。

清廷對“就地正法”的規定,開始於咸豐三年,主要針對的是太平天國運動。典型例子是曾國藩,在長沙殺的人頭滾滾,得了一個綽號叫“曾剃頭”。

喜歡把人就地正法的曾國藩,面對官階低於自己的滿人,也是百般籠絡,不敢有一絲的得罪。

來人啊,拖出去砍了!

這種事,在電視劇裡,看個熱鬧就行了,認真你就輸了!


歷史知事


誠邀,如題。樓主這個問題就有點想當然了,于成龍要殺赫裡,赫裡雖是江寧大將軍,官居正一品,聽起來是有兵權的。但實際上,按照清朝的規矩,在這兩江三省之地,能調兵的只有兩江總督于成龍一人而已。

兩江總督,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官秩從一品,總督上馬管軍,下馬管民,擁有軍政大權,權利極大

而赫裡任職的江寧將軍,是清朝在南方設立的重要據點,因為大清畢竟是北狄入主中原,為了穩固統治,大清在全國的重點城鎮都設立了一定的八旗兵馬進行駐紮,統帥這些兵馬的領導者,就以地名+將軍冠名,比如南京的江寧將軍就管轄著4000八旗兵丁,正一品,和兩江總督是平級的,聯名上奏時,署名在兩江總督之前,可見地位是高於于成龍的。

但是于成龍有私兵,赫裡沒有!

赫裡雖有軍隊,但這不是赫裡自己的私兵,沒有皇帝的旨意或者兵部的虎符,赫里根本不敢調動一兵一卒,否者就是造反大罪,株連九族。咦,赫裡的九族裡面貌似包括康熙本人哈。不過於成龍倒也沒有權力誅殺赫裡,八旗是滿清的權貴階層,有獨立的司法機構。如果是旗人和漢人訴訟,則由將軍、督撫、理事同知會同審理,旗人還是由八旗交付刑部。刑部設有專門的監獄。赫裡既是江寧將軍又是康熙的親外甥,還住在滿城內。于成龍這個兩江總督不僅沒權利抓他,而且沒辦法抓他,更別說殺他了。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兩江總督于成龍殺江寧大將軍赫裡,是連續劇《于成龍》中的虛構情節。這樣演雖然能彰顯出于成龍的剛正不阿和康熙皇帝的“大義滅親”(劇中人物關係,赫裡是康熙的外甥),但其實很不合常理,這種事情在歷史中根本不可能發生,因為于成龍根本沒有權利處置赫裡。

首先,清朝只有江寧將軍,並沒有江寧大將軍。

清朝為控制全國,把八旗兵丁分駐在全國要地,駐防的最高長官稱為將軍。康熙時期,在江寧(南京)駐紮著4000八旗官兵,最高長官叫鎮守江寧等處地方將軍,簡稱為江寧將軍,所以劇中的江寧大將軍這個職位是不存在的。

第二,兩江總督品級低於江寧將軍,無權處置江寧將軍。

兩江總督管轄江西、江蘇、安徽三省的軍民事務,駐地在南京,品級為正二品,如果加兵部尚書銜,品級為從一品。于成龍屬於後者,其為從一品。江寧將軍的品級為正一品(乾隆時期降為從一品),所以從品級上來看,于成龍要低一級。

另外,清朝的軍隊分為八旗和綠營兩個系統,八旗由旗人組成,綠營由漢人組成,八旗地位高於綠營,且各不統屬。兩江總督只能管境內的綠營兵,無權管理八旗兵,所以于成龍無權管理江寧將軍。

第三,從司法程序上來看,江寧將軍輪不到于成龍治罪。

八旗是清朝的特權階層,有獨立的司法機構。按清朝制度,旗人如果和漢人訴訟,必須由督撫、將軍和理事同知一同審理。而像江寧將軍這種級別的人物如果走司法程序,必須報朝廷,由宗人府和刑部一同審理。于成龍身為兩江總督根本無權在駐地處置。

第四,于成龍無法輕易逮捕江寧將軍。

江寧將軍的府宅並不是隨意建在南京大街中的,而是在滿城之中。滿城是清朝專門為八旗駐防兵丁修建的駐地,一般建在城內,有獨立的城牆和城門,並有士兵負責巡邏警戒,儼然在市內的軍營,一般人根本進不去。

而電視劇中的情節是于成龍派幾個衙役就把赫裡五花大綁來了,這就好比現在司法機構去軍營內抓人,而且抓的還是最高長官,可能嗎?

