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他們有話說(二)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他們有話說(二)

撰稿 | 夏歡

排版 | 博雅

校對 | Sarah

每年的3月5日,是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

自2018年向日葵兒童成立以來,一大批熱心公益事業、關注兒童腫瘤群體的人們源源不斷地加入到志願者隊伍,成為一名光榮的“葵花籽”。

在向日葵兒童運行的各個項目裡,都可以看到志願者活躍的身影,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專業也不盡相同。但在這裡,大家齊心協力聚焦於兒童腫瘤事業,一起用專業點燃希望。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他們有話說(二)

截止2019年底, 向日葵兒童已收穫來自全世界43個國家地區, 483個城市超過16000餘名志願者。


昨天我們推送了7位線上項目的長期志願者(詳情請戳“傳遞愛與希望,是作為志願者的最大意義”)。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他們有話說(二)

上期的7位長期志願者

今天邀請到的是7位長期參與線下項目的志願者,她們分別來自病房探訪服務、向日葵社工站服務、專業會議報道、公益拍攝項目、音樂療愈項目、志願者沙龍和葵花籽圖書館7個小組。

讓我們逐一來認識下她們吧!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他們有話說(二)


01

病房探訪服務

為了讓向日葵兒童公益項目走近一線患兒和家庭,2019年初,我們開始攜手高校師生、公益夥伴和核心志願者,通過遊戲、繪畫、手工、音樂療愈、病房學校等多種方式,豐富孩子們的病房生活,讓他們不再感到孤單;讓家長有更多機會了解向日葵兒童,傳遞科學治療的理念和重要性。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他們有話說(二)

2019年已開展病房探訪服務項目醫院, 全國範圍內合計開展了60餘場活動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他們有話說(二)

Q:你在向日葵兒童主要負責哪方面的工作呢?

A:線下病房探訪活動中,我主要是需要在每一期項目正式開始前,完成志願者的招募和初步審核;然後告知志願者醫院活動的注意事項,並在過程中維護整個項目的順利進行,最後在活動結束後完成總結和反饋。

Q:你是什麼時候加入向日葵兒童的?線下活動中讓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是?

A:我可能是最早一批國內的志願者了。印象深刻的事情有很多。

記得一個8歲男孩子在做手工的時候,自己並不參與,而是一股腦都推給他媽媽做。而做粘土遊戲的時候,孩子主動提出想要捏一個奧特曼,但是他媽媽卻不會。

我靈機一動,和孩子商量,志願者可以幫忙做奧特曼,但是需要他幫忙做機器人的四肢。孩子答應了。

志願者的鼓勵和指導也讓孩子信心大增,最後粘土奧特曼合體完成,孩子也很喜歡有自己參與的作品。

其實因為疾病,媽媽會更順從孩子的需求,使得孩子不必主動去做什麼就能獲得他想要的東西。但這也讓孩子失去了挑戰和進步的機會。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英雄夢,這個英雄是榜樣也是陪伴。要相信孩子們的潛力,他們最終會戰勝疾病,成為自己的英雄。


02

向日葵社工站服務

2018年11月,向日葵兒童的首個社工試點項目:向日葵社工站落地。

社工站聚焦腫瘤患兒家庭需求,運用醫務社工專業技巧,通過病房探訪、個案干預、科普小組、醫療遊戲、資源鏈接等方法,提供兒童腫瘤專業知識科普、患兒及家庭身心壓力緩解、醫患關係調和、家長社會支持體系構建等服務,幫助患兒家庭有效應對腫瘤治療過程中遇到的挑戰。

向日葵社工站開展的多場主題活動離不開志願者的幫助,昆明葵花籽們就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主力軍。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他們有話說(二)


Q:你在向日葵兒童主要負責哪方面的工作呢?

A:我主要是帶領昆明的志願者們一起參加社工站日常舉行的病房遊戲等活動,協助醫務社工、協調志願者工作,並全程參與到活動中。

Q:你是什麼時候加入向日葵兒童的?參加了這麼多次活動,你自己最大的收穫是?

