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50米長老街,遊客一看到3字街名就想改名,你贊成還是反對?


深圳之行看過風景後,總覺得有個什麼地方還沒看,搜尋在深圳還有什麼必須要看看的,發現還有條街沒去,那就是“中英街”。10多年前來過這裡一次,那次是跟隨旅遊團,還要交錢辦通行證,如今再來,發現網上可辦證也省去了費用,大大方便了。

十年前和十年後再來,發現這條街沒什麼大的變化。如果不是旅遊團把此當成來深圳必看的一個景點,不知道當地人誰會來這裡購物。這處位於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長約250米,寬4米長的小街之所以聞名,是因為19世紀末英國殖民者強迫清政府簽定不平等條約,強行租借九龍半島界線街以北,從而形成一街兩制局面。當年的這條小街,一半為中國,一半歸英國管轄,所以得名“中英街”。

大多數來此的遊客,第一件事,就是和門口這塊“中英街界碑”拍照合影,證明此地來過。而現場有位大爺看人合影很反感,嘀咕說沒腦子也不看看寫的是啥。在中英街中,共有八處界碑,基本保存完好,它們是中國從貧窮落後走向繁榮富強的歷史見證。


陽光下的這處井,標明為中英街古井。一旁資料顯示,此井為清朝康熙年間遷來沙頭角的客家人所建,已有三百多年曆史。不過這口井當年可是街區兩邊人共飲的一口井。

遊客來中英街到底要怎樣逛,是看看界碑買買洋貨就行了?作為遊客如果不趕時間,建議你可繞出這條街去看看。其實,這條長百米的小街,一眼能望到頭,如果不買洋貨用不了10分鐘就能逛完,走出街區還有多個地方可看看。

在一號界碑東側,有座中英街歷史博物館,館內藏有千餘件近現代歷史、民俗文物及千餘幅照片資料。同時有中英街中8塊界碑介紹,是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在博物館門口處這處紅色字符下停留,一行行字句有點扎心:一條只有250米長,三四米長的小街,卻承載了中華民族一個多世紀的恥辱,成為中國近代歷史的縮影。中英街,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告誡人們以史為鑑,警鐘長鳴!

在歷史博物館廣場中,還有一個大大的"警示鐘"掛在那,與中英街界碑相互對應。警示鐘下文字,記敘了中英街被割佔和迴歸後一百多年來的歷史。鐘身上刻有"勿忘歷史,警鐘長鳴"八個大字。

這是位於中英街第四號界碑旁的一棵古榕樹,樹身蒼老褶皺,已有一百多年曆史。不同的是,這棵樹的樹根長在深圳一方,葉枝覆蓋香港一方,成為一道特殊風景。

令人尷尬的是,如今的中英街已迴歸祖國懷抱,而它的名稱依然叫“中英街”沒有改名。每當有人看到這3個字,無論是遊客還是網友許多人盼其快改名。有人還給起過好多名稱,最受人熱捧的,是有遊客建議它改名為“中香街”。

想改名的人認為,這條街和英國已沒什麼關係了,所以不應該再叫這個名了;而也有人支持不改,說是為了記住那段中華民族屈辱史。雙方似乎說的都有道理。在你看來,是贊同改還是覺得不應該改呢?來說說您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