所以,于成龍沒權抓江寧將軍,也沒辦法抓他,更別說殺他了。


石頭說歷史


于成龍,是清朝的大清官,也是“半隻鴨子”故事的主角,他做事兩袖清風,一心為民,被人民所愛戴。經過電視劇《于成龍》的放映,他的清廉更加為人所知。那于成龍要殺赫裡,他作為江寧大將軍,正一品官員,為什麼不調軍隊阻擋?

于成龍是兩江總督,總督在清朝是二品官,是當地地方上最大的官,不過於成龍除了這個職務,他還有個兵部尚書銜,加上以後他就是是從一品文官;赫裡是江寧將軍,清朝駐地將軍是從一品武官,同時赫裡還是康熙的外甥,是滿清貴族。他的職位江寧將軍,掌握著4000八旗兵丁,這些兵雖說是由江寧將軍掌握著,可調兵有著嚴格的制度,要是將軍輕易調兵是會受到嚴重處罰,雖說于成龍要殺赫裡,但赫裡不以為真,畢竟他是皇親國戚,量于成龍也不敢。而於成龍能夠殺死赫裡,必定是得到了朝廷的同意,要不然于成龍也不敢輕易對赫裡動手,因為赫裡是滿清貴族,地位不是一般的高,于成龍與他是平級幹部,于成龍想拿下赫裡必須要有朝廷的尚方寶劍才行,否者成龍根本不敢動手,就算他是個勤政為民的大清官也不行。


赫裡,雖說是江寧將軍,手握重兵,可他也不敢囂張到調兵阻擋于成龍,因為這隻會罪上加罪,給於成龍留下對他不利的證據,他可能是覺得自己是康熙的外甥,是清朝的皇親國戚,于成龍不敢拿他怎麼樣,可他沒想到這于成龍真敢拿他下手。


歷史百家爭鳴團隊成員:小木


歷史百家爭鳴


清朝康熙年間的于成龍想必大家也都通過電視劇《于成龍》有所耳聞吧,吏治清明、鐵面無私不亞於北宋包拯、中明海瑞,于成龍在清朝歷史上的確是確有其人。

江寧將軍赫裡,也就是電視劇中康熙大帝的親外甥,他的歷史原型是真實存在,但是其真實姓名不叫赫裡,卻是另有其名,噶禮,棟鄂氏,滿洲正紅旗人。赫裡得寵主要就是因為曾經陪同康熙帝三次親征噶爾丹,但是赫裡在擔任官員期間,屢屢犯事。經常以”貪得無厭,虐吏累民”的罪名被眾大臣彈劾,但是康熙帝一度對之寬容。

歷史上真正的赫裡原型人物噶禮的結局是因其糾結其妻其弟想要毒害母親,因罪證屬實確鑿,被康熙帝處以極刑,滿門抄斬,結局悲慘,但確是罪有應得。

那麼電視劇中的兩江總督于成龍因罪名將作為江寧將軍的赫裡治罪並且強行處以極刑,難道赫裡在從被抓再到被砍頭都是乖乖的不會反抗嘛,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至於赫裡為什麼不調動軍隊對抗于成龍,這也是有情理的說法的。

第一點,從於成龍的兩江總督兼任兵部尚書的職位來看,兩江總督是正二品、兵部尚書是正三品;反觀赫裡的江寧將軍,駐紮東南沿海,領兵4000,其官職是正一品。而且赫裡還有一個更為特殊的身份,赫裡是康熙帝的親外甥。所以,至於電視劇裡于成龍強行斬殺赫裡,這是違反清朝規定的。其一,越級殺官;其二,未經允許;其三,滿漢差異。



第二點,剛剛升為兩江總督的于成龍,雖然名義上說是兩江地區總的負責人,也是地方官之中的最高官階,可以說是“文武兼具”,但是其實還是偏重文官性質的,但是也具有統帥兩江綠營軍隊的權力。但是針對電視劇中的于成龍殺赫裡,這裡不得不說,即便於成龍權利很大,管轄整個兩江地區,赫裡作為江寧將軍其勢力範圍也確實在于成龍管轄之內,但是于成龍不具備對三品以上官員的生殺大權。更何況,赫裡是一品武官。這種情況下,起碼也得學著“包公斬殺陳世美”一樣,但是包公手有“三把鍘刀”有著先斬後奏的權力。但是于成龍一沒有先斬後奏的權力,二未經允許,就私自行刑,這是不可能的。