A:我算是老葵花籽了。最大的收穫應該是內心的成長。節前我們做了一次攝影活動,看似平平常常的拍照活動,小朋友們和家長們都很開心。

當時有一位孩子媽媽拉著一位志願者的手,跟她說謝謝我們為孩子拍照片留念。她一直想給孩子留個漂亮的影像資料,但去外面的攝像館,攝像館的人說要孩子三歲以上才給拍照。她說,也不知道孩子以後還有多少機會可以拍照,當時就淚如雨下,說不下去了。

每每這種時候,我覺得我們為孩子們做的所有工作,付出的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


03

專業會議報道

2019年,向日葵兒童也參與了不少國內專業兒童腫瘤會議的現場報道,撰寫了數十篇會議報道稿件,向大家介紹了專業學術會議上最新的兒童腫瘤治療進展。這裡面也離不開全國各地參會、撰稿的志願者們的努力。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他們有話說(二)


Q:進行專業會議報道,你主要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呢?

A:我的主要工作任務就是進行會議內容記錄,並撰寫會議報道新聞稿的初稿。

Q:你是什麼時候加入向日葵兒童的?參加會議報道工作,除了專業方面,對你還有什麼影響麼?

A:我大概是在18年底加入的。毫不誇張地說,影響很大。兒童腫瘤專業會議常常是覆蓋基礎研究、臨床和轉化醫學方面的最新進展。專題內容涉及兒童腫瘤診治的方方面面。專家們常常是來自各專業學科,大家就病例進行共同研討。我常被這種嚴謹詳實、兼容幷包的學術氛圍所感染,獲益良多。

而且,學術會議多在週末進行,但經常能看到很多與向日葵兒童有過合作的資深醫學專家的身影,大家都在不斷學習,同步提升。

其實每次報道,我們都是小組幾個人一起行動,記錄、採編、撰寫及校對,大家通力協作,這種氛圍也深深地讓我覺得遇到了對的隊友,超級開心。


04

公益拍攝項目

在治療期的小朋友和家長,每天兩點一線,出租屋+病房,很難有時間留下美好的影像。甚至,有許多家庭連全家福都已經很久沒有拍攝了。

從2018年開始,向日葵兒童攜手照相館,給一些治療中或結療的腫瘤患兒拍攝寫真和全家福。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他們有話說(二)


Q:參加公益拍攝項目,你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呢?

A:按時接送小朋友與家長,全程陪同參與公益拍攝,和小朋友多多互動,陪小朋友聊天、玩耍,提高他們幸福感:)

Q:你是什麼時候加入向日葵兒童的?近距離參與公益拍攝項目,你最大的感受是?

A:我其實加入時間不長,大半年時間吧。當初做志願者的初衷是覺得人生是有限的,希望通過志願服務,能賦予我的人生更多意義。

當時參與公益拍攝項目,自己提前做了很多準備。當看到小朋友興奮地和小病友講述之前拍攝那天的趣事,聽到她親切地喊我小航姐姐,心裡覺得特別溫暖。我度過了這麼多的“一天”,可那天感覺終於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

我還記得和小朋友約定好下次再見,我想我們一定會再見面的!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他們有話說(二)

2019年秋公益拍攝項目全體人員合影

05

音樂療愈項目

病房探訪活動和向日葵社工站志願者活動大多會以繪本伴讀、遊戲輔導為主,去年我們開始嘗試部分藝術療愈的項目。通過樂器演奏、藝術畫作繪製和賞析的方式,可以帶給孩子們更多維度的關愛。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他們有話說(二)


Q:音樂療愈項目,可以跟大家介紹下主要需要做些什麼呢?

A:其實也不復雜。我主要是參與立項、擬定整體項目策劃方案、邀請聯絡外請心理專家及演奏家(商討選曲)、項目所需音樂文案策劃及最後實施現場演奏的一部分。

Q:你是什麼時候加入向日葵兒童的?你覺得音樂療愈項目的實施過程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個瞬間?

