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勇猛無雙,為何會被後人拜為財神?

相信不少人都是通過三國演義,認識蜀國大將關羽的。他一生跟隨劉備征戰天下,手執青龍偃月刀,騎著日行千里赤兔馬,過關斬將威震華夏,人稱「萬人敵」,史家稱他為「武聖」。

而在民間傳說中,因為關羽從軍之前擅長記賬,保護商業利益,所以「關聖帝君」(簡稱關帝)關羽,也被稱為「武財神」。


關羽勇猛無雙,為何會被後人拜為財神?

清代《武財神關帝聖君像》


中國民間供奉財神有很久的歷史淵源,各路財神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地域逐步形成,不同的地方、行業供奉的財神經常不一樣。古代主要供奉的財神主要有五個(東南西北中),分別為中斌財神王亥(中),文財神比干(東)、范蠡(南),武財神關公(西)及趙公明(北)。供奉「武財神」關羽的人,在港澳、臺灣及南洋地區比較多,尤其不少行業涉及軍警、貿易、中介等者,都敬拜武財神關公。比如說我們之前經常看的港片,警局裡就經常能看見關羽像。關公被商界奉為財神,主要因其忠義誠信精神,是營商的主要信條。


關羽勇猛無雙,為何會被後人拜為財神?

港片經常出現關羽像


關羽為什麼會從「武聖」演變為「財神」呢?其實這跟晉商崛起有很大關係。 在明朝時期朝廷實行「開中制」,利用國家所控制的食鹽等專賣權,招募商人運糧到邊疆,以換取「鹽引」,解決北方邊鎮糧餉供給問題。「開中制」推行後,山西商人組織馬幫收糧販鹽,成為勢力最大的區域性商人群體。因為關羽是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晉商信奉關羽,而晉商最終遍佈全國,直到今天,財神關羽由晉商發揚光大。


關羽勇猛無雙,為何會被後人拜為財神?

晉商信奉關羽


關公是忠義勇敢的象徵,被尊為「財神」。傳說關公管過兵馬站,長於算數,發明日清薄,而且講信用、重義氣,故為商家所崇祀,商家以關公為他們的守護神,同時被視為招財進寶的財神爺。正月初五為接財神,各商店春節休市,這一天開市。


關羽勇猛無雙,為何會被後人拜為財神?

拜財神


在古時,會一大早就炮仗響過不停,牲醴畢陳以迎接財神。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雲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抱路頭」就是「迎財神」。信奉關帝聖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為關公爺供上牲醴,鳴放爆竹,燒金紙膜拜,求關聖帝君保佑一年財運亨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