第三點,作為正一品的將軍赫裡,為何對區區二品的漢人總督不騎兵反抗呢。其一,赫裡自知自己確有實罪,所以說不敢妄動;其二,當時赫裡也心知肚明康熙帝對於成龍甚是信任;其三,如果赫裡隨意調軍隊抗衡于成龍,那麼按照清朝律法,自己只能是罪加一等。所以說,赫裡再怎麼無知,他還是有自己的考慮的,所以並沒有私自調動軍隊去阻擋于成龍。但是,令赫裡萬萬沒想到的是,于成龍居然真的敢拿自己開刀。

即便這個情節純屬虛構,但是我們仍然要緬懷這位曾經“清極一時,造福人民”的清官。


小鎮月明


很多人想必都是從電視劇中才瞭解到歷史中有于成龍這個人物的,不過雖然電視劇精彩無比、為大家鮮明地呈現出了于成龍在歷史中的廉明形象,但是從一些細節上來說,電視劇卻是有些不符合歷史現狀的。

其中最吸引人注目的一個細節就是于成龍斬殺江寧總督的事情,而在說到這些事情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歷史中於成龍以及江寧將軍的官職。

歷史中的于成龍

歷史中的于成龍是一個出生於明朝晚期的山西人,歷史中的他非常大器晚成,是在44歲那一年才當上了廣西的縣令、初步踏足官場的。

歷史中的于成龍和電視劇中的于成龍性格沒有太多的區別,歷史中的他是一個非常公正嚴明、一生都在為百姓福祉做努力的人。

在廣西做縣令期間,他並沒有成為一個腐敗的官員、也沒有成為一個屍餐素位的庸官,而是帶領當地生活條件落後的百姓慢慢改善了生活環境、追捕了不少危害當地百姓的盜賊,並通過勸人興辦義學改善了當地學子們的教育質量,為當地做出了很多貢獻。

在後來他的職位上升之後,他也一直沒有改變自己的初衷,一直兢兢業業地辛勞在自己的職位上,每治理一個地方,都在當地留下了非常好的名聲。

正是因為他的所作所為,他才能在清初那如同一灘渾水的官場中得到康熙皇帝的看重、晉升為了兩江總督。

兩江總督的重要性

兩江總督是個非常重要的官職,在級別上,兩江總督的官職級別並不是特別高,只是一個正二品的官職。

但是由於兩江總督是清朝皇帝委派在外地最重要的封疆大吏之一,所以為了能讓兩江總督的身份匹配上他們的權力,清朝皇帝基本上都會給每個赴任兩江總督的官員授予兵部尚書(國防部長)的加銜,讓他們的品級能達到從一品的高度。

在權力上,兩江總督的重要性就更加巨大了。

兩江總督的統轄地主要集中在富庶的江南地區,其統轄的省份一共有三個,分別就是江蘇、江西、安徽,手中掌握著非常巨大的軍權和一定的政權。

在其所統轄的地區中,除了每個省份的巡撫能在民權權力上能對其進行抗衡外,根本就沒人能在權力上比得過兩江總督。

歷史中的于成龍不可能抓捕江寧將軍

不過如果要排除權力單論地位的話,能和總督抗衡的卻有兩個官職,這兩個官職分別就是坐鎮在兩江總督治所所在地江寧的江寧將軍和江南各個省份裡的提督們。

提督是每個省份裡的綠營兵最高長官,級別在從一品,這一點和兩江總督差不多。

而將軍就不同了,作為清朝歷史中僅有的十四個駐防將軍官職之一,在乾隆改制之前,江寧將軍在清朝的級別一直都是正一品,比之兩江總督還要高上半個等級。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兩江總督于成龍是根本不可能有權力抓捕江寧將軍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兩江總督和江寧將軍所管轄軍隊是不同的,在清朝時期,兩江總督所能統轄的軍隊只有江南地區的綠營兵。

而這些綠營兵,大多數是由漢人組建而成,在以八旗為尊的清朝,是隻能排在第二階梯的軍隊。

而江寧將軍就不同了,江寧將軍掌管的是八旗軍,這八旗軍是由清朝的核心八旗子弟構建而成,是清朝皇帝最為信任的軍隊,是清朝排行在第一階梯的軍隊。

在這種八旗軍隊比綠營軍隊地位高上不少的情況下,于成龍就更加不可能派人突破八旗軍隊的重圍去抓捕江寧將軍了。

在整個清朝時期,除了皇帝之外,根本就沒有人有權力處置駐紮各地的駐防將軍們,作為兩江總督的于成龍同樣如此。


所以說歷史中於成龍根本不可能殺得了江寧將軍,從級別上來說,于成龍就不可能以下犯上,而從權力方面來說,兩江總督也不可能存在處置一品官員的權力,如果他膽敢這麼做的話,江寧將軍所統轄的八旗軍隊首先是不答應的。