A:我是大概19年初加入的。我的感受是,其實音樂心理療愈主題活動不僅打動了患兒和家長,也感動著我們自己。當臺上嘉賓和孩子們互動時,一雙雙充滿好奇和渴望的眼睛令人印象深刻。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能清晰感受到孩子們純淨無暇的美好。還有身邊家長們對孩子們的不離不棄,在身經百戰後仍然不自覺散發出來的淡定品格,也令我心生敬佩。

音樂是世界的語言,它能直抵人心,引導情緒變化。我相信,音樂的療愈作用值得進一步被探究。也期待未來可以再用音樂給孩子們、家長們帶去更多的慰藉。


06

志願者沙龍

2019年,在各地葵花籽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在許多城市舉辦了志願者沙龍活動和工作坊。

那些因向日葵走到一起的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們歡聚一堂,通過近距離交流的方式,更好地瞭解向日葵兒童公益項目的理念和工作進展。

每一次的聚會,大家都討論得熱火朝天,為了向日葵兒童未來的發展集思廣益。很多優秀的志願者項目就是在這些討論中誕生的。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他們有話說(二)


Q:作為區域沙龍活動負責人,組織線下志願者沙龍活動主要需要做些什麼?

A:一是明確沙龍目的,比如讓葵花籽們更瞭解向日葵兒童,明確作為志願者可以參與哪些項目,同時瞭解彼此,增加志願者粘性;二是選擇沙龍地點,組建沙龍前期籌備小組並進行明確分工;三是活動現場的組織和協調;四是活動後的總結及活動報道稿的初審與提交。

Q:你是什麼時候加入向日葵兒童的?你覺得在志願者沙龍項目中,你自身獲益最多的是哪個方面?

A:我是2018年加入向日葵兒童的。組織沙龍活動,不但使我更深入地瞭解向日葵兒童的主要項目和重點方向,同時也瞭解到葵花籽們最關心的問題,為今後策劃線下活動找到了方向。

沙龍的組織也鍛鍊了自己的項目組織策劃能力,而且結識了很多優秀的志願者。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從他們身上我也獲益良多。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他們有話說(二)

閱讀更多科普和歡笑,我們都是認真的——葵花籽聚會收穫滿滿的一年


07

葵花籽圖書館

向日葵兒童聯手多家醫院及公益機構,組織全國各地誌願者在兒童腫瘤病房中捐贈並設立“葵花籽圖書館“,送上精心挑選的繪本圖書,豐富患兒在治療康復階段的病房生活,鼓勵他們在書本中獲取知識和力量,實現資源共享,傳遞志願者愛心。

在相關公益夥伴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共設立了 13個葵花籽圖書館,贈書超過2800冊,參與志願者170人。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他們有話說(二)


Q:你在本項目中主要負責些什麼工作?

A:我主要是協助與醫院病區聯繫,負責帶領志願者們一起落地葵花籽圖書館,將書籍清理乾淨、整理分類、上架掛牌等。再通過帶著小朋友們一起閱讀繪本的方式,給孩子們平淡且重複的病房生活帶去一抹色彩。

Q:你是什麼時候成為葵花籽的一員的?在參與葵花籽圖書館項目中,發生了什麼事情是最讓你難忘的?

A:我大概是在19年初加入的。我一直認為,閱讀是我們距離真善美最近的一種方式。普通人如此,對於一群患有慢性病或癌症,需要長期住院治療的患兒和家長們,閱讀更是一劑良藥。

有一件事情,我記得很清楚。一位還抱在媽媽懷裡的小男生,大約3歲吧,他的右手上還用紗布固定著留置針。見我們在整理圖書,他又羞澀又膽怯,想參與又不敢讓媽媽走近。我記得他的眼睛,一睜一閉忽閃忽閃的,特別清澈。

我主動邀請他和他的媽媽,一起來幫我們貼貼紙和整理繪本。孩子們的笑容給了我溫暖,孩子們的眼神給了我力量。我滿心歡喜,那感覺棒極了!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他們有話說(二)

合計三期葵花籽圖書館捐贈情況表


寫在最後

7位服務於線下項目的志願者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加上前一期內容,我們一共有14位不同專業、不同工作背景的志願者,在各自的城市,默默為向日葵兒童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感謝五湖四海的葵花籽們,你們像一顆顆充滿朝氣的向日葵種子,將向日葵兒童的精神帶到各個角落,你們的關愛與支持,溫暖著無數個家庭。對於你們,我們不止於謝謝,更視為珍寶。

點滴力量匯聚成江海,眾人拾柴火焰高。願每一位葵花籽,都能在向日葵兒童大家庭裡收穫各自的歡喜,獲得屬於自己的成長。這就是我們最大的願望。

讓我們一起,用專業點燃希望,讓腫瘤患兒和家庭不再孤單!期待與你同行!

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他們有話說(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