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曹操的形象如此不好,可能是因為他?

東漢末年,宦官亂政。恆帝時期,剷除梁冀,宦官單超等人立了大功,當時的恆帝更是因為他重漲大權是憑藉宦官之力,所以對宦官十分縱容。自東漢開國以來,皇帝主推儒學,但在漢順帝和漢恆帝期間,宦官與外戚交替控制朝政,引起士人們的反感和抗爭。但因為皇帝的袒護,士大夫們只是對宦官集團造成重創,並沒有徹底粉碎他們集團的勢力。後面就遭到了宦官集團的反撲,就是震驚一時的“黨錮之獄”。黨錮之獄,長達18年之久,士人精英遭到大肆殺戮,宦官勢力一手遮天,社會正義受到空前的摧殘。東漢王朝開始走向崩潰的邊緣。


《三國演義》中的曹操的形象如此不好,可能是因為他?


邊讓,字文禮,一說元禮,兗州陳留郡浚儀縣人。東漢末年的一名大名士,與孔融陶丘紅等齊名。因善於辯論、辭賦,著有《章華賦》,名聲大噪。邊讓年輕時曾與謝甄去拜訪過名士郭泰,但是郭泰對他們並不看好。等到他們離開後,私下對門人說:“這兩位年輕人英才有餘,但並不入道,真是可惜了!”雖然邊讓當時並不被郭泰看好,但他年輕時有一些名聲在外。先被司徒楊賜(楊修的祖父)徵辟為從事,後被大將軍何進因為看好他的名聲、聲望,先任命他為令史,後又被議郎蔡邕的推崇,向何進極力引薦,受到何進的多數提拔,最終為九江太守,為一郡的地方長官。邊讓任命之際,恰逢漢末大動亂,袁紹等人組織聯軍討董卓時,邊讓便棄官返鄉,回陳留。


《三國演義》中的曹操的形象如此不好,可能是因為他?


192年,青州的黃巾軍湧入兗州,兗州刺史劉岱被殺。兗州一時群龍無首,時局動亂,皇帝的任命詔書無法到達關東,曹操當時趁亂而起,以兗州刺史的身份主持政務,又對黃巾軍進行抗爭,戰爭的勝利為曹操在兗州站穩腳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時邊讓剛回鄉沒有幾年,曹操成為了邊讓的“父母官”。邊讓既是大名士,又曾任過朝廷大官,本身也是兗州世家,持才傲物,自命不凡,對曹操更是不屑,甚至羞辱,加上曹操身旁又有同鄉人在旁邊誣陷,曹操本身是暇眥必報,便下令杖殺了邊讓。


《三國演義》中的曹操的形象如此不好,可能是因為他?


曹操當年徐州兵敗,兗州又幾乎落入呂布手中,一時元氣大傷,當時在河北的袁紹向曹操伸出橄欖枝,只要曹操答應他的家族遷往鄴城居住,袁紹願意幫助曹操度過這個難關。當時曹操勢單力孤,很想答應,他擔心自己當時的形勢會全軍覆沒,一時想答應袁紹的要求。因為這時曹操失去了兗州的根據地,靠著夏侯惇堅守的鄄城、東阿、範縣等少數地方,形勢一時很是危險,又恰逢蝗災,旱災,曹操與呂布在濮陽對仗三個月,糧草不足,被迫停戰。失去兗州,又沒能拿下徐州,糧草嚴重不足,再厲害的青州軍,也無計可施。這應該是曹操人生中最低潮的一個階段。種種壓力的壓迫,曹操對於袁紹的建議,去投靠他,當時可能有點心動。此時,曹操的部下有一個人,程昱堅決反對,認為不能答應袁紹,恐一時居袁紹之下後,就無法翻身,向曹操說明了其中的厲害關係。在接下來的一年裡,曹操整頓軍心,與呂布廝殺,呂布終於被打敗,被迫退出兗州。呂布走投無路,就前去投奔劉備了。曹操取得了這次戰爭的勝利,度過了危機,並對袁紹當時趁火打劫的行為,兩人之間也有了間隙。


《三國演義》中的曹操的形象如此不好,可能是因為他?


擅殺邊讓成為了曹操一生中無法洗掉的汙點。邊讓在兗州士大夫中很有名氣,在兗州官吏和士族階層很是受到重視。又加上在攻打徐州之時,對徐州百姓大肆屠殺。令士族階層對曹操的印象很是殘暴。以至於後來曹操想招天下名士,對名士的態度很是謙卑,忍讓,都無法消除天下名士對他的態度,無法衷心擁戴。而曹操在後世遭遇口誅筆伐,士大夫階層大概是首當其衝,最經典的就屬於《三國演義》。在裡面,曹操很少受到天下名士的擁戴,相反,劉備就倍受讚揚,天下名士就屬劉備部下最多,最知名的便有關羽。曹操對關羽很是重視,想勸關羽歸附於他,很是優待,著名的“心在曹營心在漢”便是引據於此。可見,曹操一時殺掉邊讓,邊讓之死,給曹操帶來多大的損失和影響。


《三國演義》中的曹操的形象如此不好,可能是因為他?


邊讓雖對曹操有過羞辱,但罪不致死,並曹操對此事的處理極為不妥,導致後面招到士大夫階層的離心和討伐,也成為曹操人生中一個洗脫不掉的汙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