孤客生


這是電視劇《于成龍》裡面的橋段,實際上,于成龍不可能殺得了江寧將軍赫裡。

于成龍是兩江總督,赫裡是江寧將軍。兩江總督實際上只是從一品,是文官;江寧將軍是清朝統領江南駐防八旗軍兵的最高統帥,康熙年間是正一品,屬於武將序列,地位非常尊崇。乾隆三十三年(1768)江寧將軍改從一品,與兩江總督同級,但排名在總督前。這兩人一個是文官一個是武將,歸屬兩個序列,大約如江蘇書記和東部戰區司令的關係。

不要說殺一品大員,正常情況下,普通老百姓犯了死罪,總督也不能隨便殺,要報朝廷報皇帝勾決後才能問斬。如果是在打戰的時候,有皇帝授予的尚方寶劍,總督是可以殺官員的,但不是不分品級,想殺誰就殺誰。比如明朝的做法,有尚方寶劍對五品以下的官員先斬後奏,如果要殺五品以上的官員,必須要上報朝廷批准後才能殺,五品已是知府,很大的官。

清朝的江寧將軍相當於軍區司令,不經康熙皇帝批准,誰敢殺、誰又殺得了?想抓他都抓不住,還怎麼殺?人家將軍的衛兵就是一大堆,沒有聖旨,誰會讓你抓走?這不是亂了套了嗎?

所以,在實際上,兩江總督于成龍在沒有經過康熙皇帝批准的情況下,是不可能抓的住江寧將軍赫裡的,于成龍作為朝廷重臣,也不可能會違法朝廷綱紀擅自處死朝廷大員,再說了,完全沒有必要擅自做主,又不是鎮壓謀反,沒有必要那麼急。

這個子虛烏有的橋段安排在這裡的確是侮辱觀眾的智商。別當回事,這樣的電視劇太多了,那些導演、拍電視劇的人追求的就是刺激。幸好于成龍殺的是將軍,拍成殺康熙皇帝,估計收視率更高。


坐看東南了


前些年隨著電視劇《于成龍》的熱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麼一位在清朝被康熙被譽為“今時清官第一”的能吏。而在這部劇大結局的時候于成龍為了替民審冤,居然敢將赫裡這位他的上司直接捉拿到案,並最終將其斬首示眾。要知道赫裡在劇中不但是正一品的江寧將軍,更是康熙的外孫,乃是皇親國戚。



而於成龍竟然敢不請示刑部和康熙,就將他直接誅殺,要知道殺害皇親國戚的罪名,如果皇帝真追究起來,最終可是會落個滿門抄斬的結局。可是于成龍還是這麼做了,而他這麼做的目的就只是想替百姓討回個公道,可想而知于成龍真的是一位大大的好官。



那麼很多人都不明白赫裡這位手握八旗精兵的江寧將軍為何不再於成龍要殺他的時候調動軍隊去保護自己呢?亦或者說為什麼赫裡會在於成龍去抓捕他的時候束手就擒呢?而不是調來軍隊來保護自己呢?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裡我就僅以電視劇《于成龍》的劇情來做解答,而不參考任何的正史。




其實這就是《于成龍》這部劇編劇的故意安排罷了。眾所周知《于成龍》這部電視劇所有劇情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突現出于成龍“清朝第一清官”的形象,不管是在破敗的縣城辦公、自己在後衙種菜、天天吃青菜粥、坐破敗的馬車去上任總督等等,這些事情的出現其實目的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彰顯于成龍的為國為民。



而於成龍殺赫裡一事,也是如此。試想看看如果編劇讓于成龍在抓捕赫裡的過程中出現八旗軍隊圍攻的局面,這劇情還怎麼繼續下去呢?還怎麼讓後面出現于成龍不顧自己的生死,就是想著為民除害,然後大義凜然的就地誅殺于成龍那種讓人動容的場景呢?所以說白了,之所以《于成龍》電視劇中會出現赫裡束手待擒,且毫無抵抗的局面,完全就是編劇為了讓後面的劇情合理的出現罷了。


所以也就是如此,又怎麼會出現軍隊來解救的事情呢?當然編劇也不是突然就讓赫裡莫名其妙被捕的,實際上在劇中已經對赫裡的被捕有所交代。在《于成龍》第39集中,其實就已經交代了赫裡是如何被捕的。在這集中,赫裡為了追捕在府中逃脫的那個知曉魚殼案真相的車伕,於是就連夜帶著府中的士兵前往追捕,而在不久他就在大街上找到這位車伕和通知他逃跑的那位奴僕,但是正當他準備殺掉這二人的時候,于成龍的先生突然趕來試圖營救他們。



這時畫面一轉,于成龍為了找到這個車伕,他開始召集總督府的衙役前往赫裡的將軍府。當然劇情到這裡並戛然而止,而到大結局的時候,赫裡就已經被捉拿歸案。所以我們基本可以知道,在那個晚上赫裡與那三人廝殺的時候,在付出巨大的代價後這三人被殺害,而當赫裡準備回府的時候,于成龍率領的衙役就突然與赫裡相遇,也就是如此于成龍眼見自己的先生被殺,又看到赫裡當街殺人,憤怒的他就直接將赫裡捉拿歸案。


所以從這個劇情我們可以知道,赫裡的被抓其實就是一個巧合,一個意外。如果當時的赫裡是在將軍府中的,恐怕于成龍沒有那麼容易的就抓到赫裡吧!而且若不是于成龍先生的殊死搏鬥讓他們損失慘重,恐怕于成龍也沒有那麼容易就抓到赫裡,畢竟是一個以逸待勞的隊伍去攻擊一個精疲力盡的隊伍,誰都看得出來誰會贏。當然這一切都還是編劇安排的。



不過其實如果要按照正常的歷史來說,于成龍本無權處置赫裡(真正歷史上沒有這個人),更別說是處死了。畢竟赫裡乃是正一品的江寧將軍,而於成龍只是從一品的兩江總督,兼兵部尚書,再怎樣于成龍也無權處置一個正一品的官。而且更別說赫裡還是康熙的外甥,乃是皇親國戚,這類人物只有皇帝才能處置,其餘的人無權處置。



當然很多人都說于成龍不是兼任兵部尚書嗎?這樣不就有權處置赫裡嗎?不,實際上即使于成龍是兵部尚書他也無權處置赫裡,因為于成龍的兵部尚書只能是節制兩江的提督和綠營兵,而無權節制赫裡這個駐防將軍和八旗兵,所以對於赫裡來說于成龍的兵部尚書根本就沒啥用。



再者即使是于成龍能夠處置赫裡,他也不能直接跳過刑部和皇帝,直接處置他,畢竟就在清朝無論是幾品,哪怕是正七品的知縣,只要他是朝廷命官,哪怕是總督都不能直接處置他,而是需要請示吏部、刑部和皇帝之後,才能決定該如何處置,所以你說于成龍能夠處置赫裡嗎?當然不能。


澳古說歷史


于成龍殺赫裡,也就是說兩江總督殺了江寧將軍,這是不可能的,清朝對高級官員的管理是很嚴格的,而且對判處死刑的案件,都要經過皇帝親筆硃批才能執行,所以于成龍殺赫裡是不現實的。

于成龍當時是總制兩江總督,官階是正二品,加了個兵部尚書銜,也只是從一品,江寧將軍直接就是正一品,于成龍的官比赫裡低半級,他是無權直接抓捕赫裡的。

退一萬步說于成龍本事大抓了赫裡,判了死刑,但是不能立即執行,還要按照規定上報皇帝硃批,沒有皇帝的這個硃批是不能執行死刑的。

清朝末年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件,為什麼最後能平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依靠清朝的死刑複核制度,基層政府的死刑判決不能立即執行,必須逐級上報到皇帝那裡,經過皇帝批准,死刑判決才能生效,死刑才能執行。

再說了于成龍殺赫裡就是電視劇虛構出來的情節,事實上是不存在的。

于成龍是個封建社會的官僚,他比較關心百姓的生活,在各地為官的過程中,為百姓辦了一些好事,得到了百姓的擁護,而且他自己也比較的清廉,所以受到了朝廷的提拔重用,不管到哪裡當官于成龍都是清廉自守的。

但是他這樣的官僚是為誰服務的?毫無疑問,是為大清王朝服務的,他不可能去觸犯大清王朝的根本利益,他所做的一切不管是清廉自守,還是為民辦好事,都是為鞏固大清王朝的統治服務的,只不過在手段上他採取了為民謀利和清正廉潔的方式。

這樣一位封建社會的官僚,他可能為了老百姓的利益,輕易去抓一個比他的官還大的江寧將軍嗎?不可能!他既沒有這個權力,也沒有這個願望,在清朝的官僚制度中明確規定,駐紮在同一座城市的將軍和文官,以將軍為主文官為輔。

這樣的情況下,于成龍不敢也不可能去違反規定抓江寧將軍,這是直接觸及統治階級利益的事情,他本人通過艱苦的努力才進入統治階級,他會去幹損害統治階級根本利益的事情嗎?是不會幹的。

再者說根據這個劇情這個江寧將軍赫裡還是皇帝的外甥,這是皇親國戚呀,于成龍更不能輕舉妄動,即使要有所舉動也只能是上書皇帝彈劾這個江寧將軍,這是十分危險的,很可能讓于成龍丟官罷職,甚至小命不保。

所以,于成龍抓捕並且處死一個身為皇帝外甥的江寧將軍是不可能的,政治風險、法律風險都太大了,根本就不是于成龍可以承擔的。這都是編劇虛構的,為了吸引觀眾,拔高人物形象,虛構了這樣的情節。

既然是假的,那江寧將軍的軍隊肯定也就沒動靜,實際上是不可能沒有動靜的,清朝末年徐錫麟刺殺安徽巡撫恩銘成功後被捕,臨刑前恩銘的親兵把徐錫麟的心肝活挖出來炒著吃了,所以于成龍要是真的殺了江寧將軍下場會是什麼樣,他心裡清楚。


小小嬴政


兩江總督漢人于成龍殺掉江寧將軍滿人赫裡,本來就是不可能不存在的事情,完全是電視劇瞎編。用大家比較熟悉的事情類比,于成龍殺赫裡,相當於抗戰時期做了漢奸的汪精衛殺掉侵華日軍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崗村寧次。我們都知道,汪偽政權首領汪精衛沒有任何可能有能力去殺掉侵華日軍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崗村寧次,一個漢人兩江總督,自然也沒有任何可能有能力去殺江寧將軍赫裡。

兩江總督這個職位,大家相對比較熟悉是幹什麼的。雖然現在清代的影視劇氾濫,但基本上都過於美化清代基本不涉及黑暗面,江寧將軍是幹什麼的很多人沒概念。

滿清是一個八旗為核心的政權,八旗中的蒙八旗漢八旗只是附庸,地位較低,滿八旗是八旗的核心。漢人文官在滿清只是八旗集團的管家奴僕,地位遠不能和八旗相比。類比的話,八旗相當於抗戰時期的侵華日軍,漢人文官只是漢奸頭目。

江寧將軍是駐防八旗首領,是滿清皇帝監控南方地區的心腹,和兩江總督互不隸屬。

為了直接用自己最信任的人及時監控鎮壓地方,滿清朝廷實行了駐防八旗制度,在全國軍事要地駐紮八旗兵。

駐防八旗不同於一般意義的地方駐軍,駐防八旗駐紮的城市,八旗兵和家屬強行圈佔了城市內部大片地區作為駐地,被稱為滿城。

滿城和其他區域修建城牆隔開,嚴禁漢人進入,類似於美國從伊拉克撤軍前美軍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劃定的綠區。滿城比巴格達的綠區實行更嚴格的族群隔離政策。滿城佔據區域極大,像荊州城就被滿城佔據了超過一半的區域。

在南方地區,駐防八旗建立滿城的主要城市有南京、杭州、福州、廣州和荊州,這些城市的駐防八旗首領被稱為某某將軍,如南京駐防八旗首領就是江寧將軍。

可以看出,駐防八旗將軍顯然和滿清皇帝有著比地方官員密切的多的關係。如果兩江總督是滿人的話,還可以和江寧將軍在滿清皇帝面前爭鬥一番,但即使滿人的兩江總督,殺掉江寧將軍顯然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兩江總督是漢人的話,江寧將軍本來就有替滿清皇帝壓制防範南方漢人的任務,江寧將軍再胡作非為在滿清皇帝那裡信任度肯定不是漢人的兩江總督可比。

滿清皇帝康熙、兩江總督于成龍、江寧將軍赫裡三人之間的關係,大致相當於抗戰中日本天皇裕仁、汪精衛、侵華日軍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崗村寧次。于成龍殺掉赫裡這個情節,荒謬程度相當於大漢奸汪精衛殺了侵華日軍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崗村寧次。

(于成龍)

歷史上的確有于成龍這個人,也做過兩江總督,但殺江寧將軍赫裡是子虛烏有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